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專業的助力——有限範圍內的照亮
字數:4240 加入書籤
午後的陽光透過咖啡館的玻璃窗,在木質桌麵上投下斑駁的光影。藍溪緊張地攪動著杯中已經微涼的咖啡,奶沫早已消散,隻留下深淺不一的褐色漩渦。她剛剛用盡全身力氣,將自己這數月來坎坷的尋親曆程和盤托出——那些支離破碎的記憶、無數次燃起又破滅的希望、各個城市間的徒勞奔波,以及日益沉重的無力感。
張濤靜默地聆聽著,沒有打斷,沒有質疑,隻是偶爾微微頷首示意理解。當他終於開口時,聲音沉穩而審慎,每個字都經過深思熟慮:“藍溪,我必須坦誠地告訴你,我不能承諾我做不到的事情。作為警務人員,我有我的職業邊界和倫理限製。但我可以基於我的專業經驗,給你一些可能有所幫助的建議。“
他取出手機,打開備忘錄功能,神情專注而嚴肅:“首先,關於你記憶中的那些碎片化信息。文字描述有其天然的局限性,我建議你尋找一位專業的司法素描師,嚐試根據你的描述,將記憶中母親和弟弟的容貌特征具體化、可視化。同時,也盡可能還原那條河岸的環境特征和標誌性景觀。“
藍溪不自覺地前傾身體,仿佛要抓住每一句話中的希望。
“視覺信息比文字描述更具衝擊力和辨識度,“張濤解釋道,語氣專業而清晰,“當你向人求證時,一張精準的畫像遠比口頭描述更能觸發記憶的關聯。我可以為你推薦幾位曾與警局合作過的素描師,他們特別擅長根據模糊描述進行人像還原。“
這個建議讓藍溪眼中閃過一道光芒——這是她從未設想過的方向,卻如此合乎邏輯。
“其次,“張濤繼續道,語氣變得更加謹慎,“關於搜尋的地域範圍。你之前在不同城市間漫無目的地奔波,這種方法不僅效率低下,而且成本高昂。我建議你將重點放在你最初被發現的周邊市縣。“
他滑動手機屏幕,調出本省地圖:“你當年是在鄰市的醫院被發現的,這意味著你失憶前的地理位置很可能不會距離太遠。跨省遷移需要一定的計劃和資源,而根據你的描述,你當時的狀況可能不具備這種條件。“
藍溪驀然意識到自己一直忽略了這個簡單卻至關重要的邏輯——她確實應該從最近的地方開始尋找。
“我可以幫你谘詢了解相關的查詢流程,但正式的檔案查詢仍需你本人按程序申請。“張濤的語氣明確而堅定,既表達了提供幫助的意願,又清晰地劃定了職業邊界,“警方的人口失蹤檔案查詢有嚴格的程序規定,需要提供具體信息並填寫正式申請。我可以指導你如何準備材料,提高申請通過的可能性。“
接著,張濤的表情變得更加凝重,甚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擔憂:“最後,也是最重要的——風險警示。你必須極其謹慎地對待那些主動聯係你的"知情人",尤其是涉及金錢交易的情況。“
他向前傾身,壓低聲音:“你描述的記憶碎片中,有明顯的恐懼和躲避元素。這意味著你失憶的原因可能並不簡單,背後或許牽扯某些不願被揭開的往事。你的尋親舉動可能已經驚動了某些不希望過去被重現的人。“
藍溪感到一陣寒意順著脊柱攀升,她從未從這個角度深思過問題。
“如果需要,我可以請相熟的同事幫你初步篩查那些聯係你的可疑人員。“張濤提議道,但隨即補充說明,“當然,這需要你提供相關的聯係信息和對話記錄,並且不能保證一定能查出什麽。“
這場談話持續了近兩個小時。張濤沒有因為私人關係而承諾任何違規操作,但他提供的清晰思路和謹慎建議,對孤軍奮戰的藍溪而言,仿佛是黑暗中的一盞明燈——光線可能有限,但至少指明了前進的方向。
離開咖啡館時,夜幕已經降臨。藍溪站在霓虹閃爍的街邊,看著川流不息的車燈,心中交織著新生的希望和隱隱的不安。張濤的警告讓她意識到,自己的尋親之旅可能不隻是困難重重,甚至還暗藏著未知的風險。
一周後,按照張濤的建議,藍溪聯係了一位退休的警局素描師。第一次會麵在一個陽光充沛的工作室進行,老素描師溫和而專業,耐心地引導她描述記憶中的形象。
“試著閉上眼睛,回想你母親的麵容,“素描師輕聲引導,“不要強迫記憶,讓印象自然浮現。“
藍溪努力集中精神,那些模糊的記憶碎片如水中倒影般搖曳不定:“她......臉型比較瘦長,顴骨略微凸出,眼睛......眼睛總是帶著倦意,眼角有細密的紋路......“
隨著她的描述,鉛筆在紙上沙沙作響,一個女性的麵容逐漸成形。過程中,藍溪不時感到挫敗——某些特征她無法準確回憶,隻能給出模糊的描述。但素描師極其耐心,一次次修改調整,直到畫像盡可能接近她記憶中的形象。
當最終完成的素描呈現在麵前時,藍溪的呼吸幾乎停滯。畫中的女性約莫三十五六歲,麵容憔悴但依稀可見曾經的清秀,眼神中帶著難以掩飾的憂鬱和焦慮。雖然不能百分百確定這就是她記憶中的母親,但某種直覺告訴她,這就是那個在夢中屢次出現的女人。
接著是弟弟小遠的畫像。這個過程更加困難,因為小遠在夢中總是以背影或模糊的側臉出現。但憑著那些零碎的記憶片段——細軟微黃的頭發、總是低垂的眼睛、瘦小的臉龐,素描師還是勾勒出了一個約莫七八歲男孩的肖像。
最後,他們嚐試繪製記憶中的河岸景象。藍溪描述著:寬闊但渾濁的河水、泥濘的岸邊、遠處高聳的煙囪、一些破舊的工業建築...素描師根據這些描述,結合本地區常見的河流景觀,完成了一幅場景素描。
拿著這三幅素描,藍溪感到自己第一次有了真正可以展示的“證據“,而不僅僅是蒼白無力的口頭描述。
與此同時,張濤幫她整理了向當地警局申請查詢失蹤人口檔案所需的材料清單和流程說明。他仔細審閱了藍溪準備的申請書,建議她修改某些過於模糊的表述,增加更多具體細節。
“申請時,重點強調你自身的失憶狀況和尋找直係親屬的必要性,“張濤指導道,“這樣可以提高申請通過的概率。但要做好心理準備,即使申請被接受,查詢也可能需要相當長的時間,而且結果不確定。“
藍溪按照建議提交了申請,然後開始了漫長的等待。在這期間,她確實收到了幾個可疑的聯係,對方聲稱有重要信息但要求預付保證金。按照張濤的建議,她沒有立即回應,而是將相關信息轉發給了他介紹的那位網警同事。
一周後,那位同事回複了簡短的消息:“其中一個號碼已被標記為詐騙電話,建議屏蔽。另一個需要進一步追蹤,建議保持距離。“
這個結果讓藍溪既感到後怕又慶幸——如果沒有張濤的幫助,她可能會陷入騙局甚至遭遇危險。
隨著時間推移,藍溪逐漸理解了張濤所說的“有限範圍內的照亮“的含義。他的幫助確實有限——不能越過程序規定直接查詢檔案,不能動用警方資源進行大規模搜索,不能保證一定能找到答案。但在這些限製範圍內,他提供了盡可能多的專業指導和支持。
更重要的是,張濤的存在本身給了藍溪一種心理上的支撐。知道有一個專業人士在關注著她的尋親之旅,讓她感到不再那麽孤獨和無助。他們定期在咖啡館見麵,討論進展和下一步計劃,張濤總是能夠從專業角度提出實用建議。
一個周日的下午,藍溪帶著素描師完成的畫像再次與張濤會麵。張濤仔細研究著三幅素描,特別是那幅河岸場景。
“這個觀察角度......“他沉吟道,“看起來像是從某個特定位置俯瞰的。你記憶中是否有站在高處眺望河流的印象?“
藍溪努力回憶,一些模糊的片段浮現在腦海:“好像......是的,有時在夢中,我仿佛站在一個小山坡上或高地處望著河流......“
張濤點頭:“這可能是條重要線索。如果你能確定這個觀察位置,或許能縮小搜索範圍。我會幫你查一下周邊市縣有哪些河流符合這種描述且有類似的地形特征。“
雖然進展依然緩慢,但藍溪感到自己正在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張濤的專業助力像一道有限但清晰的光束,照亮了她尋親路上最可能通向成功的路徑。她知道前路依然漫長而艱難,但至少不再是完全在黑暗中摸索了。
那天晚上,藍溪在筆記本上寫下:“專業助力的價值不在於解決所有問題,而在於提供方向、避免彎路、降低風險。感謝這有限範圍內的照亮,讓我在迷霧中看到前行的可能。“
她輕輕撫摸著素描紙上弟弟的畫像,低聲自語:“小浩,再給姐姐一點時間,無論你在哪裏,我一定會找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