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56章 首課總結

字數:3850   加入書籤

A+A-


    如何比敵人更快、更狠、更有效地打贏!下課!”
    教室裏安靜了片刻,隨即爆發出熱烈而持久的掌聲。
    年輕軍官們的眼神熾熱,已然看到了一個全新的戰爭世界。
    而一些年紀稍長、思想偏傳統的軍官,則眉頭微蹙,鼓掌顯得有些遲疑,但他們欣賞陳朝陽的實戰功績。
    李雲峰隨著人群走出教室,內心依舊久久無法平靜。
    他回頭望了一眼還在講台前整理講義陳朝陽,眼神中充滿了敬仰和一種找到了前進方向的堅定。
    他知道,在這位年輕卻經驗豐富的教員身上,有他極度渴望汲取的養分。
    對於未來的課程,他充滿了前所未有的期待。
    他來自一支擁有光榮傳統但也經曆過刻骨銘心失敗的部隊,他比任何人都更迫切地希望,能在這裏學到真正強大的力量,
    讓手中的劍在未來變得更加鋒利和精準。而陳朝陽,就是他眼中最好的鑄劍師之一。
    隨著陳朝陽首次戰術課程的教學結束,一文 關於首次《裝甲兵戰術》課程教學情況、學員反應及後續教學改革的初步思考被其編撰成冊
    一、 本次課程為裝甲兵戰術係首堂理論結合想定作業課。
    教學核心目的並非灌輸具體條令,而是旨在打破固有思維,引導學員深刻理解現代戰爭中“速度”的本質,即決策執行循環的速度、奪取並保持戰場主動權的速度。
    通過設置高壓逼真的戰術想定,迫使學員在近似實戰的壓力下進行臨機決斷,觀察其思維方式和指揮特質。
    二、 課堂反應激烈,遠超預期,成功引發了深層次的思想碰撞。
    學員同誌們表現大致可分為三類,也集中暴露了我軍中高級指揮員,在麵向現代化戰爭時存在的普遍問題:
    1. 多數學員同誌們保守求穩型, 傾向於遵循教範,以保存自己、匯報情報為首要選擇。
    這反映了我軍過去因裝備劣勢而形成的“慎重初戰、避免消耗”的寶貴經驗,
    但部分同誌可能將之固化為唯一準則,缺乏在技術條件改善後,運用新技術、新裝備去創造戰機的主動性。
    2. 少數教條機械型學員十分典型,
    一切決策源於蘇軍條令和教材,缺乏變通。
    這反映了我們在學習外來經驗時存在的“本本主義”傾向,未能深刻理解條令背後的戰術思想並與我軍實際情況相結合。
    如何將理論學習轉化為靈活機動的戰場實踐,是教學的一大難點。
    3. 極少數積極進取型學員,敢於在極端劣勢下思考“以攻代守”、“以速度換空間”,展現出極強的戰術主動性和決斷魄力。
    其方案風險極高,但內核價值在於對“戰機”和“主動權”的極致追求,這正是未來合成化作戰中高級指揮員最可貴的品質。
    如何保護和引導這種主動性,並將其與係統性思維、風險控製能力相結合,是教學的重點方向。
    核心問題總結:當前,經驗主義、教條主義與未來戰爭所需的主動性、創造性思維之間,存在巨大鴻溝。
    我們的教學,首要任務就是填補這一鴻溝。
    三、 基於本次課程啟示,對後續教學改革提出如下初步思考:
    1. 堅持“想定牽引、問題導學”模式: 後續課程應繼續采用高強度、高壓力的實戰化想定作業,
    讓學員在“犯錯複盤再學習”的過程中,親身感受現代戰爭的複雜性和快節奏,倒逼其轉變思維。
    2. 推行“因材施教,分類培養”:
    對於“李雲峰”式的學員,應鼓勵其大膽思考,重點培養其戰役戰術層麵的創造性思維,同時加強其體係協同和後勤保障意識,避免其成為“孤膽英雄”。
    對於廣大中間學員,重點是“換腦子”,通過大量成功戰例,尤其是朝鮮戰場新鮮戰例和實戰演習,
    讓他們親眼看到新戰法的威力,逐步接受並掌握現代化指揮藝術。
    對於思想偏保守或教條的學員,應引導其發揮細致、嚴謹的特長,向參謀、後勤、教學管理等崗位方向發展,做到人盡其才。
    3. 突出“委托式指揮”理念:未來的戰爭,戰場信息瞬息萬變,必須賦予一線指揮員更大的臨機決斷權。
    教學中應重點強調“任務式命令”,即上級明確作戰意圖和目標,下級根據實際情況靈活執行,培養其獨當一麵的能力和擔當。
    4. 建議組織聯合演習:強烈建議盡快籌備實施實兵實裝演習。
    讓學員不僅在課堂上推演,更要在近似實戰的環境中,協調步、炮、坦、工、化以及後勤單位,
    切身感受“體係作戰”的含義和“速度”在實戰中的價值。
    此次課堂辯論,唯有在演習場上才能找到最終答案。
    以上是我對首次課程的一些初步總結與思考,可能有不成熟之處,請院長和黨委批評指正。
    我堅信,唯有直麵問題,勇於改革,才能真正為全軍培養出能打贏未來戰爭的指揮人才。
    軍事學院院長辦公室。
    傍晚時分,窗外傳來隱約的號聲。
    院長正坐在沙發上,就著一盞台燈閱讀一份厚厚的教案。
    陳朝陽坐在對麵,腰杆挺直。
    他放下手中那份《裝甲兵戰術首課教學紀要》,指節輕輕敲了敲紙張,麵色無常,隻是目光如炬地看向陳朝陽。
    “朝陽同誌,你這第一炮,放得很響啊。課堂上的爭論,我都聽說了。”
    陳朝陽神色平靜:“首長,捅了馬蜂窩,給院裏添麻煩了。”
    “麻煩?我看是好事!
    一潭死水裏是養不出蛟龍的,就得有點波瀾。
    說說,你這第一錘子下去,砸出什麽真東西了?
    我要聽你肚子裏的話,不是這紙麵上的官樣文章。”
    陳朝陽深吸一口氣,知道這是首長要聽最真實的反饋。
    他略一沉吟,目光變換,
    “首長,情況比我們預想的可能要更…深刻一些。
    這不是簡單的戰術分歧,是腦袋裏的仗還沒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