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前所未有的物理發現!

字數:6332   加入書籤

A+A-


    “上散熱器!”
    “散熱器的效果不好,還會讓空氣流動,會影響結果……”
    “柔片罩住了,先試一下!”
    “……”
    “還是溫度問題,要不直接吹?恒定保持室溫,沒設備啊……”
    “直接吹,再試試!”
    “……”
    “就非要保持室溫嗎?或者可以再降低,比如說零度?用幹冰,或者用液氮?”
    “液氮溫度會不會太低了?”
    “沒驗證過低溫環境,可以試一下。”
    “常規來說,低溫下導電性能更好,去二樓找液氮……”
    “……”
    朱炳坤、薛坤以及張明浩,一直忙碌於實驗工作。
    他們用散熱器、散熱材料,甚至拿起風扇直接吹,但發現沒有任何效果後,幹脆決定采用穩定低溫手段——
    液氮!
    液氮的溫度低於196攝氏度,使用液氮導體進行冷卻,就可以讓導體溫度保持在196攝氏度左右。
    這是實驗室常用的手段。
    用液氮對鎳/三氧化二鋁金屬陶瓷進行冷卻,也不是直接能用的,設計相對要麻煩很多
    首先要把鎳/三氧化二鋁金屬陶瓷置於容器或封閉管道之中,增加了容器或者封閉管道,其他部分也要進行調整。
    液氮處在常溫下會揮發,就要控製往管道或容器中持續注入。
    實驗設計,就用了半個小時。
    在敲定了方案以後,他們一起用了三個小時,才做完實驗準備工作,就連高精度流動性測定儀都回了個平台。
    下一步,就可以進行實驗了
    這次薛坤留在了實驗間,他是要手動控製液氮的注入,把鎳/三氧化二鋁金屬陶瓷的溫度,一直保持在196攝氏度。
    朱炳坤和張明浩出了實驗間,他們還在隔著玻璃房觀看。
    實驗間內,薛坤朝玻璃窗招了下手。
    朱炳坤收到信號點了下頭,隨後凝重的說道,“開始吧!”
    張明浩控製著接通電源。
    朱炳坤依舊是負責高精度流動性測定儀,測定儀打開以後,他們一起盯著設備小屏幕上的數值。
    “0、1、0、1……”
    “0、1……”
    過了大概十幾秒,測定儀數值猛地調到了‘27’點。
    “27……”
    “35、43、39、32、24……”
    薛坤屏住呼吸,繼續專心控製著液氮注入速度。
    朱炳坤則激動道,“液氮溫度下也可以,而且比上次還高!”
    “最高43!”
    張明浩很用力的點頭。
    實驗到此,已經有了新發現,但實驗並沒有結束。
    他們想看的不止是波動數值,還想看持續實驗是否還會有下一次波動。
    實驗繼續!
    薛坤對溫度進行穩定控製。
    朱炳坤和張明浩則眼睛一眨不眨的盯著測定儀小屏幕上的數值。
    20秒。
    30秒。
    秒針的每一次跳動,都仿佛能牽動人心,計時跨過了32秒……
    數值再次出現波動!
    “0、1、0、29、37、45、31、14、1、0……”
    “呼——!”
    朱炳坤大呼了一口氣,兩隻眼睛瞪得圓圓的,臉色通紅。
    過不多時,他指著測定儀屏幕方向,猛地一喊,“有了、有了!”
    “有了!”
    張明浩用力一揮胳膊,表情猙獰,話音仿佛從嘴裏擠出來,“45!”
    “比上次還高!”
    “再等等!”
    薛坤也注意到了。
    他的心裏有著同樣的激動,但隻能暫時壓抑著,繼續控製液氮的穩定注入。
    實驗繼續!
    51秒。
    “0、1、0……”
    52秒。
    “30、42、44……”
    53秒。
    “19、7、0、1……”
    第三次了!
    朱炳坤仿佛忘記了激動,他盯著一張猙獰而通紅的臉,繼續死死盯著測定儀屏幕上跳動的數值。
    1分17秒。
    “0、19、42……”
    1分18秒。
    “32、17、4、0、1……”
    張明浩把眼睛瞪的渾圓,站在原地手臂肌肉緊繃著。
    兩隻手都伸出了四根手指。
    第四次!
    繼續!
    時間在靜默中緩緩流動,三十秒過去、一分鍾過去。
    兩分鍾、三分鍾……
    一直過了五分鍾,測定儀屏幕數值也沒再跳動一下。
    “呼——”
    朱炳坤、張明浩同時放鬆下來。
    “到這裏吧。”
    朱炳坤說了句,伸手敲了敲玻璃窗,“薛坤,可以了!”
    薛坤也明顯鬆了口氣。
    他放下了手頭上東西,操作著下了氮氣瓶,耐心的做起實驗的收尾工作。
    走出實驗間,就聽到朱炳坤激動的在做總結“四次波動!”
    “溫度77K,第一次波動12秒……”
    “最高波動峰值45、跳動時長2秒,間隔20到25秒區間……”
    朱炳坤說完站了起來。
    他拉住了張明浩的手,隨後看向走過來的薛坤,另一隻手拉住薛坤的手。
    然後,宣布道,“鎳/三氧化二鋁金屬陶瓷測定實驗!”
    “我們穩定的製造出了受到實驗影響,呈現有序間隔的空氣流動性波動!”
    “前所未有!”
    “從未發現的物理現象……”
    薛坤也拉住了張明浩的手,三人一起把手高高舉起來,不約而同的喊出聲,“耶——!”
    ……
    一晚上沒睡,張明浩年紀小還好一些,朱炳坤和薛坤都熬不住了。
    兩人頂著著大大的黑眼圈,明顯一副疲憊的模樣,偏偏還精神奕奕的討論著實驗,甚至還想繼續分析數據。
    張明浩連忙勸他們去休息。
    朱炳坤回了辦公室,裏麵有一張小床可以休息;薛坤則幹脆去了接待室,往沙發上一躺就睡過去了。
    張明浩幹脆趴在桌子上,再睜眼開已經七點鍾了。
    朱炳坤又來了。
    他依舊頂著黑眼圈,剛進門就關上了門,小聲道,“張明浩,我剛才一直在想怎麽發表實驗成果。”
    “你問我?”
    張明浩疑惑的指了指自己。
    在實驗成果發表方麵,朱炳坤怎麽要比他專業的多。
    朱炳坤抿嘴點頭,“有人信嗎?”
    張明浩沉默了。
    他想起了自己的實驗,被曝光以後,網絡和學校都認定是實驗數據造假。
    現在實驗能穩定製造出‘階段性波動’,但把實驗論文投稿頂尖學術期刊,大概率還是無法通過的。
    應用電磁學實驗室的招牌,還撐不起如此重大的實驗發現。
    投稿了,別人也不相信。
    薛坤也來了。
    他倒是沒想到成果發表問題,聽到朱炳坤說起,頓時也陷入思索,“我還真沒想到,有一天竟然會為了研究太重大而煩惱。”
    “深有同感!”
    兩人對視著點頭,可惜沒有其他人在,他們說的話注定隻能互相聽了。
    薛坤按了按額頭,忽然道,“這樣吧,先上報!”
    “給科研基金,給科技處。”
    “讓他們派專家來,看看是否涉及到保密問題,等他們驗證了,有專家背書發個國內頂刊不成問題。”
    “也不一定非要國際頂刊,新的物理發現,不用宣傳就有人幫忙宣傳了。”
    薛坤說著,語調又激動起來。
    朱炳坤也一樣。
    前所未有的物理發現,甚至代表什麽他們都不知道。
    但肯定,很厲害!
    “也許就能再入史冊,到時候,我們也是曆史留名!”
    “有這個,過兩年評個院士都沒問題!”
    “那都還遠,有這個發現,足夠申請下個項目了吧,要千萬級!”
    “一定沒問題。”
    薛坤說完,忽然看向了張明浩激動道,“你是對的!”
    “你的實驗是對的!”
    “東港大學認定你實驗造假,這下讓他們後悔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