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和氣生財

字數:4676   加入書籤

A+A-


    翌日。
    府中來了客人,杜氏昨晚和她提過。
    那邊還沒來請,李歸宜看準時候自己就過去了,想著趕早不趕晚,大不了在院外多等會。
    新婦進門是要認親戚的,遠的先不說,近親是要熟悉的。
    本該新婚第二日認旁係親戚,隻不過出了翠微和香芝的事,杜氏不想讓其他人知道,索性找借口直接往後推了幾日。
    新婚當日眾人隻草草見了一麵,別說說話了,就連臉都沒看清。
    李歸宜走著,迎麵碰上安媽媽。
    “大娘子,老奴正要去請您呢。”
    李歸宜點頭,“咱們進去吧。”
    二人一同走著。
    踏上長廊拐個彎就能看到屋內情況。
    堂內丫鬟煮茶熏香,手腳放輕,雖然忙碌但是一點也不會妨礙到談話的幾人。
    兩位衣著華麗的婦人說著什麽,杜氏耐心傾聽,還時不時發笑。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誰最尊貴。
    謝家本家在沭陽,本來也是世家大族,後來沒落,都是靠著前朝殷功過活,直到嫡脈裏出了個謝侯,數他最為出息,拚來一身功勳,成功爵位加身,帶領謝家重鑄輝煌。
    再往下就是謝永年了。
    謝侯有兩個親弟弟,都不是無名之輩,雖說功不及大哥高,不過在京城也是叫的上名號,已各自成家立業。
    兒子們雖然不如侄子謝永年有名氣,不過也還不錯。
    兩位嬸嬸出身名門,氣質不凡,嫁給謝家兩位叔叔是低嫁。
    如今謝家的輝煌離不開謝侯,小輩則離不開謝永年。
    為了大家族榮耀,鼎盛不衰,她們自然是對兩位的內眷用心相待,甚至主動賣好。
    李歸宜收回目光,邊走邊翻找書中情節。
    原主認親時,杜氏派安媽媽請了再請,好不容易才請來,她拉著個臉,對幾位嬸嬸橫眉冷對,絲毫不考慮杜氏該如何收場。
    兩位嬸嬸雖然為人大度,不會與小輩計較,可被這麽明顯的下臉,還是有些掛不住,紛紛揮袖離去。
    日後雖沒再交往,可原主被休後,這兩人還是來了跟前看熱鬧。
    都說伸手不打笑臉人,再者說兩位嬸嬸還是長輩,原主本就做的不對。
    眼下是她與二人第一次見麵,既然互相都沒惡意,當然還是和氣好。
    和氣生財嘛~
    安媽媽沒出去多久,就和李歸宜一同出現,杜氏有些吃驚。
    她不禁看了一眼陪伴自己幾十年的人,感歎一句,“你的腿腳倒是越老越快。”
    這才多大一會兒,就從她這院走到新院,又返回來。
    明明二人年齡一般大,自己的腿腳就不行。
    安媽媽無奈的看她一眼,笑著解釋,“是大娘子來的早,奴婢在門口碰上的。”
    她是老奴,不是老鳥,不會飛,快不了。
    杜氏吃驚,看向自己的兒媳。
    不止她,就連兩位嬸嬸也一同望向那個嬌俏的新婦,驚豔她的美貌之餘,又有些疑惑。
    誰不是從兒媳熬成婆婆的,還記得新婚見長輩,或多或少都有些緊張,婆母不來請,她們也不動,更別提主動往前湊了。
    李歸宜一張如花般嬌嫩的臉,聽後揚起一抹不好意思的笑。
    “兒媳想不能讓幾位長輩等著,所以才早點來,本想在門口等會兒的,沒想到正巧碰上安媽媽。”
    隨著她話落,兩位嬸嬸相視一笑,又看向杜氏。
    杜氏一副‘我說的沒錯吧’的傲嬌模樣。
    二嬸嬸天生一張笑顏,說話也讓人如沐春風。
    “早就聽大嫂說兒媳多好,能娶了做兒媳,是我們永年的福,本以為是誇張,可沒想到今兒一見果真如此。”
    三嬸嬸緊跟著開口,“是啊,人長的漂亮,話也說的圓滿,很難不讓人喜歡。”
    “這是嬸嬸給你的見麵禮。”
    “我這兒也有。”
    兩人說著,分別從自己的侍女手裏接過一早準備的東西,同時遞到李歸宜麵前。
    珍珠項鏈旁邊是玉戒指,色澤光潤不逞多讓,都很貴重。
    兩位嬸嬸相視,眸裏劃過一絲深意,隨後又默契的錯開視線。
    李歸宜強壓下心頭的喜悅,她看了一眼杜氏,故作惶恐。
    杜氏笑了一下,點點頭,示意她收下。
    哪怕李歸宜心裏都在放煙花了,可麵上隻克製的露出大方的笑,待看向兩位長輩,她微微屈膝,“謝謝兩位嬸嬸,那侄媳就收下了。”
    說罷,雙手同時接過見麵禮,沒有誰先誰後,都一視同仁。
    手裏沉甸甸,李歸宜美滋滋,家產再加一,嘻嘻~
    兩位嬸嬸眸光閃了閃。
    李歸宜自然不可能隻見一眼然後就離開,於是坐在一旁聽著幾人談話。
    今日她見長輩,自然得放低姿態,一言一行都有大方得體。
    同理,長輩見新人,肯定會準備見麵禮。
    原主傻才會對著送上門的錢財冷眼相待。
    書中她們沒有送出去的禮物,此時被李歸宜照單全收。
    兩位嬸嬸對她很是熱情,絲毫沒有因為她的家世低而借口為難。
    四人坐在一起說著話,李歸宜不插嘴,除非點到自己,更多時候是在旁傾聽。
    看著麵容端莊的兩位嬸嬸,李歸宜眉頭微蹙。
    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太敏感,她總覺得和諧之中透露著絲絲古怪。
    中午一同吃的午飯。
    飯後兩位嬸嬸告辭。
    二人結伴走在偌大的園子裏,邊說話邊欣賞著周圍自然風景,微風和煦,竹林被風吹的沙沙作響,還時不時傳來清脆的鳥啼,讓人心情都不由的放輕鬆。
    三嬸嬸突然開口,“二嫂準備的珍珠項鏈,看成色和純度都是上品,很難得吧?”
    二嬸嬸笑了一下,“難得不難得的,畢竟第一次和侄媳見麵,總歸要正式些。”
    沒給對方開口的機會,緊接著把問題返回去。
    “我看你準備的玉戒指也不錯,通體潤玉沒有雜色,怕也不是尋常物。”
    三嬸嬸笑的大方,“我和二嫂想一塊去了,畢竟是第一次見麵,不能太寒酸。”
    話落,兩人笑笑,沒再繼續這個話題。
    園子占地廣,風景如畫,單看著沿途風景,也不覺得乏味,人在其中走起來也不覺得疲累。
    出府後,兩人淺笑告別,各自登上自家馬車離開。
    李歸宜嫁進謝家後,落下個毛病,那就是閑時總愛數家底。
    閑來無事就愛合計自己趁多少錢。
    李家添置的嫁妝,謝家給的聘禮,杜氏給的金子和首飾,再加上剛得的見麵禮,這就是不小的數目了。
    而且她在謝府每月還有月例拿。
    什麽都不用幹,就能拿錢,吃好的穿好的,住好的。
    她李歸宜竟然在古代實現了財富自由,如今隻是個平平無奇的小富婆!
    感慨結束,她把珍珠項鏈和玉戒指小心翼翼的放進妝奩裏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