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父女溫情與蘇家牽掛
字數:8982 加入書籤
1993 年 10 月底,秋意像一層被陽光曬軟的薄紗,裹著帶著桂花香的微涼晚風漫過南方的小城。
街邊兩排梧桐樹早已褪去盛夏的濃綠,枝頭綴滿金黃的葉片,風一吹,就像無數隻振翅的蝴蝶打著旋兒落在青石板路上,層層疊疊堆出一寸多厚的鬆軟 “地毯”。
行人踩著上去,“沙沙” 的聲響伴著秋風在街巷裏輕輕回蕩,偶爾有紮著羊角辮、穿著碎花小外套的孩子,追著打轉的落葉從街這頭跑到那頭,
清脆的笑聲像剛剝開的橘子糖,甜絲絲地飄在空氣裏,連路過的老人都忍不住停下腳步,笑著朝孩子們的方向望一眼。
林凡的 “笑笑寶貝屋” 就藏在這條不算繁華卻滿是煙火氣的街道中段,左邊是賣糖炒栗子的小攤,剛出鍋的栗子裹著焦香,熱氣騰騰地在鐵鍋裏翻滾;
右邊是飄著豆漿香的早餐店,磨好的豆漿順著粗瓷勺子緩緩流入碗中,撒上一勺白糖,甜香能飄出半條街。店麵雖隻有二十來平米,卻透著讓人安心的暖意。
木質招牌被多年的陽光和雨水浸潤,泛出溫潤的琥珀光澤,邊角處還留著林凡當年親手打磨的細膩紋路,沒有一絲毛刺;
門楣上掛著兩串彩色玻璃風鈴,紅色、藍色、綠色的玻璃珠串在一起,風一吹就發出 “叮鈴叮鈴” 的脆響,老遠就能聽見,像是在跟路過的人熱情打招呼 ——
不少孩子就是循著這鈴聲,拉著家長的手走進店裏的。
清晨的父女日常:小幫手的 “任務”
清晨七點半,晨光剛把街道染成淡金色,天邊還留著一抹淡淡的橘紅,林凡就推開了店門。
門軸 “吱呀” 一聲輕響,像是老夥計的問候,還沒等他把那塊寫著 “營業中” 的原木色木牌掛好,一個小小的身影就從隔壁早餐店的方向撲了過來,穿著淺粉色的小鞋子,紮著兩個翹翹的小辮子,穩穩地紮進他懷裏。
“爸爸,爸爸!”
笑笑仰著肉嘟嘟的小臉,額頭上還沾著一點早餐店的白糖末,像顆小小的白芝麻,一雙黑葡萄似的大眼睛亮晶晶的,像藏著兩顆揉碎的小星星,
“今天我能在店裏幫你整理文具嗎?我昨天跟幼兒園的小花說,我能把橡皮擺得像小士兵一樣整齊呢!小花還說要來看我擺的‘士兵隊’,要是擺得不好看,她該笑話我啦!”
林凡彎腰抱起女兒,用指腹輕輕擦掉她額頭上的糖末,指尖觸到孩子溫熱的皮膚,心裏軟得一塌糊塗。
他在笑笑軟乎乎的額頭上親了一口,笑著說:“當然可以啦,我的小幫手。
不過整理文具的時候要輕輕拿哦,可不能把鉛筆弄斷 —— 你上次把新買的 HB 鉛筆掰斷,還跟我說‘它想變成兩段陪我玩’,後來發現鉛筆芯斷在裏麵,還偷偷抹眼淚呢,還記得嗎?”
笑笑不好意思地抿抿嘴,小臉蛋紅撲撲的,小胳膊緊緊抱著林凡的脖子,在他臉頰上回蹭了一下,毛茸茸的頭發蹭得林凡心尖發癢。
她小聲嘟囔:“我這次肯定小心!我還會幫爸爸擦貨架,用你給我的小抹布,把每個掛鉤都擦得亮亮的,就像鏡子一樣能照出我!”
店鋪裏的暖意比街上更濃,剛進門就能聞到一股淡淡的洗衣粉香味,混合著棉花的柔軟氣息 —— 那是林凡每天早上用溫水擦拭貨架時留下的。
他總說,孩子用的東西,一定要幹淨,不能有一點灰,不然孩子皮膚嫩,容易過敏。
寶貝屋裏的 “用心”:童裝與文具的細節
左手邊的童裝區,淺木色的貨架被擦得一塵不染,連金屬掛鉤都亮得能映出人影。
淺藍、粉白、鵝黃的衣服按尺碼整齊排列,從新生兒的連體衣到十歲孩子的外套一應俱全,伸手摸上去,全是柔軟透氣的純棉布料,貼在皮膚上暖暖的。
這些衣服裏,既有適合上學穿的藏青色運動套裝,袖口和褲腳都縫著米白色的耐磨補丁,補丁邊緣還細心地鎖了邊,針腳細密得看不見線頭,不用擔心磨到孩子嬌嫩的皮膚;
也有過節穿的淺粉色小禮裙,裙擺上繡著細碎的白色小花,每一朵花都要繡上三四層,領口處綴著一圈小小的珍珠扣,圓潤光滑,孩子轉起來的時候,裙擺像朵綻放的櫻花,引得不少家長駐足。
這些童裝大多來自本地口碑極好的 “娃娃樂” 品牌,當時在小城的家長圈裏幾乎是 “放心” 的代名詞。
這個品牌的老板是林凡的老熟人,之前也在國營廠工作,後來自己開了服裝廠,專門做兒童服裝。
他們用的都是新疆長絨棉,纖維長、韌性好,洗十幾次都不褪色、不起球,領口也不會變形。更重要的是,價格還比國營商場裏便宜三成 ——
當時國營商場裏一套兒童運動服要三十五塊,而 “笑笑寶貝屋” 裏隻賣二十五塊,普通工薪家庭都能接受。
據林凡藍色封皮的銷售筆記本記錄,店裏單 “娃娃樂” 品牌的童裝每月就能賣出五十多套,開學季時銷量更是能衝到七十多套,占童裝總銷量的七成左右,不少家長都是買過一次就成了回頭客,還會帶著朋友、同事來。
就像上周三傍晚,住在隔壁巷的張阿姨踩著下班的鈴聲衝進店裏,手裏還提著剛買的青菜,一口氣買了三套 “娃娃樂” 的運動套裝,一套藏青、一套淺灰、一套淺藍。
“哎呀,林凡,可算趕上你沒關門!”
張阿姨一邊擦汗,一邊翻著衣架上的衣服,跟林凡念叨,“我家那小子太皮了,上周剛在別的店買的褲子,沒兩天膝蓋就磨破了,還哭著說不能去上體育課。
上次在你這兒買的淺藍套裝,穿了快一個月,膝蓋那兒還是好好的,洗了好幾次也沒變形。昨天我鄰居李姐看見,還追著我問在哪兒買的,說她家姑娘總嫌衣服硬,我讓她明天就來你這兒看看!”
右手邊的文具區更熱鬧,貨架上擺滿了孩子們喜歡的小物件,像一座五彩斑斕的小城堡。鉛筆杆上印著米老鼠、唐老鴨的卡通形象,有的還裹著一層防滑的軟膠,握在手裏舒服極了;
筆帽上掛著小小的鈴鐺,寫字的時候 “叮鈴” 作響,引得孩子們愛不釋手;橡皮做成小熊、兔子、草莓的模樣,圓滾滾的,聞起來還有淡淡的水果香味,有蘋果味、橘子味,還有孩子們最喜歡的草莓味;
連筆記本封麵都是《葫蘆娃》《黑貓警長》這些熱門動畫的角色,內頁還印著可愛的小格子,有的格子裏還畫著小太陽、小花朵,孩子們寫字的時候都更有勁頭了。
笑笑正蹲在文具區的小凳子上 —— 這凳子是林凡專門給她做的,高度剛好適合她 —— 小心翼翼地把橡皮一個個擺進透明的展示盒裏。
她小眉頭微微皺著,一臉認真,嘴裏還小聲念叨著:“小熊橡皮要和小兔橡皮挨在一起,它們是好朋友,分開了會難過的。
還有草莓橡皮,要放在最上麵,它最漂亮啦,小朋友一進來就能看見,就會喜歡它啦!爸爸,你看我擺得對不對?”
林凡走過去,靠在貨架邊看著女兒認真的樣子,心裏像被溫水泡過一樣柔軟。
他還記得有一次王猛不小心把草莓橡皮挪到了下麵,笑笑委屈地哭了,說 “草莓橡皮見不到太陽,會不開心的”,後來王猛特意蹲下來跟草莓橡皮 “道歉”,才把她哄好。
這時,門口的風鈴又響了,“叮鈴叮鈴” 的聲音打斷了父女倆的溫馨時刻。
一個穿著藍色外套的小男孩拉著媽媽的手走進來,小男孩留著小平頭,眼睛圓圓的,一下子就被貨架上的筆記本吸引了,掙脫媽媽的手跑過來,指著一本印著孫悟空的筆記本喊:
“媽媽,媽媽!我就要這個!孫悟空有金箍棒,可厲害啦!我們班好多同學都用這種筆記本,老師還誇它紙厚,寫起來不洇墨呢!
上次我同桌用的就是這個,我看他寫字的時候,墨水一點都沒透到後麵!”
小男孩的媽媽笑著跟過來,拿起筆記本翻了翻,紙張厚實光滑,摸起來很有質感。
她對林凡說:“這店裏的文具確實不錯,上次給孩子買的那盒鉛筆,寫起來特別順滑,孩子說比學校門口小賣部買的好用多了,不容易斷芯。
之前在小賣部買的鉛筆,寫著寫著芯就斷了,孩子還跟我發脾氣,說耽誤他寫作業。”
林凡連忙笑著回應:
“謝謝您的認可,我們選文具都特別注重質量,進貨的時候都要親自試一下 ——
鉛筆要寫著順滑、不易斷芯,橡皮要擦得幹淨、不掉渣,筆記本的紙要厚、不洇墨,就是想讓孩子們用得舒心。”
據他統計,文具區每月銷售額能穩定在兩千元以上,當時小城平均工資每月也就三百多塊,趕上兒童節或期末考試前,銷售額還能多賣幾百塊,最高的時候一個月賣了兩千八百多塊。
蘇家的牽掛:舅舅的提議與父女的心意
自從蘇瑾瑜上次來過,林凡表麵上依舊保持著往日的節奏:
早上七點半準時開門,先把臨街的玻璃窗擦得透亮,連窗縫裏的灰塵都要拿小刷子仔細擦掉;再把貨架上的衣服、文具一一擺整齊,童裝按顏色和尺碼排好,深色在下麵,淺色在上麵,方便家長挑選;
文具把最新款放在最顯眼的位置,比如剛到的印著《西遊記》角色的鉛筆,就放在貨架最上層;顧客來了,他笑著迎上去,耐心幫家長挑尺碼,陪孩子選圖案,還會講筆記本封麵上的動畫故事,比如《黑貓警長》抓壞蛋的情節,引得孩子哈哈大笑。
可隻有他自己知道,心裏那根弦一直繃得緊緊的,連整理衣服時都忍不住走神。
蘇瑾瑜是笑笑的親舅舅,也是蘇家集團的董事長 ——
蘇家背景深厚,蘇老太爺蘇定方是退休的國家七大常委,姥爺蘇振邦是軍部高層領導,大舅、二舅也在重要崗位任職,蘇瑾瑜在商界更是年輕有為。
蘇瑾瑜平時很少來小城,這次來,顯然是為了笑笑。
上次來的時候,蘇瑾瑜穿著筆挺的中山裝,麵料考究,手裏提著精致的 “稻香村” 點心盒 ;那是大城市有名的點心,小城很少能買到。
他坐在店裏的小椅子上,喝了一杯林凡泡的茉莉花茶,茶都涼了,才慢慢說起正事。
他先是拉家常,問林凡最近生意怎麽樣,笑笑有沒有長高,然後話鋒一轉,開始問笑笑的具體情況:
“笑笑平時喜歡吃什麽菜?在幼兒園有沒有小朋友跟她一起玩?老師有沒有誇她聽話?”
提到 “笑笑的未來” 時,他的語氣格外鄭重,眉頭微微皺著:
“林凡,我知道你對笑笑好,可小城的教育資源畢竟有限。
蘇家能給笑笑更好的教育,讓她去大城市讀最好的小學、中學,還能請最好的老師教她彈琴、畫畫,讓她成為有出息的人。
你總不能讓她一輩子待在這個小城裏,跟著你守著這家小店吧?”
說起 “蘇家能給的保障” 時,他的眼神很篤定,手指輕輕敲著桌子:
“隻要笑笑回去,就能住進寬敞的房子,有自己的房間,裏麵有書桌、衣櫃,還有她喜歡的玩具。
不用跟著你在小店裏擠著 ——
你這店後麵的小隔間,又小又暗,孩子住得也不舒服。我們還會給笑笑存一筆教育基金,以後她上大學、出國,都不用愁。”
最後那句意味深長的 “我們還會再見”,像一顆小石頭一樣壓在林凡心上,讓他夜裏總睡不踏實。
他常常在半夜醒來,看著身邊熟睡的笑笑,小小的身子蜷縮著,像隻小貓,心裏又酸又疼 —— 他不能失去笑笑,這個孩子是他的命。
中午吃飯的時候,林凡把保溫桶裏的飯菜擺出來:
一碗番茄炒蛋,番茄熬得軟爛,雞蛋金黃,撒了一點蔥花;一碗青椒肉絲,青椒脆嫩,肉絲入味;
還有笑笑最喜歡的蒸南瓜,軟糯香甜,上麵淋了一點蜂蜜。
這些菜都是他早上五點多起床做的,就為了讓笑笑能吃到熱乎的飯菜。
笑笑拿著小勺子,舀了一口番茄炒蛋遞到林凡嘴邊,小臉上滿是關切:
“爸爸,你快吃呀!你今天都沒怎麽吃東西,是不是不舒服呀?你的眉頭一直皺著,像爺爺家掛的那幅老壽星畫,一點都不好看。”
林凡看著女兒亮晶晶的眼睛,心裏一暖,張開嘴接過菜,笑著說:
“爸爸沒事,就是早上在想今天要進什麽新文具,有點走神了。
笑笑乖,多吃點蒸南瓜,才能長高高,以後才能幫爸爸看店呀。”
笑笑眨了眨眼,長長的睫毛像小扇子一樣,小勺子在碗裏攪了攪,小聲說:
“爸爸,是不是舅舅還會來呀?舅舅上次給我帶的水果糖可甜了,我還留了一顆放在枕頭底下呢,每天睡覺前都要看一眼。
但是我更想和爸爸在一起,不想去舅舅說的大城市。大城市沒有糖炒栗子攤,也沒有王猛叔叔陪我玩捉迷藏,我還想每天在店裏整理橡皮,跟小花炫耀我的‘士兵隊’呢。”
林凡放下筷子,伸手摸了摸笑笑的頭,頭發軟軟的,聲音溫柔又堅定:“放心吧,爸爸會一直陪著笑笑的,我們永遠不分開。”
寶貝屋的意義:不隻是店鋪,更是家
這家店對林凡來說,早就不隻是一個謀生的地方了。
它不僅是他和王猛的生計,更是他和笑笑的 “家”——
店裏的每一塊米黃色瓷磚,都是他和王猛當年一起鋪的,當時王猛還不小心被瓷磚砸到了手,流了不少血,卻笑著說 “沒事,這點小傷不算啥,過兩天就好了”,然後繼續幹活;
每一個貨架,都是他們兩個人從建材市場扛回來的,貨架很重,兩人扛著走了兩公裏,累得滿頭大汗也舍不得花錢雇人,隻在路邊買了兩瓶汽水,喝完又接著走。
笑笑的小墊子放在櫃台旁邊的角落裏,是用粉色的棉布做的,上麵堆著她常玩的積木和布娃娃 ——
布娃娃是林凡去年給她買的生日禮物,笑笑走到哪兒都帶著。每天放學,笑笑都會背著小書包跑過來,在小墊子上玩一會兒積木,等著林凡關店一起回家;
櫃台下麵的抽屜裏,還藏著給笑笑準備的小零食,有水果糖、山楂片,還有她最喜歡的奶片,每當笑笑幫著整理完文具,或者乖乖吃飯的時候,林凡就會拿出一顆糖果獎勵她,看著她笑得眼睛眯成一條縫,心裏比吃了糖還甜。
王猛是林凡的老工友,兩人在國營機床廠時就睡上下鋪,一起扛過幾十斤重的機床零件,零件壓得肩膀生疼也沒人喊累;
一起在車間加夜班,晚上餓了就分享一塊餅幹;
一起在食堂分一個饅頭,你一口我一口,吃得格外香。後來工廠效益下滑,很多工友下崗,林凡手裏有一千多塊積蓄,又發現小城童裝和文具市場有潛力 ——
家長想給孩子買質量好、樣式新的東西,國營商場貴、小賣部質量差,於是拉著王猛一起創業。
所有原始投資都是林凡出的,王猛沒積蓄,林凡知道他懂銷售、會打交道,就說:“猛子,錢的事你別擔心,你負責接待顧客、做銷售,算你人才入股,賺了錢咱們平分。”
王猛特別感動,每天早早來店裏幫忙,見了家長就熱情招呼,還會根據孩子情況推薦商品,成了店裏的 “活招牌”。
林凡知道,他絕不能讓任何人破壞這份平靜,更不能讓笑笑離開自己。
當年笑笑的媽媽走得早,他一個人帶著笑笑,又下崗失業,那段日子是他人生中最黑暗的時候,是笑笑的笑聲讓他重新振作,開了這家 “笑笑寶貝屋”,給了笑笑一個安穩的家。
如今秋風吹過,風鈴依舊 “叮鈴” 作響,笑笑還在認真地擺著橡皮,林凡看著這一切,心裏隻有一個念頭:守著這家店,守著笑笑,就是他這輩子最幸福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