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嵩高會盟

字數:3412   加入書籤

A+A-


    嵩山勝觀峰,封禪台。
    昔日帝王祭天之地,今日群雄匯聚。漢白玉的廣場廣闊恢弘,依山勢而建,直聳入雲,仿佛連接天地。四周旌旗招展,分列五色,代表五嶽劍派。泰山派旗幟厚重,衡山派旗幟靈動,恒山派旗幟素雅,華山派旗幟清正,而居中最高處,一麵玄色大纛迎風獵獵,上書一個霸道的“左”字,正是嵩山派所在。
    各派人馬依序而立,衣甲鮮明,兵刃映日生輝,空氣中彌漫著一種近乎凝滯的肅殺之氣。數千江湖豪傑鴉雀無聲,唯有山風呼嘯,卷過懸崖深穀,帶來陣陣寒意。
    嶽不群率領華山派眾人立於本派旗幟下,寧中則、孫師叔等緊隨其後,弟子們個個神色肅穆。陳實站在弟子隊列中,感受著這磅礴氣勢與無形壓力,心潮澎湃,卻謹守《抱元步》心法,內息沉凝,靈台保持清明,仔細觀察著各方勢力。
    隻見泰山派掌門天門道長身材高大,麵色紅潤,不怒自威;衡山派莫大先生幹瘦矮小,眯著眼睛似在打盹,卻偶爾精光一閃;恒山派定逸師太麵容肅穆,手持拂塵,身後女弟子們個個神色凝重。而高台之上,主位端坐一人,身著錦袍,麵容冷峻,雙目開闔之間精光四射,不須言語,自有股睥睨天下的氣勢,正是嵩山派掌門,意圖並派五嶽的左冷禪。
    “諸位同道,”左冷禪緩緩開口,聲音不高,卻清晰地傳遍全場,顯露出深厚的內功,“今日我五嶽劍派齊聚嵩山,共商武林大計,實乃盛事。左某不才,蒙各位抬愛,主持此次會盟,旨在光大我五嶽聲威,同心協力,共禦外侮,尤其是那日益猖獗的魔教!”
    他話語堂皇,先聲奪人。隨即,話鋒一轉,目光如電般射向華山派方向:“然而,近日嵩山腳下,卻發生了一件令人痛心之事。我派弟子無辜慘死,證據竟指向華山派門下!嶽師弟,此事,你作何解釋?”他直接將勞德諾構陷之事拋了出來,語氣咄咄逼人,試圖在大會伊始便打壓華山派氣勢。
    全場目光瞬間聚焦於嶽不群身上。
    嶽不群麵色不變,長身而起,拱手一禮,聲音溫和平靜,卻同樣傳遍四方:“左師兄明鑒。此事乃我派棄徒勞德諾個人所為,其勾結外道,栽贓陷害,意圖挑撥五嶽關係,其心可誅!幸得我派弟子陳實明察秋毫,識破奸計,已將逆徒擒下。此事前因後果,已詳述於書信,想必左師兄早已過目。真相大白,還望左師兄莫受小人蒙蔽,以免親者痛,仇者快。”他言辭得體,不卑不亢,將責任推回給勞德諾及其背後勢力,並暗示左冷禪可能知情。
    左冷禪冷哼一聲:“一麵之詞,豈可盡信?那勞德諾何在?何不當麵對質!”
    嶽不群淡然道:“逆徒頑抗,已被廢去武功,嚴密看管,舟車勞頓,不便出席。若左師兄存疑,會後可派人至我華山查驗。當下會盟大事為重,莫因一小人而誤了正事。”他輕描淡寫地將問題擱置,強調大局。
    左冷禪眼中寒光一閃,心知在此事上糾纏已難占上風,便轉而道:“嶽師弟門下真是人才輩出,連一個年輕弟子都能識破如此奸計。看來華山派武學淵深,令人歎服。既然今日盛會,五嶽精英齊聚,不若讓年輕弟子們切磋一番,以武會友,也讓我等看看各派後起之秀的風采,如何?”他這是換了一種方式,要在武功上壓服華山派。
    說罷,不待嶽不群回應,他身後一名身材魁梧、麵色倨傲的年輕弟子便躍眾而出,拱手道:“嵩山派狄修,請華山派師兄指教!久聞華山劍法精妙,不知可敢賜教?”氣勢淩人。
    眾目睽睽之下,華山派若不敢應戰,顏麵盡失。嶽不群目光掃過身後弟子,梁發、施戴子等人皆躍躍欲試,但嶽不群心知狄修是左冷禪親傳,武功非同小可。
    就在這時,那狄修卻似無意般補充道:“聽聞貴派陳實師弟不僅醫術通神,近日劍法也大有進益,不知可否下場,讓狄某領教一下華山《希夷劍法》的高招?”他竟然直接點名陳實!
    顯然,左冷禪對華山派內部情況了如指掌,此舉意在打擊華山派最新崛起的潛力弟子。
    陳實心中一震,但曆經磨難,他已非吳下阿蒙。他深吸一口氣,在嶽不群默許的目光下,穩步走出隊列,對狄修抱拳道:“狄師兄謬讚,弟子陳實,武功低微,不敢言指教,唯有竭盡全力,向師兄請教幾招。”
    兩人在場中站定。狄修使一柄闊劍,勢大力沉,一出手便是嵩山劍法中的猛攻招式“開門見山”,劍風呼嘯,直劈而來,企圖以力壓人。
    陳實知不可力敵,立刻展開《抱元步》,身形如風中擺柳,向側後方滑開,同時長劍劃出“空穀幽蘭”的守勢,劍尖輕顫,並非硬格,而是貼住對方劍脊,意圖引偏力道。他謹記“感而遂通”,全神貫注感知狄修勁力變化。
    狄修變招極快,劍法剛猛霸道,一招緊似一招。陳實初時頗感壓力,隻能憑借步法周旋,以《希夷劍法》的圓轉柔勁勉強化解。但他心誌堅韌,越鬥越是沉著,將連日苦修成果盡數施展,步法與劍意漸漸融合,雖處下風,卻守得極穩,偶爾一招“白雲出岫”的反擊,竟也逼得狄修回劍自守。
    鬥到分際,狄修久攻不下,焦躁起來,猛喝一聲,使出殺招“萬嶽朝宗”,劍光暴漲,如泰山壓頂般罩向陳實!這一劍威力極大,但招式用老,胸前空門微露。
    陳實等的就是這一刻!他《抱元步》急轉,險之又險地避開劍鋒,同時意念高度集中,“感”到那一閃即逝的空門,長劍如靈蛇出洞,一式最基礎的“有鳳來儀”直刺而去!這一劍速度不快,卻時機、角度拿捏得妙到毫巔!
    “嗤!”
    劍尖點中狄修腕部神門穴!雖未用力,但穴位受刺,狄修手臂一麻,闊劍險些脫手!他踉蹌後退,滿臉難以置信!
    全場一片嘩然!
    陳實收劍後退,拱手道:“狄師兄承讓。”他勝在巧妙,而非功力,點到即止。
    左冷禪臉色陰沉。嶽不群則麵露微笑,頷首道:“左師兄,門下弟子切磋,點到為止,看來是我這弟子取巧了。”
    這一場小勝,極大地鼓舞了華山派士氣,也讓各派看到了華山派年輕一代的潛力與韌性。左冷禪雖怒,卻不好再發作,大會得以繼續進行。最終,關於五嶽並派之事,因泰山、恒山等派疑慮重重,左冷禪雖強勢推動,卻未能當場定論,隻達成一些模糊共識,約定日後另行商議。一場轟轟烈烈的會盟,在暗流洶湧中暫告段落。
    數日後,華山派踏上歸途。雖未達成並派,但成功頂住了左冷禪的壓力,並揭露了其部分陰謀,可謂不虛此行。
    嵩山腳下,嶽不群對陳實道:“此次嵩山之行,你臨危不亂,有功於派。回山之後,可入劍氣衝霄堂後閣,參閱《紫霞神功》。望你勤修不輟,光大華山門楣。”
    “弟子謹遵掌門教誨!”陳實心潮澎湃。他知道,嵩山的風波隻是開始,真正的江湖路,現在才剛踏上征程。他望向華山方向,目光堅定。歸去,將是新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