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年集辦年貨,春聯糖球引瘋搶
字數:6374 加入書籤
年關的腳步越來越近,北風裏都裹著幾分熱鬧的年味 —— 鎮上的年集提前開了,殺豬宰羊的吆喝聲、賣春聯的叫賣聲、孩子哭著要糖球的吵鬧聲,混著炒花生的焦香,從二裏外就能聽見。
魏所揣著錢袋,牽著狗蛋的小手往鎮上走,大黑搖著尾巴跟在身後,小白狐縮在狗蛋的棉襖懷裏,隻露出個毛茸茸的腦袋,好奇地打量著路邊的攤位。
“魏大叔,今年春聯要寫‘福’字嗎?” 狗蛋仰著小臉,眼睛亮晶晶的,“去年張大媽家的福字貼在門上,說能擋邪氣。”
“當然要寫,” 魏所笑著揉他的頭,“再買兩串糖球,給你和小白狐分著吃,不過糖球少吃點,吃多了牙疼。”
兩人正說著,身後就傳來一陣細碎的腳步聲 —— 魏所不用回頭都知道,又是王道長那群 “悟道跟屁蟲”。自從入冬後,他不管去哪,這群修仙者都要遠遠跟著,美其名曰 “觀摩前輩感悟凡俗大道”,連他去村口小賣部買醬油,都被當成 “取五味之道” 的演示。
果然,轉頭就看見王道長穿著一身便服(特意模仿魏所的棉襖樣式,卻縫了層靈獸皮毛),領著一群同樣 “喬裝打扮” 的弟子,遠遠地跟在後麵,手裏還拿著玉簡,時不時低頭記錄。
“前輩果然深諳‘年關之道’,” 王道長壓低聲音,對著身邊的弟子道,“辦年貨看似是凡俗瑣事,實則是‘辭舊迎新、凝聚生機’的大道體現 —— 買春聯是‘以字驅晦’,割肉是‘蓄養氣血’,買糖球是‘調和甘苦’,每一件事都藏著至理。”
天啟捧著個錦盒,小心翼翼地跟著:“晚輩已備好‘留音玉簡’,要把前輩與凡俗打交道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動作都記錄下來,回去細細參悟‘人情世故中的大道’。”
洛千雪推著個迷你版的天機城檢測儀,屏幕上跳動著各種數據:“檢測到年集的‘煙火氣’濃度極高,這是‘凡俗生機’的極致體現,與前輩的‘苟活之道’完美契合,必須精準記錄。”
魏所翻了個白眼,沒理會他們,牽著狗蛋直奔春聯攤 —— 攤主是鎮上的老秀才,寫得一手好字,每年魏所都來這兒買春聯。
“小魏來啦!” 老秀才笑著招呼,“今年要啥樣的?還是‘五穀豐登’‘歲歲平安’?”
“對,就這兩句,再寫幾個福字。” 魏所指著紅紙,“要寫得大一點,貼在院門和正屋門上。”
老秀才點點頭,拿起毛筆蘸了墨,手腕一抖,“五穀豐登” 四個大字就落在紅紙上,筆力遒勁,墨香四溢。
狗蛋看得直拍手:“寫得真好!魏大叔,這個福字貼在咱們倉庫門上,玉米就不會壞了。”
魏所剛想點頭,就聽見身後的王道長倒吸一口涼氣:“前輩高見!小師叔此言,正是‘以福字鎮倉、護佑生機’的大道真諦!這福字貼在倉庫門上,既能驅邪,又能守住囤貨的靈氣,妙啊!”
天啟立刻掏出玉簡記錄:“年關悟道第一義:福字鎮倉,凝聚生機,對應‘苟活之道’的‘守’字訣。”
洛千雪趕緊用檢測儀對著春聯掃了掃,眼睛一亮:“墨氣中蘊含‘文道正氣’,與前輩的‘凡俗大道’相呼應,這春聯竟是‘雙道合一’的悟道聖物!”
老秀才被他們說得一愣,疑惑地看向魏所:“小魏,你這些朋友是……”
“是來趕年集的,” 魏所趕緊打圓場,付了錢拿起春聯,拉著狗蛋就走,“李叔,下次再聊!”
剛離開春聯攤,就被賣糖球的攤位吸引了 —— 紅彤彤的山楂裹著晶瑩的糖衣,插在草靶子上,像一串串小紅燈籠,風一吹,糖衣反光,看著就甜。
“魏大叔,我要那個!” 狗蛋指著最大的一串糖球,眼睛都看直了。
魏所笑著付了錢,拿起糖球遞給狗蛋:“慢點吃,別咬到舌頭。”
狗蛋接過糖球,先掰下一顆,小心翼翼地喂給小白狐:“小白狐,吃這個,甜的。”
小白狐嗅了嗅,伸出小舌頭舔了舔,眼睛立刻亮了,叼著山楂嚼了起來,小尾巴搖得歡快。
這一幕落在修仙者們眼裏,瞬間引發了 “悟道風暴”——
王道長盯著糖球,激動地對弟子道:“前輩讓小師叔喂狐吃糖,此乃‘以甘苦調和獸性’的大道!糖球是‘甘’,山楂是‘苦’,甘苦交織,方能化戾氣為溫順,這與‘苟活之道’的‘和’字訣不謀而合!”
天啟捧著錦盒,快步上前,對著賣糖球的攤主拱手:“這位道友,你這‘悟道糖球’還有多少?我全要了!”
攤主被他嚇了一跳,連忙擺手:“就剩這幾串了,都給你都給你。”
洛千雪則圍著糖球攤轉了兩圈,用檢測儀對著糖衣掃來掃去:“糖衣的結晶度、山楂的酸度、糖分的濃度,都精準對應‘五行調和’,這攤主竟是位‘隱世大道者’?”
魏所看得直頭疼,拉著狗蛋就往肉攤走 —— 再被他們折騰下去,年集都要被當成 “悟道聖地” 了。
肉攤前擠滿了人,攤主正揮著大刀割肉,肥瘦相間的豬肉冒著熱氣,引得大黑直搖尾巴。
“王屠夫,來二斤五花肉,再割一塊後腿肉。” 魏所擠進去,指著肉案上的肉,“五花肉用來燉菜,後腿肉醃臘肉。”
王屠夫笑著應道:“好嘞!小魏你等著,這肉新鮮著呢,剛殺的豬!”
說著,他手起刀落,精準地割下二斤五花肉,用草繩捆好遞過來。
魏所剛接過肉,就聽見身後的王道長道:“前輩選肉果然有深意 —— 五花肉肥瘦相間,是‘陰陽平衡’;後腿肉緊實,是‘凝聚氣血’,這‘選肉之道’,正是‘取其精華、棄其糟粕’的體現!”
天啟立刻補充:“割肉時‘手起刀落,不拖泥帶水’,這是‘果斷之道’,與‘苟活之道’的‘該取則取’相輔相成!”
洛千雪則對著肉案上的刀痕掃描:“刀痕的角度、力度,都暗合‘金行之銳’,這王屠夫的‘割肉刀道’,竟與萬劍山的劍道有幾分相似!”
王屠夫被他們說得雲裏霧裏,忍不住問魏所:“小魏,你這些朋友是幹啥的?怎麽看個割肉都這麽認真?”
“是來體驗生活的,” 魏所趕緊付了錢,拉著狗蛋就走,“王哥,走了啊!”
接下來的半個時辰,魏所帶著狗蛋在年集上轉了個遍 —— 買了炒花生、瓜子,給狗蛋買了個虎頭帽,給小白狐買了塊暖玉(怕它冬天冷),還買了些蔬菜水果,錢袋裏的錢花得差不多了,才準備往回走。
可剛走到集口,就被一群人攔住了 —— 正是清虛宗的秦長老,帶著一群弟子,手裏還拿著幾串糖球,臉色鐵青地站在路中間。
“魏所!你竟敢在年集上散布‘歪門邪道’,讓修仙者沉迷於凡俗瑣事,今日我便替天行道,拆穿你的真麵目!” 秦長老舉著糖球,語氣憤怒,“連這凡俗糖球都被你說成‘悟道聖物’,簡直荒謬!”
魏所皺了皺眉:“秦長老,我就是來辦年貨,沒招你沒惹你,你能不能別跟著添亂?”
“添亂?” 秦長老嗤笑一聲,揮了揮手裏的糖球,“我剛才問過這糖球攤主,他說這就是普通的糖球,根本沒有什麽‘悟道之力’!你還想狡辯?”
沒等魏所開口,王道長就衝了過來,指著秦長老手裏的糖球:“秦長老,你懂什麽!這糖球的‘悟道之力’,不在糖球本身,而在前輩讓小師叔喂狐的‘心意’之中!‘心意到,大道成’,你不懂前輩的良苦用心,休得妄議!”
天啟也跟著上前:“你隻看到糖球的凡俗表象,卻看不到‘甘苦交織’的大道本質,隻能說明你道心不堅,無法感悟凡俗中的至理!”
洛千雪抬手按下檢測儀,屏幕上跳出一串數據:“檢測到秦長老手中的糖球,因沾染了你的‘戾氣’,已失去‘悟道波動’,這便是‘道不同,不相為謀’的最好證明!”
秦長老看著手裏的糖球,又看了看圍著他的一群 “悟道狂”,氣得渾身發抖 —— 他不過是想拆穿魏所的謊言,結果反而被說成 “道心不堅”?
更讓他崩潰的是,他帶來的弟子,此刻正偷偷拿著從春聯攤買的福字,小心翼翼地觀摩,嘴裏還嘀咕:“這福字的筆畫,好像真的藏著什麽大道……”
“你們!” 秦長老氣得說不出話,指著弟子們,“都給我清醒點!這都是魏所的騙局!”
可弟子們根本不理他,反而圍得更緊了,連手裏的糖球都舍不得吃,說是要 “帶回宗門,日夜參悟”。
秦長老看著眼前的一切,突然覺得一陣天旋地轉 —— 他這哪裏是來拆穿騙局,分明是來見證 “凡俗大道” 的崛起!
“魏所!你給我等著!” 秦長老咬著牙,轉身就走,生怕再待下去,自己也會忍不住去買福字和糖球。
魏所看著他狼狽的背影,忍不住笑了:“這人真是魔怔了,年集都不讓人好好逛。”
王道長湊過來,語氣崇敬:“前輩神威!以‘年貨悟道’逼退強敵,此乃‘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最高境界!晚輩已將‘辦年貨的每一個細節’都記錄下來,回去後便在萬劍山推廣‘年關悟道法’!”
天啟也跟著點頭:“晚輩這就傳訊淩雲閣,讓弟子們都來鎮上‘趕年集、悟大道’,學習前輩的‘凡俗生機之道’!”
魏所沒理會他們,牽著狗蛋的手,掂著手裏的年貨,往回走 —— 夕陽西下,把兩人一狗一狐的影子拉得很長,身後跟著一群捧著年貨、滿臉興奮的修仙者,年集的煙火氣混著淡淡的靈氣,在寒風裏飄得很遠。
回到苟活宗,院子裏立刻熱鬧起來 —— 弟子們幫著把春聯貼在門上,福字貼在倉庫和正屋,臘肉掛在屋簷下,糖球插在草靶子上,整個院子都透著濃濃的年味。
狗蛋戴著虎頭帽,抱著小白狐,坐在院子裏吃糖球;大黑趴在旁邊,啃著魏所給的豬骨頭;王道長等人則圍著春聯和糖球,嘰嘰喳喳地討論著 “悟道心得”,時不時還會爭執幾句,卻沒人敢用靈力,生怕破壞了 “凡俗大道的氣息”。
魏所走進廚房,開始準備晚飯 —— 燉五花肉、炒花生、煮玉米粥,還有從年集上買的涼菜,不一會兒,廚房裏就飄出了誘人的香氣。
夜色漸深,院子裏掛起了紅燈籠(洛千雪特意從天機城帶來的,說是能 “凝聚年味靈氣”),一群人圍坐在桌前,吃著飯,聊著天,雖然身份天差地別,卻像一家人一樣熱鬧。
狗蛋捧著碗玉米粥,小口喝著,看著院子裏的紅燈籠,笑著說:“魏大叔,過年真好,有糖球吃,有春聯貼,還有這麽多人一起吃飯。”
魏所點點頭,給狗蛋夾了塊五花肉:“是啊,過年就是要熱熱鬧鬧的,守著身邊的人,吃著熱乎的飯,比啥都強。”
他看著眼前的一切,心裏突然覺得格外踏實 —— 年關將至,囤貨充足,有狗蛋的笑聲,有大黑和小白狐的陪伴,還有一群雖然 “不正常” 卻總能帶來歡樂的徒弟,這樣的年,才叫真正的年。
而他不知道,“年關悟道” 已經徹底席卷了修仙界 —— 各大宗門都開始效仿苟活宗,辦年貨、貼春聯、吃糖球,萬劍山的弟子們把劍穗換成了紅繩,說是 “以紅驅晦”;天機城的工匠們把法陣刻成了福字的形狀,說是 “以字聚靈”;甚至清虛宗的弟子,都偷偷在房間裏貼福字,吃糖球,生怕被秦長老發現。
窗外的北風還在刮,但苟活宗的院子裏,卻暖得像春天。紅燈籠的光映在每個人的臉上,滿是溫馨和熱鬧,年的味道,在煙火氣和笑聲裏,越來越濃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