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票房注水的曆史重現
字數:5258 加入書籤
第84章:票房注水的曆史重現
淩晨三點十七分,電腦屏幕還亮著。
陸硯之剛把最後一口冷咖啡灌進喉嚨,胃裏一陣翻騰。他沒管,手指在鍵盤上敲得飛快,眼睛盯著郵箱裏那份剛收到的壓縮包——顧晚舟發來的,標題是《三年前票房注水證據鏈梳理·初版》。
他點開,第一眼就鎖定了一個名字:《烈焰城》。
這片子當年撲得連水花都沒濺起來,口碑爛到豆瓣評分3.2,主演還是個靠資本硬捧、三天後就被爆出嫖娼的流量。按理說這種片子早該被娛樂圈掃進垃圾堆,可偏偏第七天下午場,在趙氏控股的17家影院,上座率高達98%。
沒人買票,滿座?
“這數據比我家樓下菜市場大媽記賬還假。”陸硯之冷笑一聲,順手把這段異常記錄截圖,發給陳墨,附言:“兄弟,幫我扒一下全國同期排片對比,重點看趙氏係影院的淩晨場和工作日上午場,查出票IP和退票頻率。”
消息剛發出去,腦海裏“叮”地蹦出三行字:
**#趙氏資本票房造假#**
**#某頂流電影數據被爆人為刷量#**
**#電影局或將啟動票房複核程序#**
時間剛好零點過。
“來得挺準時啊。”他轉了轉鋼筆,嘴角一揚,“那就別怪我拿你們當學術案例了。”
陳墨那邊反應賊快,淩晨四點回了個文件夾,命名特別囂張:《〈烈焰城〉票房破綻分析·建議直接送檢》。
打開一看,好家夥,三大反常點列得明明白白:
第一,口碑崩盤的情況下,趙氏旗下影院不降反增排片,第七天排片占比從12%猛幹到41%,比第二名高出兩倍還多;
第二,高上座率場次全集中在早上八點、淩晨一點這種鬼時間,票價還打了七折,明顯不是衝著觀眾去的;
第三,同一時段其他影片在同一影院的上座率不到15%,隔壁廳放《流浪地球2》都坐不滿,你這爛片反倒賣光了?
最絕的是,陳墨還建了個模型,把過去三年所有對賭協議影片的數據拉出來比對,發現隻要趙氏參與投資+自家院線主導發行的項目,一旦麵臨對賭壓力,就會出現“非黃金時段突增滿座率”的現象,概率高達87%。
“這哪是看電影,這是養豬場定時投喂。”陸硯之看得直樂,“刷量保對賭,經典老套路了。”
他立馬動手,把原始數據、圖表、第三方分析報告全整合成一份PDF,刪得幹幹淨淨——沒有一句主觀評價,沒有一個情緒詞,連“涉嫌違法”這種字眼都換成“存在統計學異常”。
最後加了個封麵,標題寫得一本正經:《關於部分影片票房數據異常的觀察與建議》。
發給誰?
他想了想,點開一個加密郵箱,收件人填的是經偵支隊某位舊識的公務號,正文隻有一句:
“線索供參考,是否立案,貴方自決。”
附件上傳完畢,發送。
“我不告你,我提醒你查你。”陸硯之合上電腦,端起空杯子晃了晃,“合法,合規,還不用背鍋。”
第二天早上九點,顧晚舟才睜眼。
她裹著羽絨服窩在沙發上,薯片袋捏得哢吧響,手機擱在膝蓋上刷郵件。看到陸硯之發來的PDF,她沒急著轉發,而是先點開電影局官網的舉報通道頁麵。
收件人填好,正文隻打了一行字:
“請複核《烈焰城》票房真實性。附:三年內趙氏係影片共11部存在相似異常。”
然後把PDF重新壓縮一遍,加上雙重加密,點擊發送。
搞定。
她順手把摘要版截了個圖,發回陸硯之微信,配文就三個字:
“風起。”
中午十二點十七分,電影局官網更新了一條簡短公告:
“已關注網絡反映的個別影片票房異常問題,將依法啟動複核程序。”
話不多,但夠狠。
幾乎同一秒,微博熱搜炸了。
**#趙氏票房造假實錘#** 直接空降榜首,後麵跟著一堆衍生詞條:
**#烈焰城票房98%是怎麽做到的#**
**#原來我們一直在看假數據#**
**#建議查查還有多少片子是刷出來的#**
各大影視博主開始下場解讀,財經號貼出趙氏旗下影院近三年排片曲線,有人甚至扒出了當年負責《烈焰城》宣發的項目經理朋友圈截圖——那人半夜兩點發了一句:“今天KPI完成了,睡了。”
評論區徹底瘋了:
“所以這些年我們以為的爆款,其實是資本自己演給自己看?”
“難怪有些片子明明爛到摳腳還能拿獎,原來是數據都P好了。”
“建議以後每部電影上映前先公示排片邏輯,不然觀眾純屬被耍。”
“顧晚舟這是拿顯微鏡照娛樂圈吧?”
更狠的是,某券商連夜發布研報,下調趙氏文化傳媒評級至“賣出”,理由是“重大合規風險暴露,監管介入可能導致資產重估”。
股價應聲暴跌。
開盤還穩在23塊,收盤直接砸到18.4,市值蒸發近三十億。
有股民在股吧哭訴:“我昨天剛抄底,今天就變韭菜了!”
底下立刻有人回:“你抄的是趙氏的底,不是市場的底。”
陸硯之是在書房關掉電腦的。
他摘下眼鏡,鋼筆擱在案頭,屏幕殘光照著他金絲邊框的鏡片,一閃一閃。房間裏安靜得能聽見空調外機的嗡鳴。
他沒去看熱搜排名,也沒翻評論區,而是打開了一個新文檔,標題寫著:
《論影視數據透明化的製度路徑》
光標在標題下閃了兩下,他沒繼續寫,隻是點了保存。
然後拿起手機,回了顧晚舟一條消息:
“下一步,讓他們自己拆自己的台。”
顧晚舟那邊正躺在沙發上晃腳。
高跟鞋在空中輕輕擺動,像在打節拍。手機靜靜放在薯片袋旁邊,熱搜榜首的名字還在不斷刷新討論量。
她眯著眼,忽然笑了一下,伸手把手機拽過來,點開趙氏資本的官方微博。
最新一條動態是條品牌合作官宣,發布時間是昨天下午。
她滑到評論區,第一條熱評寫著:
“建議改名叫‘造假資本’,名副其實。”
第二條:“你們家電影院是不是連空氣都是P出來的?”
第三條更損:“請問《烈焰城》周邊賣嗎?我想收藏一下中國影史最大笑話。”
她看完,把手機往旁邊一扔,閉上眼,嘴裏哼了半句不著調的曲兒。
羽絨服領子蹭著下巴,暖乎乎的。
晚上八點,陸硯之接到陳墨電話。
“兄弟,我剛收到內部消息,電影局已經成立專項小組,下周要約談趙氏財務總監和院線負責人。”陳墨聲音壓低,“而且不止《烈焰城》,他們準備順藤摸瓜,把近三年所有可疑項目全捋一遍。”
陸硯之嗯了一聲:“讓他們查。”
“你不擔心他們銷毀證據?”
“銷毀不了。”他淡淡道,“數據一旦生成,就有痕跡。他們可以刪記錄,但刪不掉服務器日誌,改不掉IP地址,更騙不過算法模型。”
頓了頓,他又補了一句:
“有些人總以為錢能抹平一切,其實啊,數字最講良心。”
深夜十一點,某寫字樓頂層會議室。
趙氏資本臨時高管會議正在進行。
投影屏上顯示著股價走勢圖,那根綠線一路向下,像斷了脊梁的蛇。
有人提議緊急發聲明澄清,有人說要起訴爆料者“侵犯名譽權”,還有人建議趕緊甩鍋給當年的宣發團隊。
角落裏,一個戴眼鏡的中年男人突然開口:
“我們……要不要聯係一下星海文化?他們手裏可能有當年的原始購票數據備份。”
話音剛落,會議室門被推開。
助理臉色發白地走進來,手裏拿著打印紙,聲音有點抖:
“剛剛……電影局的人,去我們最大的三家影院調監控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