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熱搜背後的數據勝利
字數:3996 加入書籤
第40章:熱搜背後的數據勝利
拖鞋砸中收音設備的悶響還在導播間回蕩,監控畫麵裏的顧晚舟已經重新躺平,仿佛剛才那句“具有傳染性”隻是夢話。可熱搜榜單上的數據卻像被點燃的引線,一路炸到淩晨。
同一時間,某地監獄單間。
鐵窗內,趙天雄盤腿坐在床邊,眼睛死死盯著牆上那台老式電視。屏幕上正播放《明星的真相》收官特輯實時收視率曲線——一條紅線猛地衝破曆史峰值,直接撞上9.8%,彈幕刷得比春晚還瘋。
“這節目……本該被壓下去。”他低聲念叨,手指無意識摳著床沿掉漆的邊角。
他知道流程。往常這種打臉資本的節目,還沒播完剪輯就被換了,水軍早就把風向帶偏,平台也會悄悄限流。可這次,全失效了。
熱搜前十裏,《明星的真相》占了七個位置,連帶著“懶癌綜合征”都上了醫學討論區熱榜。他翻出手機殘存的記憶碎片:買號、控評、換熱搜……一套組合拳打得密不透風,結果全打在了空氣上。
畫外音突然響起,冷靜得像手術刀劃開皮膚:
“根據過去五年平台用戶行為建模,當真實信息曝光率超過68%,虛假議程將自動瓦解。”
趙天雄一愣,抬頭看去——是陸硯之的聲音,從一段預錄視頻裏傳出來,正插播在新聞專題中。
鏡頭切到一間演播廳外的小房間,陸硯之站在黑板前,金絲眼鏡反著光,袖口墨跡未幹。身後是一張複雜的輿情演變圖,箭頭密密麻麻,像是誰把整個娛樂圈的流量脈絡畫成了神經網絡。
“很多人說這是奇跡。”他推了下眼鏡,“但其實不是。收視率從來不是玄學,它是觀眾對‘表演型綜藝’疲勞值達到臨界點後的必然反彈。”
他說得跟講課一樣,可每一句話都像釘子,精準敲進輿論的命門。
“你們以為他們在看熱鬧?錯了。他們是在用點擊量投票,淘汰那些假裝努力的劇本。”
街頭大屏同步播放這段話,底下路人駐足圍觀。有人掏出手機拍視頻,配文:“原來我們早就想看真東西了。”
彈幕瞬間刷過新梗:【這不是數據勝利,是人性勝利】【建議給顧晚舟頒個節能獎】【我上班摸魚也算參與社會覺醒了吧】
另一邊,林姐窩在工作室沙發上啃漢堡,一邊刷數據一邊罵人:“這群媒體真會偷懶,收視爆了就說‘靠炒作’,怎麽不說人家兩個月改了三遍合同?”
她甩出一份PDF截圖,標題是《節目安全協議補充條款E3修訂記錄》,修改痕跡密密麻麻,每一條都卡在法律邊緣跳舞。
“普通人哪看得懂這些?也就陸教授那種變態能提前算出導演會卡規則。”她咬了口漢堡,嘟囔,“顧晚舟躺著贏?嗬,她那是躺著運籌帷幄。”
此時,顧晚舟本人正靠在自家懶人沙發上接受短視頻采訪。背景還是那片熟悉的size衛衣和薯片袋,腳上高跟鞋晃得不緊不慢,像在倒計時什麽。
記者問:“網上有人說你是運氣好,剛好趕上觀眾審美疲勞,你怎麽看?”
她捏了捏薯片袋,發出一聲脆響,搖頭:“運氣?我們提前兩個月就開始埋規則漏洞了。每一條合同條款都改過三遍,連‘突發狀況應急預案’裏寫的都是‘藝人可能因節能模式進入休眠狀態’。”
鏡頭微微一頓。
她抬眼看向攝像機,嘴角微揚:“他們以為我在睡覺,其實我在等數據跑完模型。”
頓了頓,語氣輕飄飄的,卻像刀片劃過玻璃:
“畢竟——我們隻是把真相……躺著播出來了。”
視頻發布十分鍾,話題#躺著播真相#直接空降熱搜第一。評論區秒變段子大賽:【建議公司團建改成集體休眠】【我昨天遲到是因為身體啟動節能模式】【這年頭,卷不過就躺贏,合法的那種】
而這一切,都被陸硯之安靜地看在眼裏。
書房裏,電腦屏幕亮著,三條剛刷新的未來熱搜靜靜浮現在腦海:
【某頂流男星酒駕被抓現行】
【某綜藝導演組集體辭職】
【“懶癌美學”入選年度網絡文化現象】
他沒動,隻是把鋼筆輕輕擱在《輿論解剖學》封麵上,目光落在窗外城市燈火上。遠處霓虹閃爍,像是無數條數據流在夜空中交織。
小唐發來消息:“陸老師,主流媒體主編說想約您寫篇深度分析,題目都想好了——《論娛樂真相的可計算性》。”
他回了個“嗯”,順手打開文檔新建頁,敲下第一行字:
“當觀眾厭倦了表演,真實就成了最狠的爆點。”
與此同時,監獄電視畫麵切換到了晚間新聞總結。
主持人播報:“《明星的真相》成為本年度現象級節目,多家研究機構表示,其成功標誌著公眾對‘真實性內容’的需求已從被動接受轉向主動篩選……”
趙天雄終於伸手,按下了關機鍵。
屋裏一下子黑了。他坐著不動,影子縮在鐵欄之間,像個被拔掉電源的舊機器。
而在城市的另一端,林姐合上最後一份通稿文件,確認所有宣傳口徑閉環,起身伸了個懶腰。
“這局結束了。”她自言自語,“接下來,該讓他們知道什麽叫‘規則製定者’了。”
她看了眼手機,熱搜依舊穩如老狗。轉身準備走人,卻發現顧晚舟又發了條動態。
配圖是沙發一角,薯片袋半空,高跟鞋一隻在地,一隻掛在沙發扶手上。
文案隻有五個字:
“係統更新完畢。”
陸硯之看到這條時,正在刪減論文草稿裏的學術黑話。他停下動作,盯著那張圖看了兩秒,忽然笑了下。
然後繼續敲字。
文檔標題寫著:《關於“非對抗性輿論戰”的可行性模型構建——以近期某綜藝節目為例》。
他寫得很慢,但很穩,像是在為一場已經打贏的戰爭做注解。
鍵盤聲清脆,節奏分明。
隔壁房間傳來電視重播節目的聲音,正好放到顧晚舟那句:“我的懶癌,具有傳染性。”
他沒抬頭,隻淡淡回了一句微信消息:
“下次別拿醫療術語嚇人,容易被同行舉報。”
對方回得飛快:“那你下次別把合同改成論文格式,律師差點以為你在提交畢業設計。”
他正要回複,手機突然震動。
新的熱搜詞條浮現腦海。
他掃了一眼,眉頭微皺,隨即打開郵箱,開始寫新通稿。
窗外,淩晨三點的城市安靜下來。
書房燈還亮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