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第一火炮手,轟天雷淩振

字數:5634   加入書籤

A+A-


    “你隻需掛個名頭,實際指揮由我來。”
    趙楷狐疑地看著武鬆,問道:
    “你真會?你也未曾領兵,可別...弄巧成拙。”
    何運貞趕忙說道:
    “哥哥能掐會算,定能打勝仗,哥哥若是去時,小弟生死相隨。”
    何運貞等了一年,隻為了這一天。
    還有他的父親何正複,一直在家裏等著。
    趙楷還在猶豫,武鬆嘿嘿笑道:
    “你不建功立業,如何爭奪太子?”
    一句話,說得趙楷臉色瞬間變了。
    徽宗的長子是趙桓,生母是王皇後,地位高,此時首封定王。
    按照嫡長繼承製,趙桓應該成為太子。
    此時,太子之位還沒有確定。
    諸位皇子都在暗中競爭,趙楷去年參加科舉,也是想借著科舉上位。
    但是沒辦法,遇到了武鬆,沒有考中狀元。
    要想把其他皇子踩在腳下,把趙桓壓下去,必須有特殊的功勞。
    而與西夏的戰爭,無疑是最好的跳板。
    想到這裏,趙楷說道:
    “好,隻要你肯定去,我願意!”
    趙楷下定了決心。
    何運貞問道:
    “哥哥,接下來該如何?”
    “等吧,等著蔡京、童貫告我狀,逼著我接下主將。”
    “好,我回去與父親說。”
    何運貞起身離開,趙楷也走了。
    宅子大門關上,戴宗問道:
    “二郎,領兵打仗不是玩笑,得仔細準備才是。”
    “院長放心,我心裏有數。”
    看看天色尚早,武鬆說道:
    “院長與我出去一趟,去尋一個人。”
    “好。”
    戴宗跟著武鬆出門,扈三娘看著,心中不悅。
    孫二娘趕忙喊道:
    “二郎,怎的不帶三娘?”
    “我去甲仗庫尋人,並非閑逛。”
    “你帶著三娘去便是。”
    武鬆知道扈三娘少女性子,喜歡粘著自己,笑道:
    “三娘與我同去吧。”
    “不去,與你院長同去。”
    扈三娘使小性子,眾人哄笑:
    “三娘去吧,你若不在,那街上的婊子又要把二郎勾了去。”
    聽了這話,扈三娘趕緊跟著武鬆出門。
    孫二娘笑道:
    “這丫頭,恨不得掛在二郎身上。”
    眾人又是一陣哄笑。
    出了宅子,武鬆往城西走去。
    扈三娘跟在身邊,左看看右看看,手時不時勾一勾武鬆的手指。
    戴宗看著,感覺自己出來有點多餘。
    到了城西,見到一座好大的庫房。
    扈三娘問道:“這是甚麽去處?”
    “這裏是甲仗庫,存放兵器甲胄之地。”
    “來這裏作甚?”
    武鬆走到門口,早有士兵上前詢問:
    “大人有甚麽事情?”
    武鬆穿著紫色官袍,士兵知道武鬆是大官兒。
    但是,甲仗庫作為軍備重地,沒有通行證不能進入。
    “我是武鬆,你們甲仗庫副使淩振可在?”
    “淩副使在庫中。”
    “勞煩通個話,便說我武鬆尋他有事。”
    士兵不敢怠慢,連忙通傳。
    很快,一個身材中等精幹的漢子走出來,對著武鬆行禮道:
    “可是狀元公當麵?”
    “正是我,淩副使有禮了。”
    “早聞狀元公大名,今日得見,果是非凡人物。”
    “淩副使若得空,請到街邊酒家吃杯酒如何?”
    “敢不從命。”
    淩振對著士兵說了幾句,便跟著武鬆離開。
    選了一家酒樓,要了一個雅間,四人坐下說話。
    “這位是我的義妹扈三娘,這位本是江州牢營的院長戴宗。”
    淩振拱手見過,算是認識了。
    “狀元公如何認得在下?”
    淩振很好奇,武鬆為什麽找他?
    甲仗庫副使屬於不入流的胥吏,平日裏沒有哪個大官兒會正眼瞧他。
    武鬆卻親自上門來請,淩振受寵若驚。
    “淩副使轟天雷的名號,誰人不知?”
    武鬆親自給淩振倒了一碗酒,淩振趕忙起身接了。
    眼前這個漢子不是別人,正是地軸星淩振,外號:轟天雷。
    按照《水滸傳》的劇情,呼延灼攻打梁山不利,派人請淩振幫忙。
    因為淩振擅長製造火炮、火藥,是大宋第一炮手,妥妥的技術型人才!
    後來被吳用設計抓住,在梁山泊入夥,排名五十二!
    火藥在古代可是好東西,這樣的專家人才,武鬆當然要截胡。
    聽了武鬆的誇獎,淩振有點不好意思:
    “些許伎倆罷了,怎入狀元公法眼。”
    “戰陣之上,若能得到淩副使相助,定能無往不利。”
    “過獎了,過獎了。”
    淩振不好意思,因為他的火藥、火炮雖然厲害,但是也就那樣。
    原因很簡單,淩振是大宋第一炮手,但大宋的技術不行。
    兵器的鍛造,不是那麽容易的事情,必須有工業基礎。
    不過,對於武鬆來說,這也不是問題。
    因為武鬆有更好的技術,淩振隻需按照武鬆的吩咐改良火藥、火炮就行。
    夥計送菜上來,武鬆陪著淩振喝了好幾碗。
    “無功不受祿,今日吃了狀元公的酒,不知有甚麽用在下的地方?”
    “不敢瞞淩副使,過些時日,我可能要出征西夏,屆時還請淩副使隨我同往。”
    淩振有些驚訝,他完全沒有聽到消息。
    不過也正常,他隻是一個甲仗庫的副使,哪裏曉得如此大事。
    “不是小的推脫,小的是甲仗庫的副使,隻怕走不得。”
    “淩副使放心,屆時我定向聖上求旨,為淩副使討個一官半職。”
    淩振聽聞,喜從天降,說道:
    “那有甚麽好說的,小的為狀元公馬首是瞻。”
    淩振是一個胥吏,一輩子無法做官。
    武鬆如果能讓徽宗下旨,給他授官,那就是突破階層,成為正式的官員。
    這等天大的好處,他豈會不要。
    “淩副使客氣了,待到出征時,再來相邀。”
    “若是他人使喚你時,切不可答應。”
    淩振說道:“小的已經答應狀元公,絕不食言。”
    “那便好。”
    四人好好喝了一頓酒,淩振回甲仗庫,武鬆回宅子。
    走在街上,卻見一個精壯的漢子,穿著軍服,手裏提著一杆金槍。
    見到此人,武鬆大喜道:
    “險些忘了此人。”
    戴宗看向前麵的漢子,問道:
    “那人是二郎的朋友?”
    “不是,但此人有大用處。”
    武鬆快步往前,追上前麵的漢子,問道:
    “敢問可是徐教師當麵?”
    漢子停下腳步,見武鬆身穿紫色袍服,連忙恭敬行禮,問道:
    “小可徐寧,不知大人哪位?”
    這個漢子不是別人,正是金槍手徐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