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得逼劉伯溫一把!
字數:6053 加入書籤
禦花園內。
初夏的陽光透過繁茂的枝葉,灑下斑駁的光點。
朱元璋背著手,緩步走在蜿蜒的石子小徑上。
胡惟庸則亦步亦趨地跟在他身後半步的位置,姿態恭謹至極。
兩人有一搭沒一搭地聊了些閑話,氣氛看似輕鬆。
忽然,朱元璋像是隨口提起般,歎了口氣:“善長這一走啊,咱這心裏,還真有點空落落的。”
“他在中書省這麽多年,事情辦得還是穩妥的。”
胡惟庸連忙附和:“恩師勞苦功高,如今功成身退,頤養天年,亦是佳話。”
朱元璋點了點頭,話鋒不著痕跡地一轉:“他走了,這右丞相的位子,可就空出來了。”
“咱之前問過他,覺得朝中何人可堪此重任。”
胡惟庸的心瞬間提到了嗓子眼!
呼吸都放輕了,豎起耳朵仔細聽著。
朱元璋用眼角的餘光瞥了他一眼,繼續用那種平淡的語氣說道:“他呢,倒是給咱提了好幾個人選。”
“王禕啊,汪廣洋啊,都說了說。”
“唯獨……沒提你。”
胡惟庸心中早有準備,但親耳聽到,還是不免一陣失落和緊張。
他立刻低下頭,聲音帶著恰到好處的謙卑和自省:“恩師所言極是!”
“臣資曆淺薄,能力有限,確需更多磨礪,遠未達到丞相之要求。”
“恩師不提臣,是為臣好,是希望臣能戒驕戒躁,踏實做事。”
這番表態,可謂滴水不漏,既符合李善長之前的“評價”,也彰顯了自己的“懂事”。
然而,朱元璋卻停下了腳步,轉過身,正麵看著胡惟庸。
臉上露出一種“我看人很準”的認真表情,擺了擺手。
“哎!惟庸啊,你太過自謙了!咱可是觀察你許久了!”
他語氣變得肯定起來:“你在中書省這些時日,辦事勤勉,思路清晰,尤其是在協調各部事務上,很有些章法!”
“咱覺得,你頗有擔當此任的才幹!”
胡惟庸心中狂喜,但臉上卻做出更加惶恐的樣子:“陛下謬讚!臣……臣實在惶恐!”
“丞相之位,責任重大,關乎國政,臣…臣隻怕經驗不足,有負陛下重托!”
“經驗不足?”
朱元璋哈哈一笑,拍了拍他的肩膀,顯得十分豁達和信任,“這有什麽打緊?”
“誰也不是生下來就會當丞相的!”
“在這個位置上多曆練曆練,自然就有了!”
“咱看重的,是你這份潛力和心思!”
他見胡惟庸還想推辭,臉色一板,故意帶著幾分不容置疑的意味:“好了!你就別再推辭了!”
“你越是這般推辭,咱反倒越是覺得你穩重、不張揚,是塊幹實事的好材料!”
“這事兒,就這麽定了!”
聽到這斬釘截鐵的話,胡惟庸知道火候已到,再推辭就顯得虛偽了!
他立刻噗通一聲跪倒在地,以頭觸地。
聲音因“激動”而微微顫抖,充滿了感恩戴德:
“陛下…陛下如此信重,知遇之恩,如同再造!”
“臣……臣胡惟庸,縱肝腦塗地,也難報陛下隆恩之萬一!”
“臣定當竭盡全力,恪盡職守,為陛下分憂,為朝廷效死!!!”
朱元璋滿意地看著他這番表演,臉上露出了溫和的笑容,虛扶了一下:“起來吧,好好幹,別讓咱失望。”
“臣,遵旨!絕不負陛下厚望!”
胡惟庸這才起身,依舊激動難平。
“嗯,”朱元璋點了點頭,仿佛完成了一件尋常小事,揮了揮手。
“去吧,先去中書省熟悉熟悉情況。”
“是!臣告退!”
胡惟庸再次躬身行禮,然後才小心翼翼,倒退著走了幾步。
這才轉身,邁著依舊有些輕飄卻又努力克製的步伐,離開了禦花園。
直到胡惟庸的身影消失,朱元璋臉上的笑容才慢慢收斂,化為一種深沉的平靜。
他望著滿園春色,目光幽遠。
無人能窺見他此刻心中真正的盤算。
寧靜,並未持續太久。
毛驤那如同影子般的身影便悄無聲息地出現在朱元璋身後,躬身低語。
“陛下。”
朱元璋並未回頭,依舊負手望著池中遊魚,隻是淡淡地“嗯”了一聲。
毛驤立刻將葉凡府上最新的動向,包括葉凡如何勸說朱標“詐病”以觀皇子反應,以及劉伯溫前往求助,兩人馬車中的對話內容,原原本本,巨細無遺地稟報了上來。
聽完關於朱標的部分,朱元璋眼中閃過一絲極難察覺的精光。
葉凡這小子,倒是又出了個“好主意”!
此法雖有些冒險。
但確實能最快地看清那些逐漸長大的兒子們,心裏到底藏著些什麽心思。
尤其是老四朱棣,近年來在北平表現越發搶眼。
他正好可以借此機會,看看其他兒子是會擔憂兄長,還是會……
生出些別樣的念頭。
不過,這層心思是絕不能讓任何人窺見的。
他臉上不動聲色,甚至微微皺起眉頭,語氣帶著一絲看似不悅的淡然。
“罷了,由著他去折騰吧。”
“你派人盯著點,看看他具體怎麽做,別真弄出什麽亂子就行。”
這番話,聽起來像是一個父親對兒子過於“天真”的無奈和些許縱容。
完美地掩蓋了他內心深處,那份帝王對繼承人和潛在威脅的審視。
“臣明白。”
毛驤心領神會,知道陛下這是默許了,並且要掌握全過程。
接著,毛驤稟報了劉伯溫與葉凡在馬車上那番關於“如何全身而退”的密談。
當聽到葉凡提出的“等太子繼位”和“做孤臣”兩條路。
尤其是剖析“孤臣”為何在帝王眼中更安全的道理時,朱元璋的嘴角幾不可察地向上彎了一下。
“這個葉凡……”
朱元璋低聲自語,語氣中聽不出是讚許還是譏諷,“心思倒是剔透,把咱這點想法,摸得門清。”
他一眼就看穿了葉凡慫恿劉伯溫做“孤臣”的真正意圖。
這分明是想把劉伯溫這個智囊,逼到隻能徹底依附太子,甚至可能參與到更隱秘計劃中的絕路上來!
這是在替標兒挖他爹的牆腳呢!
“不過……”
朱元璋的目光變得玩味起來,“劉伯溫會怎麽選,咱倒是真有點好奇了。”
他對劉伯溫太了解了。
此人智謀超群,但性子卻是能忍則忍,萬事求穩,遇事往往選擇明哲保身,絕不輕易涉險。
就像一潭深水,表麵平靜,內裏卻深不見底,難以捉摸。
“他越是這般不爭不搶,萬事隱忍,咱就越不能讓他真成了那潭死水。”
朱元璋心中冷笑,“就得逼他一把,讓他動起來,讓他做出選擇!”
在朱元璋看來,如果劉伯溫最終選擇了葉凡所說的第一條路——
耐心等待太子登基。
那無疑表明。
他願意將身家性命賭在太子身上,更會想方設法確保太子順利繼位。
自然,他就會更加盡心竭力地輔佐朱標。
甚至可能主動參與到一些“未雨綢繆”的事情中來。
這等於將劉伯溫徹底綁在了東宮的戰車上。
對朱元璋而言,是樂見其成的。
而如果劉伯溫選擇了第二條路——
真的去嚐試做那個得罪所有人的“孤臣”。
那也正如葉凡所說,這樣一個在朝中孤立無援,仇家遍地的人。
即便將來離開權力中心,對大明、對朱家的江山也構不成任何威脅了。
反而因為其孤臣的屬性,能讓朱元璋更放心地讓他活著。
“無論他怎麽選,”朱元璋眼中閃過一絲掌控一切的冷漠。
“對咱,對大明,似乎都算不上是壞事。”
“就看這隻老狐狸,到底更怕死,還是更怕……站隊了。”
他揮了揮手,對毛驤道:“劉伯溫那邊,也繼續盯著。”
“咱倒要看看,葉凡這把火,能把他逼到什麽地步。”
“是!”
毛驤躬身領命,悄無聲息地退了下去。
禦花園內重歸寂靜,朱元璋獨自站在原地,陽光透過樹葉縫隙,在他臉上投下明暗交錯的光影。
他就像一個最高明的棋手。
冷眼看著棋盤上的棋子按照他預期或他引導的方向移動。
無論過程如何曲折……
最終的勝局,似乎早已注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