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密議!(三)

字數:3835   加入書籤

A+A-


    ‘你妹的,看來咱還真是小家子氣要少了啊。怎麽忘了這家夥可是未來的九千歲呢……’
    馬祥麟開出的軍械物資,若按白杆兵冷熱兵器七三開的配比,足夠武裝出一萬人的大軍。
    即便是按全火器、雙層重甲的精銳來算,那也足夠武裝出三千人。
    結果這麽大一批物資,魏忠賢卻是眼都沒眨一下就給加了個倍,能不讓他後悔嗎。
    “魏大哥大氣,那小弟就多謝了哈!”
    “有了這些趁手的家夥,到時候兄弟絕不會給大哥你丟臉的……”
    後悔歸後悔,男子漢大丈夫,說出去的話自然不可能再舔回去。
    馬祥麟一臉激動的衝對方道了個謝後,當即也是拍著胸脯鄭重保證起來。
    “馬老弟連那奴兒哈赤都能誅殺,區區一個奢崇明又算得了什麽。”
    “更何況如今那奢崇明在明,咱們卻是在暗。有馬老弟點跟忠貞侯在,西南方向自然是沒啥可擔心的。倒是遼東那邊……”
    魏忠賢目不識丁,哪裏知道奢家這個千年世家在西南的影響力。
    再加上有了馬祥麟的提前預告,卻是並未把這場即到來、造成西南大動蕩的叛亂太過放在心上。
    “遼東方麵魏大哥不必擔心,隻要朝廷的糧餉能按時跟上,關寧錦遼防線步步為營的推進下,收複遼東也等不了幾年。”
    馬祥麟還當魏忠賢是擔心遼東的局勢有反複呢,不等他把話說完,當即便再次開口保證起來。
    “現在那奴兒哈赤都死了,再加上馬老弟的那什麽關寧錦遼防線,咱自然是不擔心。”
    “咱隻是有些不甘心啊,收複遼東那麽大一個功勞,難不成就這麽白白便宜袁應泰那家夥了?”
    魏忠賢終究不是三寶太監那樣的賢宦,爭權奪利、把持朝政才是他這權閹的本性與追求。
    雖然讓馬祥麟替換袁應泰的計劃落空,但他也絕不想把這麽一個重要位置,交到那些跟他不對付的東林黨手中。
    “呃,魏大哥非要把袁應泰換下來麽?”
    “那些東林黨人向來看咱不順眼,而那袁應泰卻偏偏又是東林黨的人,老哥總不能上趕著給他們舔溝子吧!”
    見馬祥麟總算明白了自己的意思,魏忠賢當即也是有些惱怒的點了點頭。
    沒辦法,自古以來文人就瞧不起沒卵子的太監。更別說東林黨那群不接地氣、嚴於律人,還有著‘道德’潔癖的家夥了。
    “那不知魏大哥打算讓何人接替袁應泰?”
    袁應泰不諳軍事,原本也不是最佳的遼東經略人選。魏忠賢既然鐵了心想換掉袁應泰,馬祥麟自然也是無所謂。
    “唉,咱要是有能接替袁應泰的人就好了!”
    “啥,沒……沒人?”
    看著愁眉苦臉的魏忠賢,馬祥麟頓時不由得為之一愣。
    特喵的,這劇情好像有些不對啊。
    雖說這家夥現在還沒成為‘九千歲’,閹黨也還沒形成,但好歹也是個‘內相’啊,怎麽可能連個拿得出手的同黨都沒有?
    “老哥這邊除了些太監,也就我跟印月那幾個沒啥本事的兄弟子侄。”
    “所以咱才想讓老弟你留下來執掌錦衣衛……”
    對於馬祥麟的不解,魏忠賢也是不禁滿臉無奈的苦笑起來。
    沒辦法,誰叫他這日後的九千歲崛起太晚,直到朱由校登基後才真正得勢呢!
    原曆史上那些什麽五彪五虎、十狗十孩兒、四十孫啥的,此時還影兒都沒一個呢。
    ‘尼瑪,搞半天老子居然成了第一個閹黨。媽的,虧了,虧大發了啊!’
    馬祥麟驚覺自己居然成了‘閹黨元老’,剛剛還覺得對方大方有魄力的他,此刻那叫一個鬱悶。
    “既然如此,那魏大哥覺得孫承宗咋樣?小弟聽說這人好像還不錯……”
    鬱悶歸鬱悶,既然已經踏上了賊船,那這該未雨綢繆的事還得去做
    趁這未來的九千歲現在缺乏人手,馬祥麟順勢就推薦起了‘關寧錦’防線的真正發明者,一代猛人孫承宗。
    畢竟野豬皮現在雖然死了,但接管建奴的皇太極,卻是個更為難纏的角色。
    以袁應泰的本事,即便能夠完美執行‘關寧錦遼’防線的策略,那也不一定是其對手。
    “呃,孫承宗麽?先前遼東危急時,高攀龍、左光鬥他們倒是數次推薦過他。”
    “不過那老家夥同樣也是東林黨的人,而且皇爺還要聽他講課,也不願讓他去遼東……”
    魏忠賢之所以想把袁應泰替換掉,就因為他是東林黨人。而孫承宗,不但是東林黨人,更是北方東林黨人的代表。
    眼見馬祥麟又推薦了一個東林黨人上來,當即便連連搖頭拒絕起來,哪裏又肯答應。
    “呃,這……”
    東林黨還未徹底墮落、沉迷黨爭之前,其中確實有好人,甚至不乏有真本事的。
    隻不過,絕大多數的東林黨人,終究隻是些不接地氣、隻知‘不能做什麽’、‘你不能’,而沒有‘我想要’的嘴炮王者。
    所以,麵對魏忠賢的否定,同樣對東林黨人沒啥好感、且得罪了東林大佬趙南星的馬祥麟,也是不禁有些猶豫了。
    畢竟東林黨身居高位、掌握實權的人越多,對他這個‘閹黨元老’帶來的麻煩也越多不是。
    隻不過,這卻是出於他的個人利益跟好惡的考慮。若是於國於公來說,孫承宗卻是遼東經略的不二人選。
    “馬老弟,要不……要不咱們用熊廷弼把袁應泰換下來?”
    馬祥麟正猶豫著要不要繼續立挺孫承宗,魏忠賢腦中卻是突然靈光一閃,想到了一個看似合適的人選,熊廷弼。
    熊廷弼,袁應泰之前的遼東經略。
    但早在他擔任遼東經略之前,其實就已經數次出鎮遼東了。
    而且更為重要的是,身為楚黨中人的他幾次出鎮遼東,每次都是剛穩住了局麵,就被東林黨人給彈劾擼了下來。
    可以說,他跟東林黨人之間不說仇深似海,至少也能算是水火不容了。
    在‘閹黨’找不出合適人選的情況下,用他這楚黨之人去替換袁應泰,已經算是最優解了。
    至少即便敵人的敵人就算不能成為朋友,但也不用擔心其跟東林黨人合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