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若太子病危,何人可為儲君?!

字數:6884   加入書籤

A+A-


    午後,禦花園。
    幾株鬆柏點綴其間,平添幾分肅殺。
    朱元璋正背著手,看似悠閑地賞看一株老鬆的虯枝。
    毛驤悄步上前,低聲道:“陛下,中山侯湯和、魏國公徐達,在園外求見。”
    朱元璋目光未動,隻淡淡“嗯”了一聲,仿佛早有預料。
    毛驤繼續稟報:“據報,這二位在來皇宮之前,已先去過了東宮探視太子殿下,隻是被太醫院的人以殿下需靜養為由,擋在了宮門外。”
    朱元璋嘴角幾不可察地向下撇了一下,心中一聲冷笑。
    果然坐不住了麽?
    標兒“病重”,這些老兄弟,尤其是跟軍中牽扯最深的湯和、徐達,怎麽可能不來探探風聲?
    正好,咱也借這個機會,摸摸他們的底細!
    他轉過身,臉上已換上一副沉重中帶著疲憊的神情,對毛驤揮揮手:“讓他們過來吧。”
    不多時,湯和與徐達步履沉穩地走來。
    兩人皆是一身常服,神色凝重。
    身後還跟著幾個捧著錦盒的隨從,顯然是帶來的珍貴藥材。
    見到朱元璋,二人立刻躬身行禮:“臣等參見陛下。”
    朱元璋抬了抬手,語氣帶著幾分刻意流露的親近:“都是老兄弟了,不必多禮,坐吧。”
    他指了指旁邊的石凳。
    湯和、徐達道謝後,小心地坐下,腰板卻依舊挺得筆直,顯露出軍旅生涯留下的習慣。
    湯和率先開口,聲音洪亮卻帶著關切:“陛下,臣等聽聞太子殿下突發疾患,心中甚是憂慮。”
    “方才想去東宮探望,奈何太醫說殿下需靜養,未能得見。”
    “不知殿下如今……病情可有好轉?”
    徐達雖未說話,但目光也緊緊盯著朱元璋,顯然同樣關心。
    朱元璋聞言,長長歎了口氣,眉頭緊鎖,臉上憂色更重,甚至抬手揉了揉太陽穴,一副心力交瘁的模樣。
    “哎…咱們都是刀山火海裏滾過來的老兄弟了,咱也不瞞你們。”
    他頓了頓,聲音低沉下去,“標兒他…情況還是不見起色啊。”
    “太醫們用了不少法子,仍是束手無策,隻說脈象凶險,要靠他自己熬過去……”
    “咱這心裏,真是……”
    他說著,聲音竟有些哽咽,適時地停住了話頭。
    湯和與徐達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震驚和一絲不易察覺的慌亂。
    太子若真有個三長兩短,國本動搖,這剛剛穩定下來的大明朝,恐怕立刻就要掀起滔天巨浪!
    他們這些手握兵權的老將,處境將變得極其微妙和危險。
    徐達連忙開口,語氣誠懇而急切:“陛下!您可一定要頂住啊!”
    “您是我大明的天!您千萬不能倒下!”
    “太子殿下吉人天相,定然能逢凶化吉,一定會沒事的!”
    湯和也在一旁重重頷首:“天德說得是!陛下保重龍體要緊!”
    朱元璋似乎被他們的勸慰打動,點了點頭,用袖子擦了擦並不可見的眼角,沉默了片刻,忽然又重重歎了口氣。
    話鋒陡然一轉,語氣變得異常沉重。
    “其實……咱今天見你們,也不全是為了標兒的事。”
    “咱這心裏憋著話,一直想找老兄弟們商量商量。”
    他抬起眼,目光緩緩掃過湯和與徐達的臉,那目光看似平靜,深處卻帶著一種審視的銳利,仿佛能穿透人心。
    “咱們關起門來說話,倘若……”
    “咱是說萬一,萬一咱的標兒,真熬不過這一關,出了什麽意外……”
    他每一個字都說得極慢,帶著千鈞重量。
    “你們覺得,咱這大明朝的萬裏江山,該立誰為儲君,才最穩妥啊?”
    此言一出,如同平地驚雷!
    湯和與徐達臉上的血色“唰”一下褪得幹幹淨淨!
    兩人幾乎是同時從石凳上彈了起來,噗通一聲跪倒在地!
    朱元璋這番話,看似谘詢,實則是天底下最凶險的試探!
    儲君之位,豈是他們做臣子的可以妄議的?
    尤其是眼下太子“病危”的敏感時刻,一句話說錯,就是萬劫不複!
    尤其是當他們迎上朱元璋那看似平靜,實則冰冷刺骨,蘊含著無盡威壓的目光時,更是感覺一股寒氣從腳底直衝天靈蓋!
    那目光分明是——
    說!盡管說!
    但說出來的每一個字,都要用你們的身家性命來負責!
    湯和嗓子裏發幹,聲音都變了調:“陛……陛下!”
    “您這話可折煞老臣了!”
    “儲君乃國本,自有陛下聖心獨斷!”
    “臣等……臣等粗人,隻知道帶兵打仗,恪盡職守,這等天家大事,臣等豈敢妄加評議?!”
    徐達也趕緊叩頭,語氣斬釘截鐵,恨不得把心掏出來表忠心!
    “陛下!二哥所言極是!”
    “臣等深受皇恩,唯有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倘若……倘若真有不忍言之事,凡是陛下您欽定的儲君,無論是哪位皇子,臣徐達,還有咱們這幫老兄弟,必定竭盡全力,誓死輔佐!絕無二話!”
    朱元璋看著跪在麵前,誠惶誠恐的兩位老兄弟,臉上看不出喜怒,隻是淡淡道:“起來吧,跪著像什麽話。”
    “咱就是心裏沒底,找你們老哥倆參謀參謀。”
    “這儲君之位,是個燙手的山芋,定長了,怕他生出不該有的心思。”
    “定小了,又恐鎮不住場麵。”
    “今日沒外人,你們但說無妨。”
    湯和和徐達哪裏敢起來,更不敢接這話頭。
    湯和連連擺手,腦袋搖得像撥浪鼓:“陛下!臣不知道!臣也不敢說!”
    “陛下您就饒了老臣吧!”
    “您定誰,老臣就支持誰,絕無半點異心!”
    徐達更是直接以頭觸地:“陛下!您這話…太嚇人了!臣等萬萬不敢置喙!”
    “儲君之事,全憑陛下乾坤獨斷!”
    “臣等唯有聽命的份!”
    朱元璋見二人嚇得魂不附體,死活不肯吐露半個字,知道再逼問下去也無益,反而顯得自己刻薄寡恩。
    他臉上那點刻意營造的沉重漸漸散去,化作一種高深莫測的平靜,揮了揮手。
    “罷了,罷了。”
    “既然你們不願意說,咱也不逼你們了。”
    “起來吧。”
    湯和與徐達這才如蒙大赦,戰戰兢兢地站起身,後背的衣裳都被冷汗浸濕了。
    朱元璋語氣緩和了些,仿佛剛才那驚心動魄的對話從未發生過。
    “標兒的事,你們也不必太過憂心。”
    “咱已經下了旨意,廣招天下名醫,一定會有人能治好標兒的病!”
    “你們的心意,咱和標兒…都領了。”
    三人又簡單寒暄了幾句,湯和與徐達便迫不及待地告退,幾乎是逃也似的離開了禦花園。
    朱元璋獨自站在原地,望著二人迅速遠去的背影,臉上的平靜瞬間消失得無影無蹤,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冰冷的寒意。
    他負在身後的手,緩緩握成了拳頭。
    “哼,滑不溜手……”
    朱元璋心中冷笑。
    湯和、徐達看似誰也沒支持,把皮球完美地踢了回來,表現得無比忠誠。
    但這恰恰說明,他們心中絕非沒有想法!
    在太子“病危”的這個節骨眼上,他們不敢說,是因為他們摸不準自己的真實意圖,怕站錯隊引來滅頂之災!
    但朱元璋幾乎可以肯定,他們內心必然有著屬意的人選!!
    徐達是燕王朱棣的嶽父,天然有著親近關係,會不會希望自己的女婿更進一步?
    湯和性子更圓滑些,會不會覺得扶持一個年幼,易於掌控的皇子,對他們這些勳貴更有利?
    無論是哪種可能,都讓朱元璋感到一種刺骨的寒意!
    這些老兄弟,終究不再是當年那個可以同生共死的模樣了。
    權力和利益,已經讓他們生出了別樣的心思。
    他沉默片刻,頭也不回地低聲道:“二虎。”
    毛驤如同鬼魅般悄然出現:“臣在。”
    朱元璋的聲音冰冷,不帶一絲感情:“即刻擬旨,以八百裏加急,發往各藩王封地。”
    “就說京師有要事,令所有在外就藩的王爺,即刻啟程,速速回京!不得有誤!”
    “是!”
    毛驤躬身領命,身影迅速消失在假山之後。
    ……
    戶部衙門。
    廨房裏,炭火勉強驅散著潮濕的寒意。
    葉凡正核對著一份地方糧賦的文書,門被推開,戶部侍郎趙乾背著手走了進來。
    趙乾年約四旬,麵皮白淨,留著三縷長須,是淮西子弟,平日裏對葉凡這等“幸進”之人,態度總是不冷不熱。
    “葉主事。”
    趙乾的聲音帶著幾分官腔,將一份厚厚的賬冊“啪”地一聲放在葉凡的案頭,驚起了幾點墨漬。
    葉凡放下筆,起身拱手:“趙大人,有何吩咐?”
    趙乾用指尖點了點那賬冊,語氣平淡卻透著不容置疑:“這是工部呈上來的,關於新都營造所需木材、石料、磚瓦等一應物料的撥款賬目。”
    “數額巨大,事關遷都國策,陛下高度重視,絕不能出半點紕漏。”
    他頓了頓,目光落在葉凡臉上,繼續道:“工部那邊人手緊缺,加之此前科舉弊案,朝廷上下對錢糧之事尤為審慎。”
    “因此,部裏決定,由你協助工部,負責這批物料入庫時的清點、查驗與賬目核對之事。”
    “務必確保賬實相符,分毫不差!”
    葉凡聞言,眉頭微不可察地皺了一下。
    他拿起那本沉甸甸的賬冊,翻看了兩頁。
    裏麵密密麻麻記錄著各種物料的品類、數量、規格、撥付銀兩。
    確實繁瑣無比。
    他抬起頭,帶著幾分疑惑問道:“趙大人,此事…按理應是工部分內之職。”
    “下官身在戶部,隻司錢糧審計,這親自去現場查驗物料,似乎…有些逾越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