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個體戶典範
字數:4658 加入書籤
焦香居被街道評為"個體經濟典型"的消息,像臘月裏的炮仗,在四合院炸開了花。
大紅獎狀貼在飯鋪最顯眼的位置,金燦燦的字晃得人眼暈。
何雨柱特意買了掛幹響鞭,在門口劈裏啪啦放了一通。
馬華和雨水笑得合不攏嘴,連一向沉默的秦淮茹,眼角都漾著笑紋。
"哥!這下看誰還敢說咱們不正規!"馬華擦著獎狀玻璃框,手都在發抖。
何雨柱沒說話,目光掃過圍觀的街坊。
劉海中背著手,遠遠站著,臉色陰沉得像要滴出水。
許大茂蹲在胡同口槐樹下,一根接一根地抽煙,煙頭扔了一地。
閻埠貴倒是湊過來說了幾句恭喜的話,可那眼神,總往獎狀後麵的櫃台瞟。
"何師傅,"老王握著何雨柱的手,"這典型可不好當啊。往後更得嚴格把關,不能出半點差錯。"
"您放心。"何雨柱點頭,"我知道輕重。"
典型的名號確實帶來了實惠。副食品公司的周科長主動找上門,說可以優先供應好肉好油。
街道還給協調了煤票,冬天燒灶不用愁了。
連平時愛刁難的稅務所小張,來查賬時都客氣了幾分。
生意越發紅火,飯鋪每天不到飯點就坐滿了人。
何雨柱不得不又招了個幫廚,是馬華的表弟,叫馬小軍,才十六歲,但手腳麻利。
"柱子哥,"馬小軍顛著炒勺,有模有樣,"我以後也要像你一樣,開個大飯鋪!"
何雨柱拍拍他肩膀:"先把勺顛穩再說。"
秦淮茹現在專管前廳,她把桌椅擦得鋥亮,碗筷擺得整整齊齊。
遇到熟客,還會送碟小菜。人們都說,焦香居的老板娘比國營飯店的服務員還周到。
隻有何雨柱心裏清楚,這紅火底下藏著暗湧。
典型的名號是護身符,也是靶子。樹大招風,這個道理他懂。
果然,沒出三天,麻煩就來了。
這天晌午,店裏正忙,街道李幹事領著兩個生麵孔進來。
一個戴眼鏡的瘦高個,一個胖乎乎的中年婦女。
"何師傅,"李幹事介紹,"這是區裏報社的記者同誌,要來采訪咱們的典型。"
瘦高個掏出筆記本:"何老板,聽說您這飯鋪衛生搞得好,我們想做個報道。"
何雨柱趕緊讓座倒茶。
記者問得很細,從進貨渠道問到經營理念,連每天用多少醬油都要記錄。
胖婦女還拿著相機,裏裏外外拍了個遍。
馬華激動得直搓手:"哥,咱們要上報紙了!"
何雨柱卻留了個心眼。
他讓秦淮茹把最近的進貨單都拿出來,又讓馬小軍把後廚再打掃一遍。
記者剛走,劉海中就溜達進來。他背著手在店裏轉了一圈,突然指著牆上的衛生許可證:"何雨柱,你這證...好像快到期了吧?"
何雨柱心裏一緊。許可證確實下個月到期,他早準備好了材料,就等去換新證。
"勞二大爺惦記,"何雨柱不動聲色,"材料都齊了,明天就去辦。"
劉海中"哦"了一聲,慢悠悠地走了。可他那眼神,讓何雨柱心裏直打鼓。
果然,第二天何雨柱去街道辦證,辦事員小趙麵露難色:"何師傅,您這證...得等等。"
"為什麽?"何雨柱問。
"有人反映..."小趙壓低聲音,"說你們後廚衛生有問題,用的肉不新鮮..."
何雨柱立刻明白是誰在搗鬼。他不動聲色地問:"反映的人,是不是姓劉?"
小趙尷尬地笑笑:"何師傅,您別為難我。按規定,有人舉報就得調查。"
從街道辦出來,何雨柱直接去找了老王。
老王一聽就火了:"這個劉海中!典型是他能隨便詆毀的?走,我跟你去找李幹事!"
李幹事聽完,皺起眉頭:"老劉這是要幹什麽?典型是街道集體決定的,他這不是打街道的臉嗎?"
"李幹事,"何雨柱說,"我不是非要當這個典型。但有人無中生有,往飯鋪潑髒水,這我不能忍。"
"你放心,"李幹事表態,"典型是區裏備案的,不是誰想動就能動的。我這就去跟劉海中談談。"
劉海中被李幹事叫去談話後,暫時消停了。但更大的風浪,還在後頭。
一周後,區裏召開個體經濟表彰大會,何雨柱作為典型要上台發言。
他特意穿了件新中山裝,頭發梳得整整齊齊。
馬華和雨水非要跟著去,說要去見見世麵。
會場裏坐滿了人,紅旗招展,鑼鼓喧天。何雨柱坐在第一排,手心微微出汗。他識字不多,發言稿是請老王幫著寫的,練了好幾個晚上。
輪到何雨柱上台時,他深吸一口氣,穩步走上去。
剛開口說了兩句,台下突然傳來一陣騷動。
許大茂不知什麽時候溜了進來,正扯著嗓子喊:"典型?我看是典型的黑店!用的都是病死豬肉!"
會場頓時亂成一團。主持會議的領導臉色鐵青,保安趕緊去拉許大茂。
何雨柱站在台上,握著話筒的手青筋暴起。
"何雨柱同誌,"領導示意他繼續,"清者自清。"
何雨柱定了定神,繼續念稿子。但他的聲音,已經帶上了壓抑不住的顫抖。
散會後,老王氣得直拍桌子:"這個許大茂!無法無天!必須嚴肅處理!"
何雨柱卻異常平靜:"王幹事,您別動氣。他越是這樣,越說明咱們做對了。"
回到飯鋪,馬華和雨水還憤憤不平。秦淮茹紅著眼圈說:"何師傅,他們就是看不得咱們好..."
"讓他們看不得吧。"何雨柱係上圍裙,"火開大點,今天多加兩個菜。"
典型的名號保住了,但何雨柱知道,往後的路更難走了。明槍易躲,暗箭難防。現在他在明處,多少雙眼睛盯著找茬。
果然,沒過幾天稅務所就來查賬,比平時仔細得多。防疫站也增加了抽查頻率,有時一周來兩次。連自來水公司都來找茬,說水表轉得太快。
何雨柱一一應對。賬目做得清清楚楚,衛生搞得一絲不苟,連水龍頭都換成節水的。他像護崽的老母雞,把飯鋪守得滴水不漏。
但暗處的較量,遠沒有結束。一天深夜,何雨柱對完賬準備關門,發現門口被人用紅漆寫了"黑店"兩個字。他默默打水擦掉,第二天照常營業。
又過了幾天,馬小軍買菜回來,說有人在菜市場散播謠言,說焦香居的油是地溝油。何雨柱當即拎著油桶去防疫站化驗,結果出來是優質花生油,他直接把化驗單貼在門口。
最險的一次,是有人往後院扔死老鼠。幸虧馬小軍發現得早,及時清理了。何雨柱沒聲張,悄悄在院牆加了鐵絲網。
這些事,何雨柱都沒告訴老王。他知道,典型就要有典型的樣子,不能動不動就找街道撐腰。
臘月三十,焦香居貼出告示:年三十到初三歇業。何雨柱給每人發了十塊錢紅包,又割了五斤肉讓大夥帶回家過年。
關門那天,何雨柱最後一個離開。他站在門口,看著"個體經濟典型"的獎狀,輕輕歎了口氣。
典型是光環,也是枷鎖。往後的每一步,都要更穩,更小心。因為不知道有多少人,正等著看笑話。
夜色中,焦香居的招牌靜靜佇立。何雨柱鎖好門,轉身走進胡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