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學術包裝的降維打擊
字數:4052 加入書籤
第105章:學術包裝的降維打擊
手機震動的瞬間,陸硯之正站在街口,風把袖口的墨漬吹得微微發毛。他低頭看屏,小唐的消息剛跳出來:“孫導辦公室打給韓國評委,背景音說‘不能讓他代表出席戛納’。”
他沒皺眉,也沒罵人,反而笑了下。
這笑不是高興,是獵手看見獵物終於踩進陷阱邊緣的那種冷靜。
他轉身就走,重新推開咖啡館的門,服務員連頭都沒抬——這位爺前腳剛走,後腳又回來了,跟鬧鍾一樣準,就是節奏沒人猜得懂。
坐下第一件事,開筆記本。
U盤插上,文件夾展開:錄音原始包、聲紋鑒定報告、媒體通稿反饋、社交平台熱評抓取數據、孫導演過往合作女演員名單及後續動向統計表……整整十七個子目錄,像不像論文附錄?不,比附錄還嚴謹。
他新建文檔,敲標題:《當代影視創作中資本脅迫與女性主體性的衝突研究——以顧晚舟事件為案例》。
字體、字號、行距全按學術規範來,參考文獻列了八條,從《中國影視產業白皮書》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關於文化生產者權益的聲明,一條不落。最後還加了個“倫理聲明”:本文所用數據均來自公開渠道或經合法授權獲取,不涉及隱私侵犯。
“你這是寫論文還是搞輿論核打擊?”小唐語音留言裏帶著哭腔,“我剛把你發的資料包轉給輿情組,他們說感覺在審職稱材料。”
陸硯之沒回話,隻把文檔打包,郵件發給陳墨,正文就一句:“老陳,幫我投兩論壇,別署我名。”
電話立馬來了。
“你瘋了吧?”陳墨聲音炸出來,“這格式搞得比我當年申國家社科基金還正規!你是想拿傳播學大獎還是準備評院士?”
“我要的是它被當真。”陸硯之轉著鋼筆,“現在全網吵的是‘顧晚舟拒演墮胎劇’,可這事兒的重點根本不是她演不演,而是為什麽總有人逼女演員通過生育創傷立人設?為什麽一提現實題材,就得往**裏紮刀子?”
陳墨沉默兩秒:“所以你想把八卦變議題?”
“對。”陸硯之點頭,“他們想靠國際人脈洗白,那我們就讓這個‘黑料’變成學術圈討論的經典案例。等明年電影節論壇上有人提起‘亞洲影視中的性別權力結構’,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這件事——誰還敢說她是炒作?”
又頓了頓:“你發的時候,強調一句:這不是明星公關,是係統性壓迫的顯影。”
陳墨歎了口氣:“行吧,但我得確認一件事——數據都經得起扒?”
“每一個字,都有源可查。”
“那你贏了。”
掛了電話,陸硯之立刻在內部群下令:“等陳墨發文十分鍾,五位文化博主同步解讀,關鍵詞打‘藝術自由≠服從審查’‘女性角色不該隻有痛’‘資本綁架創作’。”
他還特意@小唐:“別整那些‘深度長文’,要短、狠、直擊痛點。比如——‘你以為她在挑劇本?她在拆製度地雷。’”
小唐秒回:“收到,已安排‘文藝戰神顧晚舟’話題切片。”
保姆車裏,顧晚舟正把最後一片蝦片塞進嘴裏,腳晃著那隻沒穿鞋的高跟鞋,像在打節拍。
手機彈窗一閃,熱搜第一蹦出來:#藝術與資本的對抗#。
她挑眉。
點進去,第一條熱評是:“原來我們憤怒的不是她不演,而是整個行業都在逼女人用身體換戲份。”
再刷,陳墨的微博上了熱榜:轉發了一篇題為《從顧晚舟拒演事件看東亞影視生產的結構性*暴*力》的長文摘要,底下評論炸了。
“臥槽,這都能寫成論文?”
“建議納入傳媒院校教材。”
“孫導:我隻是想拍個戲。 學術界:你參與構建了父權敘事機器。”
林姐湊過來看,眉頭還是皺著:“這調子起太高了吧?粉絲會不會覺得你裝?”
顧晚舟懶洋洋往後一靠:“讓他們說。能用腦子打贏的仗,幹嘛非要罵街?”
她拿起手機,轉發陳墨博文,配文:“謝謝學者們認真對待一個演員的選擇。”
三分鍾後,評論破萬。
有人截圖發到豆瓣小組:“看,頂流開始走知識精英路線了。”
另一條回複秒懟回去:“你管這叫‘走路線’?人家是被人拿墮胎劇本砸臉上,才逼出一篇社會學解剖報告。”
更絕的是知乎,新熱帖標題:《為什麽顧晚舟這次能贏?》
高讚回答第一句:“因為她沒停留在‘我不演’,而是讓所有人看到‘為什麽必須有人逼你演’。”
與此同時,陸硯之正盯著後台數據。
#藝術與資本的對抗#登頂熱搜第一,閱讀量破十八億。
緊隨其後的#孫導演潛規則未遂#也衝進了前十,詞條下方不再是“爆料”“錘人”這類娛樂化標簽,而是出現了大量“係統腐敗證據鏈”“權力尋租典型樣本”等表述。
更有幾個大學影視社賬號聯動發帖:“本周末讀書會主題:《從顧晚舟事件重思表演者的主體性》。”
陸硯之嘴角微揚。
這才是降維打擊——當你還在想著怎麽壓熱搜、找水軍、扯“創作自由”的遮羞布時,對手已經把戰場搬到了學術殿堂,讓你連辯駁的資格都沒有。
畢竟,誰敢當著一群教授的麵說:“我覺得讓女演員墮胎挺合理的,戲劇需要衝突?”
那不是立場問題,是智商問題。
他合上電腦,起身時碰倒了糖包盒,懶得撿。
走出咖啡館,陽光刺眼,他抬手擋了一下。
手機震了。
是陳墨發來的截圖:國際文化論壇官網更新,他的論文摘要已被收錄進“東亞影視生態專題研討”單元,發言嘉賓名單裏寫著:“匿名投稿,案例提供方為中國獨立研究團隊。”
陸硯之回了個“嗯”。
又補了一句:“告訴他們,後續還有更多數據。”
他收起手機,朝片場方向走去。
袖口墨漬在光下泛著暗藍,像一道未幹的判決書。
顧晚舟那邊剛發來消息,隻有一個表情包:一隻貓躺在沙發上,手裏舉著杯紅酒,配字“等他們跪著改劇本”。
他正要回,手機再次震動。
新消息來自廣電內部聯絡人:“孫導撤回戛納代表資格申請,理由是‘個人健康原因’。”
陸硯之停下腳步。
遠處片場,搭景組還在燒廢棄布景,灰煙嫋嫋升起。
他低頭,刪掉剛打好的回複,重新敲字:
“遊戲才剛開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