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墨儒爭鳴 扶蘇轉型初養成 第五十八章:始皇定調

字數:3461   加入書籤

A+A-


    麒麟殿內,隨著始皇“退朝”二字如金玉墜地,那場因墨家钜子到訪而引發的短暫風波,表麵上算是塵埃落定。百官依序躬身退出,淳於越等儒生麵色青白交錯,在幾位同僚的低聲勸慰下,悻悻然離去,背影透著幾分落寞與不甘。而支持贏昊或持務實態度的官員,如蒙毅、鄭國等人,雖未多言,但離殿時看向贏昊的目光中,明顯多了幾分不易察覺的讚許甚至欽佩。
    贏昊隨著人流走出大殿,初夏的陽光有些刺眼,他微微眯起眼,深吸了一口殿外帶著草木清香的空氣,方才在殿內緊繃的心神才稍稍鬆弛下來。內心OS:“好家夥,跟這些老夫子打嘴仗,比督工修路還累!動不動就上綱上線,扣大帽子,幸好哥們兒我機智,把話題拉回了‘辦實事’上!”
    他正暗自慶幸,卻見中車府令趙高不知何時悄無聲息地湊近了些,臉上堆著那標誌性的、略顯謙卑的笑容,低聲道:“昊公子今日在殿上應對,真是機敏過人,令人歎服。陛下雖未多言,但奴才瞧著,陛下心中是極滿意的。”
    贏昊心中警鈴微作,麵上卻笑得比趙高還燦爛純真:“中車府令過獎了,我不過是說了幾句實話罷了。一切都是為了父皇,為了大秦嘛!” OS:“黃鼠狼又來拜年了?這閹貨消息靈通,肯定知道墨家钜子的事,這會兒來示好,指不定肚子裏憋著什麽壞水。”
    趙高笑容不變,仿佛隨口一提:“公子心懷社稷,實乃大秦之福。隻是……墨家之人,向來行蹤詭秘,學說又……特立獨行。公子與之往來,還需多加謹慎,免得被些不明真相之人非議,徒增煩惱。”他話語看似關心,實則暗藏機鋒,既點出了贏昊行為可能帶來的“非議”,又把自己摘得幹淨。
    贏昊心中冷笑,臉上卻一副受教的模樣:“多謝中車府令提醒,我記下了。不過孟钜子乃是當世高人,與我談論的也不過是築路利民之事,並無不可對人言之處。清者自清,濁者自濁,些許流言,想必父皇聖心獨斷,自有明察。”
    他這話軟中帶硬,既點明了自己行為的正當性,又抬出了始皇,噎得趙高一時語塞,隻得幹笑兩聲:“公子明白就好,明白就好。”隨即找了個借口,躬身退開了。
    看著趙高離去的背影,贏昊眼神微冷。OS:“這老陰比,果然時刻盯著我。得讓黑石再多加小心,尤其是火藥那邊,絕不能讓他抓到任何把柄。”
    回到天工苑指揮部,贏昊還沒來得及喝口水,就見扶蘇已在營房內等候。他顯然是聽說了朝堂上的事情,臉上帶著幾分關切。
    “昊弟,今日朝會上……”扶蘇欲言又止。
    “大哥放心,沒事了。”贏昊擺擺手,渾不在意地灌了一大杯水,“就是淳於博士又拿墨家說事,被我頂回去了。父皇也說了,實效為先,空談誤國。”
    扶蘇聞言,鬆了口氣,隨即又微微蹙眉:“淳於博士等人,亦是忠心為國,隻是過於拘泥經典,不識變通。昊弟今日所言‘雙輪並行’、‘百家可用’,細細思之,確有其理。治國之道,或許本當如此兼容並蓄。”
    贏昊有些意外地看了扶蘇一眼,笑道:“大哥能這麽想就太好了!我就覺得,光靠仁義道德填不飽肚子,打不了勝仗;可光靠刀兵律法,也難讓人心服口服。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嘛!” OS:“不錯不錯,大哥的思想覺悟在穩步提高!看來實務鍛煉果然有效!”
    扶蘇對贏昊口中偶爾蹦出的奇怪詞匯早已見怪不怪,隻是若有所思地點點頭。
    接下來的幾日,朝堂上那場爭論的餘波似乎漸漸平息。但贏昊能感覺到,一種微妙的變化正在發生。前來指揮部接洽公務的少府、將作等衙署的官員,態度似乎更加恭敬和配合了幾分。甚至連一些原本對天工苑“奇技淫巧”持保留態度的中層官吏,在見到那源源不斷產出的標準化零件和日益延伸的平整路基後,眼神中也少了幾分質疑,多了幾分驚奇。
    而關於昊公子“笑言皆為民,實效為先”的論調,以及陛下“空談誤國,實幹興邦”的定評,也不脛而走,在鹹陽官場乃至士林中間悄然流傳。這無疑給那些埋頭於具體事務、講究實際效果的官員打了一劑強心針,也使得儒家保守派的聲音暫時收斂了許多。
    這一日,贏昊正在視察一處剛剛完成水泥鋪設的路段,親自檢查路麵的平整度和養護情況。忽有快馬傳來口諭,陛下召見。
    贏昊不敢怠慢,匆匆趕回鹹陽宮,在章台宮偏殿再次見到了始皇。
    殿內隻有父子二人。嬴政沒有像往常一樣站在疆域圖前,而是坐於案後,手中拿著一份由天工苑呈送的、采用新式表格和數字記錄的工程進度簡報。這簡報形式也是贏昊推行“標準化”的一部分,力求清晰直觀。
    “子樂,”始皇放下簡報,目光落在贏昊身上,依舊是那副看不出喜怒的威嚴麵容,“朝堂之上,你言‘百家可用’,‘實效為先’。朕且問你,你那天工苑,如今匯聚工匠,推行新法,更與墨家有所往來。你可知,此舉在有些人眼中,乃是結黨營私,培植勢力之嫌?”
    贏昊心中一震,知道這才是父皇真正要敲打自己的地方。他立刻收斂心神,恭敬答道:“回父皇,兒臣從未有此心!天工苑所為,其一,乃是為完成父皇修築馳道之重托;其二,兒臣以為,工匠技藝,亦是強國之本。匯聚工匠,是為集思廣益,推行新法,是為提升效率。至於墨家,其擅長機關工造,兒臣與之往來,僅為請教技藝,利於工程。若因此惹來非議,兒臣……兒臣願辭去天工苑之職,隻專心督造馳道,以避嫌疑!”他這話以退為進,姿態放得極低。
    嬴政深邃的目光凝視著他,片刻後,才緩緩道:“朕既用你,便信你。你之所為,朕皆看在眼中。結黨營私與否,不在你與何人往來,而在你之心,在你之行。”
    他站起身,走到贏昊麵前,沉聲道:“記住你今日在朝堂之言,記住朕‘實效為先’之訓。隻要你一心為公,所行之事利於大秦,些許流言,朕自會為你擋之。然,若你恃寵而驕,或借機營私,朕亦絕不姑息!”
    “兒臣謹記父皇教誨!定當恪盡職守,一心為公,絕不敢有負父皇信任!”贏昊連忙躬身,心中卻是鬆了一口氣。始皇這番話,既是警告,也是再次的肯定和支持。
    “嗯。”始皇微微頷首,“馳道工程,需加速進行。北地郡報,匈奴近來又有異動。此路早一日貫通,我大軍便可早一日獲得補給。”
    “兒臣明白!定當竭盡全力,確保工期!”贏昊肅然應道。
    離開章台宮,贏昊回頭望了一眼那巍峨的宮殿,心中感慨。他知道,經過朝堂辯論和始皇的這次單獨召見,他在鹹陽宮乃至大秦朝堂的地位,已然不同。他獲得了更大的行動自由和信任,但隨之而來的,是更高的期望和更嚴格的審視。
    “實幹興邦……”贏昊喃喃自語,握緊了拳頭,“那就幹出個樣子來給他們看看!”
    帝國的車輪,在清除了意識形態的路障並獲得最高掌舵者的明確支持後,必將以更快的速度,碾壓過一切艱難險阻,向著既定的目標隆隆前進。而贏昊這個年輕的“總工程師”,也將在風浪中,逐漸成長為真正能夠影響帝國走向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