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科舉雛形,王朝周期律

字數:4684   加入書籤

A+A-


    公孫劫話說的是相當難聽。
    今日本來是其樂融融。
    他其實並不想如此苛責,奈何他們咄咄逼人,怪不得他將這些人的心思戳破。
    秦國選拔官吏的製度很多。
    最重要的就是郎官製,但人數較少,往往能出牧郡縣擔任長吏。至於地方鄉吏,則有不同。需要當地三老舉薦,或是自身有爵位傍身,如此就能參加考試。考的主要就是秦律,足足有十八種。通過考試的,就能為鄉吏。
    貴族往往希望掌握上升通道。
    這就是人性使然。
    太學一出,會有很多意外。
    沒人知道是好是壞。
    所以保持現狀就是好的!
    他們的子嗣能作為【任子】,在學室中學習。加上他們悉心教導,當個縣吏是綽綽有餘。秦國主張宰相起於州部,而猛將發於卒伍。隻要再稍微運作,以後就能成為內史廷臣!
    所以反對的不止淳於越。
    就連馮去疾、王綰都不支持。
    先前蒙武和趙亥也知勸不了公孫劫,所以就說府庫錢糧不足。當然,財政吃緊肯定是真的,但也是變相的勸阻。想著等秦始皇回來後,再做定奪。
    萬萬沒想到啊……
    公孫劫能想到此法。
    叔孫通這時趕忙起身,笑嗬嗬打著圓場道:“丞相息怒。淳於博士並非此意,隻是這太學一出,恐會動搖根基。他也是擔心丞相安危,加上不勝酒力,才會失言。”
    “嗬……”
    公孫劫頓時冷笑。
    他舉起酒樽,一飲而盡。
    這件事他已寫進三三計劃。
    也就是必須得要完成!
    自他監國起,就發現各郡皆有問題。特別是偏遠的燕齊之地,急缺基層秦吏,很多都是由軍吏轉至地方為吏。
    基層鄉吏有諸多政務。
    經常需要押送徭役刑徒離去。
    如此,地方就會缺少官吏。
    另外,百家是秦國大一統的最後塊拚圖。曆史上秦國選擇了更為粗暴的法子,直接焚書絕了百家的根。至漢武帝時期,選擇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至此百家徹底絕跡。
    公孫劫很清楚這點。
    他選擇較為溫和的手段。
    將百家大賢忽悠至太學。
    而後以修書為由,閹割他們的思想。保留部分有利的東西,並且加以融合至他的源學內。他不是要罷黜百家,而是要他們能為秦所用。
    太學將會成為秦國的最高學府!
    各種思想激烈碰撞。
    掀起一場場工業革命。
    確保秦國的工藝領先地位!
    太學隻是開始,未來還能引申出科舉製。隻不過做事得要循序漸進,以後再慢慢來。但萬事開頭難,他必須要確保太學順利建立。
    此事牽扯甚多!
    這也是公孫劫如此強勢的原因。
    太學沒有任何商量的餘地。
    前麵他們嚷嚷著沒錢沒糧,公孫劫便用些手段,自籌錢糧修太學。現在又找各種理由,那公孫劫自不會給他們麵子!
    淳於越憤然坐下。
    此刻心裏頭也很是不甘。
    可他又能如何?
    這些年來,他們也都很清楚。公孫劫要做的事,從來沒有做不成的。也許有人駁斥反對,但最後依舊能做成。
    鮑白令之這時也站起身來,提醒道:“丞相通過這所謂的眾籌,募得了多少錢糧?未來又打算如何招攬弟子?莫非也全都要出三十萬錢?”
    “現在已有三千五百萬錢!”
    “這……這麽多?!”
    一時間眾人皆是嘩然。
    就連楊端和都愣住了。
    他前麵還尋思著公孫劫是錢不夠,所以才辦這生辰宴,為的就是收禮湊錢。沒曾想現在已有數千萬錢,省著點花完全足夠了。
    因為這年頭人工不值錢。
    反正有免費的刑徒徭役能用。
    隻要管他們的飯就好。
    至於木料?
    隻需一句話就能砍伐。
    “這算少的了。”張蒼接過話茬,淡淡道:“師弟要求可相當高,不是光有錢就行。得要有誠意且忠心,弟子也需要有些天賦,不是什麽歪瓜裂棗都能進太學的。”
    別看他雲淡風輕的。
    先前可是相當肉痛。
    因為拒絕了很多豪商。
    沒辦法,現在鹹陽太富裕了……
    可以說掌握秦國七成以上的財富。
    光富戶就足足有十二萬戶!
    巴氏為了入學資格,投了66萬錢。而後又想要得到茶葉的承包權,又砸二百萬錢,並且隻有短短十年。巴氏沒這麽多現錢,就選擇分期付款,還打算用糧帛抵錢。
    很多富戶能接受的是十萬錢,甚至是更少。畢竟他們家裏頭沒巴氏這麽富裕,對子嗣的投資也就這點能力,他們可全都被張蒼拒絕了。
    “至於弟子方麵……”公孫劫笑了笑,“諸位都能送弟子入學,束脩也不用多貴,每年十石糧食就行,自然也是有爵者優先。”
    這就是區別對待。
    但也更為符合秦國國情。
    有官爵傍身的人肯定不一樣。
    公孫劫也沒指望就能全改了,好歹是打個巴掌給顆糖吃,總要給他們些甜頭嚐嚐的。
    “如此倒是還行。”
    “束脩也很便宜。”
    “有丞相坐鎮,吾等也就放心了。”
    “但那些大賢願意入侵嗎?”
    一道道眼神同時看了過去。
    周青臣頓時縮了縮脖子。
    就連素來不服公孫劫的淳於越,都沒問這麽愚蠢的問題。公孫劫作為荀子高徒,昔日就頗有名氣。他和很多人的關係都不錯,並且都很服他。隻要公孫劫開口,他們自然會來。
    況且他們敢不來嗎?
    現在是法家獨大,百家勢微。儒家雖是顯學,可並不受秦國推崇,隻是在民間較為流行。
    至於其他家派就更慘了。
    比如說曾為顯學的墨家,現在也就秦墨混的稍微好些。但秦國也是用其才,不用其思想。秦墨主要就負責修造軍械工器,治國方麵壓根輪不到他們。
    至於名家、道家、陰陽家……他們現在生存狀況堪憂。有些混的甚至還不如方士,學說幾乎是要斷代滅絕。
    秦國組建太學,毫無疑問是給了他們個機會。如果能把握住,最起碼能生存下來。否則過不了多少年,他們就會徹底消失!
    “報——稟丞相!”
    “何事如此慌忙?”
    “陛……陛下……到了!”
    “啊?”
    公孫劫麵露詫異。
    政哥這就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