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加密郵箱的規則草案

字數:5575   加入書籤

A+A-


    第77章:加密郵箱的規則草案
    陸硯之盯著屏幕,手指在鍵盤上懸了三秒,最終把“致所有還在拿綠幕當戰場的綜藝導演”這個標題刪了個幹淨。
    太情緒化了,現在不是懟人的時候,是立規矩的時候。
    他新建文檔,敲下一行字:《綜藝製作誠信公約·草案V1》。光標閃了兩下,他又補了個括號:**建議行業自發簽署,不簽的——咱就盯著你。**
    剛把過去三周的通稿、熱搜詞條和合同片段拖進參考區,手機震動了一下。
    顧晚舟的加密郵件來了,標題就八個字:“劇本那條,我來加。”
    他點開,正文隻有一句:
    > “禁止節目組預設劇本,違者罰款製作費的20%。”
    陸硯之差點笑出聲,這姐真是懶到骨子裏,連多打個字都嫌累。但狠勁兒一點沒少——直接罰錢,還是兩成,夠某些摳搜製片人肉疼半年。
    他回了一句:“行,但得定義清楚什麽叫‘預設’,不然明天他們說‘我覺得嘉賓該哭,這也算預設?’”
    接著在條款後補上:
    > 凡未經全體主演書麵確認的情節引導、情緒調度、衝突設計,視為違規。包括但不限於:誘導爭執、安排碰瓷、偽造意外、指定發言順序。
    寫完自己讀了一遍,點頭,有法務味兒了,聽著就像真能告上法庭的那種。
    正準備發第二條補充,辦公室門被推開一條縫。
    小唐探頭,頭發翹得像被雷劈過,手裏舉著新做的亞克力牌,邊角還貼歪了:“教授,還有45小時37分……您又熬夜改啥呢?”
    “改行業命運。”陸硯之頭也不抬,“去,把這個草案匿名發我們那個‘內娛觀察員’群,看看誰先炸。”
    小唐瞪大眼:“真發啊?那群人可全是製片主任、執行導演,一堆天天靠劇本炒話題吃飯的。”
    “就因為他們在吃飯,才要讓他們嗆一口。”陸硯之冷笑,“發完截圖給我。”
    小唐咽了口唾沫,點頭退出去,關門時還嘀咕:“這回怕不是要掀起一場血雨腥風……”
    陸硯之沒理他,繼續往下寫。
    他知道光禁劇本不夠,上次蘇然威亞卡半空的事還曆曆在目——有些人就是拿演員安全當兒戲。
    於是又加了一條:
    > 演員有權基於安全評估,申請更換存在隱患的拍攝場地,製作方須在48小時內書麵回應,並提供替代方案或整改計劃。
    寫完還覺得不夠狠,又補了句備注:
    > 安全評估報告需由第三方專業機構出具,費用由申請方先行墊付,若確存風險,費用由製作方承擔。
    這下,誰也不能拿“預算不夠”當借口了。
    他正準備保存發送,手機叮了一聲。
    小唐的截圖來了,群裏已經吵翻了。
    某知名綜藝導演發語音,嗓門大得隔著屏幕都能震耳朵:“這是要把導演變成場務?以後是不是連機位角度都得演員簽字?創作自由呢?”
    底下立刻有人跟帖:
    “自由個屁,上次我家藝人差點從威亞上摔下來,導演說‘這段剪出來效果炸裂’,你管這叫創作?”
    “就是,顧晚舟那城堡一搭,我們棚裏綠布都顯得像城鄉結合部婚禮現場。”
    “現在誰還敢吹‘五毛特效’了?觀眾眼睛早毒了。”
    陸硯之看得嘴角直抽,正想截幾條典型言論存檔,郵箱提示音又響。
    顧晚舟回了。
    > “有人罵正常,說明戳到痛處了。告訴陸教授,下一條可以寫:拒絕簽署公約的項目,自動進入**險監管名單。”
    他挑眉。
    這姐不僅懶,還壞得流油——直接給人貼標簽,以後哪個平台敢批高危項目?哪個讚助商敢投錢?
    他回:“行,但得包裝一下,別讓人覺得我們在搞黑名單。”
    然後在草案末尾加了條:
    > 未簽署本公約的綜藝節目,將在備案係統中標注“非誠信製作單元”,相關信息對合作保險公司、安全監理機構及播出平台開放。
    這話說得文明,意思卻狠:你不簽?行,出了事別怪保費翻倍、平台壓價、事故頻發。
    他剛點發送,小唐又衝進來,這次連門都沒關嚴:“教授!群裏炸了!剛才那個導演撤回語音了,現在發了個朋友圈,說‘某些藝人拿著錢砸場子還立規矩,是想當行業判官?’”
    陸硯之嗤笑一聲:“判官不敢當,但裁判哨,咱今天算是吹響了。”
    他順手把那條朋友圈截圖拖進“反對意見歸檔”文件夾,命名:“典型既得利益者應激反應”。
    小唐湊過來看了一眼,感慨:“這文檔以後能當教材吧?《如何用一封郵件讓半個娛樂圈破防》。”
    “教材不敢說,”陸硯之推了推眼鏡,“頂多算個使用說明書——《當你想認真做節目時,該怎麽防著被人當工具人》。”
    兩人正說著,顧晚舟那邊又來消息。
    她發了個Excel附件,標題是《誠信公約配套執行細則(建議版)》,打開一看,裏麵清清楚楚列著:
    罰款繳納流程
    第三方安全機構名錄
    演員動線申報模板
    場地隱患分級標準
    最絕的是,她連“違約金到賬後七個工作日內需公示用途”都寫了進去,生怕有人拿錢洗白。
    陸硯之看著,突然笑了。
    以前他以為自己是軍師,她是主將,後來發現,她根本就是總設計師——懶得動手,但每一步都算到了十年後。
    他回:“你這哪是補充,你是直接把施工圖給畫好了。”
    顧晚舟秒回:“不然呢?等他們自己想明白?黃花菜都涼透了。”
    他正要再打字,小唐突然一拍腦袋:“哎呀!倒計時牌忘更新了!”
    說著轉身就要走,陸硯之叫住他:“等等。”
    “怎麽了教授?”
    “把牌子放桌上就行。”陸硯之盯著屏幕,“我不走了,這文檔還沒完。”
    小唐乖乖把牌子擱下,上麵寫著:**45:16:22**。
    他看了眼時間,淩晨一點十七分,窗外黑得像鍋底,樓下的便利店換了班,新來的店員正在煮關東煮,霧氣一層層往上爬。
    陸硯之沒注意這些,他正把顧晚舟的Excel內容拆解進草案,每一項都加上引用標注,像是在寫一篇嚴謹的論文。
    其實這玩意兒比論文難搞多了——學術圈頂多被人罵幾句,娛樂圈可是真能斷人財路。
    所以他每寫一條,都要想三遍:會不會被鑽空子?有沒有法律漏洞?能不能執行?
    比如“書麵確認”那條,他就特意注明:**確認方式包括電子簽名、郵件回複、微信文字記錄,錄音錄像無效**。
    為啥?因為誰都知道,有些導演會當麵說“沒問題”,轉頭就讓編劇偷偷加戲,還美其名曰“即興發揮”。
    現在好了,白紙黑字,一個字都不能少。
    他正改到第五條,手機又震。
    顧晚舟發來一張截圖,是某個新綜藝的立項書內部討論頁,其中一條赫然寫著:
    > 參照《誠信公約》草案要求,預留安全升級預算及演員動線調整空間。
    陸硯之盯著看了三秒,忽然覺得這夜也不是那麽難熬了。
    他回:“看來有人已經開始抄作業了。”
    顧晚舟回得快:“不是抄,是怕被掛網上當反麵教材。”
    他笑出聲,順手把草案標題改了:
    《綜藝製作誠信公約·草案V1 —— 來自一位不想死在綠幕裏的演員和一位厭倦了寫通稿的教授》
    小唐路過瞥了一眼,差點笑趴下:“這標題能過審嗎?”
    “不過審也得留著。”陸硯之說,“至少讓大家知道,這不是官方文件,是兩個被逼急的人寫的自救指南。”
    他保存文檔,版本號跳到V2。
    屏幕上,郵件對話框還開著,顧晚舟最後那句“自動進入**險監管名單”靜靜躺在那裏,像一把懸著的刀。
    小唐站在門口,看著教授背影,忽然問:“咱們……真的能改掉這個行業嗎?”
    陸硯之沒回頭,隻說了句:“不試試,怎麽知道下次會不會有人真摔死?”
    話音落,手機叮了一聲。
    新郵件。
    發件人未知,標題隻有一行字:
    > “你定的規矩,會害很多人丟飯碗。”
    他盯著那行字看了兩秒,刪了。
    然後把草案轉發給顧晚舟,附言:
    “不怕丟飯碗,就怕丟人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