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3章銀元
字數:3744 加入書籤
陳朝陽順著指引看去,臉上露出了讚許的神色。
這讓他頗感意外,在這種偏遠的村莊能看到這樣帶有商業萌芽的設施,說明基層的活力正在恢複。
他信步上前,目之所及,店麵很小,光線昏暗,泥土地麵掃得還算幹淨。
靠牆用土坯壘了個簡陋的櫃台,上麵擺著幾個大玻璃瓶,裏麵裝著五顏六色的水果硬糖,還有散裝的火柴、煤油、針線、一種當地產的煙葉子,以及顏色深重的粗鹽和醬塊。
貨品雖少,但擺放得頗為整齊。
店主名叫王老五,是個四十多歲的中年人,見這麽多人進來,連忙從櫃台後站起來,臉上堆著生意人特有的謙和笑容。
王富貴在一旁介紹:“陳書記,這是村裏的王老五,以前就常走村串戶,有點見識,也識點字、會算賬。”
陳朝陽點點頭,目光落在那些商品上,隨口問道:“老鄉,生意怎麽樣?鄉親們常來買東西嗎?”
王老五搓著手,知道這是上麵來了大領導,連忙恭敬地回答:“托領導的福,日子安定了,大夥兒手裏好歹能攢下幾個雞蛋、編個筐換點錢,總要買點必需品。
就是……就是本錢小,進不了多少貨,種類也少,勉強夠糊口。”
他指了指這些糖,“這糖塊,也就是誰家娃娃鬧得厲害,或者有喜事,才舍得買上一兩塊甜甜嘴。”
陳朝陽拿起一小包用粗紙包著的火柴,上麵印著模糊的本地廠家字樣,問道:“這個怎麽賣?”
“300塊一包,領導。也可以用兩個雞蛋換。”王老五趕忙回答。
300塊,兩個雞蛋。
陳朝陽心裏快速盤算著鄉村的物價和購買力。
這微薄的交易額,比縣城省城裏低了很多……但依舊反映的是解放後農村初步恢複、極其脆弱的商品經濟。
但它的存在本身,就象征著希望。
鄉親們在努力改善生活,哪怕隻是從一包火柴、一塊糖開始。
“很好,”陳朝陽對王老五,也是對身邊的幹部們說,
“有這樣的代銷點,說明我們的農村經濟在活絡起來。
這說明鄉親們不光想著吃飽肚子,也開始追求更好的生活了。
這是我們發展經濟的基礎。”
就在陳朝陽與王老五繼續詢問貨品價格時,他眼角的餘光敏銳地捕捉到了門外一個明顯異樣的身影。
那是一個老漢,正焦躁地在人群外圍踱著小步,不時伸長脖子朝代銷點裏張望,臉上寫滿了急切與猶豫。
他幾次抬腳想靠近,目光一觸及到陳朝陽身旁眼神警惕的警衛員時,又立刻瑟縮著收回腳步,退回到人群裏。
而警衛班長王小川更是直直地望著他,目光銳利。
他早就注意到這個在人群外圍徘徊、顯得格外冒失的身影,右手下意識地貼近腰側,已然進入了戒備狀態。
這樣的狀態更讓老漢不敢靠近……
陳朝陽見到此景立刻意識到了問題所在。
他的身份和隨行人員,無形中在這小小的村莊裏劃下了一道界限,讓這些淳樸的鄉親敬而遠之。
他心中微微一歎,主動向門外走了兩步,對負責警戒的王小川等人擺了擺手,然後才對著那老漢揚聲道:
“老鄉,是要買東西嗎?快進來,我們就是看看,不耽誤你辦事。”
老漢被陳朝陽點名,更讓他緊張到手足無措。
周圍看熱鬧的鄉親裏,幾個相熟的不由得小聲議論起來:
“是鄰村的老蔫兒叔吧?咋在門口轉悠不進來?”
“怕是看著裏頭有首長,不敢進咧!”
“聽俺婆娘說,馬嬸子一早就被老蔫叔叫過去了,說今天他兒媳婦發動了,要生了,這個時候不在家待著跑著來幹哈呢?”
村支書李大有也注意到了門口的動靜,他先是看了看陳朝陽的臉色,見首長目光溫和,並無不悅,便趕緊朝門口方向走了兩步,對著那躊躇的老漢招了招手,揚聲道:
“老蔫叔,別在外頭轉悠了!
陳首長是咱們自己人,不興那些虛的!
你不是要買東西嗎?快進來,別耽誤了正事!”
在周圍鄉親的小聲催促和李大有的示意下,老蔫才惴惴不安地挪了進來。
“老叔,別緊張,需要啥就跟老五同誌說。”陳朝陽語氣放得平緩。
老蔫看了看陳朝陽,又看了看店主王老五,這才用帶著濃重鄉音的土話小聲道:“老五…你這有紅糖沒有…俺、俺想稱點紅糖。”
王老五應道:“有,剛到的紅糖,成色好著呢。”
老蔫臉上這才露出一絲喜色,隨即摸向兜裏,但又被更大的窘迫取代。
他偷偷瞄了陳朝陽一眼,摸了許久,陳朝陽眾人就這麽看著,老蔫這才顫巍巍從懷裏摸索出一個舊布包,層層打開,露出裏麵一枚磨得邊緣都有些光滑的袁大頭。
“老五……你看……這個……能、能行不?”老蔫的聲音幾不可聞,聲音愈發的小了,但依舊足夠讓周圍人聽到,陳朝陽一眼明白,這是在害怕…
“俺家兒媳婦剛給俺生了個大胖孫子,俺想著買點紅糖給她補補身子……俺跑了好遠來的,家裏隻有這個……”
一瞬間,空氣似乎凝滯。
王老五臉上的笑容僵住了,下意識地也看向陳朝陽。
所有人都明白,國家早已明令廢除銀元,推行新幣。
使用銀元交易,是不被允許的。
陳朝陽心中了然。
他瞬間明白了老漢之前所有的猶豫和恐懼從何而來,不僅僅是因為他這位“大官”在場,更是因為這看似“不合法”的交易可能被當場抓個現行。
他的到來,差點扼殺了一個老農想為剛生產的兒媳盡點心意的微小願望。
他看到王老五臉上閃過一絲掙紮和為難,顯然,在平時的鄉村交易中,這種以銀元結算的情況或許私下裏並非沒有,隻是此刻被擺在了台麵上。
陳朝陽沒有如老漢恐懼的那樣厲聲嗬斥,反而語氣溫和,他轉向李長河和李大有,像是在確認一個事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