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重大突破!

字數:6650   加入書籤

A+A-


    半個月的時間,在紅星研究所的紅磚平房裏,仿佛被按下了快進鍵。
    在林默親自帶領下,兩場技術攻堅戰,以驚人的速度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幾乎是一天一個樣。
    由倉庫改造的“啟明星”項目實驗室裏,這裏光線被刻意拉黑,昏暗一片。
    李衛國和趙誌剛兩人,眼睛布滿血絲,卻死死盯著一個被嚴密包裹在鉛皮和黑色膠布中的、長約二十厘米的金屬管狀物。
    這是他們奮戰半個月的結晶,第一代實驗性單級像增強管的原型!
    “電壓穩定在8000伏!”李衛國聲音沙啞卻帶著壓抑不住的興奮,看著高壓電源上的讀數。
    “光電陰極電流穩定!暗電流控製在1×10^13安培以下!”趙誌剛匯報著另一個關鍵參數。
    這個數值意味著他們製備的基於多堿材料的光電陰極,在低照度下的噪聲水平達到了一個相當不錯的起點。
    “熒光屏輸出!有圖像了!”這時,一個負責觀測的學生激動地低呼。
    眾人湊到連接著像增強管輸出端的簡易光學目鏡前。
    在幾乎完全黑暗的條件下,僅憑著從門縫透入的極其微弱的光線,他們竟然隱約看到了觀測窗外院子裏那棵白楊樹的模糊輪廓!
    雖然圖像充滿了噪點,晃動得厲害,亮度也不夠,但這意味著,光子的捕獲、電子的轉換、第一次的加速和倍增、以及最終在熒光屏上重現圖像的整個鏈條,他們初步打通了!
    “增益估算……大概在 8001000倍左右。”秦老戴著老花鏡,仔細評估著圖像質量,語氣中帶著難以置信的激動。
    “雖然距離實用化的 5萬倍以上增益還有巨大差距,噪聲、分辨率、壽命都遠未達標。”
    “但……但這證明我們的技術路線是對的!微通道板MCP的初步蝕刻和激活工藝找到了方向!真空封裝技術也經過了驗證!”
    這小小的、粗糙的影像,點燃了紅星廠微光夜視儀項目的第一簇火。
    另一邊,“春風”項目工作區。
    與隔壁的“暗室”形成鮮明對比,這裏燈火通明。
    孫偉良小組的桌麵上鋪滿了電路板,示波器的綠色波形在不斷跳動。這半個月的溝通,他們成功複現並優化了林默提供的電視機核心電路。
    “高頻頭本振頻率穩定在 38MHz,信噪比提升了 3dB!”
    孫偉良指著示波器上的波形,向林默匯報:
    “中放通道采用了新的集中參數濾波器,選擇性更好,鄰頻幹擾抑製能力明顯增強。”
    旁邊一個14英寸的顯像管被安裝在一個粗糙的木製框架上。
    “陽極高壓12千伏穩定!電子束聚焦良好!”
    陳雪小心翼翼地調整著線圈位置,“行掃描頻率 15625Hz,場掃描頻率 50Hz,同步穩定!”
    當孫偉良將一套自行組裝的、能夠輸出標準電視信號的簡易信號發生器接通電源,陳雪那邊調整好顯像管最後的參數後。
    刹那間,那原本漆黑的玻璃屏幕上,跳躍出了清晰、穩定、幾乎沒有幾何失真的黑白測試方格信號圖!
    “成功了!”
    “圖像太清晰了!”
    工作區內爆發出熱烈的歡呼!
    相比於“啟明星”那模糊不清的微光影像,這清晰銳利的電視圖像,帶來的成就感更為直觀和震撼!
    這意味著,林默提供的電視機技術方案,不僅是可行的,而且在某些性能指標上,可能已經超越了當前市麵上的部分產品!
    林默看著那跳動的方格圖案,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他走上前,仔細檢查了圖像質量,點了點頭:
    “很好!電路穩定性、圖像清晰度都達到了預期。”
    “接下來,要著手設計完整的機殼、設計生產線工藝卡片、進行更長時間的老化測試。”
    “一旦條件允許,我們要能以最快的速度,將圖紙上的技術,變成流水線上的產品!”
    就在研究所內技術突飛的時候,趙建國主任再次騎著那輛二八大杠來到了廠裏。
    這一次,他的臉色不再像上次那樣凝重,反而帶著一種複雜難言的表情。
    他直接找到了正在研究所裏聽取匯報的林默。
    “林默!你這邊……動靜不小啊!”趙建國看著忙碌的學生們和那兩台截然不同的原型機。
    雖然電視機原型被布蓋著,但顯像管的亮光瞞不過人。
    “我這次來,有兩個消息。”
    他伸出兩根手指:“第一,關於你們申請‘軍轉民’生產電視機的事,部裏……還在討論,爭議很大。”
    林默對此並不意外,平靜地點了點頭。
    “第二,”趙建國壓低了聲音,語氣帶著幾分無奈和強調:
    “上麵明確傳達了精神,如果,我是說如果,有軍工廠真的能搞民品,並且有能力出口創匯的,那……不僅允許,還會大力支持!甚至會有一些政策傾斜!現在國家太缺外匯了!”
    他看著林默,意味深長地說:“這意味著,就算你們電視機搞出來了,如果隻是在國內賣,可能還是會卡脖子。”
    “但如果你們能把它賣到國外去,換回美元、日元……那性質就不一樣了!這就是政治任務了!”
    聽到“創外匯”三個字,林默眼中精光一閃,嘴角勾起一抹了然的弧度。
    這完全在他的預料之中,甚至是他計劃中更深層的一環。他等的就是這個!
    “趙主任,外匯……不是問題。”林默的語氣平淡,卻帶著強大的自信,“隻要我們的電視機質量過硬、成本有優勢,我有信心讓它走出國門。”
    趙建國愣了一下,沒想到林默口氣這麽大:“走出國門?你說得輕巧!國外的電視機品牌也不少,競爭多激烈……”
    林默打斷了他,指著那邊被布蓋著的電視機原型,拋出了一個讓趙建國目瞪口呆的消息:
    “趙主任,忘了跟您匯報。您上次來之後,我們研究所同步啟動了電視機技術的預研。”
    “現在,我可以明確告訴您,電視機的全套技術,我們已經完全攻克了!從電路設計到顯像管驅動,所有關鍵技術難點均已解決,性能穩定可靠。”
    “隻要上級批準,給我們生產線改造的時間和必要的原材料,我們立刻就能組織生產!”
    “什麽?”趙建國猛地拔高了音調,眼睛瞪得像銅鈴,差點從椅子上跳起來:
    “你說什麽?這才半個月!你們……你們連電視機都搞出來了?這怎麽可能?”
    他感覺自己像是在聽天方夜譚。
    半個月前,林默還隻是個想法,半個月後,他居然告訴自己技術已經完全攻克了?
    這研發速度,簡直比“紅箭1”還要恐怖!
    這家夥到底是個什麽怪物?
    “技術儲備,有備無患嘛。”林默笑了笑,沒有過多解釋,“現在,就等政策東風了。”
    …
    與此同時,千裏之外的京都,總裝備部的一間會議室內,氣氛同樣凝重而激烈。
    一場關於部分軍工廠申請“軍轉民”試點,特別是關於紅星機械廠申請生產電視機的專項討論會,正在這裏進行。
    橢圓形的會議桌旁,坐了十幾位相關部門的領導和專家,煙霧繚繞,大部分人的臉上都寫著“不讚同”三個字。
    “胡鬧!簡直是胡鬧!”一位負責傳統軍工生產管理的領導用力拍著桌子:
    “紅星廠是幹什麽的?是造‘紅箭1’火箭筒的!是搞HEX炸藥的!這是多麽重要的國防裝備單位!現在居然要去生產電視機?”
    “這不是不務正業嗎?傳出去像什麽話!其他軍工廠怎麽看?都學著去搞副業,國防任務誰來完成?”
    “我同意!軍工廠就要有軍工廠的樣子!不能看著地方上搞活經濟,就眼熱,就忘了自己的根本職責!”
    另一位幹部附和道,“電視機?那是輕工部門的事情!我們不能開這個口子,否則隊伍就不好帶了!”
    “技術力量分散怎麽辦?‘紅箭1’的產能還要不要保證?我聽說他主動請纓申請加入研發微光夜視儀。”
    “那個什麽‘微光夜視儀’的研發還要不要繼續?林默這個年輕人,是不是有點好高騖遠了?”質疑聲接連不斷。
    幾乎是一邊倒的反對意見。主持會議的李振華一直沒有說話,隻是靜靜地聽著,手指在那份紅星廠的申請報告上輕輕點著。
    等到反對的聲音稍微平息了一些,他才緩緩抬起頭,目光平靜地掃過在場每一個人,沒有去反駁那些大道理,隻是用沉穩的聲音,問了一個最簡單,也最致命的問題:
    “同誌們,你們說的都有道理。軍工廠確實應該以軍為本。”他頓了頓,拿起一份財務簡報,“但是,我現在隻問大家一個問題:
    “錢,怎麽辦?”
    他聲音不高,卻像一塊巨石投入平靜的湖麵。
    “紅星廠第二批‘紅箭1’訂單的貨款,我們已經拖欠了,並且最新一批的63改也沒辦法按時支付,不止紅星廠,很多廠子都麵臨著同樣的問題。”
    “國家現在經濟困難,軍費緊張,這是客觀事實。”
    李振華的語氣帶著一絲沉重,“沒有錢,工人工資發不出,原材料買不回來,連現有的軍工生產都無法維持,談何保證國防任務?談何研發新技術?”
    他指著報告:“紅星廠申請生產電視機,不是為了享樂,不是為了搞副業,是為了自救!是為了在斷奶的情況下,自己找飯吃,活下去!”
    “隻有活下去了,才能繼續造‘紅箭1’,才能繼續搞微光夜視儀!”
    “他們最新的報告裏說了,電視機技術已經攻克了!”
    “這意味著什麽?這意味著他們有可能自己創造利潤,自己養活自己,甚至——”
    李部長加重了語氣,“如果他們真有能力把電視機賣到國外,換來寶貴的外匯,那不僅解決了他們自己的生存問題,還能為國家做貢獻!這難道不是另一種形式的為國分憂嗎?”
    他環視全場,那些剛才還慷慨陳詞的反對者們,此刻都啞口無言,麵麵相覷。
    是啊,大道理誰都會講,可現實是冰冷的,沒有資金注入,一切都是空談。
    李振華那句“錢怎麽辦?”像一根針,戳破了所有看似正確卻脫離實際的爭論。
    會議室裏陷入了長時間的沉默。最終,李振華部長沉聲道:
    “這件事,我看可以特事特辦。同意紅星機械廠,作為‘軍轉民、以民養軍’的試點單位,先行嚐試電視機的小批量生產和內銷。”
    “同時,鼓勵他們大膽探索出口創匯的可能。我們要看的,是結果,是能不能解決實際困難,而不是死抱著條條框框不放!”
    一錘定音!
    當這個消息通過加密電話傳到寧北,傳到林默耳中時,他並沒有表現出太過於激動,畢竟這在他的預料之中。
    隻是深深地吸了一口氣,感慨道:
    “還得要繼續加快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