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整肅

字數:4977   加入書籤

A+A-


    戒律院首座永真法師起身,展開一卷以金粉書寫、莊重得近乎壓迫的名冊——“清涼寺常住僧籍錄”——對著念誦起來。
    那渾厚低沉的聲音,如同寺廟裏撞響的晨鍾餘波,在空闊莊嚴的殿內隆隆回蕩。
    每一個名字被清晰念出,都仿佛投石入水,在數百顆焦灼的心裏激起千層浪:
    “法號圓覺,原名張海龍,俗籍……”
    “法號妙行,原名李偉達,俗籍……”
    “法號誌遠,原名王小軍,俗籍……”
    每一個名字念出,被點到者便被指定上前三步,立於佛前正中那片冰冷金磚之上。
    有些早已麵無人色,腿軟如綿。
    有些強自挺直,眼珠卻慌亂滾動。
    亦有個別梗著脖子,目光桀驁。
    “諸位法師、常住同修,”戒律院首座永真的聲調陡然拔高,銳利如刀鋒直刺人心,“過去數年,可曾有人假借三寶之名,行世俗貪婪之實?”
    “可曾有人口念佛號,心中念念不忘推銷所謂開光法物、算卦測字、攀緣附會、替人‘了難’斂財?”
    “可曾有人在木魚聲中偷眼窺探手機市價,鍾鼓齊鳴時暗動凡心,待夜幕落下便脫下這身法衣,流連於山下燈紅酒綠,酒吧、歌廳、牌場甚至……聲色之地?!”
    每一句質問都像重錘狠狠砸下!
    佛前的空氣被點燃!
    一位剛剛被點到上前、身材微胖、眉宇間依稀留著幾分市儈氣的僧人。
    在這連番拷問下再也支撐不住,雙膝一軟,“撲通”一聲跪倒在冰冷堅硬的金磚地上!
    額頭碰地發出清脆一響!
    他汗出如漿,渾身篩糠似的劇烈顫抖:
    “方丈!監院!戒律師父!弟子……弟子該死啊!”
    “有罪!弟子……弟子確曾……確曾私下幫山下幾個老板做過所謂的‘風水局’,收過錢財……”
    他聲音破碎,帶著哭腔,猛然抬頭看向佛像那俯視眾生的悲憫之眼,又觸電般驚恐地低下頭去,“求懺悔!求師父們……給條生路!”
    這崩潰的供認,撕開了虛偽的麵紗!
    如同引爆了雷管!
    一片壓抑的死寂之後,更多站在佛前的身影動搖起來。
    一個、兩個、五個……
    近二十個穿著同款海青的身影,陸續雙膝砸地。
    有的淚流滿麵哭訴。
    有的麵色慘白沉默叩頭。
    更有甚者,主動供出曾穿僧衣在高級酒店“洽談”靈性服務、甚至夜間與山下友人流連夜場的不堪細節!
    戒律院數位僧值已悄然圍攏上前,牢牢盯住場中,目光如鷹隼般銳利。
    工作組幾位成員在靠牆一側的長案前,十指翻飛,鍵盤敲擊聲密密麻麻如同急雨,清晰記錄著每一份口供。
    旁邊幾位年輕的僧值則運筆如飛,在特製的大幅黃表紙上工整謄錄名字與罪狀,每一筆朱砂落下,都帶著不容更改的判決意味。
    那卷在佛前展開的莊嚴名冊,仿佛一張無形的業力之網,冰冷的網線勒緊每一個有罪者的脖頸。
    最終,戒律院首座永真法師接過智遠方丈遞來的那張朱砂刺目的“遷單名錄”,朗聲宣讀。
    他的聲音渾厚悲壯,不帶一絲個人喜惡,仿佛天律的宣判官,字字千鈞:
    “今查,圓覺,俗名張海龍;妙行,俗名李偉達;誌遠,俗名王小軍……等五十一人,身披福田衣,心染世俗塵。”
    “或公開招攬生意,或私下攀附權貴,或言行鄙陋乖張,甚至穢亂清規……觸犯根本戒律,玷汙十方道場清淨!”
    “經本寺方丈、兩序執事公議……”永真抬起頭,目光如炬掃過佛前一片頹然跪倒的身影,莊嚴宣布:“一致議決:對以上人等即刻執行‘遷單’!”
    “收回戒牒,褫奪法號,自此與本寺因緣斷絕!”
    “永不得再入清涼山門一步!”
    “遷單——!”兩個威嚴的字眼如銅鍾在古殿回蕩。
    戒律院執事僧齊聲應諾,如臨大敵。
    數名當值僧踏前一步,開始執行程序——他們動作利落而冷酷。
    解下袈裟!除下海青!
    露出裏麵花花綠綠的俗家汗衫甚至皮夾克!
    那象征著身份的三衣被粗暴扯下,露出的軀殼瞬間在佛前顯出油膩與猥瑣的本質。
    接著是收回僧籍戒牒,薄薄的一張紙被無情撕碎!
    有人試圖掙紮,被當值僧的鐵鉗般的手死死按住雙臂。
    有人如同抽掉了骨頭癱軟在地,被直接架起拖走。
    沉重的腳步聲、壓抑的嗚咽與當值僧的嗬斥聲混雜著,沿著大雄寶殿兩側回廊向外拖行。
    他們被粗暴地帶離佛前這片淨土。
    如同掃走垃圾般清除出神聖的殿宇範圍,直至消失在山門巨大的陰影之外。
    那片冰冷的青磚佛地上,最後隻留下被撕爛丟棄的內袋上印的俗名與歪扭的銀行卡卡片。
    在幽幽燭火下閃爍著滑稽而冰冷的塵世汙點。
    一場清算,肅清了五十一僧侶!
    古老的山寺驟然清冷。
    智遠方丈佇立在寂靜空闊的大雄寶殿門檻內。
    殿內幾百個蒲團空了不少,殘餘的線香煙氣在稀薄天光裏絲絲縷縷盤旋而上。
    這份驟然降臨的空曠,沒有帶來輕快,反而沉澱下一種近乎荒涼的沉重。
    這寂靜之下,深埋著多少被扭曲虛耗的信仰?
    他緩緩抬眼,望向殿外空寂的庭院,那根曾懸掛繁複錦幡如今光禿禿的旗杆直刺向鉛灰色的天穹。
    一種久違卻沉重的使命,如同寒冬土地下蟄伏的生機,正在這巨大的寂滅之後,從方丈心中破土而出。
    他轉過滄桑肅穆的麵容,聲音不高,卻帶著決定重啟山門的金石之音:“明覺、慧明,整頓常住人手。”
    “從今日起,將庫房內所有閑置土地與後山荒地,悉數清理備耕!”
    “各堂口僧人,除必要值殿僧及灶下火工,餘下常住每日輪值出坡!”
    農禪並舉,重歸祖庭!
    這不僅僅是回歸生存的本源,更是對心性的一次徹底淘洗!
    方丈的決定如同一聲驚雷,在剩下的清淨門人心中激起波瀾。
    首日破土,智遠方丈脫去外麵一層寬大莊重的明黃色金線袈裟,露出裏麵樸素的灰布短褂。
    如同最平凡的老農,挽起雙袖,露出一雙筋骨分明甚至有些嶙峋的老手,握住了冰冷的鋤頭長柄。
    枯瘦而滿是皺紋的手指骨節因用力而發白,但動作卻異常堅定有力。
    慧明監院握著一柄沉重鐵鎬,手臂掄圓了砸向荒土中盤虯交錯的粗壯樹根!
    沉悶的“篤!篤!”聲在空山回響。
    明覺監院則操持大鍬,彎腰鏟起翻開的泥土,額角青筋微突,汗水很快浸濕了他的前胸後背。
    很快,更多的僧人匯聚而來。
    這片曾是佛門清修香的靈秀之地,早已被荒煙蔓草吞噬多年,硬土裏裹挾著風化的岩石碎片與糾結如網的荊棘老根。
    鋤頭、鎬頭與堅硬大地的撞擊聲連綿不絕,像一場無聲的衝鋒。
    年輕僧人的體力很快耗盡。
    汗水如同小溪淌入眼睛,澀得生疼,粗布的短褂幾乎被浸透成深褐色,緊貼在背上、胸前。
    有人磨爛了掌心,薄薄一層皮被鋤柄磨破,火辣辣地疼,鮮血混著泥土染紅了木柄,卻咬著牙不願停下。
    一個剛從佛學院分配來不久的小沙彌淨心,身體瘦弱,掌心磨出幾個透亮的水泡。
    他一鎬下去,虎口被震得發麻。
    忍不住“嘶”地倒抽一口冷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