第五百七十三章 你的嘴比炮還硬
字數:4438 加入書籤
其實從顧忱選擇背叛的那一刻起,他就已經失去了與那個男人在同一個棋盤上對弈的資格。
他以為自己看透了牌局,實際上連桌子都沒能靠近。
那個男人從一開始,就沒有把他當成對手。
在他眼裏,顧忱和他代表的一切不過是清理棋盤的抹布,用完就該扔了。
而現在棋盤幹淨了,抹布自然也就沒有了存在的價值。
海戰的結果如同一場十二級超級台風,用一種不可思議的速度席卷了整個世界。
無論是北方的草原、西域的諸國,甚至是遙遠西方的那些自詡為文明中心的國家。
所有聽聞這場戰役的人,全都陷入了長久的集體失語,仿佛見了鬼一樣。
他們無法理解也無法相信,一個東方古國怎麽可能在短短幾個月的時間裏。
就爆發出如此恐怖的工業力量,足以顛覆整個世界現有的秩序。
那三艘如同海上惡魔般的鐵甲艦成了懸在所有人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也讓那個端坐在龍椅之上的年輕帝王,真正擁有了讓全世界都為之俯首聽命的絕對、權力。
晉陽行宮,朝會大殿。
劉啟麵無表情地坐在龍椅上,聽著下方群臣潮水般的山呼海嘯般的歌功頌德。
“陛下天縱神武文成武德,一戰定北疆一戰平東海,實乃千古未有之聖君。”
“是啊,想那匈奴之患困擾我中原數千年,曆朝曆代皆束手無策,卻在陛下的手中灰飛煙滅,此等功績足以與三皇五帝比肩。”
“更有那東海之戰,我大晉天兵以雷霆萬鈞之勢全殲來犯之敵,揚我國威於四海,那些化外蠻夷從此以後再不敢對我天朝有絲毫覬覦之心。”
所有人的臉上都洋溢著發自內心的狂熱喜悅和崇拜。
帝國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取得了如此輝煌甚至堪稱奇跡的勝利。
這讓他們每一個身為帝國子民的人,都感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自豪和驕傲。
然而就在這片和諧的讚美聲中,一個不合時宜的聲音卻突兀地響了起來。
“陛下,臣有本要奏。”
說話的是英國公張輔,一個在前朝就戰功赫赫的三代將門宿將。
他也是整個朝堂之上唯一一個還敢在劉啟麵前擺老資格的元老。
劉啟的目光淡淡地落在他身上,看不出喜怒。
“講。”
張輔上前一步,中氣十足的聲音回蕩在整個大殿。
“陛下,此次南北兩線大捷固然可喜可賀,但臣以為我等不可因此而驕傲自滿,更不可被一些表麵的勝利衝昏了頭腦。”
他這話一出,原本熱烈的氣氛瞬間冷卻下來。
所有人都用一種詫異的眼神看著這個不知死活的老家夥。
都這種時候了你還想出來唱反調,這不是自己找不痛快嗎。
然而張輔卻仿佛沒有看到眾人的目光,自顧自地繼續說道。
“北疆之戰,張居正以三十萬民夫全殲匈奴十萬鐵騎,聽起來確實是匪夷所思堪稱神跡。”
“但諸位可曾想過這其中有多少是運氣的成分?”
“他不過是仗著陛下賜予的新式火炮打了對方一個出其不意罷了。”
“此乃奇謀而非正道,可一而不可再。”
“一旦敵人有了防備,這種所謂的降維打擊還能奏效嗎?”
“至於東海之戰就更是如此。”
“袁崇煥同樣是仗著那三艘聞所未聞的鐵甲艦才僥幸取勝。”
“可那種華而不實耗費巨萬的鐵疙瘩又能造出幾艘?”
“一旦敵人集結起數倍於我的艦隊從四麵八方同時來攻,我等又該如何應對?”
“所以臣以為決定戰爭勝負的終究還是人,是軍隊的血性和悍勇,而非一兩件所謂的奇技淫巧。”
“陛下此次大勝最大的功臣並非張居正袁崇煥之流。”
“而是那些在雁門關下與數十萬匈奴主力血戰數月寸土不讓的邊軍將士。”
“是他們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為後方的奇襲創造了寶貴的時間和空間。”
“臣懇請陛下論功行賞當以邊軍為首,重賞三軍將士以安軍心。”
“至於那些所謂的工業園區和新式武器不過是旁門左道玩物喪誌,臣懇請陛下立刻下令關停,將所有資源都投入到傳統的軍備建設之中,那才是我大晉安身立命的根本。”
張輔這番話說得義正言辭擲地有聲。
甚至還引起了不少同樣出身將門的武將的共鳴。
他們紛紛站了出來附和著張輔的觀點。
“英國公所言極是,我等武人靠的是刀弓和馬,不是那些一炸就響的鐵管子。”
“就是,讓一群連雞都沒殺過的文人去指揮打仗,簡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打仗還是要靠我們這些真刀真槍從屍山血海裏爬出來的爺們兒。”
一時間整個大殿都變成了這些舊時代武將們宣泄不滿和嫉妒的舞台。
他們無法接受自己這些人數十年來靠著戰功和資曆才勉強換來的地位。
竟然被幾個二十出頭的毛頭小子靠著幾場他們甚至都看不懂的戰爭就給輕易地超越了。
這讓他們感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被時代所拋棄的恐慌。
所以他們必須站出來用自己最擅長的方式來捍衛自己那可笑的尊嚴。
他們必須將那些新生的事物貶低得一文不值。
以此來證明自己才是這個帝國不可或缺的中流砥柱。
看著下方這群醜態百出的武將。
那些以內閣大學畢業生為首的新派文官們,一個個都露出了鄙夷和不屑的冷笑。
他們就像在看一群尚未開化的原始人討論著宇宙的奧秘,充滿了無知和可笑。
薑禾、張居正、袁崇煥,這些親手締造了那兩場神話般勝利的年輕人更是連反駁的欲望都沒有。
因為他們知道跟一群活在過去的人爭論未來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那隻會浪費他們寶貴的時間和精力。
他們隻是將目光投向了那個坐在最高處的唯一能決定這個帝國未來走向的男人。
他們在等,等他做出最後的裁決。
劉啟自始至終都沒說話。
他隻是靜靜地看著下方那個張牙舞爪唾沫橫飛的英國公張輔。
眼神裏甚至帶著一絲饒有興致的玩味。
就好像在欣賞一出提前知道了結局的滑稽戲劇。
他一直等到所有人都說完了,整個大殿再次恢複了安靜。
他才慢悠悠地從龍椅上站了起來。
他沒有看那些武將,而是將目光投向了那個一直沉默不語的兵部尚書。
“王尚書,把這次南北兩線戰役的最終戰損報告念給諸位愛卿聽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