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初一拜早年,凡人鄰裏變仙緣

字數:6195   加入書籤

A+A-


    大年初一的晨光裹著雪氣,剛漫過苟活宗的院牆,狗蛋就攥著魏所給的小紅包,蹦蹦跳跳地湊到床邊:“魏大叔,快起床拜年啦!張大媽說,初一拜年要趁早,能沾一年的好福氣!”
    魏所揉著惺忪的睡眼坐起來,窗外的紅燈籠還掛在簷下,雪地上踩滿了昨夜守歲時的腳印,連大黑都叼著個空花生殼,在院子裏追著小白狐跑 —— 小家夥不知從哪扒來片紅紙屑,沾在尾巴上,跑起來像拖著團小火苗。
    “急啥,張大媽家就在隔壁,走兩步就到。” 魏所笑著掀開被子,從櫃子裏翻出件新棉襖給狗蛋穿上,“把帽子戴好,雪天路滑,別摔著。”
    剛收拾好,院門外就傳來了王道長的聲音,帶著刻意壓低卻藏不住的興奮:“魏前輩!晚輩等已備妥‘拜年悟道禮’,隨時可隨您同行!”
    魏所扶著額頭歎了口氣 —— 不用看都知道,這群修仙者又把 “拜年” 當成新的大道課題了。果不其然,推門就看見王道長穿著身簇新的棉袍(特意仿了凡俗樣式,卻在領口繡了暗紋靈紋),身後跟著天啟、洛千雪等人,每人手裏都捧著個精致的錦盒,連黑風寨的大當家都背著個沉甸甸的布包,滿臉鄭重地站在雪地裏。
    “前輩,此乃萬劍山特製的‘悟道茶’,采自千年靈茶樹,經晨露滋養、月華淬煉,蘊含‘辭舊迎新’的大道氣息,贈給凡俗友人,正合‘以道結善緣’之理。” 王道長捧著錦盒,語氣肅穆得像在遞交宗門重寶。
    天啟跟著上前,打開錦盒露出一塊瑩白的玉佩:“晚輩尋得‘平安佩’,內刻‘守心符’,能護凡人歲歲無災,這是‘以寶護緣,契合拜年祝福’的真諦。”
    洛千雪的錦盒裏則是個小巧的暖手爐,爐身上跳動著微光:“天機城特製‘恒溫爐’,能持續釋放溫和靈氣,既暖身又養氣,對應‘拜年送溫暖’的凡俗之道,精準貼合前輩的苟活宗旨。”
    黑風寨大當家也連忙遞上布包,聲音洪亮:“魏神仙!小的備了半扇熏肉、十斤幹果,都是寨子裏最好的東西,雖比不上仙師們的寶物,卻也是‘誠心換福氣’的心意!”
    魏所看著眼前堆成小山的 “拜年禮”,嘴角抽了抽:“咱們就是去給鄰居拜個年,送碗餃子、道句新年快樂就行,你們這些東西太貴重,張大媽會嚇壞的。”
    “前輩此言差矣!” 王道長立刻道,“拜年非小事,是‘以誠心結善緣,以凡俗證大道’的關鍵環節 —— 送餃子是‘分享生機’,贈薄禮是‘傳遞善意’,道祝福是‘凝聚正氣’,每一步都藏著至理,怎能敷衍?”
    魏所懶得跟他們掰扯,拎起廚房裏剛煮好的一碗餃子(特意多放了兩個,給張大媽加量):“要去就去,別說話,別瞎折騰,跟著我就行。”
    “謹遵前輩教誨!” 一群人立刻應道,排著整齊的隊伍跟在魏所身後,腳步放得極輕,像一群小心翼翼的學徒,惹得路過的幾隻麻雀都停在枝頭,歪著頭看這奇怪的隊伍。
    張大媽家的院門沒關,虛掩著,院子裏掃出了條幹淨的小路,屋簷下也掛著紅燈籠,透著濃濃的年味兒。魏所抬手輕輕敲門:“張大媽,在家嗎?給您拜年來啦!”
    “來啦來啦!” 屋裏傳來張大媽的笑聲,很快就看見她係著圍裙走出來,手裏還拿著塊麵團,“小魏啊,狗蛋也來啦!快進屋,外麵冷!”
    剛說完,就看見魏所身後跟著的一群人 —— 一個個穿著體麵,手裏捧著精致的盒子,神色鄭重,比鎮上的鄉紳拜年還講究,嚇得張大媽手裏的麵團都差點掉地上:“小魏,這些是……”
    “都是我的朋友,聽說您人好,特意來給您拜個年。” 魏所趕緊打圓場,把手裏的餃子遞過去,“剛煮的餃子,您趁熱吃。”
    張大媽這才緩過神,笑著接過餃子:“快進屋坐,我去燒點熱水。”
    一群人跟著走進屋裏,客廳不大,擺著張八仙桌和幾把椅子,牆上貼著張泛黃的 “福” 字,透著樸實的煙火氣。修仙大佬們卻瞬間進入 “悟道模式”——
    王道長盯著牆上的福字,眼神發亮:“前輩果然高瞻遠矚!張大媽家的福字貼在客廳正中,正合‘以正氣鎮宅,凝聚家運’的大道,與苟活宗的‘守宅護緣’之道異曲同工!”
    天啟掏出玉簡,飛快地記錄:“凡人居所雖簡,卻處處藏著‘安身立命’的至理 —— 八仙桌方正,是‘四平八穩’;椅子對稱擺放,是‘陰陽平衡’,這便是前輩所說的‘凡俗中的大道根基’!”
    洛千雪用檢測儀對著屋裏掃了掃,低聲驚呼:“檢測到‘煙火氣’與‘人情味’交織,形成了獨特的‘生機場’,這是‘凡俗幸福’的極致體現,比任何聚靈陣都純粹!”
    張大媽端著熱水進來,看見他們圍著八仙桌轉圈,還對著牆壁嘀咕,忍不住好奇地問魏所:“小魏,你這些朋友是做啥的?看著咋這麽…… 認真呢?”
    “都是搞學問的,來體驗生活,感受下咱們鄉下的年味兒。” 魏所趕緊接過水杯,遞給張大媽一杯,“大媽,您快嚐嚐餃子,涼了就不好吃了。”
    張大媽點點頭,拿起筷子夾了個餃子,咬了一口,眼睛一亮:“好吃!比我包的還香!狗蛋,快坐,大媽給你拿糖。”
    狗蛋笑著坐下,小白狐從他懷裏探出頭,對著張大媽搖了搖尾巴,惹得張大媽直笑:“這小狐狸真乖,跟著你倆享福了。”
    就在這時,王道長突然站起身,捧著錦盒走到張大媽麵前,躬身行禮:“張道友,晚輩王道長,謹以‘悟道茶’為禮,祝您新歲安康、道心…… 哦不,身心康泰!”
    張大媽被他這鄭重的樣子嚇了一跳,連忙擺手:“使不得使不得,你這孩子太客氣了,一杯茶而已,不用這麽講究。”
    天啟也跟著上前,遞上平安佩:“張道友,此佩能護您平安,是晚輩的一點心意,還望收下。”
    洛千雪和黑風寨大當家也跟著遞上禮物,一時間,張大媽麵前堆滿了錦盒和布包,嚇得她手足無措,拉著魏所的胳膊:“小魏,這可使不得!太貴重了,我不能收!”
    “大媽您收下吧,都是他們的心意。” 魏所笑著勸道,心裏卻在琢磨:回頭得跟這群人說,下次拜年別送這麽貴重的東西,再嚇著老人家。
    可在修仙大佬們眼裏,這是 “以道結善緣” 的關鍵一步 ——
    王道長看著張大媽收下禮物,激動地對弟子道:“看見了嗎?前輩以凡俗身份牽線,讓我等與‘蘊含有道之緣’的張道友結善,這便是‘借凡俗之橋,悟人情之道’的極致體現!”
    天啟點頭:“張道友不收厚禮,是‘知足不貪’的道心體現;最終收下,是‘不拂人好意’的人情練達,這其中的分寸,正是‘中庸之道’的核心!”
    洛千雪補充:“檢測到張道友收下禮物後,‘生機場’波動更柔和,這說明‘善意傳遞’能增強凡俗生機,此數據對天機城參悟‘人情法陣’至關重要!”
    正說著,門外傳來了腳步聲,是村裏的李大爺,提著個布包來給張大媽拜年:“老張,新年好啊!給你帶了點自家種的花生……”
    剛進門,就看見一群穿著體麵的人圍著張大媽,還擺著一堆精致的盒子,嚇得他手裏的布包都差點掉地上:“老張,這、這是啥情況?”
    “是小魏的朋友,來拜年的。” 張大媽笑著解釋,“快進來坐。”
    李大爺將信將疑地走進來,目光在修仙大佬們身上掃過,突然眼睛一亮,湊到魏所身邊,壓低聲音:“小魏,這些是不是城裏來的大官?看著比鎮長還氣派!”
    魏所剛想解釋,就聽見王道長接口:“道友誤會了,我等並非凡俗官員,而是追隨魏前輩,感悟‘凡俗大道’的修行者。”
    “修行者?” 李大爺愣了愣,隨即眼睛瞪得更大,拉著魏所的胳膊,激動地說,“小魏,你可真厲害!居然認識神仙!”
    這話一出,屋裏瞬間安靜了 —— 張大媽也反應過來,看著王道長等人的眼神,從好奇變成了敬畏:“你們…… 是神仙?”
    王道長正想解釋 “是修行者,並非神仙”,卻被魏所搶先開口:“大媽,大爺,他們就是喜歡研究傳統文化,不是什麽神仙,別聽他們瞎說。”
    可李大爺已經信了,指著牆上的福字:“我說呢!難怪我覺得你家今年的福字比往年亮堂,原來是有神仙坐鎮!”
    張大媽也跟著點頭,小心翼翼地看著桌上的錦盒:“那這些…… 都是神仙送的禮物?”
    “都是心意,您放心用。” 魏所笑著安撫,心裏卻在歎氣 —— 這下好了,又被當成神仙了。
    一群修仙大佬看著這一幕,心裏卻炸開了鍋 ——
    王道長:“前輩果然深不可測!以凡俗身份掩蓋神仙之實,讓凡俗友人在無敬畏之心下,自然流露真情,這便是‘和光同塵’的最高境界!”
    天啟:“張道友、李道友對前輩的信任,是‘凡俗道心’的體現 —— 不以外在身份取人,隻以真心待人,這正是前輩要傳授的‘人情大道’!”
    洛千雪:“檢測到‘神仙’二字出現後,屋內‘生機場’波動更強烈,這說明凡俗對‘未知的敬畏’能激發潛在生機,此發現需立刻記錄!”
    魏所沒理會他們的腦補,陪著張大媽和李大爺聊了會兒家常,問了問村裏的近況,又叮囑他們天冷注意保暖,才帶著一群人往回走。
    出門時,張大媽和李大爺一直送到院門外,對著他們連連道謝,眼神裏滿是敬畏和感激 —— 在他們眼裏,這群 “神仙” 能來拜年,是全村的福氣。
    走在雪地裏,狗蛋拉著魏所的手,好奇地問:“魏大叔,張大媽和李大爺為什麽說他們是神仙呀?”
    “因為他們穿得好,送的東西貴重,看著不像普通人。” 魏所笑著揉了揉他的頭,“但咱們知道,他們就是一群喜歡瞎琢磨的人,不是什麽神仙。”
    身後的王道長卻把這句話記在玉簡上,鄭重地對弟子道:“前輩教誨的是!‘外在皆虛妄,本心方為真’,修行者不應執著於身份表象,當以凡俗之心待人,這便是‘拜年大道’的核心真諦!”
    回到苟活宗,院子裏已經來了不少人 —— 都是各大宗門派來 “拜年悟道” 的弟子,手裏捧著各種禮物,整齊地站在雪地裏,等著魏所回來。
    魏所看著眼前的陣仗,徹底沒轍了 —— 看來,這個年,是沒法安安靜靜待著了。
    但看著身邊蹦蹦跳跳的狗蛋,懷裏縮著的小白狐,還有雖然 “不正常” 卻總能帶來歡樂的修仙大佬們,心裏又覺得暖暖的 —— 過年不就是這樣嗎?熱熱鬧鬧,有身邊的人陪著,有鄰裏的溫情,有說不完的家常,這比任何大道都讓人踏實。
    而他不知道,“拜年大道” 已經傳遍了整個村子 —— 村民們都知道,魏所家來了群 “神仙”,還去給張大媽拜了年;李大爺逢人就說,他親眼見過神仙,還和神仙說了話;甚至有村民偷偷來到苟活宗院外,對著大門拜了拜,希望能沾點 “神仙的福氣”。
    雪漸漸停了,陽光透過雲層灑下來,照在雪地上,反射出耀眼的光。魏所站在院子裏,看著眼前的一切,心裏琢磨著:等過了年,就帶著狗蛋去鎮上買些新的菜種,開春了把菜地種得更熱鬧些;再給小白狐做個暖和的窩,給大黑多買些骨頭……
    日子就這麽平平淡淡地過著,守著身邊的人,種著自己的地,吃著熱乎的飯,這就是最好的 “苟活之道”。