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金絲眼鏡後的綜藝布局

字數:4172   加入書籤

A+A-


    第33章:金絲眼鏡後的綜藝布局
    手機倒扣在薯片袋上還沒十分鍾,書房那頭的鋼筆尖已經轉出了殘影。
    陸硯之盯著電腦屏幕,右下角時間剛跳過零點,腦子裏“叮”地彈出三條未來熱搜——【周默然獄中直播帶貨翻車】、【趙氏旗下樓盤爛尾業主集體維權】、還有最要命的一條:【陸顧CP錄製現場吵架互刪聯係方式】。
    他手指一頓。
    前兩條是資本崩塌的餘震,順手推波就行;可這第三條……純屬節目組自己埋的雷被觀眾當炸藥包撿了去。
    “吵什麽架?”他冷笑一聲,把眼鏡往鼻梁上一推,“我們連朋友圈都懶得發,哪來的‘互刪’?”
    但熱搜不會管你有沒有邏輯。隻要鏡頭切得巧、剪輯抖個機靈,一句“你能不能別管我”都能變成“十年感情當場撕破”。更別說《明星的真相》這種主打“扒皮”的綜藝,觀眾就等著看頂流撕逼。
    他迅速調出節目流程圖,第一期錄製安排在後天上午十點,主題是“誰在操控你的熱搜”,嘉賓全是塌房邊緣人。而他和顧晚舟作為“拆彈專家”組合壓軸出場,按腳本要現場拆解一條三年前的黑熱搜。
    問題就出在這環節。
    他記得導演組提過一句:“能不能有點情緒碰撞?現在觀眾不愛看冷靜分析,愛看爆點。”
    原來早就想好了要炒CP矛盾。
    陸硯之敲了敲鍵盤,把“吵架”兩個字拖進輿情模型,關聯詞瞬間蹦出來一堆:“分手”“冷戰”“資源互掐”“粉絲大戰”……好家夥,直接預支了一整年狗仔素材。
    但他沒急著寫通稿。
    反而點開過往幾次公開活動的視頻合集,快進到兩人同框片段。畫麵裏她打哈欠,他遞水;她走神,他替她擋掉記者刁鑽提問;最絕的是某次發布會後台,她靠牆眯眼快睡著,他順手把西裝脫了蓋她腿上。
    這些動作都沒上過熱搜,因為太小、太日常,像呼吸一樣自然。
    可也正是這種“不演”的瞬間,最容易被人拿去反向做文章——你說你不親密吧,他怎麽老替你收拾殘局?你說你們真在一起吧,一個躺著一個站著,連眼神都不對上。
    “懂了。”他忽然笑出聲,“他們不是想拍我們吵架,是想用‘假裝吵架’來試探‘真實關係’。”
    換句話說,觀眾不在乎真假,隻想要戲。
    那他就給一場“假吵真控”的表演秀。
    鋼筆尖在便簽紙上劃拉幾下,標題先定下來:《毒舌教授的溫柔時刻:當頂流CP學會用沉默打架》。
    這個調性夠反套路——別人家CP要麽甜膩膩撒糖,要麽撕得滿地雞毛,他們倒好,吵都懶得大聲,全靠微表情交鋒。
    他立馬撥通陳墨電話。
    “幫我潤個稿,語氣要像學術論文批注,但能上微博熱搜那種。”
    “又來了?”陳墨聲音帶著困意,“淩晨兩點叫我寫軟文,你是真把同事當免費槍手用啊。”
    “這次不一樣。”陸硯之把視頻截圖發過去,“你看這個——她打哈欠的時候我把外套給她蓋上,導演回頭肯定剪成‘冷戰中最後的溫柔’。”
    “所以你要包裝成‘情感行為學經典案例’?”
    “Bin。”他勾唇,“就說這是‘高防禦型合作關係中的非語言安撫機製’,再扯點‘公眾人物情緒管理閾值研究’,讓文化博主覺得有深度,讓吃瓜群眾覺得有料。”
    陳墨嘖了一聲:“你這不是寫通稿,是搞輿論套娃。”
    “套得好才叫本事。”陸硯之關掉聊天窗口,開始碼正文。
    一邊打字一邊想:這事要是讓她知道,八成又要晃著拖鞋說“我又沒讓你操心”。
    可她不知道的是,每次她說“懶”,他就在背後多走三步。
    稿子寫完一半,小唐的消息蹦出來:“老板,節目組剛放出預告片花絮,有段你皺眉看顧姐的鏡頭,配的文字是‘信任危機爆發前夜’。”
    陸硯之冷笑,截圖保存,順手轉發給三家媒體主編,附言:“明早九點發,別搶跑。”
    做完這一切,他才拿起手機,給那個正躺在躺椅上裝死的人發了條短信:
    “看到熱搜預判了,【陸顧CP吵架】要爆。需要我現場摔劇本走人嗎?”
    消息發出,不到十秒回複就到了。
    “你隻要繼續懶就行。”
    他盯著這句回了三秒鍾,嘴角一抽。
    行,你是真徹底放飛自我了。
    但就是這種“什麽都不做”的姿態,反而最難對付——因為她根本不怕被誤解,也不急著解釋。別人越想挖坑,她越往坑底一躺,幹脆把坑變成自家客廳。
    他重新戴好眼鏡,把通稿最後一段補完,標題加粗,發送至媒體群組。
    然後在流程圖上那個“吵架環節”旁邊貼了張電子便利貼,寫著:
    “不是真吵,是演給數據看的戲。”
    陳墨這時又發來語音:“你有沒有想過,萬一觀眾真信了你們不合,粉絲開始互撕怎麽辦?”
    “那就讓他們撕。”陸硯之靠回椅背,“撕到最後發現兩邊隊長都在吃火鍋,隻有一個在寫通稿,不就明白誰才是真·工具人了?”
    “你還挺享受當幕後黑手?”
    “我不黑。”他淡淡道,“我隻是提前寫了標準答案,等他們來抄。”
    窗外天色漸亮,城市還沒完全醒來,熱搜榜單卻已暗流湧動。
    #陸顧CP最後一次同台# 的話題悄然冒頭,底下評論兩極分化。
    有人說“終究還是走到這一步”,也有人質疑“昨天她不是還官宣代言?怎麽今天就要散了?”
    沒人意識到,這場所謂的“情感危機”,從頭到尾都是被反向設計的傳播實驗。
    而真正的戰場,根本不在熱搜詞條裏。
    陸硯之摘下眼鏡,揉了揉眉心,屏幕上《明星的真相》流程圖已被標滿紅點,像一張布滿陷阱的棋盤。
    他忽然想起什麽,打開郵箱,把之前存檔的一段未使用花絮單獨建了個文件夾,命名為:“如果真吵起來,就放這個。”
    裏麵是去年一次活動後台,她鞋跟斷了,扶著他胳膊走了二十米。全程沒說話,也沒看他,就像抓根欄杆似的。
    可他的手,一直穩穩托著她的肘。
    文件保存完畢,他合上電腦。
    陽光照進來,落在空蕩蕩的辦公桌上,隻剩一支歪倒的鋼筆,和一杯早已涼透的雙份濃縮。
    與此同時,片場休息區。
    顧晚舟依舊閉著眼,薯片袋擱在肚子上一起一伏。
    手機震動了一下。
    她沒睜眼,右手伸出去,摸到屏幕,解鎖,看了一眼新消息。
    是陸硯之回的:
    “OK,吵架劇本我寫了,但主角得配合裝看不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