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一般一般,年級第三

字數:3405   加入書籤

A+A-


    餘夏還試圖從答案反推命題思路,尋找題目設計背後的“算法”。
    他甚至跑去辦公室“騷擾”各科老師,問題不再是“這題怎麽做”,而是“老師,您覺得出題人設置這個條件時,最希望考生想到哪一層知識點?”
    “老師,這道題最關鍵的分值點通常落在哪個推導步驟上?”
    老師們起初被他這種“挑戰老師”式的問題問得一愣,隨即都表現出極大的驚喜和耐心,紛紛傾囊相授。
    年輕的化學老師甚至友好的說,“餘夏,你的這個工藝流程問題我要認真的想一想才能答複你。沒準我還你寫一篇很好的教研論文呢!我要謝謝你提出這麽好的問題!”
    餘夏的筆記本上,不再是簡單的解題步驟,而是密密麻麻的“命題意圖分析”、“高頻陷阱總結”、“得分點預判”。
    第二步:構建知識網絡與主動輸出。
    他不再被動接受老師們的知識梳理,而是開始自己動手繪製巨大的思維導圖,試圖構建一個內部自洽的“知識宇宙”。
    他還真的嚐試給江靜知“講課”。
    他拿著自己剛研究透的一道難題,清晰地闡述:“江老師,你看,這道題的核心其實是把電磁感應中的楞次定律和動量定理結合,關鍵切入點在於分析導體棒在磁場中運動的加速度變化率,而不是速度本身。出題人在這裏設了個障眼法,用了一個恒力牽引的條件,讓人容易誤入能量守恒的套路…”
    江靜知聽著他條理清晰、直擊要害的分析,心中暗驚:這小子,真的開始“漁”了!而且漁得相當有水平!
    第三步:刻意練習與反饋循環。
    他根據自己的分析,精準定位薄弱環節,進行高強度、有針對性的練習。做完題後,他不僅對答案,更會複盤整個思考過程:“我最初的想法為什麽是錯的?是哪個概念理解有偏差?還是被題目裏的哪個偽裝信息誤導了?”
    他把這些反思都記錄下來,形成自己的“錯題心理學”。
    期中考試如期而至。
    成績公布那天,整個高三樓師生都轟動了。
    餘夏的名字,赫然排在全年級的第三位。十四歲的少年班尖子生開始超越十八歲的實驗班尖子生。
    總分躥升的同時,語文和英語,這些以往他靠“天賦”和語感吃飯的科目,成績有了質的飛躍——他的“命題意圖分析”和“得分點預判”策略見效了。
    數學和理化生更是穩中有進,壓軸題解答過程嚴謹規範,幾乎扣不到分。
    江靜知看著成績單,嘴角忍不住上揚。她走到餘夏身邊,拍了拍他的肩膀,語氣帶著由衷的讚賞:“可以啊,餘夏同學!‘漁’得不錯嘛!這‘係統升級’效果顯著!”
    “一般一般,年級第三。”餘夏從正在整理的筆記中抬起頭,臉上不再是單純的得意,而是一種帶著清晰成就感的沉穩笑容。
    他晃了晃手裏那本寫滿新思路的筆記本,對江靜知說:“嗯,確實比單純吃‘魚’有意思多了。現在我知道,下一步要‘漁’哪片海域,以及用什麽工具更高效了。”
    他找到了屬於自己的節奏和方法。這場學習遊戲,因為他開始理解並掌握了更深層的規則,而變得愈發引人入勝。
    年級第三,隻是一個全新的起點。
    ~
    應婉婷看著語文單科排名榜上那個緊緊咬在自己後麵的名字,一貫清冷的臉上第一次出現了清晰的愕然。
    她轉過頭,看向正被幾個同學圍住請教“學習方法”的餘夏,眼神複雜難辨。
    她原本以為,能幫他一直到高考,沒想到他在語文上迅速地逼近了自己。
    應該是最近自己對他的提點起了作用吧?要不他怎麽會如此突飛猛進?
    可是自己的排名為什麽停滯不前呢?
    幾天後的一個課間,餘夏正沉浸在一道物理難題的電磁場中,一根纖細的手指輕輕點了點他的肩膀。
    他回過頭,應婉婷站在那兒,午後的陽光給她清冷的輪廓鍍上了一層柔光,眼神卻不似往日那般直接銳利,反而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近乎柔軟的期待。
    “餘夏,”她的聲音比平時低緩些,“昨天我們討論的遞推數列題型,你初步的思路整理好了嗎?我想著,如果你有初步構想,我們可以一起探討一下,或許能碰撞出更優的解法和歸納角度。”
    她的措辭從以前的“給你的任務”變成了“一起探討”,甚至用上了“碰撞”這樣帶著平等與合作意味的詞,巧妙地將她刻意接近的目的包裹在共同進步的糖衣裏。
    餘夏筆尖一頓,心裏咯噔一下。他完全把這事忘了,昨天光顧著用他的新思路研究江靜知筆記裏一道精妙的綜合題了。
    他有些尷尬地轉過頭,麵對她親近的姿態,愧疚感更重了:“呃……對不起啊應婉婷,我……我昨天整理物理花了太多時間,還沒顧上弄那個……”
    應婉婷眼中那抹細微的光亮似乎瞬間黯淡了些,嘴角柔和的線條也微微繃緊。但她沒有立刻冷下臉,隻是沉默了幾秒,那沉默不再像冰冷的施壓,反而帶上了一點……失落?
    她輕輕歎了口氣,聲音裏帶著一絲恰到好處的委屈和不解:“這樣啊……我還挺期待看到你的想法的。畢竟,這類題型的變種很多,早點理清脈絡,後期刷題效率會高很多。”
    她頓了頓,像是自言自語,又像是說給他聽,“可能是我太心急了,總覺得時間不夠用,想幫你把每一步都規劃到最省力。”
    她沒有指責,反而先檢討了自己,這讓餘夏的愧疚感瞬間飆升到了頂點。
    “沒有沒有!是我沒安排好時間!”他連忙說,“你的方案特別好!我今晚!今晚一定抽時間把思路理出來!”
    應婉婷看著他急切保證的樣子,臉色這才稍稍回暖,唇角重新牽起一個清淺的、近乎鼓勵的微笑:“好,那我等你。最遲明天放學後給我看看?我們可以再優化。”
    她說完,便自然地轉過身,留下一個似乎全然為他著想的、體貼的背影。
    餘夏看著她離開,心裏像打翻了五味瓶一樣,難以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