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8 章 貨比貨可扔

字數:3867   加入書籤

A+A-


    武鬆一眼就看到了屋內詭異的情形。
    自己的嫂嫂潘金蓮,俏臉泛著不正常的紅暈,眼眶裏含著水光,像是受了天大的委屈,那副梨花帶雨的模樣,讓他心裏咯噔一下。
    而他的結拜兄弟趙歎,卻好端端地坐在桌邊,一派悠然自得的樣子。
    武鬆的腦子轉不過這個彎了,他看向趙歎,眼神滿是問詢。
    趙歎咧嘴一笑,朝潘金蓮那邊努了努嘴,那意思再明白不過:你自己問她。
    武鬆這才轉過身,甕聲甕氣地開口:“嫂嫂,這是……因何事傷心?”
    潘金蓮被他這麽一問,方才回過神來,她慌忙抬起袖子,在眼角擦了兩下,勉強一笑:“沒……沒什麽。隻是想起些陳年舊事,一時感傷,讓叔叔見笑了。”
    武鬆是個直腸子,哪懂得這裏麵的彎彎繞繞,聽她這麽說,臉上那股子緊繃的勁兒鬆了下來。
    他撓了撓頭,想了半天,才憋出一句安慰的話來:“過去的便讓它過去吧。嫂嫂莫要再想了。等咱們上了梁山,斷不會再讓你受半點委屈,跟著我哥哥隻管享福就是了。”
    聽到“上梁山”三個字,潘金蓮心底那股子倔強又冒了出來。
    她抬起頭,那雙剛剛哭過的眼睛水汪汪的,帶著幾分嬌嗔,輕輕哼了一聲:“哼,我可還沒答應你們上山去做那壓寨夫人呢。”
    這一聲嬌哼,柔柔的,軟軟的,帶著一絲女兒家的嬌憨。
    武鬆當場就愣住了,他哪見過這等陣仗,一張臉憋得通紅,半天說不出一句話來。
    趙歎哈哈一笑,站起身來:“二哥,此事不急,不急。嫂嫂說得對,這上山落草畢竟是大事,哪能三言兩語就定下來。眼下快要過年了,咱們就在清河縣好好過個年,等年後再說。”
    他看了看潘金蓮:“我相信等嫂嫂與我們兄弟多相處些時日,便會知道,我梁山早已不是強人所在,更不是什麽龍潭虎穴。”
    他這番話說得合情合理,給足了潘金蓮麵子。
    潘金蓮聽著,心裏舒服了許多。她覺得這個趙叔叔,當真是個會說話的,每一句都說到了她的心坎裏。
    不像武鬆,雖然是個英雄好漢,說起話來卻總是硬邦邦的,也不像她那丈夫,除了會傻笑和吹牛,什麽都不會。
    武鬆聽趙歎這麽說,也覺得有理,便不再提上山的事。
    潘金蓮則重新坐回窗邊,拿起針線,隻是那穿針引線的動作,比之前慢了許多。
    她的腦子裏,反複回響著那一句“苦了你了”,這四個字,比任何甜言蜜語都更能鑽進她的心窩裏。
    午後的日頭懶洋洋的,未時剛過,外麵就傳來了“哐當”一聲,伴隨著一陣咋咋呼呼的叫喊聲。
    “娘子!二子!趙兄弟!俺回來了!”
    潘金蓮聽到這動靜,探出頭來。往日裏,他不是要到天快黑了才能賣完炊餅回家嗎?今日怎麽這麽早?
    隻見武大郎將那副挑子扔在地上,籮筐裏空空如也,他滿麵紅光,興奮得手舞足蹈。
    她詫異的問:“怎的……這麽快就賣光了?”
    武大郎卻看也不看她,幾步衝到趙歎麵前,那看向趙歎的眼神,簡直就是在看一個活神仙。
    “趙兄弟!你那法子真是太神了!”
    趙歎示意他坐下說話:“武大哥,生意如何?”
    武大郎一屁股坐下,一拍大腿:“簡直是神了!俺照你說的,扯著嗓子吆喝‘武大炊餅香掉牙,抹上肉醬不想家’,一開始那幫人還拿俺打趣!可等我給頭一個客人白送了一勺醬,你猜怎麽著?”
    “那人嚐完,二話不說當場又買了三個!後麵的人一瞧,呼啦一下全圍上來了!買兩個送一勺,買三個送兩勺!俺這一鍋醬,剛用掉一半,一擔炊餅就賣得幹幹淨淨!天老爺!”
    武大郎說得唾沫橫飛,仿佛自己不是在賣炊餅,而是在指揮千軍萬馬。
    “照這個法子賣,別說一天一筐,俺一天賣兩筐都不是問題!”
    一旁的武鬆聽了,也是由衷地為哥哥高興,大笑起來:“好!好!還是三弟有法子!”
    武大郎聽了,卻不耐煩地擺了擺手。
    他第一次感覺到,自己不是個廢物,他是有做大事的天分的。以前沒發財,隻是方法不對!
    他站了起來,在小屋裏來回踱步,仿佛這小小的房間已經容不下他這尊大佛。
    “俺算是想明白了,俺不是沒本事,是俺以前沒找對路子!你們看著,用不了多久,俺也能混出個人樣來!”
    “到時候俺們兩兄弟,走到哪都有人尊敬,二子是靠拳頭,而俺是靠這個!”
    他伸出粗短的手指,點了點自己的腦袋,臉上滿是小人得誌的表情。
    而這一切,都被潘金蓮默默地看在眼裏。
    她看著武大郎那副因為一點小小的成功就得意忘形、醜態百出的樣子,再看看那從始至終都隻是含笑傾聽的趙歎。
    強烈的對比讓她胃裏一陣翻騰。
    他以為靠著別人給的方子掙了幾個小錢,就能和趙歎他們相提並論了?
    真是可笑又可悲。
    她的注意力,不由自主地轉移到了趙歎身上。
    她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感受到了智慧的魅力,談笑間便能翻雲覆雨、點石成金。這種魅力,比單純的武力更能讓她感到震撼和折服。
    潘金蓮的心猛地一顫。
    她曾傾慕於武鬆的英雄氣概,可現在,她忽然覺得這氣概是如此的粗糙。
    她再去看武鬆,隻見他還在為哥哥的成功而憨笑,對屋內的暗流湧動毫無察覺。
    這個英雄,在這一刻,顯得如此簡單,甚至有點……幼稚。
    可趙歎不一樣。
    他溫潤如玉,出手闊綽,心思縝密,更重要的是,他懂她。他能看穿她光鮮外表下的苦楚,能用一句“人生若隻如初見”來歎息她的命運。
    這種被理解,被憐惜的感覺,是她從未體驗過的。
    潘金蓮的一顆芳心,從最初對武鬆英雄氣概的迷戀,悄無聲息地,轉向了趙歎這個聰慧又溫柔的“叔叔”。
    她看著趙歎的側臉,眼中充滿了迷戀、仰慕和一絲不可言說的情愫。
    武大郎還在暢想著自己明日要賣出多少炊餅,掙回多少銀錢,他回頭衝潘金蓮大喊:“婆娘,還愣著幹什麽?快去再去買些豬板油和豆醬回來!”
    潘金蓮緩緩低下頭,掩去了臉上所有的情緒:“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