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殿下,該您演戲了
字數:4387 加入書籤
“殿下,且稍作鎮定。”朱岩放下手中茶杯,臉上浮現出一抹淡淡的笑意。
“精彩之事,方才啟幕。”
“李景隆並非能隱忍之人,這幾日所受折磨,已足以令其理智崩塌。”
“我料想他不久便會做出一個愚蠢的決策。”
朱高煦眼眸一亮,即刻湊近過來:“何種決策?”
“他會分兵。”朱岩的指尖在桌案上輕輕叩擊,發出清脆聲響。
“他會派遣大規模軍隊,妄圖憑借絕對的數量優勢,清剿我方的騷擾部隊。”
“他自以為這是大材小用,實則是將自己的脖頸主動置於我方利刃之下。”
朱高煦的呼吸瞬間急促起來:“您的意思是,我方有機會殲滅他派出的這股軍隊?”
他的眼中,戰意再度熊熊燃起。
“非也。”朱岩搖了搖頭,否定了他的想法。
“殲滅他們,固然能再次重創南軍,但也會暴露我方真實意圖,使李景隆徹底成為驚弓之鳥,不敢再輕舉妄動。”
“我方的目的,是拖住他、消耗他,而非將其嚇跑。”
朱高煦臉上的興奮之色逐漸褪去,取而代之的是深沉的思索。
他發覺,自己總是習慣性地,從戰勝的角度思考問題,而朱岩卻始終站在戰局乃至天下的高度。
“那麽,我方該如何行動?”朱高煦的態度愈發謙遜。
朱岩起身,走到他麵前,目光炯炯地注視著他:“殿下,此次該您親自登場演繹這出戲了。”
“演戲?”朱高煦一愣。
“正是。”朱岩的嘴角泛起一抹狡黠的弧度。
“李景隆分兵清剿,此乃千載難逢的良機。”
“這是一個讓您在父王麵前、在天下人麵前,展現自身成長與穩重的機會。”
朱岩的聲音,帶有一種獨特的感染力。
“我會為您挑選一個最為合適的目標,一股兵力規模適中、位置距離恰當的南軍。”
“然後,由您親自率領我軍主力,以雷霆萬鈞之勢將其擊潰。”
“但是!”朱岩加重了語氣。
“您隻能擊潰,不可全殲。”
“在取得絕對優勢、即將贏得一場酣暢淋漓的大勝之際,您必須即刻下令,全軍後撤!”
朱高煦失聲驚呼:“什麽?在那種時刻撤退?將士們不會應允,我亦難以做到!”
眼看即將到手的勝利,卻要硬生生放棄,這比戰敗還要令人憋屈。
“您必須做到。”朱岩的眼神變得銳利起來。
“殿下,您要牢記您當下的人設。”
“您是一位在經曆大名府慘敗後,變得謹慎、穩重,不再貪圖軍功,懂得以大局為重的統帥。”
“一場輝煌的大勝,隻會加深您父王對您勇武難製的印象。”
“而一場恰到好處的勝利,一場‘因擔憂有埋伏而主動放棄追擊’的勝利,才會讓他看到一位儲君,應有的模樣!”
“這出戲是演給您父王看的!”
朱高煦的身體猛然一震,他的額頭滲出了細密的汗珠,終於領悟了朱岩的深意。
這已不單純是一場軍事行動,而是包裹在戰爭外衣下的一場,精心策劃的政治表演!
“我明白了。”
朱高煦深吸一口氣,他望著朱岩,眼神複雜,既有欽佩,又有敬畏。
他感覺自己在這位兄弟麵前,如同一個毫無遮掩的孩童,所有心思都被看得清清楚楚。
“殿下,去做準備吧。”朱岩拍了拍他的肩膀。
“記住,您的表現,決定了您在您父王心中的分量。”
“也決定了您未來能走多遠。”
……
三日後。
正如朱岩所料,李景隆果然派出數萬大軍,分路出擊,對北平周邊地區展開了拉網式清剿。
其中,由南軍悍將陳暉率領的兩萬部隊最為冒進,已深入到距離北平不足五十裏的玉馬川一帶。
“就是此人了。”朱岩在地圖上用朱砂筆,圈出了陳暉的位置。
“殿下,您的舞台已然搭建完畢。”
深夜。
朱高煦親率五千精銳,借著夜色的掩護,悄然出城。
他的心中,滿是忐忑與激動,他並非去作戰,而是去演戲。
玉馬川是一處狹長的河穀,陳暉的兩萬大軍戰線拉得極長,首尾難以相顧。
朱高煦依照朱岩早已推演好的計劃,並未從正麵發起衝擊,而是率領騎兵翻越旁邊的山嶺。
如同一柄從天而降的利劍,狠狠地插入陳暉軍陣最為薄弱的腰部!
“殺!”憋悶多日的燕軍將士如出籠猛虎,爆發出驚人的戰鬥力。
南軍的陣型幾乎在瞬間被徹底撕裂!
朱高煦一馬當先,手中長槊化作奪命毒龍,所到之處,人仰馬翻,無人能擋!
他殺得興起,眼看就要斬斷陳暉的中軍大旗!
隻要再給他半個時辰,他有十足的把握將這兩萬南軍徹底擊潰,甚至全殲!
然而,就在此時,朱岩那冷峻的聲音仿佛在他耳邊響起:“殿下,該收場了。”
朱高煦的身體猛地一僵,他的眼中閃過滔天的掙紮與不甘。
但他最終還是咬緊了牙關:“鳴金,收兵!”
他用盡全身力氣,下達了這道,讓自己都感到無比憋屈的命令:“全軍後撤,不得有誤!”
正在浴血奮戰的燕軍將士們皆愣住了,他們不明白,為何在即將取得大勝之時,要撤退。
但軍令如山,他們隻能帶著滿腔的疑惑與不甘,如潮水般退去,迅速撤離戰場。
隻留下被殺得丟盔棄甲、狼狽不堪卻又一臉茫然的陳暉,及其麾下的南軍,就這樣離去了?
朱高煦率部退回北平城,一路上,全軍上下的氛圍極為壓抑。
朱高煦一言不發,臉色鐵青。
回到王府,他將自己關在書房,狠狠砸毀了一個名貴的瓷瓶。
“演戲,實在是難受至極!”他低聲怒吼著。
門外,朱岩靜靜地佇立著,並未進去。
他知曉,這是朱高煦必須經曆的蛻變。
從一個隻知快意恩仇的戰將,成長為一個懂得權衡利弊的君王,這條路,注定充滿了隱忍與痛苦。
而此刻,一份由張輔親筆潤色,詳細記述了高陽王殿下如何身先士卒、大破敵軍。
又如何沉穩持重、恐中埋伏、主動放棄追擊、保全實力的輝煌戰報,已經插上令羽。
正以八百裏加急的速度,朝著燕王朱棣所在的主戰場疾馳而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