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釜底抽薪,一封家書定乾坤

字數:4746   加入書籤

A+A-


    “放火?”朱高煦雙目圓睜,難以置信地注視著朱岩。
    “兄弟,你可曾染恙?無端在自己屬地縱火,此非瘋狂之舉麽?”
    他全然無法領會朱岩的謀劃。
    朱岩見他這般憨直,心中暗自歎息,卻仍耐心解釋道:“王爺,還請您細思。”
    他聲音低沉,卻透著令人信服的力量:“這火,自然不可隨意施放。”
    “我們不焚燒民宅,不傷及人命,僅焚毀幾處無人看管的官府空倉,或是城郊的草料場。”
    “火勢一起,北平城必將人心惶惶、雞犬不寧。”
    朱高煦眨了眨眼,依舊未能理解。
    朱岩繼續引導他道:“屆時,母妃必定會被驚動,她會作何感想?”
    “她會認為,這些奸細如此猖獗!光天化日之下刺殺公主未遂,竟敢在城中四處縱火,妄圖製造混亂,動搖我大燕根基!”
    “這已非單純的刺殺行徑,而是公然向父王宣戰!”
    朱岩目光銳利如刀。
    “當眾人皆被這大火嚇得膽戰心驚,當母妃的怒火徹底被點燃之時。”
    “您高陽王殿下力挽狂瀾,於危難之際,將那縱火的幕後元凶,那潛伏多年的朝廷奸細頭子一舉擒獲,並帶著確鑿如山的證據,呈於母妃麵前!”
    “王爺,您再仔細思量,這是何等的功勞?”
    朱岩這番話,如一道閃電,劈開了朱高煦混沌的思緒!
    他瞬間領悟,徹徹底底地明白了!
    同樣是擒獲一名奸細,偷偷摸摸地抓捕,與在全城大亂、人心惶惶之際,如天神下凡般將人擒獲,效果截然不同!
    前者,不過是盡了本分;後者,則是定海神針,是力挽狂瀾的蓋世奇功!
    這等功勞,足以讓父王和母妃對自己刮目相看!
    而這一切,對於誌在儲位的他而言,其意義不言而喻!
    “妙哉!”朱高煦猛地一拍大腿,興奮得滿臉通紅。
    “兄弟,你這頭腦究竟是如何生就的,此計先是釜底抽薪,再是火上澆油,堪稱神來之筆!”
    他看向朱岩的眼神,已從崇拜變為徹徹底底的敬畏。
    這已非凡人的智慧,實乃鬼神莫測之能!
    朱高煦摩拳擦掌,迫不及待地說道:“那還等什麽!我即刻去安排人手!”
    朱岩搖了搖頭:“不可,王爺,此事您不宜出麵。”
    “為何?”
    朱岩微微一笑:“您是最終的收官之人,怎能沾染這些上不得台麵的手段?”
    “這種髒活,交由我的人去做即可。”
    “您當下要做的,是回去好生歇息,養足精神,待天亮之後,準備接受全城的歡呼與母妃的褒獎。”
    朱高煦望著朱岩雲淡風輕的模樣,心中百感交集。
    有此人輔佐,何愁大事不成!
    他用力點了點頭,沉聲道:“兄弟,大恩不言謝,從今往後,你我兄弟有福同享,有難同當!”
    ……
    當天深夜,子時剛過,北平城南一處廢棄官倉突然火光衝天。
    幹燥的木料與雜物,在夜風的吹拂下,瞬間化作一條咆哮的火龍,將半個夜空映照得一片血紅。
    “走水啦,走水啦!”淒厲的呼喊聲劃破了北平城的寧靜。
    緊接著,城西的草料場、城北的馬廄……一處、兩處、三處!
    不過一炷香的工夫,城中竟有四五處地方同時燃起熊熊大火!
    一時間,整個北平城陷入混亂。
    銅鑼聲、呼喊聲、哭嚎聲交織在一起。
    無數百姓從睡夢中驚醒,驚恐地望著窗外那駭人的紅光,以為是建文帝的兵馬殺進城來。
    守城的兵丁與衙役們疲於奔命,四處救火,然而火點眾多,猶如杯水車薪。
    恐慌如瘟疫般在城中迅速蔓延。
    燕王府內,徐氏也被這突如其來的變故驚動。
    她披上外衣,站在寢宮的廊下,望著遠處幾道衝天的火光,端莊雍容的臉上滿是凝重與怒意。
    “究竟何事?城中為何多處失火?”她聲音冰冷地問道。
    一名管事連滾帶爬地跑來,跪地稟報:“回稟王妃,幾處火場皆已查驗,係有人故意縱火!”
    “故意縱火?”徐氏鳳眸中寒光一閃。
    就在此時,一名負責伺候永安公主的侍女,突然從人群中衝了出來。
    撲通一聲跪在徐氏麵前,聲音帶著哭腔,驚恐地說道:“王妃殿下,奴婢想起一事!”
    這名侍女,正是朱岩事先通過永安公主,安插好的棋子。
    “說!”
    侍女渾身顫抖,以一種劫後餘生的口吻說道:“前幾日梅園遇刺,奴婢在混亂中,似聽到那些刺客用暗語交談。”
    “提及一計不成,便燒他個天翻地覆!”
    “當時奴婢嚇得不敢聲張,如今見此大火,方才想起!王妃,這定是那些奸細的報複啊!”
    這番話說得繪聲繪色,時機把握得恰到好處。
    “豈有此理!”徐氏聞言,勃然大怒,猛地一拍欄杆!
    好大的膽子!刺殺不成,竟敢在北平城中縱火,製造恐慌!
    這群奸賊簡直無法無天,真當她大燕無人了嗎?
    “傳我將令,命九門提督……”
    她正要下令徹查,一聲高亢的通傳從院外傳來:“高陽王殿下到!”
    話音未落,隻見朱高煦一身戎裝,龍行虎步,滿臉堅毅地大步走了進來。
    在他身後,幾名親兵押著一個被五花大綁、堵著嘴、割了舌頭的人,正是錢謙!
    “母妃!”朱高煦走到徐氏麵前,單膝跪地,聲音洪亮如鍾。
    “兒臣幸不辱命,已將那縱火的幕後元凶,潛伏在北平的南朝奸細頭目擒拿歸案!”
    他一揮手,親兵立刻將錢謙的罪證,一封封與南朝來往的密信,以及那塊代表身份的錦衣衛令牌呈上。
    徐氏望著跪在地上、一臉英武果決的二兒子,又看了看地上堆積如山的鐵證,以及那個已無法言語、滿眼絕望的錢謙。
    她整個人愣住了。
    在全城大亂、人心惶惶,她都感到棘手萬分之時,自己的兒子竟已悄無聲息地解決了這一心腹大患?
    一股難以言表的驕傲與欣慰瞬間湧上她的心頭!
    她快步上前,親自將朱高煦扶起,看著他的眼神,充滿了前所未有的讚許與慈愛。
    “好好好!”她連說了三個好字。
    “不愧是我徐氏的兒子,不愧是你父王的兒子!”
    “你在危難之際力挽狂瀾,為北平、為你父王立下了不世之功!”
    徐氏的誇獎毫無保留。
    她轉過身,對著身後的長史,以不容置疑的語氣斷然下令:“來人,備筆墨!本宮要親自手書一封,八百裏加急,送往前線!”
    “我要讓你父王知曉,他的好兒子是何等英勇,何等有擔當!”
    夜風中,朱高煦挺直腰杆站在那裏,享受著母妃的誇讚和周圍人敬畏的目光,心中湧起一股前所未有的豪情。
    他明白,從今夜起,他朱高煦在父王和母妃心中的分量,將截然不同!
    而這一切,皆歸功於他那位如神仙般的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