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高檔麵粉是花崗岩?
字數:4892 加入書籤
沒有這種助劑,陸揚那套天才的海帶提純法,就如同空中樓閣,根本沒有用武之地!
先合成,再提純。
他們現在,卡死在了第一步!
“完了…”
趙文博的臉色慘白如紙,他喃喃自語,聲音裏充滿了無力。
“剛解決一個卡脖子問題……”
“又來一個…更要命的……”
整個會議室,再次陷入了令人窒息的死寂。
一片沉寂中。
隻有陸揚,麵色依舊平靜。
他仿佛沒有聽到剛才那個足以讓所有人崩潰的消息。
他從口袋裏,拿出了那台黑色的、厚重的加密電話。
在所有人茫然的注視下。
他按下了快捷撥號鍵,將電話放到了耳邊。
電話很快接通了。
“老K。”
陸揚的聲音,清晰地回蕩在死寂的會議室裏。
“我需要一批‘高檔麵粉’。”
“從東歐來的那種。”
“越快越好。”
電話掛斷。
會議室裏,依舊是死一般的寂靜。
所有人的目光都從那台紅色電話機上,轉移到了陸揚身上,眼神裏充滿了不解。
高檔麵粉?
東歐來的?
這是什麽暗號?
周建國嘴唇動了動,他想問,但看著陸揚那張平靜到沒有任何波瀾的臉,又把話咽了回去。周建國轉頭,用求助的眼神看向李衛國。
李衛國深吸一口氣,他同樣不明白,但他選擇相信陸揚。
“都別愣著了。”李衛國沉聲開口,打破了這片凝固的空氣,“會議暫停!所有人,原地待命!二十四小時不準離開工廠!”
“等。”
一個字,讓所有人心裏又升起了一絲希望。
他們不知道要等什麽,但他們知道,陸揚,這個總能創造奇跡的年輕人,又出手了。
……
與此同時。
在地球的另一端。
一個代號為老K的男人,放下了手中的衛星電話。
“收到。”
隻有兩個字。
下一秒,一個龐大的全球情報與物資網絡開始高速運轉。無數加密的指令,通過各種無法追蹤的渠道,流向世界各地。
大量信息湧向一個位於瑞士的秘密數據中心。
篩選,分析,鎖定。
不到十分鍾,目標就被確定。
烏克蘭,哈爾科夫州。
指令再次發出。
一個小時後,在基輔的一家地下酒吧裏,一個已經退休,終日與伏特加為伴的前克格勃上校,被老K的人從酒桌上拖了起來。
金錢,和一些他無法拒絕的條件。
半小時後,一個塵封了十幾年的地址,出現在了對方的掌上電腦裏。
哈爾科夫郊外,一家早已廢棄的蘇聯時期軍用化工廠,代號紅星7號。
線索指向了工廠那如同迷宮般的地下倉庫。那裏,可能還封存著一批帝國崩塌時,被遺忘的戰略儲備物資。
一場特殊的尋寶行動開始了。
老K的團隊通過一個當地寡頭的關係,用幾箱美金和兩條走私香煙,買通了倉庫那兩個昏昏欲睡的看守。
“吱嘎——”
一扇沉重的鐵門,在刺耳的摩擦聲中,被緩緩推開。
一股混合著灰塵、黴菌和舊時代氣息的空氣,撲麵而來。
手電筒的光柱,刺破了黑暗。
積滿灰塵,如同蟻穴般複雜的地下倉庫深處,一排排巨大的貨架鏽跡斑斑,上麵堆滿了各種看不懂用途的木箱和設備。
“找到了!”
一個角落裏,幾十個巨大的綠色鐵桶,靜靜地立在那裏。桶身上,印著模糊的俄文化學符號,和一個鐮刀錘子的標誌。
行動人員戴上特製手套,用微型鑽孔器在其中一個鐵桶上鑽開一個小孔,用注射器抽出了少許白色粉末。
便攜式質譜儀,當場啟動。
五分鍾後,分析結果出現在屏幕上。
【異丙醇鋁,純度99.6%】
成功了!
消息傳回,一場更為複雜的跨國運輸隨即展開。這幾十個重達數噸的鐵桶,絕不可能通過正常渠道運出去。在北約的嚴密監視下,任何與化學品沾邊的東西,都插翅難飛。
老K的計劃,大膽而瘋狂。
三天後,一支懸掛著某國際人道主義救援組織旗幟的車隊,出現在了烏克蘭西部邊境。申報的貨物清單上,清清楚楚地寫著:高純度消毒粉,用於難民營防疫。
在幾張美金和寡頭的一通電話後,車隊被順利放行。
車隊繞開了所有敏感區域,輾轉進入了一個中立國。在那裏,一架早已等候多時的伊爾76重型貨運包機,將這批特殊的消毒粉吞入腹中。
飛機沒有直飛龍國。它先是向西,飛往非洲,卸下一半真的消毒粉後,又裝上了一批醫療器械。
然後,飛機再次起飛,航線指向了南亞。
經過兩次中轉,更換了三次飛機編號和呼號後,這架看起來平平無奇的貨機,終於在第五天的深夜,悄無聲息地降落在了龍國西北某軍用機場。
……
曙光化工廠。
整整五天,整個工廠都處在一種極度壓抑的待命狀態。周建國和趙文博幾乎就沒合過眼,他們的辦公室裏煙霧繚繞,煙灰缸堆得像小山。
就在眾人快要失去希望的時候,一陣低沉的轟鳴聲從遠處傳來。
一支由軍用卡車組成的重型車隊,在兩輛武裝押運車的護送下,緩緩駛入了燈火通明的工廠。
來了!
周建國和趙文博第一個衝了出去,全廠的技術骨幹也都跟在他們身後。
卡車的後擋板被液壓杆緩緩放下,幾十個鏽跡斑斑,通體漆著綠色油漆的巨大鐵桶,出現在了所有人麵前。
周建國和趙文博看著這些充滿曆史感的鐵桶,臉色沉了下去。
這就是……高檔麵粉?
趙文博快步上前,他戴著手套,拂去其中一個鐵桶上的灰塵。一行模糊的,用鋼印打上去的俄文露了出來。
趙文博不懂俄文,但下麵那一行阿拉伯數字,他看得清清楚楚。
生產日期:1985.06。
一九八五年!
趙文博的腦袋“嗡”的一聲。這東西,比他實驗室裏最年輕的實習生年紀都大!存放了快二十年的化學品,還能用嗎?會不會早就氧化、變質、分解了?
在場所有人的心都沉了下去。
“先……先卸下來,打開一桶看看。”周建國的聲音幹澀無比。
工人們用叉車,小心翼翼地將一個鐵桶運到了車間中央。兩個最有經驗的老師傅,拿著撬棍和扳手走了上去。
所有人都圍了過來,屏住了呼吸。
“哢!”密封圈被撬開。
“鐺!”沉重的鐵蓋被猛地掀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