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行業標準的資金論證
字數:5205 加入書籤
                    第78章:行業標準的資金論證
    淩晨三點十七分,陸硯之的咖啡杯底還粘著半圈濃縮漬,屏幕上的文檔標題已經從“自救指南”變成了《綜藝製作資金使用規範建議稿(V3)》。
    他把鼠標滾輪往上一推,從第48頁拉到第一頁,前言那行字看得自己都差點笑出聲:“本標準基於近三年綜藝安全事故與資金濫用案例分析……”
    好家夥,這哪是前言,這是往監管爸爸懷裏撲的投名狀。
    小唐蹲在門口啃包子,亞克力倒計時牌擱膝蓋上,數字從“45:16:22”一路掉到“42:03:11”,油條渣子掉了一鍵盤。他抬頭問:“教授,咱這算不算曲線救國?昨天還在罵導演拿綠幕當戰場,今天就給國家送標準了。”
    “不是曲線,是彎道超車。”陸硯之敲著鍵盤,“以前咱們是野路子打遊擊,現在得把槍支彈藥都登記造冊,正規軍才認。”
    他刪掉了草案裏那句“某些製片人摳搜到連安全繩都想省”,改成:“拍攝場地安全投入不得低於總預算的12%。”
    又把“演員摔死算工傷嗎?”這種帶情緒的備注,換成表格:《不同拍攝類型安全經費占比參考表》。
    顧晚舟發來的Excel被拆成了七個附錄,連“第三方機構名錄”都加了備案編號和投訴渠道鏈接。最狠的是第七條——**超額支出部分需提供三家比價單及現場影像記錄,否則不予報銷**。
    “這要抄作業都抄不明白,純屬活該。”陸硯之冷笑。
    小唐咽下最後一口包子:“那要是有人假裝比價呢?比如找兩家皮包公司湊數?”
    “早想到了。”陸硯之點開一個隱藏文件夾,“我讓陳墨調了過去五年被吊銷執照的供應商名單,做了個黑名單數據庫,直接嵌進備案係統校驗邏輯裏。”
    小唐瞪眼:“您這哪是交建議稿,您這是埋了顆定時釘子。”
    “釘子也好,雷也罷,總比人命落地強。”他說完點了保存,文檔版本跳到V3.1。
    小唐麻利地插上加密U盤,上傳按鈕按下去的時候手有點抖:“這可是直接發到廣電政策研究處的官方郵箱啊,萬一他們當垃圾郵件刪了咋辦?”
    “那就讓他們刪。”陸硯之靠回椅背,“反正我已經同步發給了‘傳媒觀察聯盟’群裏那三十多個記者,標題就寫《某頂流自掏三百萬拍綜藝,換來七條保命錢規則》。”
    話音剛落,手機嗡嗡震動。
    小唐瞥了一眼,差點從椅子上滑下來:“教授!熱搜第四!#顧晚舟古堡花了多少錢#!網友已經開始扒她那場戲的成本明細了!”
    陸硯之沒動,隻說了句:“等會兒,高潮在後頭。”
    果然,不到兩小時,微博炸了。
    有網友把三年前某綜藝棚拍坍塌事故視頻翻出來,對比顧晚舟搭的中世紀城堡實景圖,配文:“人家花八百萬建一座城堡,你們花八十萬搭塊綠布,還敢說人家炫富?”
    底下熱評第一:“建議所有導演考科目四之前先學這個資金分配表。”
    第二條熱評更絕:“看完這份草案,我家狗都明白為啥不能拿五毛特效糊弄觀眾了。”
    #資金使用新標杆# 直接衝上熱搜第一。
    小唐舉著更新後的倒計時牌衝進來,這次連邊角都沒貼歪:“教授!廣電官網還沒動靜,但內部群炸了!好幾個專家轉發咱們那份建議稿,說‘數據紮實,建議納入二季度行業研討議題’!”
    陸硯之終於笑了下:“這就叫群眾呼聲壓過官僚遲疑。”
    他打開郵箱,發現兩小時前有封自動回複:【您提交的文件已進入評審流程,請耐心等待反饋】。
    “成了。”他合上電腦,“接下來,就看誰還敢說這是私人恩怨。”
    與此同時,顧晚舟工作室。
    她左手簽完第六份新合同,右手薯片袋一捏,哢嚓一聲脆響。
    林姐在旁邊念叨:“你說你非要在每份合同裏塞這條‘安全投入不低於12%’,不怕把甲方嚇跑?”
    “嚇跑了正好。”顧晚舟晃著高跟鞋,“省得我以後還得親自去工地查鋼筋有沒有偷工減料。”
    手機彈窗一閃,她眯眼看了一秒,嘴角微揚。
    “喲,”她懶洋洋地戳屏幕,“廣電那邊還沒官宣,但專家組連夜開會了。”
    林姐湊過來一看,群裏全是同行消息:“聽說某平台已經通知項目組,沒簽《誠信公約》的,一律不準進推薦位。”
    “這不是逼著大家集體投降嘛。”林姐笑出聲。
    “不是投降,是繳械。”顧晚舟把薯片渣倒在掌心舔了舔,“以前他們覺得我們是瘋子,現在發現瘋子手裏有刀,還連著監管的網線。”
    她順手把最新版合同模板發給陸硯之,附言就倆字:“簽了。”
    陸硯之收到消息時,正盯著網頁刷新。
    廣電官網首頁終於更新,一條簡短聲明掛了出來:
    > “近日收到一線從業者聯合提交的《綜藝製作資金使用規範建議稿》,經初步評估,認為其邏輯清晰、數據詳實,具備行業參考價值,後續將組織專題研討。”
    小唐站在身後,聲音發顫:“教授……他們認了!雖然沒說‘采納’,但說了‘具備參考價值’!這在體製內就是通關密鑰啊!”
    “嗯。”陸硯之點點頭,沒多說話。
    他知道,這句話的意思是:你們提的規矩,我們不能明著用,但以後檢查、評獎、備案,全按這個標準卡。
    等於變相立法定規。
    他打開文檔,把標題最後一行刪了,改成:
    《綜藝製作資金使用規範建議稿(V3.2)——附廣電官方認可聲明》
    然後一鍵群發給所有合作媒體、製作公司和平台負責人。
    五分鍾不到,朋友圈刷屏。
    某知名製片人發長文:“終於有人把這筆賬算明白了,以後誰再說‘預算緊張’,我把這份標準甩他臉上。”
    另一家綜藝導演更幹脆:“已打印貼辦公室牆上,標題就寫——《別讓我死得太難看》。”
    小唐樂得直拍大腿:“這下可真是全行業抄作業了!”
    陸硯之卻盯著手機,等一個消息。
    他知道,趙氏資本不會這麽輕易認輸。
    果不其然,傍晚六點,小唐收到匿名爆料群消息:“趙氏聯合三家衛視,準備發聯合聲明,稱‘反對外部幹預市場運作’。”
    “又要搞小團體施壓?”陸硯之冷笑,“可惜啊,現在不是他們定規則的時代了。”
    他沒回擊,反而讓小唐把顧晚舟工作室的聲明再發一遍——“所有新項目,合同強製寫入安全投入條款”。
    緊接著,三大視頻平台幾乎同時發布公告:**未簽署《誠信公約》的綜藝節目,將不參與首頁推薦及年度獎項申報**。
    這一拳直接打穿了趙氏的最後一道防線。
    晚上九點,#資金使用新標杆# 話題閱讀量破二十億。
    評論區清一色製作人留言:
    “剛開完會,老板讓我們按這個標準重做預算。”
    “以前覺得顧晚舟是任性,現在看她是先知。”
    “建議改名叫《陸教授教你如何合法省錢》。”
    小唐趴在桌上快睡著了,手裏還攥著倒計時牌,數字停在“38:22:07”。
    陸硯之關掉最後一個網頁,文檔保存為“V4歸檔版”。
    他看了眼時間,起身去倒水。
    路過窗邊時,樓下便利店的燈還亮著,新店員換了鍋新的關東煮,白霧騰起,糊住了玻璃。
    他沒在意這些,轉身回桌前,郵箱突然叮了一聲。
    新郵件。
    發件人未知,內容隻有一行字:
    “你以為這是勝利?這隻是他們暫時退進了更深的暗處。”
    陸硯之盯著那句話看了三秒,手指懸在刪除鍵上,忽然笑了。
    他沒刪,而是截圖轉給了顧晚舟,附言:
    “你看,連反派都在催我們趕緊把下一章規則寫出來。”
    手機幾乎是秒回。
    一張照片。
    畫麵裏是她剛簽完的一份合同,末尾條款加粗標紅:
    > **若製作方隱瞞資金流向或虛報成本,演員有權公開全部財務憑證。**
    她配的文字是:
    “不是下一章,是下一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