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恍如隔世

字數:4796   加入書籤

A+A-


    眾人隨他指引望去。
    果然,過了大雄寶殿,西側偏院的齋堂旁,搭著一溜幹淨的草棚涼亭。
    幾張長條桌案上擺著數排套著防塵紗罩的大陶罐,旁邊碼著粗瓷碗和消毒過的竹筒杯。
    一位麵色紅潤的老僧,正用長柄勺攪動著其中一罐深紅色的東西,藥香、茶香還有微酸的山楂果香悄然彌散開來——是消暑的酸梅湯!
    一塊不起眼的小木板寫著:“免費禪茶、酸梅湯取用處”。
    齋堂裏的景象更是煙火氣十足。
    熱氣騰騰的白米飯,幾大盆新鮮的素炒時蔬,還有一大鍋飄著油花的冬瓜湯擺開了。
    有幾位僧侶師傅默默地端著碗吃飯,也有幾位提前到來的遊客好奇地在門口張望。
    “師父,這素齋……”一位遊客壯著膽子問門口一位低頭寫字的年輕和尚。
    年輕和尚放下筆,露出溫和的笑容:“是免費的午飯,寺院的規矩,一粒米皆十方供養,歡迎有緣信眾同沾法喜。”
    “請排隊取用,珍惜福報,不要浪費。”聲音不大,清晰可聞。
    一切都恍如隔世。
    喧鬧市儈的叫賣、刻薄的盤剝算計、那令人窒息的金錢交易氣息,被徹底清掃一空。
    取而代之的是山林寺院本真的寧靜、那份敞開供給的質樸善意。
    這種翻天覆地的變化,像一記無聲的重錘,敲在每個來此者的心上。
    下午時分,寺後那片曾經被荒廢、如今新墾出來覆滿綠意的梯田邊,稀稀落落地站著一些好奇的遊客。
    一位身材瘦小、皮膚黝黑的青年僧人,正彎著腰奮力鋤著雜草。
    汗水浸透了他灰色僧衣的後背。
    旁邊的草棚下,一位年長的師父麵前擺著一鍋溫熱的、濃稠的小米粥,和一些炸得金黃焦脆、撒著椒鹽的醃豆幹。
    幾個塑料小凳零散放著。
    一個帶孩子的年輕媽媽猶豫著走近草棚,小心翼翼地問:“師父……那個……可以看看嗎?”
    年長的師父抬起滿是皺紋的臉,笑眯眯地點頭:“隨意看,隨意看。寺裏新墾的地,才剛長好豆苗。”
    “天熱,秋老虎逞威,喝碗小米粥解解暑吧?還有這醃豆幹。”他順手拿起一片豆幹遞過去,“嚐嚐。”
    孩子怯生生地接了。
    “不要錢!出家人的東西,講個緣法。”老僧笑嗬嗬地補充,又拿起旁邊一個小篾片編織的小碗,利落地舀了大半碗黃澄澄、冒著熱氣的小米粥遞過去,“粥也喝點,管飽。”
    年輕的母親受寵若驚地接過來,眼睛瞬間紅了,連聲說:“謝謝師父!謝謝!這……這真是菩薩心腸!謝謝!”
    她捧著小碗,領著孩子站在一邊慢慢喝起來。
    旁邊幾位觀望的遊客見狀,也紛紛圍攏過去。
    有人喝粥,有人好奇地詢問農禪的學問,有人拿了豆幹仔細品嚐。
    老僧耐心地一一作答,眉目間是深山林野滋養出的平和與慈悲。
    夕陽的餘暉開始給山巒鑲上金邊時,遊客心滿意足地踏上了歸途。
    他們手中的自拍杆不再僅僅記錄殿堂佛像,也記錄下了那免費的香燭、解渴的酸梅湯、管飽的素齋、農禪田邊僧侶遞上的帶著煙火味的豆幹。
    他們的臉上洋溢著一種久違的驚喜和滿足,一種遠超僅僅“便宜”帶來的興奮。
    那是一種心靈被洗滌過的輕鬆,一種對純粹善意的由衷感動。
    他們在朋友圈發出驚歎:“清涼寺脫胎換骨了!”
    “門票三十五,裏麵的香火茶水齋飯農副品都免費!”
    “良心寺廟!這才是真佛門!”
    “東山的淨土!”
    “大家快去感受一下!感覺整個人都被淨化了!”
    文字配上精心挑選的圖片和視頻:金碧輝煌又不失清肅的山門、白送的三支香、免費暢飲的茶棚、大碗的熱乎素齋、田間老僧遞過來的豆幹、還有那片綠意盎然的農禪梯田……
    網絡時代,消息如同引爆的衝擊波。
    本地的、周邊縣市的、甚至幾百公裏外都市圈的人們,都被“三十五元玩轉煥然一新的清涼寺”這個爆炸性信息點轟炸了眼球。
    曾經的惡名被顛覆成了至高的讚譽。
    清涼寺,一夜之間成了祈福、感受文化淨土的網紅打卡點。
    翌日。
    天色剛蒙蒙亮,清涼寺那覆蓋著嶄新琉璃瓦的山門,就被洶湧的人潮淹沒了。
    昨夜朋友圈狂刷的信息,直接轉化成今日清晨黑壓壓湧來的現實。
    寺門外的山道上,蜿蜒排開的長龍已經甩出去一裏多地!
    汽車鳴笛聲、三輪摩托的突突聲、導遊拿著喇叭維持秩序的嘶喊聲、孩童的哭鬧聲、興奮的交談聲……混雜在一起,形成一片震耳欲聾的聲浪!
    停車場早半小時前就宣告爆滿。
    後來的車子被迫沿著蜿蜒的山路隨意停放,形成了另一道扭曲流動的鋼鐵長蛇。
    售票處那兩扇本來嶄新錚亮的小窗口,此刻成了這場洪水的泄壓口。五
    每個窗口後,工作人員的臉都憋得通紅,額頭上汗水小溪般流淌。
    收款機“滴答滴答”的掃碼聲連成一片急促的樂章,像永不停歇的秒表,瘋狂催動著每個人的神經。
    一個剛上崗兩天的年輕姑娘,手指在鍵盤上都快擦出火星了,麵前遞進來的現金幾乎堆成了小山,驗鈔機發出歇斯底裏的嗡鳴!
    “快點啊!外麵等多久了!”
    “三十五塊給你,趕緊撕票!”
    “沒現金?前麵有牌子寫二維碼,自己不會掃啊!”
    “前麵磨蹭什麽!這麽多人排隊呢!”
    窗口外是此起彼伏焦躁的催促和抱怨,像無數根鞭子抽打著窗口裏的人。
    空氣裏彌漫著汗味、汽油味和廉價香水的味道,混雜在清晨微冷的山林空氣中,格外燥熱窒悶。
    肖麗娟被安排在其中一個通道口的剪票崗。
    她早已沒了半分人樣。
    從天色未明站到這裏開始,她的雙腿就像被灌了沉重的混凝土,麻木沉重得抬不起來。
    腰背僵硬得如同生鏽的齒輪,每一次扭動都帶著清晰的酸痛感。
    嶄新的深藍色工作服後背,被汗水浸染出一大片深色的濕痕。
    外麵是震耳欲聾的喧囂,眼前卻隻有一隻隻飛快伸進來的、攥著門票或手機二維碼的手。
    那手的主人麵孔模糊不清,隻是背景噪音的一部分。
    她的右手機械地、以最快的頻率揮動著——剪票、收票、剪票、掃一眼二維碼抬閘放行……動作快到幾乎出現殘影。
    指關節因過度用力已經開始隱隱作痛。
    汗水模糊了她的視線,她隻能勉強靠本能分辨票據和屏幕上的二維碼。
    昨天之前,她還抱著一種被迫屈就的哀怨,心想三十五塊的票能有多少人?
    頂多應付一下罷了。
    文化局財務股雖然繁瑣,但總有節奏起伏,有閑下來喝口水、和同事聊幾句的時間。
    而此刻,她被卷入了一個完全失控的、永不休息的巨型齒輪碾壓機中!
    永無止境的隊伍!
    永不停歇的伸過來的手和“快點快點”的催促!
    她的世界被壓縮成了眼前狹窄的剪票口,隻剩下肌肉本能的痙攣和大腦缺氧般的空白。
    累!那是深入骨髓、令人絕望的累!
    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煎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