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27章 抵達北平(求用愛發電)

字數:4035   加入書籤

A+A-


    在這裏,他換上了北行的軍用列車。
    列車噴吐著濃煙,駛過鴨綠江大橋。
    當車輪碾壓上祖國安東的土地時,車廂裏幾乎所有的人都下意識地鬆了一口氣,一種難以言喻、名為“家”的安全感悄然驅散了連日來的疲憊與緊張。
    然而,歸國之路依舊漫長。
    從安東出發,火車沿著沈安線、沈山線、京山線這條大動脈向關內駛去。
    這是一段極其考驗耐心的旅程。
    鐵路是敵機重點破壞的目標,夜間行車、臨時停車、為更緊急的軍列讓路是家常便飯。
    窗外不時閃過轟炸後留下的斷壁殘垣和日夜不停搶修鐵路的官兵、民眾的身影,提醒著人們戰爭並未遠離。
    但在這緩慢的逆行中,陳朝陽的視野裏,也開始湧入截然不同、充滿生機的景象。
    列車穿行在廣袤的東北原野上。
    時值冬末春初,黑土地被厚厚的積雪覆蓋,但偶爾裸露出的地方,那黝黑肥沃的土壤,在陽光下閃爍著油潤的光澤。
    “捏把黑土冒油花,插根筷子能發芽”,這句民諺瞬間湧入陳朝陽的腦海。
    “這不是土地,這是黑色的黃金,未來國家的最大糧倉和重工業基地,必然在此!”
    他心中感慨,他比任何人都更清楚這片土地蘊藏的巨大潛力。
    這讓他想起了自己早年在這片土地上革命奔波的歲月,那時雖然艱苦,卻同樣充滿了改變一切的激情與無數可能性。
    遠處,是無邊無際的森林,落葉鬆、紅鬆、白樺……層層疊疊,即便在冬季也顯得蒼勁而茂密。
    “如此豐富的森林資源,不僅是建設的木材來源,更是重要的生態屏障和未來發展的寶貴財富。” 他暗自思忖。
    在一次長時間的臨時停車中,列車停靠在了一個小站附近。
    四周寂靜,隻有寒風掠過樹梢的嗚咽。
    忽然,車廂裏有人低聲驚呼:“快看!鹿群!”
    陳朝陽循聲望去,隻見鐵路線遠方的林間空地上,一群野生的馬鹿,正警惕地昂著頭,打量著這個噴吐白煙的鋼鐵巨獸。
    它們身形優美,在雪地上跳躍奔跑的姿勢輕盈而靈動,仿佛這片土地真正的主人。
    這一幕,充滿了野性、蓬勃的生命力,與朝鮮戰場上滿目瘡痍的景象形成了強烈的對比。
    陳朝陽久久地凝視著,戰爭的創傷似被這自然的美景悄然撫平了一絲。
    他看到了這片土地的堅韌與豐饒,也更堅定了要守護好這一切的決心。
    數天的旅程,一場從戰爭走向和平、從毀滅走向新生的緩慢過渡。
    他是在戰爭的血管中艱難逆行,但目光所及,心之所向,已是一片亟待建設、充滿無限希望的熱土。
    嗚——
    汽笛長鳴,一列掛著軍牌、風塵仆仆的專列緩緩駛入了前門火車站。
    與普通客車的喧鬧不同,軍列所在的整個站台早已實施了臨時管製。
    氣氛遠非“肅穆”可以形容,而是帶著一種高度戒備的緊繃感。
    月台兩端和所有入口處,由多名佩戴“糾察”臂章、神情冷峻的士兵設立了嚴密的警戒線,他們持槍而立,目光如炬,警惕地掃視著任何可能的異常。
    此外,還能看到一些身著便衣、但行為舉止幹練的人員散布在人群外圍和關鍵位置,他們的視線不斷在旅客和工作人員臉上逡巡,這是公安部或保衛部門的人員,負責反特和甄別。
    盡管有管製,但站台遠處和通道口依然聚集了不少好奇的市民。
    他們被攔在警戒線外,踮腳張望,低聲議論,但氣氛不再是輕鬆的好奇,而是帶著對這個陣仗的敬畏和對“來了大人物”的猜測。
    小販和搬運工也早已被勸離或限製在特定區域。
    整個場麵傳達出一個清晰的信息:安全是絕對的第一優先級,不容有任何閃失。
    車廂門打開,負責本次軍列運行的軍事代表胡遠昭率先跳下車,他的神色在精幹之外更添了幾分鄭重,
    迅速與站台上一位負責安保的軍官交換了一下眼神,確認安全無誤後,才轉身向車內立正報告:
    “報告首長,專列已安全抵達北平前門車站,一路順利,請指示!”
    陳朝陽的身影出現在車門口。
    他依舊穿著沒有任何銜級標識的棉軍裝,唯一的身份象征是上衣口袋裏的派克鋼筆和腰間那把繳獲的柯爾特手槍。
    他眉宇間難掩長途旅行的疲憊,以及一絲即將麵對老首長的激動心情。
    他回了一個禮,聲音平穩:
    “辛苦了,遠昭同誌。感謝一路上鐵道兵戰友的保障。”
    “為首長服務!”胡遠昭聲音洪亮,隨即側身讓開通路,“請您隨我來。”
    陳朝陽的隨身警衛員王石磊,緊隨其後,利落地提著兩個簡單的行李卷和一個公文包。
    剛踏上站台,早已等候在此的幾名軍官立刻迎了上來。
    為首的是總幹部管理部的一位處長,他“啪”地敬了一個標準的軍禮,此時全軍敬禮動作已標準化,但敬禮雙方並無銜級高低帶來的細節差異:
    “陳首長同誌,一路辛苦,總部首長派我們來接您!”
    顯然,他這趟歸國的行程,每一個節點都已被準確匯報,組織上做好了安排。
    “謝謝同誌們。”陳朝陽回禮,語氣平靜。
    在與軍代表簡短握手告別後,他在警衛員小王和總部接待人員以及多名保衛人員,便衣和明哨默契配合的緊密簇擁下,形成一個小型的移動護衛圈,快步穿過站台。
    外圍警戒的士兵們無聲地維持著秩序,確保通道絕對暢通和安全。
    遠處的人群隻能看到一位被嚴密護衛著的年輕軍人身影迅速走過,旋即消失在車站的特別出口。
    幾輛外觀普通但發動機保持運轉的汽車早已等候在此。
    陳朝陽被護送上中間一輛車,王石磊緊隨而上。
    車隊沒有片刻停留,甚至沒有多看一眼前門大街的景象,便迅速駛離,直奔軍委總幹部管理部。
    這是必要的程序,鐵一般的組織紀律。
    任何一位像他這樣級別、剛從特殊戰線歸來的軍政幹部,都必須首先到總部報到,在絕對安全的環境下接受談話、領取正式任命,之後才能前往地方履職。
    車窗外的北平城正在新生,但也潛藏著危機。
    對於眼前這種嚴密的保衛陣仗,陳朝陽內心毫無波瀾,更無半分驚訝。
    他深知此時國內的形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