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全國上市
字數:4273 加入書籤
說罷,又感歎了一句:“唐硯章這個老頭,命還真是好啊。”
“好了,《追風箏的人》暫定第一。”評委主席下了定論,“沒有異議的話,我們來討論下部作品。”
……
在專業評審團以嚴肅公正的目光審視所有作品時,外界關於這五十部作品的預熱也已經開始。
其中,最受矚目的肯定是顧遠的作品。
“你們覺得顧遠首部長篇會達到什麽程度?”
“希望能展現他在短篇中展現的敘事技巧和思想深度。”
“別想了,沒可能,可不是數個短篇拚起來就能叫長篇小說了。”
1月21日,作品的相關信息開始發布。
網友們蜂擁而至來到洋蔥網特別推出的專欄。
“2016年文學競賽競逐保送資格作品”
點進其中,是每本書的封麵。
嗯,一片白。
然後是書名和作者名。
大家興致勃勃地搜索“顧遠”二字,跳轉出來的作品名稱叫做:追風箏的人。
網友們好奇的點開詳情,瀏覽起了簡介。
【“許多年過去了,人們說陳年舊事可以被埋葬,然而我終於明白這是錯的,因為往事會自行爬上來。”】
【“回首前塵,我意識到在過去二十六年裏,自己始終在窺視著那荒蕪的小徑。”】
【12歲的阿國富家少爺阿米爾與仆人哈桑情同手足。】
【然而,在一場風箏比賽後,發生了一件悲慘不堪的事,阿米爾為自己的懦弱感到自責和痛苦,逼走了哈桑,不久,自己也跟隨父親逃往漂亮國。】
【成年後的阿米爾始終無法原諒自己當年對哈桑的背叛。】
【為了贖罪,阿米爾再度踏上睽違二十多年的故鄉,希望能為不幸的好友盡最後一點心力,卻發現一個驚天謊言,兒時的噩夢再度襲來,阿米爾該如何抉擇?】
這個簡介還是很清晰的,不是什麽謎語人。
但正因如此,讀者們的內心才掀起了驚濤駭浪。
“阿國人物,阿國背景,完全的阿國故事?”
“我靠,我還以為他頂多是有部分背景放在阿國,主角我都以為會是華人。”
“這步子跨的也太大了吧。”
“他當時去難民營聽說好像也就一個月吧,這些經曆能否支撐起一部厚重的異國題材?”
“17歲,寫這種作品?稍有不慎,就很麻煩的啊。”
“停停停,顧遠他還去過難民營?什麽時候的事?我斷網了嗎?”
“厲害啊,不說別的,這種為了創作投身現實的精神,我就得支持一波,下單了。”
“……”
無論怎麽說,鑒於顧遠曆來的成績,都讓大眾對他抱有極高的期待。
而至於那些懷疑,也是基於他年齡的合理懷疑。
麵對這群代表文學界未來的少年少女,大眾還是持包容態度的。
網友們開始逐個閱讀簡介,對於吸引到自己的書,也毫不吝嗇,下單購買。
畢竟這種書雖然沒有市麵上的書籍各種精美的排版以及插圖,但其獨特的意義,都令其極具有收藏價值。
未來等這批少年成長起來,成為文壇舉足輕重的人物,這種特定的作品更是能輕鬆賣個高價。
而比較奇葩的是,部分人買來是為了挑錯字。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書籍售賣完全在線上進行,並且是官方指定的洋蔥網平台。
不投放到任何一家其他電商平台或者線下書店。
這也是為了便於認定參與大眾評審讀者的身份。
隻有該實名賬號購買過該書,且經過洋蔥網的評定,才有資格參與到大眾評審中。
……
2月1日,五十本書籍全國上市。
而它們在經過半個月的市場廝殺後,結合專家評審,最終將決出十名勝利者。
“好的,謝謝您。”
唐知遙站在門口,從快遞員手裏接過兩本書。
他轉身跑向院裏,嘴裏還在喊著:“爺爺,書到了。”
他走到書房,此時唐老正在同一個和其年齡相仿的老者交談。
唐知遙恭恭敬敬地打了聲招呼:“孫爺爺。”
孫爺爺笑著點了點頭,對著唐老說道:“等不及了吧老唐,可算是能看見你這親徒弟的大作了。”
唐老嗬嗬一笑:“真是沒道理,我這當師父的,竟然比你還要晚看到自己徒弟的作品。”
“誰讓你為了避嫌不來當評委主席呢。”孫爺爺喝了口茶水,“行了,你們爺孫倆看吧,當我不存在就好了。”
說著,他自顧自地抽出書房裏一本書,津津有味地讀了起來。
唐老輕笑一聲,示意唐知遙坐下,二人一起開始了閱讀。
唐知遙看著封麵上“追風箏的人”五個字,品味了一下,才翻開書籍。
他先是看起了序言。
“這本書的起點,不在我的書桌前,而在沙特利雅得一個喧鬧的街頭集市。”
“一位名叫哈米德的阿國老人,輕撫著他的烏德琴,對我說:‘戰爭最殘忍的,不是它摧毀了什麽,而是它永遠地,取消了“下一次”。’”
“這句話,像一顆種子,落進了我剛參加完一場國際文學論壇的心田。”
“論壇上,學者們談論著‘敘事的責任’與‘描繪創傷的空洞’。”
“而當哈米德先生的故事與這些理論相遇時,我明白,我必須動筆了。”
“但我深知,一個十七歲的中國少年,要書寫一個關於阿國的故事,是何其艱難與冒昧。”
“我唯一能依仗的,是‘真誠’與‘謙卑’。”
“為此,我去了伊國馬什哈德的難民營。”
“在那裏,我看到了再也無法回到講台的教授,看到了那些在塵土中奔跑、眼神卻依然明亮的孩童。”
“這本書,便是我交出的答卷。它並非真相本身,真相隻屬於親曆者。”
“它隻是一座橋,試圖連接起遠方的苦難與此地的共情。”
“我想告訴每一位讀者,在新聞標題之外,那些被戰爭改變命運的人,他們有名字,有愛,有尊嚴,有無法實現的‘下一次’。”
“願我們都能珍惜,自己手中那些看似平凡的‘下一次’。”
“顧遠”
“於江濱市”
(感謝大佬“宅子naO”和“東方玨”的大神認證!拜謝兩位大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