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字數:3755   加入書籤

A+A-


    新裝修的店麵窗明幾淨,牆上"烈火真金"的牌匾在晨光中熠熠生輝。然而何雨柱心裏清楚,這平靜的水麵下,暗流從未停止湧動。
    這天清晨,何雨柱照例第一個到店。剛打開卷簾門,就發現門縫裏塞著一封匿名信。信紙上用剪報拚貼著一行字:"樹大招風,見好就收。"
    馬華湊過來一看,氣得直跺腳:"這肯定是有人在背後使絆子!"
    何雨柱不動聲色地將信紙收好,心裏卻已有了計較。他讓馬華在店裏加裝了更多的監控設備,連後院都設置了紅外報警器。
    果然,沒過幾天,麻煩就找上門了。這次來的不是常見的檢查人員,而是一群自稱是"消費者協會"的人。
    "何老板,我們接到多位消費者投訴,說在你們店裏用餐後出現不適。"為首的中年男子態度強硬,"我們需要對後廚進行全麵檢查。"
    何雨柱敏銳地注意到,這幾個人雖然穿著便裝,但言行舉止卻帶著官威。他不動聲色地讓馬華暗中錄像,自己則配合檢查。
    "何老板,你們這食材儲存有問題啊。"中年男子指著冰櫃,"生熟食沒有嚴格分開。"
    "領導說的是。"何雨柱恭敬地回答,"我們立即整改。"
    人一走,雨水就紅了眼眶:"哥,他們這分明是來找茬的!"
    何雨柱卻笑了:"來得正好。馬華,把剛才的錄像備份好。雨水,去請李記者的團隊來做個專訪。"
    第二天,一篇《老字號的堅守與創新》的報道見報,還配了透明廚房的照片。報道一出,焦香居的生意不降反升。
    對手見狀,使出了更狠毒的手段。
    一周後的深夜,何雨柱接到一個緊急電話:"何師傅,不好了!給我們送菜的老王出車禍了,明天的菜送不來了!"
    何雨柱心裏一沉。明天是周末,正是生意最好的時候。他立即聯係其他供應商,卻意外地發現,幾乎所有供應商都表示無法供貨。
    "哥,這明顯是有人在搞鬼!"馬華急得團團轉。
    何雨柱沉思片刻,突然眼睛一亮:"去菜市場!"
    淩晨三點,何雨柱帶著馬華和幾個夥計直奔城郊的批發市場。他們趕在開市前搶購到了一批新鮮食材,雖然價格比平時貴了三成,但總算解了燃眉之急。
    這件事讓何雨柱意識到,必須建立更穩定的供應渠道。他親自走訪周邊農村,與幾個合作社簽訂了直供協議,既保證了食材質量,又降低了成本。
    然而,更大的風浪還在後頭。
    這天,區裏突然下發通知,要求所有餐飲企業安裝價格昂貴的油煙淨化設備,限期一個月完成。焦香居被列為首批試點單位。
    "這套設備要八萬多!"馬華看著報價單,手都在發抖。
    更令人懷疑的是,指定的供應商隻有一家,而且與客滿樓的老板關係密切。
    何雨柱沒有立即表態。他先是托人打聽這套設備的市場價格,發現要便宜兩萬多;又通過工商聯的朋友了解政策背景,發現這個"試點"純屬子虛烏有。
    "哥,咱們去舉報他們!"雨水義憤填膺。
    "不著急。"何雨柱擺擺手,"讓他們先表演。"
    他表麵上配合工作,簽訂了采購意向書,暗地裏卻讓馬華收集證據。同時,他聯係了幾家有類似遭遇的餐飲企業,準備聯合反映問題。
    就在對方以為得逞時,何雨柱突然出手。他將收集到的證據直接送到了市紀委,還通過媒體朋友曝光了這起"指定采購"的貓膩。
    一石激起千層浪。調查組迅速介入,不僅叫停了這項不合理要求,還查處了一批違規官員。客滿樓的老板也受到牽連,不得不關門歇業。
    風波過後,焦香居的聲譽更上一層樓。但何雨柱沒有沾沾自喜,反而更加謹慎。他在員工大會上說:
    "我們要做的不是打敗誰,而是做好自己。隻要咱們行得正坐得直,就不怕任何挑戰。"
    然而,樹欲靜而風不止。一個新的危機正在悄悄逼近。
    這天,一個穿著考究的年輕人來到店裏,自稱是某大型餐飲集團的經理。
    "何老板,我們集團很欣賞您的經營理念,想邀請您加盟。"年輕人遞上名片,"我們可以投資百萬,把焦香居開遍全城。"
    何雨柱接過名片,心裏明鏡似的:這看似是合作,實則是吞並。一旦答應,焦香居就會失去自主權,成為別人的賺錢工具。
    "謝謝好意,"何雨柱婉拒,"但我們小店經營得還不錯,暫時不需要融資。"
    年輕人也不堅持,客氣地告辭了。但沒過幾天,稅務、消防、衛生等部門就開始輪番上門檢查,雖然每次都挑不出大毛病,但頻繁的檢查嚴重影響了生意。
    更蹊蹺的是,店裏幾個老員工相繼提出辭職,說是找到了更好的工作。何雨柱派人一打聽,發現他們都去了那家餐飲集團新開的店。
    "哥,他們這是要挖空我們啊!"馬華急得直跳腳。
    何雨柱卻異常冷靜:"放心,他們帶不走我們的魂。"
    他一方麵提高員工待遇,穩定軍心;另一方麵推出股權激勵計劃,讓骨幹員工參與分紅。同時,他加大創新力度,推出了"私房菜定製"服務,吸引高端客戶。
    就在雙方僵持不下時,一個意外事件改變了戰局。
    那家餐飲集團旗下的一家分店發生了食品安全事故,被媒體曝光。而這家店使用的,正是當初想強賣給焦香居的那套油煙淨化設備。
    何雨柱抓住這個機會,主動邀請媒體參觀焦香居的後廚,展示嚴格的食品安全管理製度。鮮明的對比之下,焦香居的聲譽再創新高。
    經過這一係列風波,何雨柱明白了一個道理: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足,光靠防守是不夠的,必須主動出擊。
    他開始了新一輪的改革:引進現代化管理係統,建立標準化操作流程,甚至還與農科院合作,開發健康營養的新菜品。
    最令人意外的是,他主動聯係了那家餐飲集團,提出合作建議:不是加盟,而是技術輸出,幫助對方提升管理水平。
    這個出乎意料的舉動,不僅化解了雙方的矛盾,還為焦香居開辟了新的發展空間。業內紛紛稱讚何雨柱的胸襟和遠見。
    夜色漸深,何雨柱獨自站在灶台前。灶火熊熊,映照著他堅毅的麵容。這一路走來,他失去了很多,也得到了很多。但最重要的是,他明白了:
    真正的強大,不是把對手踩在腳下,而是讓自己不斷超越。隻要心中有光,灶火不滅,希望就永遠在。而他要做的,就是守護好這團火,讓它照亮更多人前行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