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開放的高科技衛星發射中心

字數:8128   加入書籤

A+A-


    秦亮來這裏,隻是個看客,是沒有發言權的,此時,他感激地看了林老一眼,然後開口。
    “當初,我們西工大決定搞導航衛星的時候,寫過一些SCI論文,被普林斯頓大學的奧尼爾教授發現,他很激動,興致勃勃地來了我們大學做技術交流。”
    秦亮介紹起來:“他們對我們的雙星定位十分關心,當聽說我們的星載原子鍾有困難的時候,還從霍爾特倫公司協調,按照美軍內部采購價,采購了三台星載原子鍾,解決了我們北鬥導航係統的大問題,可以說,北鬥一代現在就能發射上天,和奧尼爾教授的幫助分不開關係。”
    失之毫厘,謬以千裏,導航衛星的定位精度,和星載原子鍾的授時精度有很大的關係!
    後世,東方北鬥一代上天之後,精度隻有一百米,在地麵上設立了標校站之後,精度可以提升到二十米,這就和提升民用GPS信號的差分式地麵站一樣,不過,二十米的精度,還是不夠軍用的。
    要知道,美國佬靠著先進的GPS係統,可以實現精確攻擊,精確到說從左邊的窗戶打,就絕對不會從右邊的窗戶飛進去。精度在米級上,甚至還有邪乎的說法就是分米級或者是厘米級。
    當時的北鬥一代,用的是從歐洲購買的原子鍾,到了北鬥二代,歐洲人不賣了,東方隻能自研原子鍾,由於是多星定位,精度提高到了十米,通過地麵標校站,定位精度提升到五米以內,到了北鬥三代,才終於提升到了米級,軍用信號,更是達到了0.2米左右。
    對普通用戶來說,之前的車載導航,隻能引導到某條路線上,有了北鬥,就能引導到某條車道上,這就是高大上的車道級導航了。
    “由於奧尼爾教授的幫助,我們的北鬥一代,就能實現十米左右的導航精度,在加上地麵站的幫助,可以精確到一米。”秦亮說道:“奧尼爾教授給我們的幫助可是巨大的。”
    王勝喃喃地說道:“秦亮同誌,聽你這麽一說,奧尼爾教授的確很不錯,算是我們東方的朋友了,但是,朋友是朋友,規定是規定啊,我們西昌發射中心的保密級別很高,可不是外國人能進來參觀的。”
    “那這個規定……能改嗎?”
    秦亮這句話,把在場所有人都給說楞了,因為規矩限製了,就修改規矩?秦亮同誌,你可真有想法啊!
    張老臉色嚴肅地開口:“說說理由?”
    “各國的航天部門,最初都脫胎於軍用,畢竟運載火箭和彈道導彈本來就差不多,一個把人送上藍天,一個把人送上西天而已,但是,隨著時代的變化,民用航天和軍事部門,會逐漸分道揚鑣的。”
    秦亮盡量說得輕鬆些,他不喜歡嚴肅的氣氛。
    “軍用的,肯定還需要保密,民用的,需要逐漸開放,讓更多的人了解我們的航天技術,佩服我們的航天進步,樹立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同時,我們的民用航天部門,也要擺脫之前全部依靠國家投資的方式,民用航天,也是可以賺錢的嘛。”
    在場,不少人睜大了眼睛。
    改革的春風吹遍大地,國內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很多單位都開始了改變,而航天係統呢?還要保持原來的方式嗎?全靠國家投資,能走多遠?如果自己能賺錢呢?
    “我們東方有著成本低的優勢,所以我認為,完全可以到國際上承攬衛星發射業務,賺來的資金,可以支持航天部門自己的項目,各位可以看我們西工大,不需要國家一分錢的撥款,不也發展起來了嗎?我們靠的,就是和外國人做生意啊。”
    眾人神情複雜。
    隨著改革開放,航天係統也出現了很多變化,一些年輕人,是耐不住寂寞的,分配到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的一大批人,都想辦法找關係調走,而以前一些有本事的老工程師,有的也想下海去賺大錢……
    再這樣下去,航天係統是會出問題的,而他們,除了給上級打報告,要提高待遇,就沒別的辦法了。
    現在,要是航天係統搞改革,從國外承攬衛星發射業務,賺到了錢,航天係統就能良性發展起來了啊!
    不過……航天係統畢竟是帶著神秘色彩的,這要是承攬了對外發射業務,那外國人是肯定要來發射中心的,這樣一來,己方的秘密,不就暴露了嗎?
    他們神情複雜地看向了張老,都在等著他拿主意。
    “秦亮同誌說得對啊,我進了國防科工委之後,掌握了整個國防工業的情況,可以說,大部分都表現不好,產品老舊,利潤低下,都需要國家撥款支持,國家要發展經濟,哪裏來的這麽多資金扶植困難戶?”
    張老很感慨。
    “航天部門是燒錢的,國家的經費支持更是捉襟見肘,之前我就在想,西工大搞導航衛星的這個方式,能否用在咱們航天係統上,現在,秦亮同誌的提議,是符合咱們東方航天工業發展的,所以……”
    張老看向秦亮:“我們今天,允許外國人進來,讓他們看看我們的航天發射場,秦亮同誌,你能否給我們拉來衛星發射業務?”
    秦亮搖頭:“我可以盡力爭取,但是,這種生意,國際競爭也是很激烈的,我可不能保證一下子就能拉過來,得等機會,不過,讓外國人了解我們東方的航天能力,這第一步是必須要走出去的。”
    東方第一次承攬國外衛星發射業務,正好趕上了一個市場的空窗期,美國的航天飛機爆炸,法國的阿裏安火箭,接連幾次發射失敗。市場對西方的火箭發射失去了信心,這才抱著試試看的態度,轉向東方的。
    這才82年,去國際上承攬衛星發射業務,難度可不是一般的大!
    張老點頭:“好,既然這樣,那就破例允許奧尼爾教授和他的學生,進入我們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但是安全保衛工作要做好,不能讓他們看到不該看的東西,如果出了事……我來承擔全部責任!”
    這就是老一輩領導的覺悟,你們大膽幹,出了事我背著!後世的很多領導,你們給我使勁幹,隻要幹不死,就往死裏幹,出了成績,是我領導得好,出了事故,那就是你們背鍋。
    “走,亮子,我帶你繼續參觀這裏。”張老笑嗬嗬地說道。
    總裝大樓裏,秦亮看到了王教授等人,正在對安裝到火箭頂部的衛星進行各種測試,忙忙碌碌,這可是西工大航天工程係的第一個重大科研成果,他們都是滿懷期待。
    而在廠房的一旁……秦亮還看到了另外兩枚長征三號火箭的箭體!
    “這是我們第一次發射長征三號,為了避免發射失敗,我們準備了三枚火箭……”航天元老任老走了上來,親自給秦亮介紹。
    任老,1915年出生,1940年去了美國,拿到密歇根大學機械工程碩士和工程力學博士學位,回國之後,他在軍隊研究室工作,在哈工程學院成立的時候,他遇到了錢老。
    外國人能造出來的,中國人也能,難道中國人比外國人矮一截不成?錢老這一句話,讓任老記了一輩子,從此,任老的一生,就和航天事業緊密聯係在了一起。
    當搞長征三號火箭的時候,大部分人都計劃使用常規推進器,隻有任老擲地有聲:氫氧發動機這個台階,遲早都要上去的,我們現在能上得去,我願意立軍令狀!
    於是,氫氧火箭發動機,就成為了第一方案,為了這款火箭的研發,任老鞠躬盡瘁,冒各種風險,有一次,儀表艙突然著火,在濃煙和滅火的水柱中,任老直接爬上了試車台,想要第一時間找到著火點……
    曆史上,1984年,長征三號第一次發射失敗,二級火箭無法點火,當時的任老,受到了很大的質疑,他頂著壓力,尋找故障原因,最後發現,是電路接觸點殘留的0.15毫克鋁屑,引發電路接觸不良。
    1996年,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發射國際衛星708時,起飛僅僅22秒就掉落到地上爆炸,成為東方航天史上最嚴重的事故,而且,這還是現場直播的!
    事後檢查半年,終於找到故障原因:隨動框架伺服回路中的電壓輸出模塊焊接點失效。火箭慣導平台輸出了錯誤信號,火箭按照錯誤信號進行姿態校正,從而導致了墜毀的惡性事故。
    兩次事故,一次是接觸點有雜質,一次是焊點虛焊,充分說明搞航天,必須要精細,來不得半點的閃失啊!
    等等!
    秦亮突然想到了什麽:“我們這火箭的電路係統,檢查過了嗎?”
    “檢查過了,西工大校辦工廠生產的電路板,那質量,真是沒的說……”
    什麽?
    秦亮又驚呆了:“這電路板,是咱們西工大生產的?”
    “沒錯。”王教授抬起頭來:“咱們和航天係統對接的時候,發現他們的電路板,居然還在用原始的人工焊接的方式,太落後了!於是,咱們找了電子係幫忙,用上了四層印刷電路板,通孔回流焊接工藝,焊完了之後再通過X光檢查,這質量,比航天係統自己的技術先進……”
    王教授想要說先進一百倍,但是又覺得有些王婆賣瓜的嫌疑,就沒說下去。
    “比咱們的先進一百倍!之後,咱們的火箭電路板,就都交給西工大生產了!”任老點頭。
    “這……咱們航天係統的相關單位,豈不是沒工作任務了?”
    “嗯,他們轉產電視機去了。”
    這……
    秦亮神情複雜,繼續開口:“那電路零部件呢?比如說一些帶觸點的部件……”
    電路板的質量沒問題了,裏麵零件的質量呢?萬一是零件質量問題導致發射失敗,會不會給西工大惹上麻煩?
    “西工大的技術,就是先進啊,我們原本的電路,有很多是用觸點的,說實話,我們也擔心在火箭運行的過程中,這些觸點會出問題,現在好了,西工大都用開關管給取代了,高壓和大電流都支持,這技術,全世界都找不到第二家啊。”
    任老依舊滿是感慨:“聽說,氮化镓這條技術路線,是你一力推動的,這絕對是跨時代的啊!”
    秦亮神情複雜,當初搞氮化镓,是為了組裝相控陣雷達的,不過,氮化镓這材料性能一流,的確能用到很多方麵,一些需要繼電器控製的電路,完全可以用氮化镓開關管,後世的電源適配器,用了高大上的氮化镓,功率足,體積小!
    “任老,您過獎了,這都是西工大所有師生共同努力的結果,我個人的力量是渺小的……”
    “不不,選擇技術路線很重要,聽說,你們西工大要搞液氧甲烷發動機,咱們老航天都是眼前一亮啊,這技術,肯定能讓我們的航天水平達到世界一流水平!”
    美國有氫氧發動機,老毛子有液氧煤油發動機,而我們,有液氧甲烷發動機!
    “報告,外國人進來了,他們申請去指揮控製大廳!”
    聽到這話,秦亮一驚,本來以為外國人是在西工大,等待這邊同意,現在看來,外國人已經到了發射場外圍啊!
    “不行,指揮控製大廳是我們最機密的地方,可不能讓他們進來!”王勝又著急了。
    “亮子,你怎麽看?”
    “張老,我認為,指揮控製大廳這種地方,隻是走馬觀花的話,也看不到什麽機密吧?隻要不讓他們觸碰設備,隻是走走看看,也沒問題啊。”
    “嗯,讓他們進去吧,隻能看,不能碰。”張老點頭。
    “那個……我也跟著一起過去看看,畢竟,他們是咱們西工大的朋友。”
    張老點頭:“你去吧!老林,咱們吃飯去!”
    “吆,這時候想起我來了?等下,你要不自罰三杯,無法消我心頭的火氣。”
    “瀘州老窖,管夠!”
    指揮控製大廳。
    當秦亮過去的時候,外國人也剛好走到門口。
    “秦!你居然也在這裏!”奧尼爾三步並作兩步地跑了上來:“秦,見到你真高興!”
    “嗯,我也是聽說我們的北鬥衛星要發射了,特意過來參觀的,奧尼爾先生,我代表西工大,代表東方的航天部門,感謝你們的幫助。”
    “都是應該的,秦,你們有沒有考慮過,把這個區域導航係統變成全球導航係統?”
    秦亮一愣,這些人來,居然還不僅僅是為了參觀的,而是有想法?
    “美國不是有GPS項目嗎?”
    “那個項目,花費太多,而且,組網要到九十年代之後,我們認為,貴方的北鬥導航方案,隻需要三顆衛星,間隔一百二十度,就能實現全球導航定位的需求,你們不該隻考慮東方,而是要考慮全球的需要……”
    同步軌道非常高,隻需要三顆地球同步通信衛星,就能實現全球通信,而對東方來說,為了照顧到自己的定位需求,運行在經度相距六十度的地球靜止軌道上,這樣東方本國的精度很高,其他國家的就差一些了。
    想要再加一顆就能實現全球定位很難!
    “我們已經申請了軌道資源,目前兩顆衛星隻能運行在距離六十度的軌道上,想要實現全球導航的需要,至少還得兩顆衛星,我們……資金不足。”
    也不知道對方是什麽想法,先哭哭窮再說。
    “哇!”就在此時,眾人已經走進了指揮控製大廳,奧尼爾的學生,立刻發出了驚呼。
    秦亮也是覺得好笑,大驚小怪,有什麽了不起的,不就是……
    我靠,這整麵的顯示屏是怎麽回事?
    指揮控製大廳比較空曠,三排座椅,上麵擺著電腦屏幕和鍵盤鼠標,這個場景秦亮熟悉,不過……就在這些操控台的賬麵,居然有一個大屏幕!
    這個時代是沒有液晶顯示器的,所以,這正麵的大屏幕,隻能是一個個的平麵直角顯示器堆迭起來的,這麽多顯示器,想要分開顯示簡單,想要共同顯示一個圖形……那得先進的計算機處理係統啊!
    “各位,我給大家介紹一下。”王勝是跟著秦亮過來的,畢竟不放心,此時,看到外國人驚訝的眼神,不知道為何,他的心中還有一股子沾沾自喜,哼,鄉巴佬,沒見過世麵吧?
    “我們的指揮控製大廳大屏幕,采用了顯示陣列方式,大家可以看到,縱向六列,橫向十排,這是六十個27英寸顯示器組合而成的屏幕……”
    介紹這些外觀,沒什麽大不了的。
    “這些屏幕,能顯示一個完整的圖像嗎?”奧尼爾開口問道。
    “當然可以,等到發射的時候,各位可以看到,整個屏幕上會顯示外麵攝影機拍攝到的火箭圖像……”
    還真行!
    “這是怎麽做到的?太先進了吧?”
    “一般般,我們東方有龍芯,再多的屏幕也能協調起來……”
    電子技術隻要發展起來,那其他的一切,都能發展起來了!
    “這技術,真是太先進了,東方的技術,絕對是世界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