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有事知道叫我哥了
字數:4260 加入書籤
崔氏湊近她,壓低聲音,“就是鎮上那些地痞流氓跟咱們這些做小買賣的窮苦百姓收的保護費,一個月六十文錢,平常也時不時就會來這裏轉悠,誰要是沒交頭錢,這買賣就做不成了。”
知夏了然,原來哪裏都逃不脫交保護費的規定。
六十文雖不算多,可對於現在的他們來說,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了。
“難怪昨天人比平時少。”
“可不是?”崔氏望著她說,“每個月初五人都少,除非是那些靠做小買賣營生的人,未免這些混混找麻煩,會心甘情願的交六十文,咱們這些散戶就得碰運氣了,不過隻要看到人來就收攤走,基本也不會將咱們怎麽樣。”
知夏鬆了口氣。
“那還好。”
剛才她還擔心那些混混會時不時過來找麻煩砸攤子呢。
砸攤子事小,她和五福年紀都不大,可受不住那些人的拳腳。
知夏剛放下桶,有個大娘從這邊過時停下了腳步,指著他們桶裏的魚問,“小姑娘,這魚怎麽賣的?”
“小鯽魚五文,大點兒的八文,鯿魚十八文,鱖魚三十文。”知夏一口氣將價錢說了出來。
那大娘稍作猶豫,還是蹲下身來。
“挑一條回去熬湯給我孫子補身體,他都好久沒沾過葷腥了。”
知夏看了眼那大娘的穿著,轉而撈了條大一些的鯽魚,“大一些的肉多,也沒那麽難挑刺,大娘要不選這條吧?”
要不是看她穿著普通,給孩子吃的東西她就推薦鱖魚了。
小時娘便經常給她做清蒸鱖魚,刺少,肉質鮮嫩肥美,可好吃了。
那大娘見小姑娘是個實誠人,便開始掏錢袋子。
“行,那就這條了。”
知夏又從背簍裏捧出茅草菌,“這個茅草菌大娘要不要帶點回去?燉在魚湯裏可好吃了,大人小孩都能嚐個鮮,不過隻有這一些了,您要的話,跟魚一起給我十文錢就好。”
大娘見不貴,便多付了兩個銅板一起買走了。
第一條魚賣出之後,知夏望向五福,“哥,你要不背著蕨菜去金杯樓瞧瞧?萬一他們還收的話,也好過咱們一直在這裏擺著。”
老街賣魚的小攤販不算多,賣蔬菜的卻非常多。
蕨菜在老街賣不起價不說,這麽小半筐還不知道要花多少時間才能賣完。
五福一想,將背簍重新背上,“行,那你小心些,就算魚賣完了也別亂跑,就在這裏等我,我會盡快回來。”
知夏忙點頭。
“放心吧,還有崔婆婆在旁邊陪著我呢。”
一旁的崔氏笑著說,“你快去快回,這麽一小會的功夫不會有事的。”
五福知道旁邊的崔婆婆是好人,點了點頭,快步往新街去了。
知夏和崔氏聊了兩句就開始叫賣,魚是今早抓的,抓了之後就直接帶到鎮上來了,到現在還是生龍活虎的。
因著賣相好,銷路也不錯,賣魚的小姑娘又能說會道的,五福回到攤位的時候,桶裏隻剩下兩條小鯽魚。
那條鱖魚是被一個大戶人家的采買婆子買走的。
知夏也仗義,不僅賣自己桶裏的魚,還會順帶給旁邊的崔氏介紹生意,兩籃子鴨蛋,也隻剩大半籃了。
見五福回來,知夏忙問,“哥,金杯樓那邊怎麽說?”
五福麵上帶著喜悅,他將背簍放下,“李大廚將蕨菜收了,還說咱們往後要是再弄到什麽野味,也可一並給他送過去。”
知夏點頭,這樣的話,也算是初步跟金杯樓打下了關係。
往後再有什麽,還可以往那邊送。
她笑望著旁邊的崔氏。
“崔婆婆,我們今天恐怕會比你先收攤了。”
崔氏笑的一臉慈祥,“不礙事,鴨蛋放個幾天也不要緊,實在賣不完我就過兩天再來。”
話音落下,忽見不遠處引起了轟動,不少小攤販收起東西就開始跑。
崔氏起身往那頭望了眼,忙弓著腰開始收拾自己的東西,還不忘提醒一旁的五福和知夏。
“快!快收攤!收頭錢的那幫人來了。”
五福一聽,率先將背簍背上,提著桶牽起知夏的手腕就要走,卻突然被人叫住。
“林知夏,林五福,你們跑什麽?”
聽見熟悉的聲音,知夏停住腳步回頭望去,陳不凡正領著幾個人往這邊來。
腿腳不如兄妹倆的崔氏,望著這幫不懷好意的地痞流氓,驚的提著籃子往後退了兩步。
“陳不凡?”看到他,知夏突然就不怕了,“就是你們在這裏收頭錢?”
陳不凡神色大方。
“是啊,今天正好輪到我來這裏巡查,你們在這裏賣什麽?”
“溝裏撈了幾條魚……”知夏說著,有些不確定的望著他,“是不是我們今天不給頭錢就走不了了?”
這還是陳不凡第一次見她犯慫,不由笑了。
“放心吧,往後隻要我還管著這條街,不用你們交頭錢。”轉而吩咐身後的弟兄,“兄弟們將人認仔細了,這是我妹子,同村的,往後可不許找她收頭錢。”
那幾人忙點頭應著。
知夏和五福相視一眼,都在心底鬆了口氣。
轉而又帶上一臉笑。
“多謝不凡哥。”
陳不凡嗤笑一聲。
“有事知道叫我哥了,剛才碰見的時候,你可是直接喊的我名字。”他一臉玩世不恭的樣子,拉長尾音說,“往後還是叫我名兒吧,顯得沒那麽刻意。”
說完,也沒再繼續收頭錢,帶著人頭也不回的離開了。
見人走遠,崔氏拍著胸脯鬆了口氣,上前問,“知夏,你們和那個收頭錢的人,真是同鄉?”
知夏點頭,“是。”
崔氏無比慶幸。
“幸好是你們的同鄉,否則咱們今天這六十文怕是要交定了。”
知夏笑了笑,“崔婆婆還繼續擺嗎?”
崔氏擺手,一臉的後怕。
“已經收了就不擺了,過兩天再來。”
知夏望向五福,“哥,那我們也回吧?餘下兩條小點的鯽魚帶回家吃算了。”
五福往桶裏望了眼,點頭。
“好。”
回去東西不多,兄妹倆是走路回家的。
兩人在路上一番統計,賣魚賺了一百零七文,蕨菜賺了五十二文,共計一百五十九文,是這些日子賣菜以來收獲最大的一天。
果然,再多的野菜,都不如一盤肉菜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