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蘇雲指路去常州
字數:7202 加入書籤
晨露在紫蘇葉上滾動時,蘇雲正蹲在醫館前的藥圃裏翻土,指尖沾著濕潤的泥土,鼻間縈繞著草藥的清苦氣息。趙玥披著他那件洗得發白的青布長衫,站在廊下看著他,目光落在他鬢角的白發上 —— 這幾日相處,她早已褪去初見時的戒備,隻覺得這位老郎中的溫和,像極了小時候教她讀書的太傅。
“蘇郎中,” 趙玥輕聲開口,聲音比來時清亮了許多,“阿竹說,今天就能出發去青石穀了?”
蘇雲直起身,用袖口擦了擦額角的薄汗,目光落在她身上,卻搖了搖頭:“姑娘,青石穀暫時去不得。”
趙玥臉上的期待瞬間凝固,快步走到他麵前:“為何?是金兵又增兵了嗎?”
“比增兵更棘手。” 蘇雲放下手中的鋤頭,引著她走進堂屋,從抽屜裏取出一張泛黃的紙 —— 那是他前幾日托山下貨郎帶上來的消息,上麵用炭筆歪歪扭扭地寫著幾行字。“你看,” 他指著其中一行,“鎮江的金兵不僅加強了巡邏,還在通往青石穀的必經之路設了三道關卡,每一道都要嚴查過往行人,尤其是年輕女子。”
趙玥的心猛地一沉,指尖攥緊了衣角:“他們是在找我?”
“十有八九。” 蘇雲歎了口氣,“你在建康殺了金兵,又從他們手裏奪了馬,他們定然不會善罷甘休。青石穀離鎮江太近,嶽將軍的軍營雖然在那裏,可你這一路過去,怕是還沒見到嶽將軍,就先落入金兵手裏了。”
趙玥沉默了。她想起張憲他們為了掩護她引開金兵,想起自己在山路暈倒時的無助,若是再因為貿然前往青石穀而被俘,不僅報不了仇,父皇留下的遺詔和兵符也會落入敵人手中,那她之前所有的堅持都將付諸東流。
“那我該去哪裏?” 趙玥的聲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茫然。自離開建康後,她的目標一直是找到嶽將軍,如今這條路被堵死,她竟有些不知該何去何從。
蘇雲走到窗邊,望著遠處雲霧繚繞的山巒,緩緩開口:“或許,你可以去常州。”
“常州?” 趙玥抬起頭,眼中滿是疑惑,“那裏有宋軍的殘部嗎?”
“宋軍殘部不多,但有個叫周峰的義士。” 蘇雲轉過身,眼神變得鄭重起來,“此人原是常州的巡檢,建康城破後,他沒有投降,也沒有逃跑,而是帶著幾百個不願做亡國奴的百姓,在常州城外的天寧寺拉起了一支義軍。他們熟悉地形,又深得百姓支持,這些日子一直在偷偷襲擊金兵的糧道,讓金兵頭疼不已。”
趙玥心中一動:“您認識這位周峰義士?”
“算不得認識,但有過一麵之緣。” 蘇雲回憶道,“去年冬天,我去常州城裏送藥,正好遇到金兵欺負百姓,是周峰帶著人衝出來,把金兵趕跑了。他為人正直,又有勇有謀,最重要的是,他對大宋忠心耿耿。你去投奔他,不僅安全,還能借助他的力量,慢慢聯係其他義軍,再圖後續。”
趙玥低頭思索著。她知道,蘇雲的建議很穩妥。常州離鎮江有百餘裏,金兵的布防相對薄弱,而且周峰的義軍在民間根基深厚,更容易隱藏身份。可她還是有些猶豫 —— 她手中的遺詔和兵符,是要交給嶽將軍這樣能統領大軍的將領,交給一個義軍首領,真的合適嗎?
蘇雲似乎看穿了她的心思,輕聲說道:“姑娘,我知道你身上定然有重要的事情,或許還帶著關乎大宋安危的東西。但眼下局勢混亂,嶽將軍被金兵牽製在青石穀,自顧不暇,你就算能見到他,也未必能立刻有所作為。周峰雖然隻是個義軍首領,可他身邊聚集的,都是願意為大宋拚命的人。你去了常州,不僅能保全自身,還能把這些力量整合起來,等將來時機成熟,再和嶽將軍匯合,豈不是更好?”
趙玥抬起頭,迎上蘇雲的目光。那目光裏沒有絲毫算計,隻有真誠的關切。她想起這幾日蘇雲對她的悉心照料,想起他不求回報的幫助,知道他絕不會害自己。
“蘇郎中,您說得對。” 趙玥深吸一口氣,眼中重新燃起堅定的光芒,“我聽您的,去常州找周峰義士。”
蘇雲鬆了口氣,臉上露出笑容:“這就對了。不過,去常州的路也不太平,我得給你好好籌劃籌劃。”
他走到桌前,鋪開一張空白的紙,拿起炭筆,一邊畫一邊說:“從這裏去常州,有兩條路。一條是走官道,平坦好走,但金兵檢查得嚴,容易出事;另一條是走山路,繞過大半金兵的據點,雖然難走些,但安全得多。我建議你走山路,從這裏出發,先到無錫,再從無錫轉道去常州,這樣能避開金兵的主要布防。”
趙玥湊過去,看著紙上的路線。蘇雲畫得很細致,哪裏有山泉,哪裏有可以歇腳的破廟,哪裏需要避開金兵的巡邏隊,都一一標注出來。她心中滿是感激,輕聲說道:“多謝蘇郎中,您想得太周全了。”
“應該的。” 蘇雲放下炭筆,又從藥箱裏取出一個布包,遞給趙玥,“這裏麵有一些常用的草藥,有退燒的、止血的,還有解毒的。你路上若是遇到什麽意外,或許能用上。還有這幾塊銀子,是我平日裏行醫攢下的,你拿著,路上買些幹糧和水。”
趙玥連忙推辭:“蘇郎中,您救了我的命,我已經很感激了,怎麽還能要您的銀子?”
“拿著吧。” 蘇雲把布包塞進她手裏,語氣堅定,“這亂世裏,沒錢寸步難行。我一個老頭子,在山裏行醫,用不了多少銀子。你拿著這些錢,好好活著,將來能為大宋做些事情,就是對我最好的報答了。”
趙玥看著手中的布包,指尖傳來銀子的冰涼觸感,眼眶卻漸漸發熱。她知道,這些銀子對蘇雲來說,或許是大半年的積蓄,可他卻毫不猶豫地給了自己。她攥緊布包,鄭重地對蘇雲鞠了一躬:“蘇郎中,您的大恩大德,我趙玥永世不忘。將來若是能趕走金兵,我一定回來好好報答您。”
蘇雲笑著扶起她:“傻孩子,我救你,不是為了報答。我隻是希望,咱們大宋的百姓,能早日過上安穩日子。”
當天下午,阿竹從山裏探路回來,帶來了好消息 —— 山路沿途沒有發現金兵的巡邏隊,隻是在靠近無錫的一處山口,有幾個山賊在活動,但他們人不多,隻要小心避開,應該不會有危險。
蘇雲聽了,放心地點點頭:“那就好。阿竹,明天你就送姑娘去無錫,到了無錫城外的碼頭,會有人接應你們。”
“接應我們?” 趙玥有些驚訝。
“是我之前認識的一個船工,姓王,為人可靠。” 蘇雲解釋道,“他經常在無錫和常州之間往返,熟悉水路。你們到了碼頭,找到他的船,報我的名字,他會送你們去常州,還能幫你們聯係上周峰義士。”
趙玥心中越發感激,千言萬語都化作了一句:“蘇郎中,謝謝您。”
第二天一早,天還沒亮,蘇雲就起來為趙玥和阿竹準備早飯。粥是用新米熬的,還煮了兩個雞蛋,是他平日裏舍不得吃的。趙玥看著碗裏的雞蛋,鼻子一酸,差點落下淚來。
吃過早飯,蘇雲把他們送到山口。他拉著阿竹的手,反複叮囑:“路上一定要照顧好姑娘,遇到危險不要硬拚,先保住性命。到了常州,把姑娘交給周峰義士後,就趕緊回來,別讓我擔心。”
阿竹用力點頭:“師父,您放心,我一定把姑娘安全送到,很快就回來。”
蘇雲又看向趙玥,從懷裏取出一枚銅製的藥鈴,遞給她:“這是我的藥鈴,你拿著。若是遇到什麽麻煩,搖響它,附近若是有認識我的人,或許能幫你一把。”
趙玥接過藥鈴,鈴身冰涼,上麵刻著一個 “蘇” 字。她緊緊攥著藥鈴,仿佛握住了一份沉甸甸的希望。
“蘇郎中,您多保重。” 趙玥的聲音有些哽咽。
“你也多保重。” 蘇雲揮了揮手,“走吧,路上小心。”
趙玥和阿竹轉身,踏上了前往無錫的山路。走了幾步,趙玥忍不住回頭,看到蘇雲還站在山口,身影在晨霧中顯得有些單薄。她用力揮了揮手,然後轉過身,跟著阿竹,堅定地向前走去。
山路崎嶇,兩旁的樹木鬱鬱蔥蔥,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下來,在地上投下斑駁的光影。阿竹走在前麵,熟門熟路地避開路上的荊棘和碎石,還時不時地回頭看看趙玥,生怕她跟不上。
“阿竹,你跟蘇郎中多久了?” 趙玥一邊走,一邊問道。
“快十年了。” 阿竹的聲音帶著一絲懷念,“我小時候家裏遭了災,爹娘都沒了,是師父在山裏撿到我,把我帶回醫館,教我識字,教我認草藥。師父是個好人,這些年,他救了好多人。”
趙玥點點頭:“蘇郎中確實是個好人。等將來太平了,你一定要好好孝敬他。”
“嗯!” 阿竹用力點頭,“我也是這麽想的。等趕走了金兵,我就跟師父一起,在山裏好好行醫,救更多的人。”
兩人一邊走,一邊聊,山路的艱難似乎也減輕了不少。中午時分,他們來到一處山泉邊,阿竹從行囊裏拿出幹糧,和趙玥一起坐在石頭上吃。幹糧是蘇雲準備的餅子,雖然幹硬,但就著清甜的山泉水,倒也吃得香甜。
“姑娘,你看,前麵就是無錫的地界了。” 阿竹指著遠處的山巒說道。
趙玥順著他指的方向看去,隻見遠處的山腳下,隱約能看到一些房屋的輪廓。她心中一喜,加快了腳步:“那我們快走吧,早點到碼頭,也好早點去常州。”
兩人又走了一個多時辰,終於來到了無錫城外的碼頭。碼頭很熱鬧,到處都是往來的船隻和行人,有運貨的商人,有逃難的百姓,還有一些穿著短打的船工,吆喝著招攬生意。
“姑娘,我們去找王船工的船。” 阿竹拉著趙玥,在碼頭的船隻中穿梭。很快,他們就看到了一艘掛著 “王” 字旗號的烏篷船,一個皮膚黝黑、身材魁梧的中年漢子正站在船頭,整理著漁網。
“王大叔!” 阿竹高聲喊道。
中年漢子回過頭,看到阿竹,臉上露出笑容:“是阿竹啊,你怎麽來了?蘇郎中還好嗎?”
“師父很好,他讓我送一位姑娘來見您。” 阿竹說著,拉過趙玥,“這位是趙姑娘,師父說,您能送她去常州。”
王船工打量了趙玥一眼,見她雖然穿著粗布衣衫,但氣質不凡,眼神中帶著堅定,便知道她不是普通人。他點了點頭:“蘇郎中的托付,我定然辦妥。趙姑娘,快上船吧,我們這就出發。”
趙玥感激地說道:“多謝王大叔。”
三人上了船,王船工解開纜繩,撐起船槳,烏篷船緩緩駛離碼頭,順著河流,朝著常州的方向而去。船行平穩,兩岸的風景漸漸後退,趙玥坐在船頭,看著清澈的河水,心中思緒萬千。
她想起了建康城的繁華,想起了父皇母後的笑容,想起了張憲他們的浴血奮戰,想起了蘇雲的悉心照料。她知道,自己肩上的擔子很重,不僅要為父母報仇,還要為大宋的百姓撐起一片天。
“趙姑娘,前麵就是常州地界了。” 王船工的聲音打斷了她的思緒。
趙玥抬起頭,隻見遠處的岸邊,隱約能看到一座寺廟的輪廓。王船工指著那座寺廟,說道:“那就是天寧寺,周峰義士的義軍就駐紮在那裏。我們靠岸後,我帶您去見他。”
趙玥心中一緊,既期待又緊張。她整理了一下衣衫,握緊了腰間的錦盒,深吸一口氣:“好,我們走。”
烏篷船靠岸後,王船工帶著趙玥和阿竹,朝著天寧寺的方向走去。路上,遇到了幾個穿著布衣、手持兵器的年輕人,他們看到王船工,都恭敬地打招呼。王船工跟他們說了幾句,他們便朝著天寧寺跑去,顯然是去通報周峰了。
很快,他們就來到了天寧寺門口。寺廟的大門敞開著,幾個義軍士兵守在門口,看到他們,立刻迎了上來。這時,一個身材高大、麵容剛毅的中年漢子從寺廟裏走了出來,他穿著一身鎧甲,雖然有些陳舊,但依舊威風凜凜。
“王大哥,這位就是蘇郎中說的趙姑娘吧?” 中年漢子開口問道,聲音洪亮。
王船工點了點頭:“正是。周首領,這位是趙玥姑娘。”
周峰看向趙玥,眼中帶著審視,卻也帶著幾分敬意:“趙姑娘,一路辛苦。蘇郎中多次跟我提起你,說你是個有膽識、有擔當的姑娘。不知你找我,有什麽要事?”
趙玥看著周峰,知道他是個爽快人,便不再隱瞞,鄭重地說道:“周首領,我是大宋的公主趙玥。建康城破,父皇母後慘死,我帶著父皇的遺詔和兵符,前來投奔您,希望能和您一起,聯合義軍,抗擊金兵,收複失地,為死去的親人報仇,為大宋的百姓謀一條生路!”
周峰聽到 “大宋公主” 四個字,先是一愣,隨即眼中閃過震驚和敬佩。他連忙單膝跪地,雙手抱拳道:“末將周峰,參見公主殿下!末將不知是殿下駕到,有失遠迎,還望殿下恕罪!”
其他的義軍士兵也紛紛跪了下來,齊聲喊道:“參見公主殿下!”
趙玥連忙扶起周峰,眼中滿是激動:“周首領,快快請起!如今大宋危難,百姓受苦,我不是來受你們朝拜的,我是來和你們一起戰鬥的!”
周峰站起身,看著趙玥眼中的堅定,心中充滿了敬佩:“殿下放心,末將定當竭盡全力,輔佐殿下,抗擊金兵,收複大宋河山!”
陽光灑在天寧寺的庭院裏,照亮了每個人的臉龐。趙玥看著眼前這些願意為大宋拚命的義軍士兵,心中充滿了希望。她知道,自己終於找到了可以依靠的力量,複仇的道路,也終於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她握緊了手中的藥鈴,仿佛看到了蘇雲在山口揮手的身影,也仿佛看到了父皇母後欣慰的笑容。她在心中默念:“父皇,母後,女兒終於找到可以並肩作戰的人了。你們放心,女兒一定會完成你們的囑托,趕走金兵,讓大宋的旗幟重新飄揚在這片土地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