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複刻實驗,又是湊巧碰上了?

字數:5594   加入書籤

A+A-


    東港大學,理學部綜合辦公室。
    行政主任崔國文時刻關注著‘張明浩入學輿論事件’。
    他一直是看熱鬧的心態,甚至有些幸災樂禍,到現在,他還記著學生宿舍裏,張明浩拒絕撤論文時說的話——
    “我丟臉、我願意!”
    當麵被一個學生硬懟回來,想想還是感覺很丟臉。
    現在就希望鬧得更大一些!
    “活該!”
    但幸災樂禍沒能維持多久,就見江州大學發公告強硬的維護張明浩。
    網絡輿論有了轉向!
    有人都開始質疑東港大學的調查和處理結果。
    崔國文看的有些破防,“還問誰對誰錯?當然是我們對,博士生實驗數據作假,給清退處分能有什麽問題!”
    “論文大、論文小,都是論文,一個博士生相信電磁場影響空氣,還不能說明問題?”
    “江州大學發公告說什麽成績優異?成績優異的學生多的是!”
    他的語調中滿是不屑。
    楊學文淡定的喝了口茶,笑道,“說的不是很明白嗎?還生氣什麽。”
    “他是江州大學的學生,和我們也沒關係,看看就行了。”
    張明浩已經江州大學的學生,網上再怎麽鬧還能影響到東港大學?
    他對張明浩根本不在意。
    對方當麵和他爭吵,但也隻是個學生而已,一個學生,還能翻天嗎?
    說開除就開除!
    想想薛坤,心裏還是難受。
    他和薛坤的矛盾源自一次職稱申報,薛坤的學術成果是夠了,可當時年紀還不到四十歲,就沒有把名字加上去。
    後來就大吵了一架,鬧到學校所有教職工都知道了。
    他回想著搖了搖頭,“薛坤、張明浩都是過去式了。”
    “不關注、不在意,他們的事情也影響不到我們。”
    崔國文想想也對。
    網絡輿論鬧起來以後,他們走正規流程成立調查組,發現存在實驗數據作假問題,決定對學生予以清退處理。
    整個流程,合法、合理、合規。
    但為什麽,江州大學要力保張明浩呢?語氣還這麽強硬?
    一個博士生,值得嗎?
    ……
    江州大學當然要力保張明浩!
    趙建陽已經來了三次光學實驗室,每次都問同樣一個問題,“新創科技的團隊什麽時候來?有確切消息嗎?”
    他恨不得馬上談好項目,然後給數學學院的教職工們‘發福利’。
    譚延明見到趙建陽都頭疼了,他捂著額頭歎息道,“老趙啊,你就別折磨我了!”
    “又不是我的項目,我的消息也是行政那邊給的。”
    趙建陽不好意思的笑笑,“我就和你熟啊!”
    “你們物院可是經費大戶,項目談好了,要多照顧一下我們數院!”
    譚延明聽的直翻白眼,“這個事,你得去找張明浩,我決定不了。”
    “什麽經費大戶,我都快為經費頭疼死了,孫雯教授一天來找我兩趟,她還有意研究光學超材料。”
    “那要多少錢,海量啊……都是張明浩惹的!”
    他說著都直咬牙。
    ……
    張明浩正和朱炳坤、薛坤一起待在實驗樓後麵的實驗間。
    實驗間外表看來和廠房類似,裏麵是一個個的小型實驗室,大部分實驗會在一樓進行,二樓是儲藏室和辦公室。
    他們是在一層最裏麵的實驗間。
    實驗間裏有高精度設備,還準備了實驗所需的材料——鎳/三氧化二鋁金屬陶瓷。
    “真要再來一次?”
    薛坤邊問著,還邊操作鑷子夾了一小片金屬陶瓷。
    “我相信那次實驗是對的,一定是缺失了什麽,才導致複刻不出來!”
    “再試一次看看。”
    張明浩的表情認真而堅定。
    “也許到江州大學就成功了?”薛坤開玩笑的說了句,說完自己都笑了。
    朱炳坤也在,他很好奇張明浩的‘數據造假實驗’。
    “實驗是‘鎳/三氧化二鋁金屬陶瓷’的檢測?”
    “對。”
    薛坤簡單說了下實驗。
    在東港大學時,他研究的是‘隨機結構電磁超材料性態’,主要針對‘鎳/三氧化二鋁金屬陶瓷’進行性質測定。
    這個研究取得了不小的進展,實驗成果還發表了國際頂級物理期刊上。
    ‘鎳/三氧化二鋁金屬陶瓷’,是一種鎳顆粒作為導電相隨機分布在三氧化二鋁基體中的材料。
    當鎳含量較低時,該材料的介電常數類似於三氧化二鋁。
    隨著鎳含量的提高,介電常數也會提高。
    鎳含量超過某一閾值時,材料內部就會形成導通的三維金屬網絡,出現負介電行為,介電常數為負值,成為一種“電磁超材料”。
    張明浩所做的實驗,就是固定係數對‘鎳/三氧化二鋁金屬陶瓷’進行測定。
    在溝通了幾句以後,薛坤就開始做實驗準備了。
    張明浩也跟著一起。
    穿越以來,還是第一次到實驗室做正規操作,但記憶是非常深刻的,畢竟跟著薛坤做了半年的實驗,操作也沒什麽問題。
    在材料、實驗準備過程中,他不斷使用《正確感知》,保證每一個操作步驟都是正確的。
    朱炳坤也做起了準備。
    張明浩堅信實驗有發現,但電磁場影響空氣……
    怎麽想都不可能!
    他不相信。
    張明浩堅持要試試,也就跟著做一下,但他不直接參與實驗,而是負責力學實驗室借來的精密儀器——高精流動性測定儀。
    這台設備能夠輔助測定風力,或者理解為‘空氣運動指數’,上方的柔片出現細微震顫,屏幕都會顯示出數值。
    高精度,說的不僅僅是‘精確’,更重要的是,能測定極低的數值。
    把設備放置在封閉的實驗室裏,人體呼吸帶來的空氣流動,都能被準確的測定出來。
    當然,缺陷也很明顯。
    隻要對著柔片吹上一口氣,測定數值頓時會達到‘999’的MAX級別。
    朱炳坤對設備進行控製,把柔片放置在實驗製造磁場的中心。
    他還找了大玻璃罩,把柔片和下方底座一起蓋住了。
    這樣一來,柔片就不會受到外在環境幹擾。
    準備完成!
    薛坤和張明浩也準備好了,三個人都站到了玻璃隔離窗外。
    “開始嗎?”朱炳坤扭過頭問道。
    薛坤也看向了張明浩。
    張明浩輕輕擰著眉,吸一口氣點了下頭,“開始吧!”
    按下電源按鈕。
    ‘鎳/三氧化二鋁金屬陶瓷’測定實驗正式開始。
    等了十幾秒,朱炳坤也啟動了高精流動性測定儀。
    三人一起看向測定儀的屏幕。
    “0、1、0、1……”
    測定儀屏幕上的數值,一直在‘0’和‘1’之間跳轉,也就表示沒有測定到任何流動。
    正當薛坤歎了口氣,打算放棄的時候,忽然注意到數值變成了‘15’。
    他揉了下眼睛,再看過去,就見數字從15慢慢下降。
    “9、5、3……”
    “0、1、0、1……”
    薛坤頓時驚呼一聲,“你們看到了吧?數字跳了!”
    “15!”
    “我也看到了,跳了!”朱炳坤也是滿臉驚訝。
    數字真跳了?
    跳到‘15’!
    這是不是代表,他們檢測到了實驗所帶來的空氣流動?
    兩人都看向張明浩。
    張明浩則是擰著眉,小聲嘀咕了句,“不應該啊!”
    “整個實驗的複刻是失敗的,怎麽會出現跳轉數值……”
    “又是湊巧碰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