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添將

字數:3575   加入書籤

A+A-


    來了新人,這對前進廠是好事。
    陳曉克和劉金生師傅熱情地迎了出來。互相介紹後,陳曉克打量著這兩位新同誌:一位黝黑敦實,沉默安靜;一位清瘦戴鏡,眼神專注。
    工業局的同誌介紹了兩個人的情況。
    鄒永根四十一歲,身材不高,但異常敦實,像一截老樹樁。他肩膀寬闊,手臂粗壯,指關節粗大凸出,手掌布滿厚厚的老繭和愈合的燙傷疤痕,這是一雙典型的長年與鋼鐵和機油打交道的手。
    臉龐方闊,皮膚黝黑粗糙,一看就知道是常年經受爐火烘烤和室外作業留下的印記。
    額頭和眼角已有深深的皺紋,但眼神沉穩專注,看東西時喜歡微微眯起,仿佛在測量精度。
    這也是長期看火候的留下的毛病。
    頭發剃得很短,近乎青皮,鬢角已經花白。穿著一身洗得發白、打著幾個補丁但還算幹淨的舊工裝,腳上一雙磨損嚴重的布鞋。
    他的話不多,甚至有些沉默寡言,工業局介紹他的情況時,他也隻是憨笑著點頭。
    鄒永根是南昌本地人。少年時就在私營的“洪發鐵工廠”當學徒,從拉風箱、搬鐵坯幹起,熬了二十多年,熬成了廠裏頂尖的鍛工和熱處理老師傅。
    尤其擅長憑經驗看火候,對淬火、回火、滲碳等土法熱處理工藝有獨到的經驗。南昌解放前夕,工廠倒閉,他一度靠打零工和幫人修補鐵器為生,生活困頓。
    近期工業局對城市工業摸底,才知道他的能力。
    而魏長水要年輕一點,才三十八歲,可是身材比鄒永根高瘦一些,背有點微駝,像是長年俯身在機床上留下的痕跡。手臂不如鄒師傅粗壯,但手指修長且穩定,指甲修剪得很短,指腹有長期捏刮刀和銼刀形成的硬繭。
    麵容清瘦,顴骨較高,戴著一副用膠布纏著腿的舊眼鏡,鏡片後是一雙總是帶著審視和琢磨神色的眼睛。
    頭發梳理得比較整齊,穿著同樣舊但更整潔的工裝,胸前的口袋裏別著一支鋼筆和一個小筆記本。
    他的性格比鄒永根稍顯活絡,介紹時,他也能順上幾句。
    他祖籍九江,抗戰時期逃難到南昌。曾在一家為國民黨修械所服務的小型機械加工鋪做過多年鉗工和裝配工,不僅會操作車床銑床,更精通刮研、調試和總裝。
    他的手藝是真正的“慢工出細活”,特別擅長修複設備的幾何精度和裝配精密部件。
    南昌解放後,那家鋪子關了門,他因為有在舊政權相關單位工作過的短暫經曆,一度有些顧慮,找工作小心翼翼。
    經工業局的同誌反複審查後,認為他屬於單純的技術工人,曆史清白,且其裝配技術正是新建工廠急需的,於是將他動員分配到了“前進廠”。
    了解了這些情況,陳曉克心裏是極為高興。
    這是給他們送來了兩位“寶貝”——一位精於“熱加工”,一位精於“冷加工”。這正是目前工廠技術鏈條上最急需彌補的環節。
    “鄒師傅,魏師傅,歡迎你們!我們廠條件簡陋,正需要你們這樣的老師傅來撐場麵啊!”陳曉克誠懇地說道。
    鄒永根搓著大手,有些局促地笑了笑:“陳經理,劉師傅,俺…我就是個打鐵的,幹活還行,以後有啥粗活重活,盡管吩咐。”
    魏長水則推了推眼鏡,說話更條理些:“陳經理,劉師傅,過獎了。我們就是幹技術的,廠裏有什麽活兒,我們一定盡力。”
    劉金生師傅是行家,一搭眼就知道這兩位是同道中人,而且是能頂大用的那種,臉上頓時笑開了花:“好啊!太好了!這下咱們廠可算兵強馬壯了!老鄒,老魏,以後咱們就是一家人,一起把這攤子撐起來!”
    這兩位經驗豐富、技術互補的老師傅的加入,極大地增強了“前進機械修理廠”的技術底蘊,也為應對即將到來的繁重生產任務和更複雜的技術挑戰,奠定了堅實的人才基礎。
    陳曉克看著他們,心中對未來的信心又增添了幾分。
    有了三位老師傅,再加上新增的學徒工,前進廠就能更大規模的接受加工訂單。
    羅文昌也很快把前進廠的公章、財務章、和人民銀行的戶頭辦了下來。
    陳曉克跟劉師傅也商量了其他四種零件用工工時,加上大致的物料價格和損耗,製定出來相對合理的價格。
    其他維修零件也製定出來一個標準。
    這樣陳曉克就去徐科長暫時居住的招待所,把價格和前進廠的戶頭告訴徐科長。
    這四種零件的價格,陳曉克沒有瞎要,在徐科長他們的估算的標準之下。
    徐科長看了一下,也就同意了。
    他看的出來,陳曉克是真的沒有打算多掙部隊的錢,真是按照周團長所說,為了解決部隊的困難。
    這樣雙方就簡單簽訂了訂貨協議。
    不是什麽正規的合同,更像是口頭協議改成了文字。
    陳曉克簽字就算完成了。
    既然這裏的工作已經完成,徐科長要拿著信息回BJ,報給裝甲兵司令部的後勤部。
    以後部隊就憑借收貨情況,按時給前進廠打款,保證前進廠可以順利生產。
    陳曉克感覺自己在現代嫌棄麻煩想著要簡單一點生活,可是到了1950時空卻不嫌棄麻煩開始辦起了工廠。
    現在還要不斷增加設備和人,一副要做大做強的樣子。
    感覺自己這也算是可以了。
    但不管怎樣,先把工廠的基礎打下來,後麵就可以不斷的自我複製生產就好了。
    重要的是他自己的技術能夠快速的增長,並能不斷解決一個又一個的生產難題。
    再次回到現代。
    這次陳曉克明確感覺到自己似乎自己精力更加旺盛了。
    按說他在兩麵忙碌,少有休息的時間,應該更加勞累一些,可是現在他卻精力非常充沛。
    似乎有用不完的力氣。
    這也讓陳曉克想到符老也曾經說過,他對時空之門並沒有做到真正的了解。
    還需要陳曉克繼續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