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實現球墨鑄鐵

字數:4825   加入書籤

A+A-


    現在對於前進廠來說,活兒是越來越多,機器設備卻明顯不夠用了。
    這時就要想辦法增加機床設備的數量,把生產量拉起來。
    至於機床設備的來源,陳曉克將逐步從關鍵部件現代生產,轉變為關鍵部件的物料是現代的,而加工是由前進廠完成,最後也在前進廠組裝。
    借用這幾年國家對內外作戰,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前,對內管理相對寬鬆,盡快讓前進廠建立基礎的機床設備生產能力。
    這樣未來前進廠不進入機床行業,也可以加工生產各種機器設備。
    同時前進廠也需要加快球墨鑄鐵的生產落實化。
    像坦克的履帶板、誘導輪,汽車的傳動軸、連杆,用球墨鑄鐵再合適不過。
    陳曉克從現代返回後,沒有立刻聲張。
    他先叫來了鄒永根、劉金生、魏長水三位老師傅,在他們麵前打開了一個沉重的、用油布包裹的木箱。
    箱子裏沒有圖紙,隻有幾塊閃著銀灰色金屬光澤、形狀各異的鑄鐵件。
    這都是陳曉克在城南鑄造廠自己親手鑄造出來的。
    其中一塊是斷開的,斷口呈現出致密、均勻的銀灰色,肉眼幾乎看不到粗大的石墨片。
    “幾位師傅,你們上手看看,這東西怎麽樣?”陳曉克將那塊斷口試樣遞了過去。
    鄒師傅接過,入手的第一感覺就讓他“咦”了一聲:“這分量…比咱們的灰鐵要輕飄一點?”他用指關節敲了敲,聲音清脆,餘音較長,不像灰鐵那樣沉悶,清脆代表著致密統一。他仔細看著斷口,眼睛越瞪越大:“這…這斷口咋是這個色兒?這石墨…這石墨點子咋這麽小、這麽圓溜?我幹了一輩子鑄造,沒見過這樣的生鐵!”
    劉師傅拿起一個完整的齒輪樣件,也掂量掂量,接著習慣性地試著用銼刀銼了一下,又驚了:“嘿!真硬!可比灰鑄鐵硬多了,但又不像白口鐵那麽脆!怪了!”
    “魏師傅你試試他的韌性。”陳曉克讓魏師傅也試試。
    魏師傅則拿起一根試棒,嚐試著在虎鉗上微微彎壓它,更是大吃一驚:“這…這鐵疙瘩居然有點韌性?能彎一點不斷?”
    陳曉克看著三位老師傅震驚的表情,知道火候到了。
    他沉聲說道:“三位老師傅,這東西叫球墨鑄鐵,外國人發明的,在國外叫‘Ductile Iron’,意思是‘有韌性的鐵’。它的強度、硬度、耐磨性,比咱們最好的灰鑄鐵高一大截,最關鍵的是,它有了鋼一樣的韌性,可以部分代替鍛鋼件,解決咱們沒有鍛鋼的問題。”
    JX省沒有鋼鐵廠,短時間也不建設鋼鐵廠,這種情況下鍛鋼的來源都是短缺的,需要有一種近似鍛鋼的產品,進行替代。
    “真的?”
    “當然是真的。”
    “你們原來見過沒有?”
    三位老師傅一起搖頭。
    陳曉克指著那斷口:“它的核心秘密,就是讓石墨從片狀變成球狀。石墨一成球,就對鐵基體的割裂作用降到最低,所以它又硬又韌!”
    陳曉克說的東西也不知道三位能不能聽懂,但是感覺應該差不多。
    “天底下還有這種神鐵?”鄒師傅激動得手都有些抖,“經理,這…這玩意兒咱們能搞?”
    “能!”陳曉克的回答斬釘截鐵,“我這次出去,就是找到了搞到這東西技術的門路。但路還得咱們自己一步步蹚出來,而且極其困難。”
    陳曉克雖然感覺自己完全有把握,但是還是要說清楚,要尊重技術。
    他不再賣關子,鋪開幾張他手繪的、簡化了的工藝流程圖,開始了清晰而務實的講解:
    “方法分三步走,步步都是都有要點。
    第一步淨化鐵水,要把硫降到極限。
    鄒師傅,這是您的頭關。用咱們的衝天爐,想煉出這球鐵,首要大敵就是‘硫’,硫高了,後麵一切免談。
    所以要改爐襯,把咱爐子裏的酸性爐襯扒了,換成鎂砂打結的堿性爐襯。在爐外還要脫硫,出鐵時,在鐵水包裏加蘇打粉,劇烈攪拌,扒渣。這一步煙大火猛,非常危險,但能有效降硫。
    第二步球化處理這是球墨化的核心。
    這是最危險的一步,鄒師傅,需要您親自操刀,別人幹不了。
    ‘藥引子’我通過外麵的朋友搞到了一點,我們要用它配製成球化劑。鎂這玩意兒見火就爆,必須壓成塊,用鍾罩壓到鐵水深處反應。
    ‘藥方成分、加入量、鐵水溫度,這三者必須精準配合。溫度低了,反應不徹底;高了,鎂燒損嚴重。全憑您的經驗看火色和反應火焰來判斷。
    用堤壩式澆包,球化劑放在堤壩一側,衝入高溫鐵水,瞬間會爆發劇烈的鎂光煙火焰,必須嚴格防護。
    第三步是孕育處理,定型的臨門一腳。
    球化處理後,鐵水有白口化傾向,必須立即加入矽鐵顆粒進行孕育處理,促進石墨析出並球化。
    動作要快,攪拌要勻,然後迅速澆注。
    為了能夠對比連鑄的情況,咱們用澆注三角試片,看斷口白口深度和顏色;砸斷試棒,看是不是銀灰色斷口、能不能彎不斷。這就得靠您幾位老師傅的‘火眼金睛’了。”
    陳曉克的講解條理清晰,將複雜的工藝拆解成了鄒師傅等人能夠理解的、具體的操作步驟和目標。
    雖然每一步都聽著凶險萬分,但卻指明了一條看得見、摸得著的路徑。
    鄒師傅聽得呼吸急促,但眼神越來越亮,他猛地一拍大腿:“經理!我明白了!這不就跟道士煉丹一樣嘛!‘藥引子’金貴,‘火候’要準!硫是雜質,得先除掉!這活兒…看著難,但有幹頭,我老鄒這輩子要是能煉出這‘球鐵’,值了!”
    劉師傅和魏師傅也摩拳擦掌:“老鄒,你隻管煉!後麵試棒加工、性能測試的活兒,交給我們!”
    陳曉克重重地點點頭:“好!那咱們就從今天開始,‘前進廠’球墨鑄鐵攻關小組,正式成立!鄒師傅任總指揮!我把身家性命和這點珍貴的‘藥引子’都交給您了!咱們不怕失敗,一次一次試,一定要把這塊‘硬骨頭’啃下來!”
    很快,工廠角落被劃為禁區,衝天爐開始了改造。一次又一次的試驗開始了,失敗、總結、再試驗…濃煙、烈焰、爆炸聲和成功的歡呼聲,開始在這片小小的天地間交替上演。
    實際上大家並不知道,他們正在叩擊一扇通往全新材料世界的大門。
    ……
    而回到現代從豐城回到NC市,陳曉克沒有馬上就回車間去淬煉技術。
    他再次騎上春田摩托,跑去山間轉悠了一圈,再會一會那些車友。
    這次陳曉克騎摩托的速度更慢了,聽著耳畔奔馳而過的一輛輛摩托,陳曉克心情特別安靜。
    哪怕這種人對他發出挑釁的喇叭聲或者擺出各種花活兒,他也渾不在意。
    這時說陳曉克沒有了激情,卻完全不對,他隻是把自己的激情在1950時空釋放了。
    會了車友後,大家一起再出發,這時陳曉克的速度才跑起來。
    可是他騎車的樣子,依舊非常沉穩,按照車友老蔣的話說,把跑山車騎出來了老爺車的感覺。
    閑聊之下,大家談談起了各自的工作和生活,聽著話語裏,大家似乎生活都不那麽如意,都羨慕陳曉克這種快樂的單身漢生活。
    聽說陳曉克暫時沒有工作而是學習技術時,老蔣道,“你不願意給人打工,就自己做個工作室吧!聽之前你說修複了一台老摩托,不如就做老摩托的修理和複原,我認識一個哥們,就幹這個,生意還可以。”
    陳曉克一聽也也似乎這是一個路子,他不可能長期用符老的的車間,短期學習一下技術還可以,長期就需要在現在給自己找一個營生。
    不能依賴符老活著或者依靠販賣物資過日子。
    因為他發現不管什麽物資,隻要盡可能是他生產加工出來的,就可以比較輕鬆地穿越時空之門。
    而不是他參與其中的物資,就在穿越時空之門時有變化。
    這恐怕就是他能騎著摩托穿越,而其他人不可以的原因。
    陳曉克沒有謝絕老蔣的好意,隻是產品自己還需要學習一下,等學習完成,就考慮這件事。
    老蔣看陳曉克答應,也就點頭同意,看著陳曉克能如此,他們這些老哥哥也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