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此子可貶、可斥,絕不可殺!

字數:6347   加入書籤

A+A-


    “這又點頭又搖頭的,是個什麽說法?”葉凡挑眉。
    朱標深吸一口氣,整理了一下思緒,才謹慎地開口。
    “回老師,學生苦思良久,縱觀史冊,能稍作借鑒的,似乎唯有漢武帝時的‘推恩令’。”
    “令諸侯王分封子弟,使其勢力自內分化,漸次削弱,最終難以與朝廷抗衡。”
    “但…學生又覺得,此法雖好,卻似乎…並非老師所指的‘折中’之意。”
    葉凡聞言,微微頷首,眼中露出一絲讚許:“能想到推恩令,還算你讀了點書,動了點腦子,不過……”
    他話鋒一轉,語氣變得犀利:“你說得對,這絕非我意。”
    “而且推恩令還是太保守了!也太想當然!”
    “你能想到推恩令,從根子上說,還是受了你那仁厚性子的影響,總想著用相對溫和,不那麽激烈的方式去解決問題。”
    “但你可知,推恩令之弊,比之分封諸王,也是不遑多讓,甚至更為陰險!”
    接著,葉凡便結合朱標所言,將推恩令的隱患條分縷析,層層剝開。
    “第一,它見效太慢!”
    “要靠幾代人一點點蠶食!”
    “可要是中間遇到動亂,或者朝廷政策一變,之前所有的努力,全都付諸東流!”
    “第二,它破壞宗法嫡長,逼著王爺們把地盤分給子弟。”
    “結果呢?權力被分散,凝聚力大減!”
    “藩國自己就成了一盤散沙,反而更容易生亂!”
    “第三,它極度依賴中央強權!”
    “主上英明還好,可一旦主少國疑,或者權臣當道,這推恩令立刻形同虛設,甚至可能反過來坑你!”
    “第四,它還會挑起骨肉相殘!”
    “諸侯王的子弟為了爭那點地盤和權力,必然自相殘殺,骨肉相煎!”
    “這種禍根,你敢種嗎?”
    “最要命的——”
    “等到幾代之後,諸侯勢力確實削弱了,可宗親的力量也被你自己耗光了!”
    “到那時候,若是朝廷有難,再遇上王莽那樣的奸賊,你手裏連個能擋刀的強藩都沒有!隻能任人宰割!”
    “這不是自毀長城是什麽?!”
    葉凡的聲音不高。
    卻每一句都像一把冰冷的刻刀,將推恩令那看似溫情的麵紗徹底撕碎,露出底下可能帶來的血腥和長遠禍患。
    他不僅說出了朱標所知,更補充了許多朱標未曾想到,甚至不敢想的可怕後果。
    一番話,不僅聽得朱標臉色發白,額頭冷汗涔涔。
    就連詔獄通道陰影裏偷聽的朱元璋,也是背脊發涼,手心冒汗!
    他之前隻覺推恩令是個好法子,卻從未如此深刻地意識到其背後隱藏的如此多的弊端和長遠隱患!
    此刻聽葉凡剖析,簡直如同醍醐灌頂,又驚出一身冷汗!
    牢內。
    朱標已是心服口服,聲音都帶上了顫音。
    “老師洞悉古今,學生…學生受教了!”
    “那…依老師之見,究竟該如何是好?”
    葉凡看著他被嚇到的樣子,語氣放緩了些。
    重新坐直身體,恢複了那副智珠在握的模樣,緩緩道:“此事,說起來複雜,其實核心就在於四個字——”
    “分寸、火候。”
    “處理這等盤根錯節,牽一發而動全身的難題,急不得,也慢不得!”
    “急了,如同漢景帝時晁錯削藩,手段過於酷烈直接,容易逼得狗急跳牆,引發如‘七國之亂’般的禍事,反倒不美。”
    “但若慢了,便如同鈍刀子割肉,看似溫和,實則過程漫長,痛苦不堪。”
    “且極易在此期間埋下無數隱患!!”
    “推恩令便是前車之鑒,看似溫水煮青蛙,實則可能煮出一鍋毒藥!”
    “所以,必須找到一個恰到好處的節奏和力度。”
    “既要不斷削弱,分化其勢,又要讓其有路可走,有喘息之機,不至於立刻鋌而走險。”
    “同時,還要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地強化中央權威,培植新的可靠力量予以製衡和替代……”
    “而我所謂的良策便是……”
    “其一,在各藩王身邊,尤其是就藩之地,廣布眼線。”
    “不必明著來,暗中安插即可。”
    “這些人隻需負責一件事,將藩王及其麾下重要將領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定期密報於你。”
    “使其如芒在背,不敢輕易妄動!”
    陰影裏,朱元璋眼角猛地一跳!
    心中駭浪翻湧!
    這……這葉凡竟與他所思如此契合!
    他早已密令毛驤,在諸王就藩時,其護衛、王府屬官內,皆已安插了錦衣衛的暗樁!
    此事極為隱秘,這小子如何能想到?
    還是說……英雄所見略同?
    “其二,選派精明強幹,且與你一心之官吏,前往各藩王封地任職。”
    “明為輔佐,實為監察與製衡。”
    “一則可分藩王之權,二則可窺探地方虛實。”
    “關鍵一點——”
    “這些官吏,不可久任一地!”
    “每隔三年,至多五年,必須調動輪換!”
    “防止其與藩王或地方勢力勾結過深,反成禍患!”
    朱元璋聽得連連暗自頷首。
    此計甚妙!
    既用了文官,又防了文官!
    “其三。”
    “嚴令藩王,無詔不得與朝中任何大臣,尤其是掌兵的勳貴將領,有任何私下往來,書信聯係!”
    “違者,視同謀逆!”
    “徹底斬斷他們內外勾結的可能!”
    “其四!”
    他頓了頓,說出了最關鍵的一步。
    “待局勢稍穩,尋個合適的時機,或以戍邊為名,或以體恤為由,將藩王們的封地,進行調換!”
    “譬如將北邊的調往南邊,將東邊的調往西邊!”
    此言一出,不僅朱標愣住,連外麵的朱元璋也屏住了呼吸!
    葉凡冷笑:“殿下試想,一位王爺,離開了他經營多年,根深蒂固的舊封地,到了一個人生地不熟的新地方。”
    “他原來的那些部將、親兵,還能帶走多少?”
    “新地方的軍隊、官吏,又能立刻對他效忠嗎?”
    “俗話說,強龍不壓地頭蛇,更何況他這條龍還被拔了牙!”
    “此乃釜底抽薪之策,可使其逐漸與原有軍隊剝離,軍隊‘隻識將而不識王’之弊,自可緩解!”
    朱元璋心中已是驚濤拍岸!!!
    調換封地!
    這一招,簡直狠辣到了極點,也高明到了極點!
    這葉凡的心思,縝密深沉至此!
    “其五,待你登基之後,坐穩江山,便可借著上述鋪墊,一步步,溫水煮青蛙般,繼續削弱他們的實權。”
    “或收回其兵權,隻予虛銜。”
    “或削減其護衛,隻留儀仗。”
    “最終,可使其雖保留王爵尊號,享宗室富貴,卻再無裂土封疆,威脅朝廷之能!”
    “如此,既全了骨肉親情,又固了皇權,豈非兩全?”
    一番話,條分縷析,步步為營。
    將一條看似艱難無比的削藩之路,勾勒得清晰可見,可行可操作!
    朱標聽得如癡如醉,眼中光芒大盛。
    仿佛已經看到了那條通往穩固江山的康莊大道!
    他激動得幾乎要站起身來:“老師!此策…此策大善!學生…學生茅塞頓開!”
    陰影中的朱元璋,更是心潮澎湃,難以自抑!
    葉凡所說的這五條,尤其是安插監視,調換封地之策。
    與他內心深處那些模糊而不敢輕易實施的念頭,不謀而合。
    甚至更為完善,更為係統!
    此子之才,簡直如同臥龍再世!!!
    對於帝王心術的領悟和運用,堪稱鬼才!
    這樣的人,哪裏是什麽狂生,分明是一劑能醫國之痼疾的退燒良藥!
    絕不可殺!
    必須牢牢握在咱的手中!
    然而,就在朱元璋內心震撼,幾乎要將葉凡引為平生知己之時。
    牢內的葉凡,卻突然發出一聲極輕極淡,帶著濃濃自嘲意味的輕笑。
    “嗬嗬……”
    這笑聲在寂靜的牢房裏顯得格外突兀。
    朱標正沉浸在興奮中,聞聲一愣:“老師?”
    隻見葉凡搖了搖頭,臉上那智珠在握的神情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種看透世事般的複雜和些許無奈。
    他輕聲歎道:“不過啊……”
    “殿下,方才我說的這些辦法,聽起來似乎環環相扣,頗為可行。”
    “但細究起來,其實…多少也都有些瑕疵,甚至可說是…自欺欺人罷了。”
    這話如同冰水潑頭,瞬間讓朱標愣在當場,也讓外麵心潮澎湃的朱元璋驟然一驚,猛地皺緊了眉頭!
    瑕疵?
    自欺欺人?
    此話怎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