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學鑄鐵
字數:5842 加入書籤
                    球墨鑄鐵,在中國俗稱“球鐵”或“稀土鎂球墨鑄鐵”。
    它與普通灰鑄鐵的根本區別在於其內部的石墨形態。
    普通的灰鑄鐵,內部石墨呈片狀。如同內部充滿了無數微小的裂紋,嚴重割裂了金屬基體,導致材料脆性大、強度低、幾乎沒有韌性。
    球墨鑄鐵通過在鐵水中加入球化劑,使石墨生長為球狀。
    球狀石墨對基體的割裂作用降到最低,應力集中效應大大減小,從而使鑄鐵的機械性能發生質的飛躍,其強度、塑性和韌性遠高於灰鑄鐵,某些性能指標甚至接近或超過普通碳鋼。
    這就是陳曉克要發展的鑄鐵。
    球墨鑄鐵於1947年在英國被發明,是當時世界上最前沿的金屬材料技術之一。
    中國在1950年代即開始實驗室研究,並很快取得突破。中國科學家創造性地利用本國豐富的稀土資源,研製出了適合中國國情的稀土鎂球化劑,解決了當時純鎂球化工藝複雜、成本高、不安全的難題。
    隻是現在國家還沒有真正的拿出來研究成果。
    在1950年代初,球墨鑄鐵的配方和生產工藝屬於高度機密,是名副其實的“大國重器”技術。
    隻有極少數國家重點企業和研究所掌握核心技術和進行小批量試生產。
    使用球墨鑄鐵對於百廢待興、鋼鐵工業極其薄弱、又麵臨西方封鎖的新中國來說,球墨鑄鐵的出現具有戰略級的意義。
    曆史上中國“以鐵代鋼”,突破鋼材短缺的卡脖子困境,這是最核心的意義。
    中國當時極度缺乏軋製大型鋼材的重型軋機和生產優質鋼的平爐、電爐。球墨鑄鐵的出現,意味著可以用鑄造這種相對簡單、成本低廉的工藝,生產出性能堪比鍛鋼的零件。
    例如,原本需要昂貴鍛鋼製造的柴油機曲軸、重型機床的傳動軸、大型齒輪、汽車後橋等,現在可以用球墨鑄鐵鑄造出來!這為國家節省了寶貴的外匯和戰略物資。
    而且球墨鑄鐵還可以“以鑄代鍛”,簡化製造工藝。
    鍛造需要大型鍛壓設備,投資巨大、工藝複雜。
    而鑄造相對容易實現。球墨鑄鐵使得許多形狀複雜、承受交變載荷的關鍵零件,可以通過一次澆注成型,大大簡化了生產流程,降低了製造成本。
    後來中國用稀土替代鎂作為球化劑,這充分發揮了中國的優勢,要知道中國稀土儲量世界第一。
    利用稀土鎂球化劑,走出了不同於西方的技術路線,形成了中國特色,將資源劣勢轉化為技術優勢。
    球墨鑄鐵發明後,立即被應用於最急需的領域——軍工,特別是坦克、火炮零件上,還用在了拖拉機曲軸、齒輪、柴油機、壓縮機曲軸、火車配件等,為新中國初期的工業化和國防建設立下了汗馬功勞。
    現在球墨鑄鐵的配方是高度機密,可對於陳曉克來說,現代社會球墨鑄鐵已經是相對落後的技術,並沒有什麽秘密可言。
    前進廠完全可以使用這台衝天爐進行球墨鑄鐵的生產,所需的一些球化劑,陳曉克也能從現代攜帶過來。
    接下來不過就是反複的試驗而已。
    而且這樣的技術並不是超越世界,還是在推廣中,陳曉克拿來正好。
    而且陳曉克也要試驗一下如他采取這種再研發的方式,會不會觸動時空規則。
    因為稀土球化劑還沒有被發明。
    未來這種被他在這個時代再重新發明的事情還會出現很多,他要小心的試探,別被時空規則直接碾壓了。
    隻是有這種想法,實踐起來還是需要他在現代找一家工廠,真正的學習過,操作過,觀察過,這樣才行。
    不要以為看了說明書就真的懂得,工業生產可是沒有那麽簡單,那樣恐怕需要付出太多的實驗代價。
    陳曉克自己在操作機床生產上就已經深刻體會到了這一點。
    所以他要親自找這樣的工廠進行練習。
    這方麵他就跟符老安排給他的李經理聯係了。
    “你說要去進行球墨鑄鐵生產的廠子?”
    “是的,就是6070年代那種,機械化程度低的工廠。”
    “這種工廠現在可不太好找,現在環保壓力大,這種小廠子都不好生存,也就生產一些井蓋欄杆之類的產品。”
    “那就麻煩李經理了。”
    “不麻煩。”李經理趕緊道。
    公司把他安排到這裏,他一開始以為公司把他發放了呢!
    可是看在公司每月多給他5000塊錢工資的情況下,他也忍了。
    本來人到中年被優化了也是非常正常,他心裏也都有準備。
    可是來到這裏之後發現他的工作是如此的簡單,一天都可能沒有任何事做。
    平常隻需要三五不時的檢查一下陳曉克使用的物料補充上就行。
    而陳曉克提出的一些要求,也非常簡單,沒有什麽難度,讓他在這裏幹的好不自在。
    現在陳曉克提出這樣的要求,他二話不說趕緊去找,雖然他不知道陳曉克到底是要幹什麽,但是上級跟他說過,不要問人家讓你幹什麽,你完成就得了。
    他一開始還有點兒忐忑不安,擔心接手一個燙手山芋,可是看著陳曉克在車間裏學技術,還是這種老舊淘汰的技術,他也就不管了。
    誰知道是不是人家有什麽癖好而已,錢不少拿活又不多,也沒有什麽危險,他想那麽多幹什麽?
    隻是找這種鑄造廠有些難。
    NC市裏的鑄造廠,都是是精密鑄造,智能化機械化,不適合陳曉克的要求。
    也隻有從周邊城市找一下。
    最後在豐城找到一家,豐城市是傳統重工業基地,過去有大量煤礦、機械廠,配套產生了許多小型鑄造廠。
    雖然很多已升級或關閉,但仍有保留傳統工藝的小廠存在,生產井蓋、農機配件等。
    找到工廠並不是完成了任務,他需要聯絡工廠,能安排陳曉克過去學技術,還得讓工廠老師傅可以傾囊相授,讓陳曉克可以最短最快的時間內學習會。
    這樣才對得起公司給他開的高工資。
    這看似不難,實際上也不簡單,但以振華企業的關係網絡很快就就解決了問題。
    這家工廠還跟振華集團下屬單位有不少生意往來,通過集團協調一下,就把陳曉克的要求完全滿足。
    普通的鑄鐵技術,都是已經要淘汰的,也沒有什麽技術秘密可言,還有人願意來學自然沒有問題。
    ……
    陳曉克跟李經理約好時間,上午由李經理親自開車拉著他,一起前往豐城市。
    豐城市距離NC市並不遠,走高速用不了兩個小時。
    他們還沒有上高速,李經理就跟那邊鑄造廠的老板聯係了一下。
    他昨天已經確定了行程,現在再確定一下。
    而他們剛下高速,對麵就已經把電話打了過來。
    人家的老板已經等在高速口。
    在高速口會了麵,陳曉克看對方是一位五十多歲的中年,麵龐黝黑,挺著一個大肚子,一看就是一個老板的派頭。
    可是他見了李經理和陳曉克一上來就熱情的不要不要的,好似下屬見了上級來視察一樣。
    實際上情況也大差不差,振華集團現在已經是他們公司的業務大戶,可是一點都得罪不起。
    反正陳曉克真正來頭他也沒有打聽到,跟他們接觸的采購主管隻說是集團總部派下來的人,具體情況他們也不清楚,反正伺候好了就可以。
    “李經理辛苦呀!我都說了我們可以去NC市裏接一下陳主管的。”這位握著李經理的手,就是一頓恭維。
    李經理也是老油條,對於葛老板的態度自然就隻是裝作看不見。
    葛老板要拍集團的馬屁,他還真把陳曉克自己放出來,讓葛老板接走,而自己不送一下,再去這邊看一看,萬一出點什麽事,他這經理也就不用幹了。
    那麽他這幾萬的工資也拿的太簡單了。
    葛老板又誇獎了幾句陳曉克,也是一頓青年才俊的論調。
    顯然他還在猜陳曉克的身份。
    隻是他萬萬想不到陳曉克的跟腳,這就讓他的話聽起來非常好笑。
    但要論起人家的接待,自然是沒得說的。
    一行人沒有直接去工廠,而是直接去了飯店。
    說是要給陳曉克接風洗塵。
    豐城的飲食跟NC市基本差不多,也沒有太多特色,但是來的飯店規模很大,檔次也不低,吃的一頓還是非常不錯。
    加上作陪的人,都非常積極主動,這頓飯吃的叫陳曉克也算是開了眼界。
    他本來就是一個小打工的,要說高檔的場所,實際上他也沒怎麽涉及,現在在裏麵這麽走了一圈,也算是長了1分見識。
    李經理卻是常吃常看,頗為自在。
    飯後葛老板還安排了洗腳按摩,到了下午才陪著陳曉克去廠子裏轉悠去一下。
    認識了各級領導和幾個師傅。
    住的地方,葛老板給他安排到了一個酒店,等級雖然不高,但是勝在幹淨,距離工廠也近。
    陳曉克一開始還沒有懂這是為什麽,晚上葛老板再次安排他跟廠裏的人吃了一頓後,算是跟廠裏的人都熟悉了。
    再次回到酒店,倒在床上,他才有些明白過來,葛老板這是把他當成了振華集團的太子爺下來視察了。
    陳曉克感覺這樣不行,他又不是什麽振華集團的太子爺,他是來學技術的,就要踏踏實實的學技術,不要搞的走過場那一套,來看一看就行。
    這樣讓葛老板的工廠裏麵的人如何看待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