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瞌睡來了送枕頭!!!
字數:6420 加入書籤
翌日。
天光微熹,驅散了長夜的寒意,卻驅不散東宮寢殿內彌漫的沉重。
朱標獨坐榻上,眼下一片淡淡的青黑,顯是一夜未眠。
錦被整齊,顯然他連躺下歇息的心思都沒有。
昨夜的消息如同驚雷,徹底擊碎了他心中最後一絲僥幸與軟弱。
父皇的雷霆手段,老師的冷酷預言,交織在一起,讓他清晰地認識到……
儲君之位,已無退路,唯有前行!!
然而,如何前行?
如何在即將齊聚京城的兄弟們麵前立威?
這成了盤旋在他腦中,揮之不去的難題。
他既想震懾住那些可能存在的覬覦之心,又唯恐手段過激,徹底傷了本就脆弱的兄弟情分。
仁厚的本性與他此刻認知到的殘酷現實激烈衝突,讓他進退維穀。
嚴懲?
以何名義?
懷柔?
又如何確保威信?
他反複思量,設想了種種方案,卻又被自己一一否定。
要麽覺得力度不夠,無法達到警示效果。
要麽擔心過猶不及,反而激化矛盾。
這其中的分寸拿捏,遠比處理任何政務都要艱難百倍。
窗外的天色越來越亮,宮人開始輕聲走動。
朱標揉了揉脹痛的額角,眼中充滿了疲憊與掙紮。
最終,他深吸一口氣,仿佛下定了決心,對著空蕩的寢殿低聲喚道。
“來人。”
一名西廠番子應聲悄然而入。
“去,”朱標的聲音帶著一夜未眠的沙啞,卻透著一股不容置疑。
“請葉先生過來一趟,就說孤有要事相商!”
……
工部庫房內。
新一批驗收合格的石磚整齊碼放,空氣中還殘留著石粉和塵土的氣息。
葉凡與李進並未像往常一樣立即投入查驗工作。
而是尋了個相對幹淨的角落,借著天窗透下的光線,聊起了看似與眼前雜物毫不相幹的話題。
“李主事,”葉凡隨手拿起一塊青磚掂了掂,語氣隨意地問道。
“依你之見,我大明開國已有些時日,根基漸穩。”
“放眼未來,這國策重心,當置於何處?”
“是繼續深耕內政,休養生息,還是……另辟蹊徑?”
他這麽問,自然存了私心。
朱標一旦登基,必然需要一套成熟的班底來推行新政,實現他葉凡那些或許還不便明言的“宏圖”。
他可不想到時候事事親力親為,打擾了自己規劃中優哉遊哉的躺平生活。
提前物色、點撥幾個像李進這樣有潛力,有想法的年輕人,將來把他們推上去,自己躲躲清閑,豈不美哉?
李進聞言,略感意外。
但見葉凡問得認真,他也收斂心神,認真思索起來。
他年輕的臉龐上浮現出一種超越年齡的鄭重,目光漸漸變得悠遠。
“葉先生此問,關乎國運。”
李進沉吟片刻,聲音清晰而沉穩。
“下官以為,內政固本,自是根基,一刻不可鬆懈。”
“然則,大明之未來,目光或當放得更遠。”
他頓了頓,眼中閃過一絲向往的光芒。
“先生可曾細讀史冊?”
“當年大唐,萬國來朝,海舶雲集,長安、廣州、揚州,何等盛況!”
“絲綢、瓷器、茶葉遠銷海外,異域奇珍,文化思潮亦源源不斷輸入中土,方成就了那般曠世輝煌!”
“隻可惜……下官生不逢時,未能親眼得見。”
他的語氣帶著深深的惋惜,隨即轉為一種堅定的熱忱。
“若今生有此機緣,下官定要親眼看到,我大明重現,不,是超越那般盛景!”
“讓我大明旗幟,飄揚於更廣闊的天地之間!”
葉凡挑了挑眉,倒是有些意外。
他本以為李進會更多著眼於田畝、賦稅、吏治等傳統內政。
沒想到這年輕人的眼光,竟已投向了浩瀚的海洋。
李進越說越是激動,顯然對此思考已久。
“我大明乃天朝上國,物華天寶,人傑地靈。”
“然天下之大,豈止中土?”
“汪洋之外,亦有萬千國度,無數生靈。”
“其地或有豐饒物產,其民亦有其獨特技藝、學問。”
“與其固守一隅,不如揚帆出海,宣威德於遠域,通有無於四方!”
“將我大名神威播撒出去,亦將他國之長吸納進來,如此,方能使我大明曆久彌新,始終屹立於浪潮之巔!”
葉凡聽著,心中不禁暗自點頭稱讚!
好小子!
有眼光,有魄力!
這份胸襟和視野,遠超許多皓首窮經的腐儒。
若是好生培養,將來未必不能成為輔佐朱標開創新局麵的得力幹將,到時候自己就能更安心地“功成身退”了。
然而。
李進並未一味暢想美好。
他話鋒一轉,臉色也變得凝重起來。
“不過這開拓海洋,亦非坦途。”
“利之所在,弊亦隨之。”
“如今東南沿海,倭寇肆虐,時常劫掠邊民,襲擾商船,實為心腹之患。”
“若要放眼海域之外,首要之務,便是打造強大水師,肅清海疆,震懾宵小!”
“此為一弊,亦是一責。”
“再者,與他國交通,需懷自信,亦需持謹慎。”
“既要看清他國之優長,虛心學習,以補我之不足。”
“亦需時刻警惕,保持我華夏文明之本色,不可盲目崇外,失了根本。”
“唯有知己知彼,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方能在這大勢之中,立於不敗之地!”
這一番論述,既有宏大抱負,又顧及現實困難。
既看到利益,也洞察風險!
葉凡聽得頻頻頷首,心中對李進的評價又高了幾分!
此子可教,確實是個能接班,扛大梁的好苗子!!
看來,自己這“培養計劃”,可以正式提上日程了!
恰在此時。
一名東宮的小太監腳步匆匆地尋了過來,見到葉凡,連忙躬身,語氣急切。
“葉先生,太子殿下有要事,請您火速前往東宮一趟!”
葉凡聞言,心知必有緊要之事,對李進略一頷首。
“李主事,今日先談到此處,改日再敘。”
說罷,便跟著小太監快步離去。
李進站在原地,望著葉凡迅速遠去的背影,心中卻是波瀾起伏。
太子殿下竟如此急切地召見葉先生,而且是“火速前往”,可見葉先生在太子心中的地位何其重要!
絕非尋常的君臣或師徒關係可比。
這份信重,讓李進對葉凡更是平添了幾分敬畏與好奇。
葉凡跟隨小太監一路疾行,很快便到了東宮。
踏入寢殿,隻見朱標獨自坐在案前,臉色比昨日更加憔悴,眼下的烏青清晰可見,顯然是一夜未眠。
但眼神,卻不再是之前的猶豫彷徨,而是充滿了一種沉甸甸的決斷和一絲後怕!
“老師,您來了。”
朱標的聲音有些沙啞,他揮退左右,待殿內隻剩他們二人,才將昨夜禦書房中,父皇如何杖責燕王,又如何厲聲訓斥,甚至點出“謀反”二字的情形,詳細地述說了一遍。
葉凡聽著,心中先是一愣。
隨即湧起一陣難以言喻的暗喜!!
這真是瞌睡來了送枕頭!!
他之前那番“危言聳聽”,多少帶著些嚇唬和誇張的成分,就是為了讓朱標警醒。
萬萬沒想到,老朱竟然如此‘配合’,直接上演了全武行,把這“嚇唬”變成了血淋淋的現實!
這下,朱標算是被徹底焊死在這儲君之位上了,再不敢有半分退讓之心。
不過,他臉上卻絲毫不敢表露,反而眉頭緊鎖,神色變得極其嚴肅,甚至帶著幾分凝重。
“殿下,這次……您可算是親眼看清,親耳聽到了吧?”
“天家之事,從來就不是溫良恭儉讓。”
“一步行差踏錯,便是萬丈深淵!”
朱標重重地點頭,臉上餘悸未消。
“看清了,也聽清了。”
“老師,學生如今方知,以往是何等天真。”
他頓了頓,說出了召葉凡前來的真正目的。
“學生既已決心穩住這儲位,便需在諸位兄弟麵前立威。”
“然而…立威難免嚴苛,學生又恐…恐傷了兄弟間的情分,故而躊躇難決,特請老師前來,為學生謀劃一個兩全之法。”
葉凡聞言,心中了然。
朱標這是既想震懾兄弟,又不想親手把關係搞得太僵。
他沉吟片刻,沒有直接回答,反而拋出一個問題。
“殿下,您說此次燕王殿下未奉明旨,提前入京之事傳出,朝中那些禦史言官,會跳出多少個當初的‘陳懷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