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一餐便飯
字數:3361 加入書籤
由於援建任務的特殊性和重要性,上海的這批幹部一般都身兼兩職。
既是上海市對口支援新疆工作各指揮部的成員,同時也會在當地的行署或地委擔任相應崗位。
比如李偉,除了莎車分指揮部產業和文化發展領域的技術骨幹身份外,還在莎車縣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擔任副主任職務。
如果要用八個字來形容上海第七批援疆隊伍所麵對的複雜局麵,那莫過於:初來乍到,千頭萬緒。
之前在阿克蘇地區的援建經驗雖能借鑒,但由於喀什四縣人口、產業、自然資源和民族組成的情況完全不同,所以到底“做什麽”和“怎麽做”便成了困擾每個上海援建幹部的難題。
暫時找不到最優解,那便隻能拚了命的“以勤補拙”。
所以李偉這些日子的工作強度完全可以用“恐怖”來形容,除了吃飯和睡覺,基本就沒有休息的時間。
這不剛開完會,他就跟著分指的同事還有當地行署的幹部坐車出了城,行駛了大約小半個小時後,由G315國道莎車西互通進入了巴莎高速公路4標的施工便道。
想要富,先修路。
這是勞動人民經過了幾十年總結出來的“至理名言”,放在新疆的土地上依然“靈驗”。
巴莎高速公路全長2330餘公裏,由上海支援代建,雙向四車道,總投資近120億元,是整個新疆迄今為止投資規模最大的高速公路項目之一。
公路由北向南縱貫南疆腹地的葉爾羌河水係經濟區,連接了巴楚縣、麥蓋提縣和莎車縣,沿途不但有城鎮和村莊,還有廣袤的戈壁和半沙漠。
從地圖上看,巴莎高速與G314和G3012國道恰好形成一個封閉環,像極了一把弓箭上的弦,好像是在助力新絲路上的“南疆明珠”喀什蓄勢待發。
這條“經濟命脈”的建成與否無疑對喀什地區乃至整個南疆的產業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也自然被擺在了李偉工作目標清單的最前麵幾列。
“李主任,這裏附近幾個村子都是以種植甜瓜和杏子為主,皮薄肉脆非常甜,但是大多經不起長途運輸,前兩年甚至還出現了果子豐收卻最後爛在地裏的情況,老實說非常打擊村民們的積極性。”
開口介紹維族小夥名叫阿木提,是當地鄉村的幹部,在沿海城市讀完大學後選擇回到家鄉參與建設,不但業務能力出類拔萃,對村民百姓的實際生活情況也稱得上了如指掌。
有了這麽一位盡職盡責的“地陪”,李偉的工作開展非常順利,很快就完成了預定的調研任務,腦子裏對下階段如何開展幫扶也有了初步的設想。
“幾位領導,時間也不早了,這午飯要不我安排……安排?”
正當幾人往回走的時候,阿木提突然發出了邀請,順著他指的方向,就能看到不遠處正有一群村民熱情地衝著李偉他們揮手。
“村裏的大家夥知道有援疆的領導要來,說什麽都要我想辦法留住你們,今天一大早就看到幾個‘阿恰’在殺雞,估計現在已經出鍋了,要不就吃完再走吧?”
小夥子滿臉漲得通紅,不斷強調村民們隻是準備的家常菜,絕對沒有違反紀律。
李偉和幾個同事稍加考慮便欣然應允,他們在上海的時候就聽很多援疆的前輩說過:想要在新疆做好群眾工作,吃一頓飯加喝一頓酒絕對比講什麽大道理都要有用。
“但雞的錢是一定要付的,就當我們請大姨幫忙加工了,也正好嚐嚐正宗的新疆味道。”
大城市的援疆“領導”來做客,著實讓這些淳樸的村民們高興壞了,他們夾道歡迎,把李偉幾人簇擁著往村裏廚藝最好的大姨家走。
小院子裏早早擺好了幾張大圓桌,上麵鋪著鮮紅的塑料台布,幾個極具當地特色的涼菜已經等候多時。
從後屋隱隱飄來了濃鬱的肉香,李偉猜測大概率是來自那隻早上“慘遭毒手”的小公雞。
幾個援疆幹部都是第一次到老百姓家吃飯,多少還有些拘束,但村民們的熱情超乎想象,陸陸續續從門外又進來了不少人,個個手裏都提著酒瓶子。
這一下直接讓李偉他們陷入了兩難,畢竟工作期間嚴禁飲酒是鐵律,但如果直接拒絕又會傷了村民們的感情,非常不利於後續的工作開展。
最後還是當地行署的同誌經驗豐富,他們立馬把電話打到了公路的施工方中鐵一局那裏,沒過多久幾位穿著亮黃色工服馬甲的高大漢子就趕了過來。
一問才知道都是巴莎高速四標段的工人,明後天正好輪休,本來就想著要回宿舍吃飯休息,管理部一接到“求救電話”便趕緊派他們來支援。
“勢均力敵”的一場把酒言歡就這樣開始了,村民們紛紛舉杯向李偉他們敬酒道謝,說感恩黨和國家的好政策以及各個省份援疆同胞們的關心和幫助,當然還有等巴莎高速公路建成後的憧憬和期盼。
援疆幹部們都被這份真摯的情誼所感動,也起身以茶代酒,拍著胸脯一定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用最短的時間幫大家夥摘掉貧困村的帽子。
院子裏到處都洋溢著其樂融融的氛圍,但李偉卻注意到在最角落的地方有個穿著維族傳統服飾的中年男人從頭到尾都繃著臉。
“崔哥,你先幫忙擋著,我去去就來。”
讓同事幫忙繼續和村民們歡聲笑語,李偉一個人來到了“黑臉”男人跟前,在對方頗為複雜的目光裏坐下。
“老哥,我叫李偉,從上海來支援建設的,看你悶悶不樂,是遇到什麽難事了嗎?要不要和我們說說看,指不定就有辦法解決。”
李偉盡量讓自己的語氣聽起來輕鬆一些,在來喀什之前他就請教過之前幾批援疆隊伍裏的前輩,知道了許多和少數民族群眾交流的“注意事項”,所以並沒有遮遮掩掩而是選擇直入正題。
但沒想到的是這麽一句並無歧義的話卻好像火星一般點燃了男人的情緒,他“砰”地一下把杯子砸在桌上,而後瞪著眼說道。
“我是個粗人,你們修什麽高速公路我沒意見,但憑啥要犧牲我地裏的莊稼?”
“開口閉口就是什麽大局觀,我可不懂這些,隻知道沒水就種不出玉米,沒有玉米我家明年沒有收入,老婆孩子都得餓肚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