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江州大學的公告
字數:5096 加入書籤
首都大學數學中心。
杜彬院士正在研究一篇數學論文,題目叫做《七種高階定式的近似變換》。
這是《應用數學學報》馬上要刊載的論文,主題對應標題,講的就是幾種高階定式的近似變換方法。
杜彬就是論文審稿編輯,審稿時給了論文極高的評價。
即便審稿已經通過,他還是忍不住繼續研究,想計算出論文中各個變換形式的‘近似程度’以及對方程求解結果的影響。
一次又一次反複驗算,他發現幾種變換的近似程度是不同的,但都可以用‘極為近似’來評價。
最重要的是,無論代入任何一種高階偏微分方程,對求解結果的影響都微乎其微。
在完成了一次帶入線性偏微分方程的運算,並發現和使用傅立葉變換求得的結果幾乎一致後,杜彬頓時忍不住感歎,“好啊,真好!”
“帶入變換來求解,方程變得簡單,求解速度要快的多。”
“這幾個變換,都能當公式來用了。”
他說著抑製不住分享欲,看向對麵的年輕人,“魏傑,發你個論文,仔細看看,把裏麵的變換形式背下來。”
“做計算,很有用啊!”
魏傑擔任數學中心副研究員、首都大學助理教授,並得到杜彬院士的看重,是數學中心重點培養的青年人才。
聽到杜彬的話,他頓時好奇什麽樣的論文,能得到如此高的評價。
“七種高階定式的近似變換……”
“作者是,張明浩?”
魏傑把‘張明浩’三個字咬的很重,語氣中明顯帶著驚訝。
“有什麽不對嗎?”杜彬凝著眉頭疑惑問道。
魏傑馬上解釋道,“我剛刷了刷微博,有個熱搜的主角就是張明浩,是江州大學的博士生……應該不是一個人。”
他下意識做出判斷。
一篇能被杜彬院士看重的論文,作者不可能是個博士生。
“江州大學?博士生?”
杜彬一愣,馬上道,“什麽熱搜?詳細說說……”
“算了,我看看!”
網上的信息,結合老朋友孟國慶的隻言片語,杜彬馬上做出判斷,“就是他!”
“怎麽回事?”
“這麽優秀的博士生,會因為學術造假被開除?就讀江州大學,連入學都被質疑?”
簡直荒謬!
杜彬看著網上的信息,越看就越生氣,幹脆拿出手機打了個電話。
“施承乾,我是杜彬!”
“你們學校怎麽回事?那麽優秀的一個博士生,入個學還鬧上了?”
“看看網上都說的什麽,趕緊處理一下,還當校長呢,不行趕緊辭職!”
對麵是施承乾。
江州大學校長、西南數學研究院院長、科學院院士……
施承乾的頭銜很多,也正因為頭銜多,他的工作也非常忙。
剛參加完國外的數學會議,下了飛機就要去首都參加個經費預算會,忙到腳不沾地也根本沒關注大學事務。
大學事務也不用關心。
學校各類事務都有專人來處理,校長也基本不用做什麽。
現在老朋友打來電話懟上幾句,施承乾怎麽想都有點冤枉,他趕忙問了一下,也知道了兩件事——
第一,有個博士生因為入學問題上了新聞。
第二,這個博士生極為優秀,發了讓杜彬讚歎不已的數學論文,好像還牽扯一個什麽校企合作項目?
他忙著去開會,也抽空就給宣傳部主任楊麗萍打了個電話,“楊主任,新聞的那個事,趕緊處理!”
“我就說一點,一定要維護這個博士生,明白了吧!”
“您放心吧!”
楊麗萍趕緊回應,“我們開會討論過了,一定全力維護自己的學生……”
她還是第一次接到施承乾的電話。
這個事,連施校長都關注了,而且也給了同樣的處理原則。
“趕緊的,快一點!”
楊麗萍放下電話,著急的催促起來,“公告寫好了嗎?”
“用詞一定要注意,再改改,我還要拿給郭書記看呢!”
“連施校長都催了!”
輿論發酵的速度太快了。
一個小時以前,微博上就隻有評論、轉發多的帖子。
現在則登上了熱搜,關鍵字為#二月清退三月入學#,相關帖子的轉發、評論人數,迅速上了個新台階。
大量網友去江州大學賬號下留言。
那不能叫留言,而是質疑、怒罵,甚至詆毀……
不到一個小時,賬號置頂帖子的評論數量就高達上千條。
這種情況,常規的處理方法先是鎖定不允許評論,或者是精選評論不顯示。
江州大學賬號沒有這樣做,他們的做法是快速發出了公告。
不是針對輿情成立調查組展開調查,而是直接說了結論。
公告第一句就明確說明——
“張明浩的成績極為優異,並具有突出的科研才能,完全符合江州大學博士生入學標準!”
下麵做了三條補充,針對的就是網絡輿情問題了。
第一條說了三月份博士生招生情況,張明浩是常規流程入學。
第二條內容比較犀利,說的是‘實驗數據造假論文’。
“經調查,‘涉嫌實驗數據造假論文’隻是一篇實驗數據記錄,並不涉及博士生畢業需求。
論文不存在數據造假的理由,更不會涉及學術道德問題。”
最後一條則是澄清謠言,“網傳‘背景深厚’為不實謠言,望廣大網友不信謠、不傳謠……”
一個公告,上來就強調張明浩的優秀,明顯做出強硬力保的姿態。
在江州大學的公告發出去以後,相關輿論一下子就火熱起來,#江州大學公告#迅速成為網絡搜索關鍵字,其熱度比#二月清退三月入學#還要高的多。
究其原因,網友從未見過如此高校展示如此‘強硬’的姿態。
輿論主角被東港大學清退,再快速轉到江州大學讀博,常規去想都覺得有問題。
江州大學發的公告,開篇就強調張明浩非常優秀,否定網絡傳言的同時,就連東港大學的調查結果都否定了。
“這麽強硬?”
“不斷強調張明浩很優秀,他真有那麽優秀嗎?”
“江州大學可以啊!調查都不調查,直接下結論說沒問題!”
“這姿態,看起來占理啊!”
輿論風向發生了悄然變化。
有自媒體人站出來,很專業的對公告內容進行解析。
“江州大學的公告中,最核心的是實驗數據造假問題。
他們說‘論文不存在數據造假的理由,更不會涉及學術道德問題’,什麽意思呢?
一個是,論文內容是實驗數據記錄,發的期刊很差,連進行最低學術評價標準都達不到。
另外,因為隻是數據記錄,算不上研究成果,不會影響到博士生畢業問題,也就不存在數據作假的理由。
沒有作假理由,當然不牽扯學術道德問題。”
“說白了,一篇垃圾論文,有什麽可造假的?編造數據有什麽意義?”
這樣一解釋,眾多網友都明白過來。
一篇不涉及博士畢業的實驗記錄,當然就沒有理由去編造數據。
問題來了——
“如果江州大學說的是真的,為什麽東港大學調查認定了學術造假,還把張明浩清退了呢?”
“同樣一件事,調查結論不一致,究竟誰對誰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