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不逼他一把,他都不知道膽子多大

字數:6156   加入書籤

A+A-


    “賣……賣權?”
    劉伯溫眼睛瞪得更大了。
    “對!拍賣!”
    葉凡打了個響指,“朝廷設定規矩,公開競拍這雪花鹽的製造和售賣資格。”
    “價高者得!但是——”
    他話鋒一轉,伸出三根手指,“想拿到這個競拍的門票,也沒那麽容易。”
    “得滿足三個條件!”
    “第一,所有參與的商戶,必須經過朝廷嚴格審核。”
    “要麽是在民間有極高聲望,德高望重!”
    “要麽是樂善好施,經常修橋鋪路的大善人。”
    “背景要幹淨,名聲要好!”
    “第二,就算你競拍成功了,賣鹽的價格也不能你說了算!”
    “必須符合朝廷定的規矩,絕對不能哄抬物價!”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
    葉凡眼神變得銳利,“競拍成功者,隻能自己用這法子造鹽,絕對不許把技術泄露出去!”
    “誰敢泄露,就以製造私鹽的重罪論處,抄家殺頭!”
    他頓了頓,看著若有所思的劉伯溫,又拋出了最關鍵的經濟杠杆!
    “除此之外,凡是競拍成功的商戶,每年需要向朝廷繳納五千兩白銀,作為這‘雪花鹽製造之法’的使用權費用!”
    “如果哪年不交,立刻取消資格!”
    “而且,他們賣鹽賺了錢,每個月還要按照盈利的比例,向朝廷繳納賦稅!”
    隨著葉凡一條條清晰道來,劉伯溫臉上的驚駭逐漸褪去。
    取而代之的是一種越來越亮的光彩。
    他仿佛在黑暗中看到了一條全新的路徑!
    這辦法……
    這辦法簡直是絕了!
    既跳過了工部那群蠹蟲的掣肘。
    利用了民間的資本和效率來保證產量。
    又能通過拍賣資格和收取使用權費、賦稅,為朝廷帶來持續而穩定的巨額收入!
    甚至還能借此篩選、拉攏一批有聲望的民間力量!
    “妙啊!先生此策,簡直是…是點石成金,化腐朽為神奇!”
    劉伯溫忍不住撫掌低呼,激動得手指都有些發抖。
    但旋即,他像是被潑了一盆冷水,興奮之色稍斂,憂心忡忡地道:“隻是……先生,此策雖好,卻前所未有,觸及祖製。”
    “陛下…朝廷諸公,能允許嗎?”
    “若被扣上個‘與民爭利’、‘敗壞鹽法’的帽子,伯溫恐怕……”
    葉凡看著他這副前怕狼後怕虎的樣子,無奈地歎了口氣,湊近他跟前,壓低聲音,如同在分享一個秘密。
    “劉大人,你去跟陛下說,去跟那些滿腦子祖製規矩的老古董說,他們當然不會同意,肯定罵你異想天開,壞了祖宗法度。”
    他話鋒一轉,眼中閃過一絲狡黠:“但是,如果你去跟太子殿下說呢?”
    劉伯溫猛地抬頭!
    葉凡繼續點撥:“即使殿下沒有直接批準此事的權利,但如果由殿下覺得此策甚好,再去向陛下分說呢?”
    “陛下對殿下如今正是寄予厚望,著力培養之時,由殿下提出此等既能解決燃眉之急,又能為國庫開源的新政,陛下會如何想?”
    劉伯溫眼中光芒劇烈閃爍,心髒砰砰直跳。
    是啊,太子!
    他怎麽忘了這一層!
    陛下對太子的支持是毋庸置疑的,若由太子出麵……
    但他還有最後一個顧慮,猶豫著開口道:“先生謀劃周全,伯溫佩服。”
    “隻是……萬一,萬一那些商戶覺得每年五千兩的使用權費,再加上按比例繳納的賦稅,負擔太重,無利可圖,不願參與競拍,又當如何?”
    “屆時無人響應,豈不更是尷尬?”
    葉凡像是聽到了天大的笑話,嗤笑道:“劉大人,你太小看商人的嗅覺和膽量了!”
    “他們逐利而行,如同蒼蠅見血!”
    “跟皇室合作,擁有獨家造售新鹽的資格,這是多大的招牌?多大的榮耀?”
    “背後又藏著多大的利潤空間?他們會算不過來這筆賬?”
    “放心吧,隻要這口子一開,擠破頭想參與的人能從秦淮河排到玄武湖!”
    “絕對有的賺,他們才會搶破頭!”
    他看著劉伯溫臉上那依舊殘留的猶豫和掙紮,索性把話說到底,雙手一攤,擺出一副“愛莫能助”的姿態。
    “反正呢,辦法我就這一個。”
    “你要是覺得行,就去試試。”
    “要是覺得不行,怕這怕那,那我也沒轍了。”
    “你就回去繼續跟工部那幫人磨洋工,等著陛下哪天發現新鹽推行不利,治你一個辦事無能之罪。”
    “到時候……”
    他拖長了語調,帶著點戲謔,“你就提前給自己準備好棺材板吧!”
    “棺材板”三個字像一根冰刺,狠狠紮進劉伯溫的心窩,讓他不禁打了個寒顫。
    他仿佛已經看到了那最壞的結果——
    陛下的震怒,同僚的嘲笑,淮西勳貴的落井下石……
    不能再猶豫了!
    劉伯溫猛地站起身,臉上的猶豫掙紮盡數化為一種破釜沉舟的決絕。
    他整理了一下有些淩亂的衣冠,對著葉凡,深深一揖到底,語氣鄭重無比!
    “先生一席話,驚醒夢中人!”
    “伯溫……知道該如何做了!”
    “多謝先生指點迷津,伯溫告辭!”
    說完,他不再有絲毫停留,轉身大步離去。
    步伐雖然依舊沉重,卻比來時多了幾分堅定和力量。
    葉凡看著他消失在門外的背影,搖了搖頭,重新拿起那本閑書,嘀咕了一句。
    “這老劉,不逼他一把,他都不知道自己膽子能有多大……”
    ……
    東宮,文華殿偏殿。
    燭火通明,映照著朱標伏案疾書的身影。
    他麵前攤開著厚厚的名冊和空白的奏本,眉頭微蹙,神情專注而凝重。
    空氣中彌漫著墨香,以及一種無聲的緊張感。
    組建三大營,絕非易事。
    尤其是從那些根深蒂固的勳貴和藩王弟弟們手中抽調精銳,無異於虎口拔牙。
    他手持朱筆,在一份名單上緩緩勾勒,筆尖沉重。
    “神樞營……騎兵乃重中之重。”
    他低聲自語,目光落在燕王朱棣和魏國公徐達的名下。
    北疆常年征戰,與蒙古鐵騎周旋,他們麾下的騎兵無疑是經驗最豐富,戰力最強的。
    “就從四弟和徐伯伯這裏,抽調兩千精銳騎卒。”
    “要最好的馬,最善射的兵!”
    他頓了頓,補充道,“告訴去傳令的人,態度要恭敬,但旨意要明確,這是父皇和孤的定議,不容置疑。”
    接著,他的筆移向了以湯和、藍玉為首的淮西勳貴集團名單。
    這些人,盤根錯節!
    既是朝廷柱石,也是他掌權路上最大的絆腳石。
    他眼神微冷:“五軍營步卒,從永昌侯麾下各部抽調三千。”
    “神機營……初期不需太多熟手,從他們各部再抽調一千五百名機靈沉穩的兵士,需家世清白,與各將門關聯不深者優先。”
    他知道,這每一步都是在觸動這些人的核心利益。
    必然會引來反彈!
    但…勢在必行。
    寫罷抽調兵員的章程,他又取過另一本空白的奏本,開始起草調派工部匠師的文書。
    “著工部即刻遴選精通冶煉、鑄造之良匠五十人,歸東宮轄製,專司火器研製打造。”
    “一應物料,由東宮支應,工部不得延誤!!”
    寫到這裏,他停下筆,沉吟片刻。
    對侍立在側的心腹太監沉聲吩咐,語氣帶著不容置疑的嚴厲!
    “傳孤的令給負責此事的宦官,火器鍛造之法,乃東宮最高機密,絕不可外泄!”
    “所有參與的工匠,一律集中安置,嚴加看管,若有泄密者,夷三族!”
    那宦官感受到太子話語中的寒意,渾身一凜,連忙躬身:“奴婢明白!定會交代清楚,絕不敢有絲毫差池!”
    朱標點了點頭,將寫好的兩份文書用印後,交給宦官:“速去辦理。”
    “是。”
    宦官雙手接過,小心翼翼地退了出去。
    殿內暫時恢複了寂靜,隻剩下燭火燃燒時輕微的劈啪聲。
    朱標靠在椅背上,揉了揉有些發脹的太陽穴。
    千頭萬緒,才剛剛開始。
    就在這時。
    另一名宦官輕步而入,低聲稟報:“殿下,禦史中丞劉伯溫劉大人在外求見,說有緊急要事。”
    劉伯溫?
    他此時不在工部督辦新鹽,跑來東宮作甚?
    朱標心中閃過一絲疑惑,但還是擺了擺手:“請他到正堂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