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清冷如她
字數:3788 加入書籤
“對不起,對不起,我在想事情沒看路,你要不要緊啊?”
李偉顧不得隱隱作痛的額頭,連自己撞的人都還沒看清就開口道歉。
目睹了意外全過程的陳風同樣驚呼出聲,但他沒有像李偉那樣傻愣愣地直接貼過去,而是隔著一段距離,通過小麥來詢問對方的情況。
這麽做別無他意,隻因事故的“受害者”是一個年輕姑娘。
淺色碎花連衣裙,烏黑披肩的靚麗長發,不盈一握的纖細身材,白皙如雪的肌膚,還有小巧精致戴著一副眼鏡的臉龐。
女子的超高顏值和清冷氣質讓見慣了新疆美人的小麥都頻頻側目,全然沒注意到對方正皺緊了眉頭不斷揉搓著腳踝。
“啊,你受傷了?真是太對不起了,李哥,快快,我們送她去醫院。”
還是陳風注意到了女子的動作,湊近一看便發現裸露在外的腳踝已經微微紅腫,顯然是剛才摔倒的時候扭傷了。
李偉這時候也有點慌了,想著自己不小心闖了大禍,這要是人家傷勢嚴重,不要說晚上和陳風他們聚餐,估計自己可能真要進一趟派出所了。
“沒事,我這右腳踝老傷了,平時正常走路也會扭,坐一會噴點藥應該就沒事了。”
女子在小麥的攙扶下站起了身,但腳踝傳來的疼痛感卻讓她右腳完全無法著地,隻能一蹦一跳地慢慢挪到了旁邊的台階上。
“真的不用送你去醫院嗎?我感覺傷得還挺嚴重,拍個片子應該能放心些。”
女子的反應完全出乎意料,陳風和李偉還以為她至少會要求去醫院檢查,然後再討論責任甚至賠償問題。
“沒事,我自己的腳我有數,如果之後不舒服了再去醫院看就是了。”
女子在挎包了翻找起來,很快便掏出一瓶便攜裝的雲南白藥噴霧劑,這完全印證了她先前說自己經常會扭傷的講法。
低著頭俯身往腳踝上按動噴霧,額前的青絲自然垂落,雪白的脖頸成一條完美的弧線。
“那要不你留個我的電話吧,如果有問題隨時聯係,放心,我就在喀什這邊工作,絕對不會跑路的。”
女子的大度讓李偉更是感覺臉頰滾燙,兩隻耳朵紅彤彤的,在那結結巴巴半天才總算憋出了一句話。
不等對方回應,他便掏出小筆記本翻到最後一頁,唰唰寫下自己的名字和手機號碼,隨後直接把整張紙撕下來遞了過去。
“我叫李偉,不知道您……貴姓?”
從陳風和小麥的視角看,此時的李偉就像一個快冒氣的水壺,明明整個人都快紅透了,卻還在強壯鎮定。
“你好,我叫林婉茹。”
女子一邊活動著腳踝,一邊報出了自己的名字。
雲南白藥效果顯著,不過幾分鍾的時間,林婉茹就已經能夠起身,雖然還有些一瘸一拐,但至少行動無礙。
於是她扶了扶鼻梁上的眼鏡,然後朝李偉說道。
“那就先這樣吧,如果有事我會打你電話。”
依然清冷,依然像一朵白蓮花。
林婉茹揮了揮手向陳風三人告別,然後轉身消失在了喀什古城如織的人流當中。
“李哥,人家都走遠了,還看啥呢?肚子都快餓癟了,我們找地方吃飯吧。”
陳風一句朋友間稀鬆平常的玩笑話,卻讓李偉的耳朵根更紅了。
“你們剛才注意到沒?她包上那個白粉色的小桃子,是用棉花做的,聽說在吐魯番那邊特別流行,之前我也想要一個,可惜找遍整個喀什古城也沒見有人賣。”
小麥適時補充,她對棉花製作的各種“小玩意”頗有研究,所以之前一眼就看出了林婉茹包上那枚掛件的來曆。
總之這段小插曲就這麽落下帷幕,三人繼續朝著古城煙火氣繚繞的方向進發,陳風和小麥嚷嚷著要去吃烤鴿子解饞,而李偉則是突然想起了什麽。
隻見他從胸前掏出了那本今天使用率超高的小本子,匆匆在上麵尋了一頁空白的地方,遲疑了片刻,隨後憑著猜測寫下了“林婉茹”幾個字。
深夜的古城依然熱鬧,來自四麵八方的人們彼此相遇,有些隻是陌生人間的擦肩而過,而還有些則會在命運的指引下走進對方的人生。
陳風和小麥今天是真餓了,兩人也不跟李偉客氣,拿著菜單就是一通點,什麽烤鴿子、饢坑烤雞、油包肝、老虎菜、燜洋芋全都沒有放過。
“這家的烤鴿子雖然沒有莎車葉爾羌汗王宮旁邊那家烤肉店好吃,但也算金黃酥脆、鮮嫩肥美了,吃一口肉,再配一口清爽的老虎菜,簡直快樂賽神仙啊。”
在新疆待了幾個月,陳風已經基本適應了當地的飲食文化,口味偏好不但越來越重,就連生食皮牙子這種從前想都沒想過的吃法也變成了餐餐必有的日常。
“李大哥,你們上海的援疆幹部平時都會吃些什麽呀?我看你都沒往肉上撒辣椒麵。”
小麥性格外向,對熟悉的朋友更是無話不說,從李偉吃飯的細節上看出端倪,於是正好當做聊天的話題發問。
“如果在指揮部就是食堂吃,我們莎車分指是唯一有自己廚房的,師傅會做上海菜,像番茄炒蛋、紅燒肉、糖醋小排這幾樣都拿手,回頭有機會我帶你們去嚐嚐。”
“但要是下基層或者跑任務,就隻能有啥吃啥了,我一般都會隨身帶點幹糧,配個礦泉水一頓飯也就過去了。”
聽完李偉的介紹,小麥明顯露出了“可惜”的表情。
在她眾多人生準則裏,“好好吃飯”是非常重要的一條,絕不能像李偉這樣“糊弄”一日三餐。
“對了,李哥,小麥她家是團結村的,你們應該知道吧?有啥好的援建政策沒?提前透露透露。”
陳風早就想著幫小麥和老艾打聽打聽,見現在飯桌上的氣氛合適,於是也不再猶豫。
“團結村?知道啊,莎車縣每個行政村的資料我都研究過,這村子人口不多,主要產業是棉花等農作物的種植,倒是也屬於我們幫扶的對象。”
“但你要說具體的政策,確實還沒有太細化的,現在分指手上的工作可以說是千頭萬緒,我預計至少要等到明年,才能完全輻射到下麵的村子。”
隻要說起工作,李偉總是精神抖擻。
不過上海援疆的對象剛從阿克蘇地區轉到喀什四縣,巴莎高速公路、喀什古城動遷安置這樣的大項目都還在推進,自然是還沒法兼顧到團結村。
麵對陳風和小麥的詢問,李偉不願說謊。
稍作思考後,他決定實事求是,把整個上海援疆隊伍缺人手、缺經驗、缺辦法的困境直接和盤托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