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開始創作
字數:4406 加入書籤
他站定,用蒼老而平靜的聲音提出了三個問題,聲音在寂靜的大廳裏回蕩。
“你們將要寫下的文字,在十年後,是否還能經得起你本人的重讀?”
“你們的故事,是源於內心不得不發的衝動,還是僅僅為了贏得一個資格?”
“在浩瀚的文學星空中,你希望你的作品,是轉瞬即逝的煙火,還是一顆能夠發出獨特光芒的星辰?”
三個直擊心靈的拷問,壓下了在場無數天才內心的浮躁與狂傲。
泰鬥提問完,沒有任何的話語,安靜地站在原地。
良久,他微微一笑。
“顧遠。”
“我在。”最前方的顧遠站起身。
按照台上泰鬥的示意,他穩步走上講台。
一本書,一支筆,整齊擺放在那裏。
翻開內頁,左側印有誓詞與簽名欄。
顧遠莊嚴地,在屬於自己的第一頁,簽上自己的名字。
而右側,則是一片留白,上方印有“創作宣言”四個字。
他提起筆,在右側的留白處,寫下了屬於他的一句話:
“用文字的星火,照亮那些被遺忘的角落。”
隨後眾人依次上前,完成此項步驟。
林清清在第二頁寫下:“捕捉那些風中飄散,卻重若千鈞的瞬間。”
緊接著是羅輯:“邏輯是思想的骨骼,情感是它的血肉。”
程思遠第四個走上來,他沉默了半晌,最終寫下:“在故事的盡頭,我要讀者看見自己的倒影。”
……
隨著在場五十人簽署完畢,組委會上前宣布:
“從此刻開始,專屬資料庫權限已向在場所有人開放。”
“屬於你們的半年創作征程,自此正式啟筆。”
一切完畢,眾人沉默地走出大廳,匯入燕京黃昏的車水馬龍。
所有人都知道,一場長達半年的、一個人的戰爭,從現在起,已經開始了。
……
顧遠回到家,先是登錄進官方網站。
上傳了他構思好的情節,大綱,以及靈感來源。
並且還將自己在難民營的所整理的筆記,上麵是收集的方方麵麵的詳盡細節,都拍照提交了上去。
這都是規則所要求的。
顧遠知道不僅如此,當選手創立作品,開始正式書寫後,每隔半個月都要將自己的手稿內容上傳。
並且每月一次,由3至5名專家組成的委員會進行視頻質詢。
以及還有種種組合拳。
這一套下來,雖然無法100%杜絕作弊,但最起碼可以在實踐層麵上確保公平。
隨著顧遠進入創作狀態,外界的喧囂離他徹底遠去。
而外界,時常會有讀者在互聯網上詢問長江出版社,故淵的《龍族Ⅱ》有消息了嗎?
長江出版社的統一回複口徑是:“故淵老師正在閉關創作中。”
而關於《鬥破蒼穹》,讀者們也是悲痛欲絕地發現他們的池魚大大又開始兩更了。
楚豐更是淚流滿麵:“真好啊,魚大,仿佛回到了當初剛認識你的時候。”
……
顧遠坐在書桌前,皎潔的月光透過窗戶灑了進來。
他翻開在難民營記錄的厚厚筆記,從那些潦草的字跡中,顧遠仿佛能聞出上麵的風沙氣息。
“我不需要同情他們。”顧遠輕聲自語,“我隻需要真誠地記錄下我的所見所聞。”
他回想起了納迪爾的話:“寫出我們的人性和掙紮。”
這句話成了他創作的燈塔。
顧遠決定摒棄任何居高臨下的救世主視角,而是以一個旁觀者的平實筆觸,講述這個關於背叛與救贖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阿米爾是阿國人,生活在其首都。
他家境殷實,父親是一個普什圖人。
他的父親身材高大,孔武有力,要強,固執以及愛憎分明,並且很有商業頭腦。
而阿米爾因為從小失去母親,是個身體孱弱且性格敏感的孩子。
而故事的另一個主人公,哈桑,也剛出生就被母親拋棄,而他的父親是阿米爾家的仆人阿裏。
他們父子都是哈紮拉人。
阿米爾和哈桑從小就生活在一起,兩人喝著同一個奶媽的乳汁長大,哈桑是阿米爾最忠誠的朋友。
他不會拒絕阿米爾的任何一個要求。
甚至哈桑在學會說話後,說出來的第一個名字,不是“爸爸”,而是“阿米爾”。
但即使如此,阿米爾也沒有將哈桑視為朋友。
因為二人屬於不同的民族。
故事就圍繞著二人展開。
在前幾萬字,顧遠按照花費大量的筆墨來刻畫主要人物的形象。
比如阿米爾的敏感,渴望父親關懷與偏愛等等。
比如哈桑對阿米爾的忠誠,獨特的智慧,勇敢,以及他的身體缺陷“兔唇”。
比如阿米爾父親對哈桑不同尋常的在乎。
並且顧遠在刻畫哈桑這個角色時,刻意避免將他塑造成一個單純的受害者。
通過難民營的見聞,他筆下的哈桑有著自己的驕傲與堅持,即使在遭受欺淩時,也保持著一種源自文化傳統的尊嚴。
“即使在最艱難的處境中,人依然可以保持尊嚴。“顧遠在心裏想到。
……
這和寫網文的速度截然不同,即使顧遠處於靈感、技巧和情感儲備的爆發時期,依然每天隻能寫出3000至5000字。
但這個速度依然是堪稱恐怖。
最直觀的體現是,當委員會發現顧遠首個半月的提交日就提交上來了將近六萬字的正文時,他們直接提前了本應一月一次的深度答辯。
他們的問題刁鑽且極具針對性,比如“你在第三章,為什麽讓阿米爾做出這個看似矛盾的選擇?是基於人物性格的必然,還是情節需要?”
亦或者是“請解釋一下配角拉辛汗在整體結構中的作用,他未來的命運是如何設計的?”之類的問題。
這個過程全程錄像。
不過顧遠當然是從容應對。
但即便如此,專門針對顧遠的深度答辯頻率依舊比正常要高。
大概是三周一次。
好在,答辯並未打擾顧遠的節奏,他依舊是可以沉浸於自己的創作中。
……
阿米爾有寫故事的天賦,當他將自己寫出的第一篇文章興致勃勃地拿給父親看時,崇尚勇敢與力量的父親對此卻並不感興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