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 章 輿情風暴裏的舊日誌與新證
字數:5165 加入書籤
2049 年 10 月 7 日清晨的北京,神經紀元總部輿情室的全息屏突然被猩紅的預警淹沒。# 星橋設備致患者腦損傷 #的話題像野火般竄上熱搜榜首,每刷新一次,相關討論就暴漲五萬條。屏幕中央循環播放著一段視頻:穿碎花裙的女人抱著昏迷的孩子哭嚎,孩子病床旁擺著台印著 “星橋” lo 的設備,女人的指甲劃過設備外殼,嘶吼道:“就是這東西害了我兒子!神經紀元是騙子!”
林野剛踏進輿情室,老周就抱著平板衝過來,指尖在屏幕上劃得飛快,聲音發顫:“林總,這些發帖賬號全是新注冊的,IP 散在十幾個城市,但背後都是濱江創投旗下的‘銳思公關’!他們還把 2027 年‘小腦環’的舊故障帖翻出來,改了時間線,說咱們‘十年都沒解決安全問題’!”
林野的目光釘在視頻裏的設備上 —— 機身接口處有明顯的磕碰痕跡,傳感器保護膜都沒撕,根本不像用過的正品。他伸手攥住口袋裏的舊物,是 2024 年的臨床日誌,封皮上還留著蘇晚畫的小星星,邊角被摸得發毛。“查這個女人的身份,還有孩子的就診記錄。” 他的聲音比全息屏的冷光還沉,“特別是醫院名稱和設備編號,一定要找到破綻。”
“已經查到了!” 小陳跑進來,平板屏幕上跳出醫院的區塊鏈存證,“女人叫劉梅,孩子叫樂樂,上周在杭州某私立醫院診斷為‘腦電波異常’,但醫院記錄顯示,樂樂用的是‘濱江創投捐贈的醫療設備’,根本不是咱們的‘星橋’!還有劉梅的銀行流水,昨天剛進賬五萬,打款方是銳思公關的監事!”
林野的眉峰驟然擰緊。濱江創投這是想偷換概念,把仿冒設備的鍋扣在正品頭上,徹底砸了 “星橋” 的口碑。他剛要讓公關部發布澄清聲明,私人終端突然震動,蘇晚的名字跳在屏幕上 —— 背景是紀委談話室的白牆,她手裏攥著份文件,指尖泛白,聲音壓得極低:“林野,濱江創投舉報我‘收受歐盟醫療合作回扣’,紀委要我交 2024 年至今的資金流水,暫時沒法幫你對接歐洲的事了。”
“你別慌,” 林野的聲音軟下來,看著視頻裏蘇晚耳後沒摘的監管手環,突然想起 2029 年她遞離職申請時,也是這樣攥著文件,在辦公室門口強裝鎮定,“歐盟的合**議裏有資金流向記錄,每一筆都能查,我讓老周整理好發給紀委,你一定要保護好自己。”
掛了電話,林野走到窗邊,樓下聚集的記者已經舉著 “星橋傷人” 的標語牌,全息攝像機的光在晨霧裏晃得刺眼。他想起 2027 年 “小腦環” 被美敦力起訴時,也是這樣被記者圍堵,當時陳默拍著他的肩說 “野子,咱們有證據,不怕他們造謠”。現在陳默還在曼穀整理仿冒設備的證據,他得先撐住這波攻擊。
“林總,陳默的懸浮車快到北京了!” 老周突然喊出聲,“他說帶回來關鍵證據,能證明濱江創投和黑岩生物的軍用合作,還有銳思公關收買劉梅的錄音!”
林野的心猛地一鬆,剛要轉身,杭州社區康複中心的負責人發來視頻 —— 周奶奶帶著十幾個患者家屬,在醫院門口舉著 “星橋救了我” 的牌子,72 歲的老人站在最前麵,手裏攥著 2027 年的 “小腦環” 使用證書,對著鏡頭說:“我用星橋記起了孫女的名字,要是這設備有害,我怎麽會天天用?”
視頻裏的家屬們也跟著附和,有人舉起自己的康複診斷書,有人展示用 “星橋” 控製機械臂寫的字。林野看著屏幕裏周奶奶銀白的發絲,突然想起 2027 年第一次給她裝 “小腦環” 時,老人說 “我活了大半輩子,沒想到還能再記起人”,眼眶瞬間發熱。
上午 10 點,陳默的懸浮車降落在總部樓下。他剛下車就被記者圍堵,懷裏抱著的黑色硬盤盒被擠得撞在胸口,卻死死護著不讓碰。“陳先生,您之前叛逃矽穀腦科,是不是因為知道‘星橋’有缺陷?”“濱江創投說神經紀元數據造假,您怎麽看?”
陳默沒理會追問,撥開人群往大樓衝,見到林野的第一句話就是:“我在曼穀的仿冒窩點找到了加密硬盤,裏麵有濱江創投和黑岩生物的協議 —— 他們想把‘星橋’的神經控製模塊改造成軍用設備,用來幹預士兵意識!還有這個!” 他從口袋裏掏出個錄音筆,按下播放鍵,銳思公關負責人的聲音傳出來:“劉梅,你就說孩子是用星橋傷的,事後再給你加五萬……”
林野接過錄音筆,指腹摩挲著冰涼的金屬殼,突然想起口袋裏的舊臨床日誌。他翻到 2024 年 8 月 15 日那頁,上麵記著小宇第一次用 “小腦環” 的測試數據,陳默的字跡歪歪扭扭,卻寫得認真:“腦電波波動 0.1%,無異常反應,安全閾值達標”。旁邊還有蘇晚的批注:“已同步至衛健委雲平台,備份編號 20240815001”。
“把這段錄音和臨床日誌做成全息演示片,立刻發給所有媒體。” 林野把日誌遞給老周,“還有,聯係國家網信辦,舉報銳思公關造謠,要求他們下架所有虛假內容。”
公關部的動作很快,半小時後,# 星橋臨床數據造假是謠言 #的話題就衝上熱搜。全息演示片裏,先是劉梅的銀行流水和醫院存證,再是 2024 年至今的 10 萬例臨床數據,最後是周奶奶等患者的康複視頻。有記者當場連線杭州社區康複中心,周奶奶對著鏡頭展示自己用 “星橋” 調出的全家福:“你們看,這是我孫女去年結婚的照片,我現在天天都能記起來。”
輿情室裏的猩紅預警慢慢褪去,全息屏上的正麵討論越來越多。小陳突然指著屏幕驚呼:“林總,歐盟醫療委員會發聲明了!說‘星橋’的醫療價值得到驗證,會加大對咱們的合作支持,還辟謠了‘蘇晚收回扣’的說法,附了資金流水記錄!”
林野立刻撥通蘇晚的電話,這次她的背景換成了紀委辦公室的沙發,手裏的文件攤在腿上,臉上終於有了笑意:“紀委查了資金流水,歐盟的合作款全進了公司賬戶,沒有一分到我私人賬上。他們還說,要追究濱江創投誣告的責任。” 她頓了頓,聲音軟下來,“我剛才看了周奶奶的視頻,老人家還記著我,說等我回去給她調設備。”
下午 2 點,濱江創投的股價開始暴跌,銳思公關被網信辦約談,旗下賬號全部封禁。林野站在輿情室中央,看著全息屏上滾動的正麵評論,突然覺得肩膀輕了不少。陳默走過來,遞給他一瓶冰可樂,是 2024 年他們常喝的牌子:“我在樓下便利店買的,當年咱們熬通宵改代碼,就靠這個提神。”
林野接過可樂,拉環 “啵” 的一聲響,氣泡冒出來,帶著熟悉的甜味。他想起 2024 年的民房裏,他們三個圍著二手電腦,陳默喝著可樂改代碼,蘇晚在旁邊煮泡麵,說 “等咱們做成了,就喝可樂慶祝”。現在他們做到了,卻比當年多了更多要守護的人。
“對了,” 陳默突然想起什麽,從背包裏掏出個舊硬盤,“我在曼穀還找到了這個,裏麵有張董和黑岩生物 CEO 的郵件,提到‘備用計劃’,好像是在國內藏了個秘密實驗室,用來測試軍用模塊。”
林野的眉峰又皺起來。張董雖然被紀委控製,但他的殘餘勢力還在,這個秘密實驗室要是不找到,遲早是個隱患。他剛要讓安全部排查,蘇晚發來消息:“紀委提審張董時,他透露出實驗室在浙江湖州,具體位置沒說,但提到了‘2024 年的老地方’。”
“2024 年的老地方?” 林野和陳默對視一眼,同時想到了杭州的民房。陳默立刻掏出手機,聯係杭州紀念館的負責人:“老張,你去民房的儲物間看看,有沒有暗格或者隱藏的設備,特別是當年放‘小腦環’原型機的地方。”
等待消息的間隙,林野翻著舊臨床日誌,突然翻到 2024 年 10 月 20 日那頁,上麵貼著張照片 —— 小宇穿著紅色外套,手裏舉著 “小腦環”,笑得露出兩顆虎牙。照片背麵是蘇晚的字跡:“不管以後遇到什麽,都不能忘了為什麽出發”。
傍晚時分,杭州紀念館的負責人發來視頻 —— 民房儲物間的地板下藏著個暗格,裏麵有個黑色硬盤,還有張紙條,上麵是張董的字跡:“湖州實驗室坐標:30°52′N,119°53′E”。林野立刻把坐標發給安全部,同時給蘇晚發消息:“等處理完實驗室的事,咱們三個回杭州,煮泡麵,看民房,再給周奶奶包粽子。”
蘇晚回複了個星星表情,和 2024 年她在民房裏畫的一模一樣。林野看著屏幕,突然覺得心裏的某個角落被填滿了。他知道,濱江創投的秘密實驗室還沒端掉,黑岩生物的軍用計劃還沒徹底粉碎,但他不再害怕 —— 因為他有陳默這樣一起扛事的兄弟,有蘇晚這樣始終信任的夥伴,有周奶奶、小宇這樣堅定支持的患者,還有這本記滿初心的舊日誌。
輿情室的窗外,夕陽把天空染成金紅色。林野把舊臨床日誌放進抽屜,旁邊擺著 2024 年的 “小腦環” 原型機和陳默帶回來的錄音筆。這些舊物像一個個坐標,標記著他們走過的路,也指引著未來的方向。
“走,” 林野拍了拍陳默的肩膀,“去吃點東西,晚上還要等湖州實驗室的消息。明天咱們去杭州,看看那間民房,也看看咱們這些年守護的初心。”
陳默點點頭,跟著林野往門外走。走廊裏的燈光落在他們身上,把影子拉得很長,像 2024 年那個夜晚,他們在民房裏走出來,手裏抱著 “小腦環” 原型機,走向未知卻充滿希望的未來。
而此刻,浙江湖州的某個廢棄工廠裏,一台軍用腦機設備正在運轉,屏幕上閃爍著 “星橋模塊適配中” 的字樣。角落裏,一個穿黑色西裝的男人正對著電話說:“張董雖然被抓了,但實驗室還在,等咱們完成測試,就能讓神經紀元徹底消失……” 電話那頭傳來黑岩生物 CEO 的聲音,帶著冷意:“別出岔子,這是咱們最後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