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芸娘欣喜,惟瑾贈銀報恩

字數:11011   加入書籤

A+A-


    從清雅靜謐的趙府巷弄走出,
    蘇惟瑾並未直接回家。
    七叔公今日去了族中處理些瑣事,
    他心中卻還惦念著另一處更早給予他溫暖的地方。
    拐過幾個街口,
    周遭的景致從讀書人的清幽逐漸變為市井的喧鬧,
    最後停在一處臨街的狹窄鋪麵前。
    這裏便是陳家的書鋪了,
    與其說是書鋪,
    不如說是個代寫書信、
    兼賣些便宜筆墨紙張並零星話本野史的小攤檔擴出來的門臉。
    門楣低矮,掛著一塊舊木匾,
    上書“陳氏書坊”四個已有些模糊的字。
    鋪麵不大,裏麵光線有些暗,
    靠牆立著兩個斑駁的書架,
    架上書籍並不甚多。
    空氣中彌漫著舊紙張和墨錠特有的味道,
    混雜著從後院飄來的淡淡藥香。
    蘇惟瑾站在門口,
    稍稍適應了一下光線的變化,
    便看見櫃台後,
    一個穿著洗得發白的淺碧色襦裙的少女正踮著腳尖,
    費力地想將一摞新訂好的賬本放到高處貨架上去。
    那少女身量未足,體態纖細,
    側麵看去,鼻尖沁出細密的汗珠,
    臉頰因用力而微微泛紅,正是陳芸娘。
    “芸娘。”蘇惟瑾出聲喚道,聲音不自覺放輕柔了些。
    陳芸娘聞聲嚇了一跳,
    手一抖,那摞賬本眼看就要滑落。
    蘇惟瑾一個箭步上前,伸手穩穩托住。
    “蘇…蘇相公?”
    陳芸娘轉過身,見到是蘇惟瑾,
    臉上瞬間飛起兩朵紅雲,
    手忙腳亂地斂衽行禮,
    聲音細若蚊蚋。
    “您…您怎麽來了?快請進。”
    她眼神有些慌亂,
    下意識地整理了一下並不淩亂的裙擺和鬢角。
    眼前的蘇惟瑾,早已不是當初那個需要她偷偷塞菜餅子的落魄少年了。
    “路過,來看看陳伯父和陳嬸嬸,還有你。”
    蘇惟瑾將賬本放好,
    目光掃過略顯空蕩的書架和有些冷清的鋪麵,
    心下明了陳家的日子依舊拮據。
    超頻大腦瞬間回憶起當初昏迷醒來時,
    那一塊雜糧餅子和少女擔憂的眼神,
    以及後來幾次“自己被處罰”時,
    她偷偷塞過來的還帶著體溫的餅子。
    這份雪中送炭的恩情,他從未忘卻。
    “爹娘都在後頭呢,
    我…我去叫他們!”
    芸娘說著,就要往後院跑。
    “不必麻煩,我進去就好。”
    蘇惟瑾溫和地阻止她,
    跟著她穿過一道布簾,
    走進後麵的小天井。
    天井更顯狹小,一角堆著些雜物,
    另一角架著個小泥爐,
    正咕嘟咕嘟地煎著藥,
    濃鬱的藥味正是由此而來。
    陳母正坐在小凳上守著藥罐,
    見到蘇惟瑾,先是吃了一驚,
    隨即連忙站起來,在圍裙上搓著手,
    有些無措:
    “是…是蘇童生啊!
    您…您快請坐,
    屋裏窄,委屈您了。”
    她慌忙要去搬屋裏唯一一張像樣的竹椅。
    “嬸子千萬別客氣,我站著就好。”
    蘇惟瑾趕緊攔住她,
    目光看向半開著門的裏屋,
    壓低聲音。
    “伯父今日身體可好些了?”
    提到丈夫,陳母神色一黯,強笑道:
    “勞您記掛,還是老樣子,
    咳得厲害,下不了地。”
    蘇惟瑾沉吟片刻,道:
    “我能進去看看伯父嗎?”
    “這…這怎麽好,屋裏病氣重,
    別衝撞了您…”
    陳母連連擺手。
    “無妨的。”
    蘇惟瑾態度堅決,
    芸娘也在一旁小聲道:
    “娘,就讓蘇相公看看吧…”
    陳母這才讓開身子。
    裏屋光線更暗,陳設簡單到近乎簡陋。
    一張板床,一張舊桌。
    一個形容枯槁、不斷咳嗽的中年男子靠在床頭,
    正是芸娘的父親陳伯康。
    他見到蘇惟瑾,渾濁的眼睛裏閃過一絲訝異,
    掙紮著想坐起來:
    “是…是蘇童生?失禮了…”
    “伯父快躺著。”
    蘇惟瑾快步上前扶住他,
    順勢坐在床沿,
    手指看似不經意地搭在了陳伯康幹瘦的手腕上。
    超頻大腦瞬間啟動醫學知識庫,
    脈象浮緊而數,伴有濁音…
    “伯父這病,是積勞成體虛,
    又感了風寒,邪氣入裏,
    鬱而化熱,煉液為痰,
    痰熱壅肺所致。”
    蘇惟瑾緩緩開口,語氣篤定。
    “先前大夫開的方子,
    可是以溫補為主,
    兼用了些麻黃、杏仁?”
    陳伯康和陳母都愣住了,
    尤其是陳伯康,
    他自己是讀過些書的,
    聞言驚疑道:
    “蘇…蘇童生還懂岐黃之術?
    所言絲毫不差!
    隻是這藥吃了許久,總不見大好,
    反反複複…”
    “方子大體是對的,
    但或許可稍作調整。”
    蘇惟瑾道。
    “溫補之藥可稍減,
    加入黃芩、桑白皮、瓜蔞仁以清瀉肺熱,
    化痰止咳……”
    他語速平穩,引經據典
    (現代醫學知識經過古代中醫術語包裝),
    說得頭頭是道,聽得陳家三人目瞪口呆。
    “這…這…”
    陳母又驚又喜,簡直不知說什麽好。
    蘇惟瑾卻已從懷中取出一個早就準備好的、
    沉甸甸的青色布囊,
    不由分說地塞到陳母手中:
    “嬸子,這裏有些銀兩,您收著。
    給伯父換個好些的大夫,
    抓幾副好藥,
    再買些滋補調養的東西。
    務必讓伯父安心養病。”
    陳母一掂那重量,
    嚇得就要推回來:
    “使不得!使不得!
    蘇童生,這太多了!
    我們怎麽能收您這麽重的禮!
    往日那些…不過是一碗粥一張餅,
    不值當的!您快拿回去!”
    床上的陳伯康也急得連連咳嗽,
    掙紮著拒絕。
    芸娘也在一旁急得眼圈發紅,
    跟著母親一起推拒。
    蘇惟瑾看著陳家三人雖困窘卻堅決不肯受惠的樣子,
    心中湧起的是一絲真正的慚愧和感動。
    他方才的舉動,雖出於報恩,
    卻帶著一種居高臨下的“施舍”意味。
    超頻大腦瞬間重新計算,調整策略。
    他收回錢袋,
    在陳家三人稍稍鬆口氣卻又有些失落(畢竟確實急需錢)的複雜目光中,
    話鋒一轉,語氣變得誠懇而務實:
    “是惟瑾考慮不周了。
    伯父,嬸子,芸娘,
    既然如此,那我換個說法。”
    他目光掃過這間逼仄的屋子,
    看向外間的書鋪:
    “伯父這書鋪,地段尚可,
    隻是經營上或許有些難處。
    我如今雖進了學,
    往後筆墨文章、詩詞唱和乃至科舉程文的需求隻會更多。
    我想與伯父合作,
    我以這五十兩銀子入股書鋪,
    不算借貸,算是東家之一。
    伯父可用這錢擴充書目,
    采購些時新的科舉範文、詩詞選集,
    或是尋些有趣的話本小說來刻印售賣。”
    他頓了頓,看向眼中重新燃起光彩的陳伯康:
    “不瞞伯父,我平日也有些拙作,
    詩詞策論乃至小說雜文,
    日後若寫成,便可放在咱們鋪子裏刊印發售。
    所得利潤,按股分成。
    如此,既解決了我的文稿刊印之需,
    也能讓書鋪生意有所起色,
    更能讓伯父一家有個長久的進項,
    安心養病。
    您看如何?”
    這一番話,合情合理,既給予了幫助,
    又充分尊重了陳家的自尊心,
    更描繪了一個切實可行的、
    互利共贏的未來藍圖。
    不是施舍,是合作!是投資!
    陳伯康渾濁的眼睛猛地亮了起來,
    呼吸都急促了幾分。
    他是個讀書人,自然看得出這其中蘊含的機遇!
    蘇惟瑾如今是沭陽風頭最勁的才子,
    他的墨寶文章,多少人求而不得!
    若真能放在自家鋪子刊印…
    這哪裏是送錢,這簡直是送了一座會移動的金山過來!
    “這…這…蘇…
    蘇相公此言當真?
    老朽…老朽這破落鋪子,
    何德何能…”
    “伯父的手藝和信譽,
    便是最大的資本。”
    蘇惟瑾微笑。
    “若您同意,我們便可立個簡單的契書。”
    “同意!自然同意!”
    陳伯康掙紮著想要下床,
    被陳母和芸娘按住,他連連道。
    “老婆子,快!
    快拿紙筆來!請蘇相公立契!”
    陳母此刻也明白了過來,
    喜極而泣,連忙去取筆墨。
    芸娘站在一旁,看著蘇惟瑾,
    眼中充滿了難以置信的驚喜和深深的感激。
    她看著蘇惟瑾認真書寫契書的側臉,
    心跳得厲害,臉頰緋紅,
    連忙低下頭去,
    心中那份朦朧的情愫,
    此刻如同被春雨澆灌的種子,悄然破土。
    很快,一份簡單的合夥契書寫就,
    雙方簽字畫押。
    蘇惟瑾將五十兩銀子再次拿出,
    這次陳母接得無比踏實,臉上笑開了花。
    這邊的動靜早已驚動了左鄰右舍,
    不少人都探頭探腦地張望。
    當看到蘇惟瑾從陳家出來,
    陳母和芸娘滿臉喜色地相送,
    又隱約聽到“入股”、“合夥”、“刊印文章”等詞語,消息很快傳開。
    “瞧瞧人家蘇童生!真是知恩圖報啊!”
    “陳家這是時來運轉了!”
    “有才又有德,這樣的後生,真是難得!”
    鄰裏們的議論充滿了羨慕和讚譽。
    蘇惟瑾在門口,對送出來的陳母和芸娘溫言道:
    “嬸子,芸娘,以後我會常來看望伯父,也會將文稿送來。
    鋪子有什麽事,也可讓芸娘去西街尋我。”
    “哎!哎!多謝蘇相公!您慢走!”
    陳母連聲應著。
    芸娘鼓足勇氣,
    抬起水汪汪的眼睛看了蘇惟瑾一眼,
    聲如蚊蚋卻清晰地道:
    “蘇…蘇相公,多謝你。”
    千言萬語,都融在了這一句道謝和那欲說還休的眼神裏。
    蘇惟瑾對她微微一笑,點了點頭,
    這才在鄰裏們讚賞的目光中,轉身離去。
    腳步輕快,心中一片溫潤舒暢。
    報答恩情,原不該是居高臨下的施舍,
    而是彼此尊重、互相成就。
    這種感覺,比在詩會上碾壓對手,
    比在考場上驚豔考官,
    更讓他覺得踏實和愉悅。
    他走出巷口,融入街道的人流,
    超頻大腦仍在處理方才接收到的信息
    ——陳母在接過銀兩時,除了喜悅,
    眼底深處似乎還藏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憂慮,
    以及芸娘在送別時,欲言又止的神情。
    她們似乎還有什麽難處未曾言明。
    “或許,隻是我多心了。”
    蘇惟瑾心道,將這細微的異樣暫且壓下。
    然而,他並不知道,一場針對陳氏書鋪、
    或者說,是針對他這位新晉合夥人的風波,
    已然在暗處悄然醞釀。
    就在他離開後不久,
    幾個鬼鬼祟祟的身影,
    便出現在了書鋪對麵的街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